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做个淡泊之人
2023-05-21紫陌
紫陌
庄子在《庄子·人世间》中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意思是,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其实也有用处。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名利欲望,只注重事物表面的作用,却忽视了它们更深层次的价值。
殊不知,世上大部分的“有用”,都藏在“无用”之中,那些看似“无用”之物往往更加难能可贵。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都追求一种淡泊的人生。
读一些“闲”书
作家李栩然,小时候就读于一所希望小学。在一间破旧的教室里,堆满了从各地捐来的杂书。那时,他和父亲就住在学校里,读书便成了他唯一的消遣,也让他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在后来的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李栩然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阅读各类书籍上。当时的他读书只是出于爱好,并不知道读那些书有什么具体的作用。没想到,却在之后的工作中派上了大用场:他可以引经据典地给同事讲古代皇帝的各种称谓;引用“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给老板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发言稿;在单位组织学习讨论时,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李栩然不禁感慨:“读书还真的有用啊,虽然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有用,但很可能在某个瞬间就能改变你的命运。”如今的李栩然,已经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知乎大V,还出了自己的书。
其实,“有用”和“无用”只是相对的概念。
很多事情,当下看起来没什么用,却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派上用场。
有用的书让我们学到知识,取得成绩;“闲”书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阅历,让你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交一些淡泊之友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为朋友越多越好,越多越有用。
经历的人和事多了,才渐渐明白,淡泊的朋友,才最可贵。
苏轼有个朋友叫巢谷,出生于农民家庭,爱好读书,可惜没有考上功名。当苏轼身居高位时,他躲到故乡眉山,避而不见;当苏轼被贬黄州,很多朋友避之不及时,他却毅然赶过去帮忙耕地建屋,陪伴左右。后来苏轼被召回,加官进爵,巢谷却悄然离去。等到苏轼被贬海南时,已经73 岁的巢谷不顾年迈体弱,千里迢迢赶往海南,终因辛劳成疾,客死他乡。得知他的死讯后,苏轼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余秋雨曾说:“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真正的友情,无关权势利弊,只因惺惺相惜。
真正的朋友,从不会在你功成名就时虚与委蛇;更不会在你失意落魄时避而远之,而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无条件地信任和陪伴你。
和淡泊的朋友交往,彼此之间没有利益缠绕,没有算计钻营,情谊才能更长久。
我想,这便是朋友真正的意义所在。余生,请过滤掉那些虚假的友情,用真心去结交一些淡泊之友。
做一些淡泊之事
泰戈尔说:“功利主义的人生就像一把没有刀鞘的刀子,锋利但是不好看。如果生活这盘菜,用这样的刀来切,便是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悲哀。”
的确,人生若只追求一切“有用”的东西,难免充满遗憾。吴晓波讲过一个女老板的故事。
这位女老板只有三十多岁,却赚了很多钱,但她坦诚自己过得一点都不快乐。于是,吴晓波便问她喜欢什么。女老板突然愣了一下,眼泪随之流了下来,她说:“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原来,她的人生从小就被父母规划着,不停地做题、上各种补习班、考好的大学、打理家族生意……她马不停蹄地为有用的事情忙碌着,以至于都没时间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人生不能只追求“实际”和“有用”,太单调的生活,容易让人厌倦。余生,不必活得太“有用”,去做一些喜欢但无用的事,体验一下丰富多彩的人生。也许你会发现,那些无用的事,也渐渐有了意义,有了用。好的人生,就是在有用与无用中达到平衡,從而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木心先生曾说:“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同样地,无用也是一种用,而不是无。”
“无用”之物并非真的无用,就看你如何去理解和对待。只要把握好节奏和尺度,无用也会变有用。
人生稍纵即逝,余下的时光里,我劝你做个淡泊之人: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交一些淡泊真心的朋友;做一些闲适快乐的事情。
在一切已知之外,收获更多未知和惊喜,让你的人生更加丰盈而美好。
编辑/ 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