APP下载

城市低碳与生态环境

2023-05-21任联营李宗昱牛惊雷

环境 2023年4期
关键词:道法自然城市发展生态环境

任联营 李宗昱 牛惊雷

摘要:快速城市化伴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引发社会关注,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互为条件,借鉴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自然观思想,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功能、产业布局、低效用地、综合交通、建筑节能、海绵城市、城市绿化、河湖整治、清洁能源、资源利用策略及优化改良,改善城市治理,引导低碳生产生活,实现城市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发展  生态环境  道法自然  低碳策略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很多环境问题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但是全球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联合国2021全球环境报告说“世界距离实现其保护地球的商定目标还很遥远”。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被联合国列为当前的三个全球性危机。作为人类聚集主要空间的城市,大量的能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2021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也已经超过了55%,而且城镇化率还在继续提升。应对紧迫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一、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

城市不断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并排出废弃物。城市生态系统难以完全消解排放物实现自我平衡,从而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向周边的梯度蔓延造成更大范围和空间的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对环境的影响还产生于原材料的需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扩展,环境恶化也逐步发展成区域性问题。

现代城市文明在为人类带来舒适、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能耗和碳排放的增加及环境的恶化,但城镇化走到今天,已经不可能回到原生态的从前,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不可能为追求良好的生态而放弃城市文明的便利。

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发展互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人口增长、规模扩张,生产要素的集聚、生产工艺改进和生产效率和效益提升。单位用地面积能耗和碳排放也随之增加,引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失衡。然而单纯追求和谐生态环境同样影响经济的发展,失去经济支撑环境保护也难以为继。

低碳发展就是辩证看待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基础受到破坏,经济发展受限,进而影响环境建设的投入,产生恶性循环。良好生态环境也会吸引人才、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促进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城市作为现实的存在,着眼整体和长远发展,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

二、城市建设的传统自然观

随着近年来绿色发展成效的显现,各地环境建设的动力也持续迸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出现良性互动,然而对绿色发展的片面化理解和做法也时有发生。一些城市照抄照搬流行模式,脱离地方实际,盲目追求“绿色”“生态”,公园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一时蔚然成风,热衷于时髦词语和新潮概念,急功近利、流于形式,城市建设演化成大规模造园运动。重点放到了修广场、建园林、引进名贵树种上,大树进城、大石进城、移石造景等比比皆是,以至于堆土造山、挖田造湖、毁田造林,为了景观随意改造河湖岸线,甚至直接改道,制造大量养眼但不实用的人造景观。看似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实则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国家也因此一再出台文件予以制止和纠偏。

绿色生态不能是简单的绿化,我国古代传统城市建设有一些非常好的启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山、水作为城市空间构成要素,顺应自然,构建契合地域特征的有机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建设师法自然,遵循、融入和展现自然,遵循地理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巧借于物,借风、借水、借气,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山、水与城浑然一体。“相土尝水”“法天象地”“道法自然”,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我国幅员广阔,地形地貌千差万别,气候状况变化多端,民族众多,历史渊源、经济发展参差不齐,适应不同背景的城市,理应表现出地域性差异,北京、西安、重庆、苏州、桂林等城市各具特色,城市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城市风貌自然流露出独特个性。

“道法自然”,需要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城市低碳发展需要慎之又慎,切忌草率,拍脑门决策。不能为绿化而绿化,为景观而景观,仅是生态概念的堆叠,忽视实际效果,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短命建设和“胡子”工程,甚至出现“节能建筑能耗高”的怪象。

三、城市的低碳发展策略

随着城镇化率提升和社会消费水平增长,城市碳排放总量也相应增加,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时有发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不能东施效颦,也不能邯郸学步,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多措并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组团式结构是理想的城市布局形式,协调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组团关系,采取串联式、卫星城式布局,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建则建,避免集中连片,少占生态农田用地,并发挥生态和农业用地的隔离与缓冲作用。

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又是一个动态系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其综合性和兼容性,根据功能和性质,在区域范围内均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顺应自然,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更迭,与时俱进优化用地布局。

服务业比重提升是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易采取一刀切的“退二进三”,工业出城,徒增钟摆式交通、潮汐化拥堵和出行成本。城市中心区也可以适当保留一部分“清洁”工业,综合职住平衡,减轻交通压力,并提升社区活力。

包括城中村在内的旧城区部分“低效”用地,在城市更新中因为资金平衡,容积率往往很高,牺牲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和居住生活品质,造成新的“棚户区”,城市政府有必要放弃一部分经济利益,从更大范围来平衡公共利益,而且“低效”地段往往在城市历史脉络、文化传承、特色风貌展现方面还有其独特优势,有利于城市空间景观提升。

道路交通是碳排放重要来源,合理道路布局,便捷畅达的路网,有易于提高出行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化15分钟生活圈,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发展慢行交通,简便公共交通接驳转换。优化道路断面,满足绿地率的前提下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发挥绿化吸尘、净气、减噪、遮阳、降温作用。

绿色建筑有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项指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健康、舒适、安全。因地制宜考虑地方经济发展、资源禀赋、气候条件、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挖掘创新乡土建筑,发展绿色、节能建筑,营造地域特色。

海绵城市通过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辅以传统排水及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慢排缓释”“源头分散”,采用吸水、渗水、蓄水、净水,控制雨水径流,降低排水压力,需要时再“释放”并加以利用,有利于雨水资源化、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加应对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维持生态平衡能力。

城市绿化的“自然美”“丰产美”“伟岸美”“立体美”“秩序美”,使城市绿化自然、生态、低碳。“自然美”顺应和遵循“自然”,优先选用乡土植株,适应环境,降低建设养护成本。“丰产美”考虑丰产的经济植物,比如果蔬和粮食作物,既有地域特色,又产生经济价值。“伟岸美”通过种根系发达的大树,降低后期的养护成本,起到很好的遮阳降温作用。“立体美”利用屋顶、墙面广种攀延植物,延展绿化覆盖面,降低太阳辐射、吸尘降噪、涵养水分。“秩序美”以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绿化组合搭配,形成点、线、面、体有机结合错落有致的绿化。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需求,采用接近和维持自然状态的拟自然水治理方式,将河湖作为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在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更新和适应能力,实现人水和谐。

推动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逐步减少改进化石能源利用,发展替代能源,通过政策、资金、管理支持太阳能、水电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等低碳能源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垃圾处置方式,重复利用挖掘价值,使其无害、减量以致资源化,催生更大效益,如建筑垃圾替代混凝土和砌块中的“粗骨料”“细骨料”,生物方式处理餐厨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易降解有机材料取代塑料等包装用品。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科学处理变废为宝而且低碳环保。

结语

低碳是理念,是生活态度,也是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深入人心,然而真正理解低碳,实现低碳生活,进而养成习惯,化身为公众日常自觉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普及低碳知识,引导公众从小事入手,从空调温度设定、一次性物品使用、低碳出行方式选择等细节做起,养成低碳生活习惯,自觉抵制浪费。

针对环境领域的难点和突出问题,有必要摒弃部分眼前利益,忍受短期阵痛,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告别粗放发展,发展精致城市。

建立技术保障体系,鼓励低碳技术、方式、方法、策略的研发创新,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提升资源使用和运行的效率,物盡其用,促进生产生活的集约、高效、低碳。

生态环境的改善非一夕之功,城市的低碳发展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步骤进行。民众的宣传、教育,推行奖惩机制,也要有相应的政策、制度、管理、资金等措施跟上。

城市发展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吸收我国传统的朴素自然观,统筹城乡发展,合理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科学利用能源和治理污染,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低碳生活的形成,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任联营为河南省焦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李宗昱为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牛惊雷为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刘伟,范长春.浅谈城市道路绿化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

[2] 孙喆.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历史发展关系[J].艺术与设计,2009,(2).

[3] 王丽娟.绿地生态技术研究现状文献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

[4] 任联营,靳丽平.关于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思考[J].中州建设,2013,(20).

[5] 梁俊强,梁浩.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模式——绿色建筑产业新城[J].建设科技,2013,(7).

[6] 卜玉辉.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的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7] 顾孟潮.历史进程中的山水城市[J].城乡建设,2014,(11).

[8] 郑小燕.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9] 吴丹洁等.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

[10] 沈湘璐,王娟,陈天.中国传统特色山水城市理论[J].城市住宅,2017,(11).

[11] 吴乘月等.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7,(S2).

[12] 王波,何军,王夏晖.拟自然,为什么更亲近自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选择.中国生态文明网,

2019-4-11.

[13] 席鹭军.“无废城市”需在资源循环利用上下功夫[N].中国环境报,2019-5-24.

[14] 檀东谋.浅谈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潜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南建材,2020,(1).

[15] 张佳欣.全球面临三大危机,人类须与自然和平相处[N].科技日报,2021-2-24.

猜你喜欢

道法自然城市发展生态环境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场地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