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沟里点出的景泰蓝

2023-05-21陈通

妇女 2023年4期
关键词:老谢景泰蓝

陈通

铜丝掐出悠长岁月,流沙点亮纸上星河。

景泰蓝又叫掐丝珐琅,原是北京地区的特种工艺,起源于元末,是外传珐琅与本土工艺相结合的工艺品产物。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景泰蓝造型精美,花纹精细,色彩鲜艳、高贵、庄重,在明清时期是皇宫中最为贵重、华美的陈设品之一,也是全世界工艺美术作品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传统的景泰蓝工艺多用于三维艺术造型,如今有人将掐丝珐琅工艺与绘画相结合,又封上剔透的水晶表面,既蕴含着掐丝珐琅器原有的艺术美感,又汲取了其他画种的工艺及艺术元素,博采众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效果。其画质精良,用料考究,画面古朴典雅。每一件作品的问世,都要经过设计、制图、绘图、制版、烘干、掐丝、点蓝、再烘干、磨砂、装裱、配框等十多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其画面具有耐酸碱、不变形、不褪色的特点,受到海内外众多知名美术馆和收藏家的青睐和好评。

创始人叫刘晶涛,她把自己改良的这种景泰蓝工艺品起名为“珀晶画”,既有琥珀般晶莹剔透的质感,又暗合了自己的名字。如今,景泰蓝珀晶画的制作工艺、立体拼装式珐琅画制作工艺、铜胎掐丝珐琅画制作工艺和双面玻璃珐琅画制作工艺等景泰蓝制作的技法已经申报了8 项国家发明专利。她制作的《民族魂》《清明上河图》等数十件作品在全国比赛、参评中屡获大奖,其代表作《锦绣中华》现收藏于北京中南海接待厅,代表作《旭日东升》被摆放在辽宁省政府会客大厅。

辞职重操祖辈旧业

一名女子坐在工作台前,一手捏著金丝,另一手用镊子将金丝贴合到底稿的画线上。每贴完一处,就用剪刀竖着将金丝剪断,再用镊子修整断口处,将接头藏好。看似普通的金丝,在一番弯折处理后,奇迹般地构成了一朵镶着金边的荷花,精巧细致,散发出一种立体的、昂扬流畅的美感。

工作台的另一侧,另一名女子面前摆放着若干小碟,里面盛放着洗干净的釉料,十多种颜色。她用细长的铲刀挑一点釉料,填在用金丝围成的图案内,反复三四次,直到釉料与金丝高度一致。她一格一格地填满图案,就像在华夫饼上挤蜂蜜。

这就是制作景泰蓝珀晶画的两个主要步骤:掐丝和点蓝。

在工作室里,刘晶涛正指导着学员制作景泰蓝:“这个走线不能完全按照线稿,要根据整体画面进行微调,这根线的弯曲度只差了一点儿,整幅画就会显得呆板,所以要有你自己的审美在里面。”

她又走到对面点蓝的女子旁:“这里的白色要纯白,不能有一点杂色,才能让这个瓶子图案有瓷器的质感,你在颜色过渡的时候有些混过界了,把这个地方铲了,重新上色。”

刘晶涛,辽宁工匠,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景泰蓝珀晶画发明者。在她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几十幅珀晶画作品,还有几幅正在创作中,工具摆满台面,让屋子稍显拥挤,但又分门别类,杂而不乱。

刘晶涛的景泰蓝珀晶画在凤城很有名气,路人皆知“附近有个做景泰蓝的刘老师”,然而,在三十年前,景泰蓝的手艺在当地差点失传。谈起往事,刘晶涛给记者讲起了自己和景泰蓝的故事———

数学课上,老师正在板书前面讲着课,当时八九岁的刘晶涛在桌前低着头,手里不停地在本子上写着“笔记”。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夹着教案刚走出教室,刘晶涛就被同学们围住了。“这画的不是咱们老师吗?太像了!”一名同学惊呼起来,引得其他人七手八脚地轮番哄抢她的本子……原来,刘晶涛在课堂上偷偷把老师的形象画在了作业本上。

这一幕发生在20 世纪70 年代初的一所农村小学里。当时会画画的人很少,尤其在这山沟沟里,学生家里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户,他们的父母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他们更没看见过这种人物速写。看到刘晶涛能把人像画得如此惟妙惟肖,大家羡慕不已,于是纷纷找她画画。很快,刘晶涛成了大家眼中的小“画家”。

刘晶涛并没有学过画画,但是她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双灵巧的手,能把看到的东西逼真地呈现在纸上,也许这就是天赋吧。而这种天赋,被刘晶涛称为“耳濡目染”。

“我的爷爷、太爷爷都是做景泰蓝的,以前有自己的工坊,到我父亲这代的时候就不开了。”刘晶涛的祖辈是在北京珐琅厂做活的工匠,后来因为时局动荡,就北上来到了安东(今丹东市),在马车桥一带开了一家景泰蓝工坊。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虽然景泰蓝的工艺品很被认可,但在那个年代,所有人都在忙着“填饱肚子”,哪有闲钱买那些瓶瓶罐罐。卖不出去货,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后来干脆就停业关门了。不过,刘晶涛从小在家里看大人们干活,有时忙不开的时候也会帮着干点儿,从打稿到掐丝、点蓝,再到烧制,虽然算不上精通,但也能顶个小工用。

“看得多了,我就自己动手做。我特别喜欢好看的东西,有一丁点儿瑕疵或者线条配色不对的地方,我就觉得特别难受。”那段艰苦而又色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对刘晶涛影响很大,甚至决定了她的人生方向。

毕业后,刘晶涛回到了家乡的小学,成了一名美术老师。在当时,教师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可是,刘晶涛却在工作几年后作出了一个十分“叛逆”的决定———辞职。

虽说教师的工作稳定,但骨子里带些艺术气息的刘晶涛却想重操祖辈的旧业———做景泰蓝。

在刘晶涛决定创业的初始,不仅同村的人不看好, 就连家里人也不理解———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端,非要自己单干,一个姑娘家的,瞎折腾什么。

也许正是因为不被看好,刘晶涛始终憋着一股劲儿,非要干出点名堂来不可。正如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她断了自己的后路,一头扎进景泰蓝领域,一点点打磨自己的技艺,一步步试验和尝试新材料,最终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刘晶涛终于破茧成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术特点,珀晶画面世了!

“珀晶画”走出山沟沟

创业当然不会像聊天一样,风轻云淡,围炉煮茶。刘晶涛虽然继承了家里的景泰蓝技艺,但是真到自己做的时候,还是遇到了绕不开的问题———成本太高。

传统的景泰蓝全称是铜胎掐丝珐琅,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这种景泰蓝多是摆件,具备一定实用功能,但对空间要求更高。而且20 世纪90 年代,金属铜的价格非常高,而适用于制作景泰蓝铜胎的铜价格则更高。因此,成品的景泰蓝价格不菲,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过高的成本甚至连刘晶涛自己也做不起。

那么如何破局呢?因为制作景泰蓝的第一步工序是在纸上画稿,刘晶涛索性把画稿蒙到木板上,用平面的木板代替立体的铜胎,这样省去了制坯、烧制和打磨等工序,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同时,在木板上掐丝、点蓝,再喷涂胶水,依然可以让彩砂呈现其独特的色彩。因为不需要烧制,木板又可以替换成其他材料,这下让刘晶涛手中的景泰蓝变得样式更灵活、款式更多样。最后,再在景泰蓝的表面浇灌一层水晶胶,给画面注入一种琥珀般剔透的质感,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还是动物,都能呈现出富丽华贵、金碧辉煌的味道。刘晶涛便给它起了个新名字———珀晶画。

与传统的景泰蓝工艺品相比,珀晶画既然是“画”,对空间的要求就不高了,可摆可挂,而且价格不高,更容易被普通家庭接受,也让高贵的景泰蓝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

起初,刘晶涛是凭心情作画,看到什么画什么,觉得大家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因此,做出来的珀晶画有大有小,规格千差万别。直到有一次,当地的一个企业想要采购一批珀晶画作为礼品,当刘晶涛满心欢喜地抱着16 幅呕心沥血赶工制出的作品上门送货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理由是:来访的客人级别相同,而珀晶画规格不同,因此无法作为礼物送出。

劉晶涛抱着画欲哭无泪,但是通过这件事她也懂得,除了私人订制的规格和图案外,一定要让自己的珀晶画形成“标准化”,才能接到更多的订单。于是她走访调查,最终定下了几种最受欢迎的规格,确保每一幅作品都能卖出去。

酒香也怕巷子深。刘晶涛住在丹东凤城的边门镇,周围除了大山就是农田,谁能知道在这山沟里居然能有人会做雍容华贵的景泰蓝呢?为了提高知名度,刘晶涛开始跑展会。从丹东到沈阳,从上海到广州,几年间刘晶涛带着自己的珀晶画几乎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每年要参加十多个展会,平均每个展要四五千元的费用,而成交量微乎其微。那几年,刘晶涛几乎把全部收入都投入到了展会上。

珀晶画是一种新型工艺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起初,刘晶涛带着自己的画去参展,都是怎么带去的又会原封不动地带回来,在展台上看的人多,问的人少,掏钱买的几乎没有。这让她偷偷掉了不少眼泪,但骨子里倔强的她并不认为自己的画不行,她坚信大众终将会接受珀晶画的。

“我是1993 年办的个体工商户,那时候连传呼机都没有,全靠天南海北地跑展会,不断学习和改进,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珀晶画又大又重,还怕磕碰,我一个人拿着费劲,每次布置完展会我都像扒了一层皮……”回想起那段日子,刘

晶涛的眼中泛着泪光。

1998 年,我国住房制度进行货币化改革,标志着中国楼市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由房地产业带动的其他相关产业也逐渐活跃起来。人们住进新房子,总免不了进行装修装饰,珀晶画便以此为契机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人们发现,这种将金属丝、彩砂合成一体的珀晶画,既有石头颗粒的粗犷,又有颜色的细腻亮丽,做工精致,既蕴藏古朴典雅,又彰显高档华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找她买画,刘晶涛带着她的珀晶画终于走出了山沟沟。

精雕细琢出“作品”

凤城市原杨木乡有一个小型的乡镇手工艺品厂,三十年前厂子因为效益不好到了破产的边缘,先后有过4 任厂长,没干多久就都相继摞了挑子。当时厂里除了一个破旧的小厂房外,只有三个干活的工人,以及40 万元的外债和半年未发的工人工资。厂子没法活了,人们想到了有着“祖传”手艺的刘晶涛。

年轻气盛的她觉得这是可以施展才华和实现抱负的机会,于是她接手了这个破旧的工艺品厂。没想到问题接踵而至。听说刘晶涛上任了,债主一个个地找上门来。当时只有二十多岁的刘晶涛是个只知道埋头作画的小姑娘,哪见过这样的场面,压力骤然加重之下,她连怕带急,一下子病倒了。“连续发烧了好几天,我记得总共挂了11 个吊瓶,人都要迷糊了。”刘晶涛回忆说。

“泡病号”也解决不了问题,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病情稍有好转,刘晶涛就找到债主们,希望给她一点儿时间,让厂子能够运转起来。她承诺,只要挣到钱,一定会第一时间还给大家的。之后,刘晶涛便和保管员、会计商量,每个人出点钱,你三百他五百,凑了一千多元作为原料款,开始进货、制作景泰蓝,这个厂子一点点地开始运转起来了。

可更难的还在后头。虽然刘晶涛手把手地教工人制作景泰蓝,但由于原来的技术工人基础差,线稿画不好,掐丝、点蓝等工序做起来也很粗糙,犯的错误五花八门:有的画中人物口眼歪斜,有的观察不仔细,掐丝走线把本来开放的位置封住,错别字更是随处可见,几个人加在一起还没有她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高。

当时的厂房极其简陋,到处漏雨,这对做景泰蓝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因为一个水滴就可能让整幅作品前功尽弃。可是,受限于有限的资金,想租到既便宜条件又好的地方哪那么容易,迫不得已,刘晶涛开启了“搬家之旅”。汽炉、烘干炉等又大又重,再加上板材、彩砂等物料,所以每次搬家都是大工程。二十多年来,刘晶涛总共搬了8 次家,直到2015 年才固定了厂址,她那颗漂泊的心才算踏实下来。

搬家对刘晶涛的孩子影响很大。当时她的儿子年纪还小,每搬一次就要换一所幼儿园或小学,孩子又得重新适应一次环境,这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搬家是我最忙最累的阶段,根本没时间管儿子,所以他性格比较内向,成绩一般。好在大一点儿后他知道学习了,也比较争气,考上了艺术院校,将来我想让他接我的班。”刘晶涛说。

工厂可以批量生产的东西叫“产品”,而刘晶涛希望自己创作的东西叫“作品”,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作品”要用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不断进取的创作心态去对待。因此,她从图纸画线开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雕琢,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检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她还拜师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徐荣初教授,系统学习素描、油画和工笔等技艺,每年还到景德镇等地交流,学习相关技术。

就这样,三十多年坚持下来,刘晶涛对景泰蓝的技术钻研越来越精,对艺术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她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景泰蓝线条精细、图案清晰的艺术效果,又突出了景泰蓝的现代装饰性和实用性,且质地坚固、技艺考究、自成流派。刘晶涛先后在国内各大比赛、评奖中荣获各类奖项60 余个。她的作品得到同业界及社会的认可和追捧。某企业负责人千里迢迢地从北京跑到凤城,点名要她订制一幅9.5 米×7.5 米的《清明上河图》巨幅景泰蓝珀晶画。该企业负责人说:“北京虽然很大,也有制作景泰蓝画的,但他们做不了。”

如今,劉晶涛的珀晶画已成为辽宁乃至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后勤部长”办法多

“老谢,下午赶紧去木材加工场把那批画框取回来。”“老谢,库房那批画可以发走了。”刘晶涛口中的“老谢”是她的老伴,大她两岁,当过兵,转业后开过出租车,后来成了刘晶涛的“后勤部长”。

俩人经人介绍走到了一起。当时刘晶涛已辞去教师工作两年了,正在家里闷头研究珀晶画,为迟迟找不到销路而闷闷不乐,老谢则开着出租车,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开销。“那几年开出租车还算挣钱,她安心在家带孩子,做景泰蓝就行了。”老谢说。

刘晶涛是急脾气,什么事情想到了就要马上干。而老谢不善言辞,话不多,脸上总是带着笑,有时候被刘晶涛逼急了,就会点头说“好好好”,然后转身就去做事。“老谢特别细心,做什么事情都很稳妥,要是没有他,我也许早就放弃了。”这是刘晶涛对老谢的评价,但从没当面和他说过。

经历了30 多年的风风雨雨,从一个四处漏雨的小破厂房发展到如今占地面积28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 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每一步都离不开老谢的默默支持。

最开始,刘晶涛找不到合适的板材制作景泰蓝。她尝试用密度板、三合板,但是这些材料质地太软,容易变形,时间久了景泰蓝容易开裂。后来又尝试用白松木,效果也不理想。尤其当有人定制大幅的作品时,市面上的许多材料都无法精确地完成拼接。那段时间,老谢没事就去各个木器厂转,不仅找来不同的材料做试验,还偷偷学会了许多木匠手艺,回家再帮刘晶涛改进拼接、装裱的方法。后来,老谢找到了一种轻薄的板材,硬度高、韧性强,用特殊方法固定后不易变形,这才有了后来刘晶涛开发景泰蓝珀晶画的事。

珀晶画在点完蓝后,要在表面用水晶胶封面。然而,市场上的水晶胶型号很多,有的颜色偏蓝,有的偏黑,有的偏黄,有的会让画面发乌,有的干后还会开裂,到底哪种水晶胶合适,只有在成品的景泰蓝上试验,烘干后才能看到效果。试验一次次失败,弯路走了很多,最后又是老谢,去沈阳、北京等地找材料,最后终于找到了这种韧度好、透明度高,还能提亮景泰蓝颜色的水晶胶。

制作珀晶画有一道重要工序是烘干。由于珀晶画的画幅比较特殊,市场上通用的烘干设备都不太适合,因此刘晶涛最初用的是家里烧煤的炉子。烘干的时候珀晶画要与炉子保持一定距离,太远了不容易干,太近了又容易把画面烤裂。炉子温度不容易控制,需要有人专门盯着,以免时间长了把画面烤黑。那时候,烘干房里常常混杂着胶水和煤炭的气味,偶尔还会有珀晶画被烤糊。每当刘晶涛从烘干房出来的时候,脸都会被熏得黢黑。

老谢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一次逛街的时候,老谢对路边面包店里的烤箱产生了兴趣,面包是一层一层烤的,烤箱里的空间和烘干珀晶画需要的空间类似,而且还能控制温度和时间,既省时省力,又干净环保。于是,老谢开始联系生产烤箱的厂家,最终订做了一款大型烤箱作为烘干机,才让刘晶涛摆脱了“黑脸婆”的困扰。

老谢还亲手做了许多小工具。为了让水晶胶平整无气泡,在覆膜时用擀棒将水晶胶压平,类似给手机贴膜。但这个擀棒要求既硬又软,硬能吃住劲,软能不划伤塑料膜。老谢从街边修鞋匠手里买了一块羊皮,蒙在木棍上当做擀棒,结果特别顺滑还有弹性。掐丝工序中用到的金丝是扁平的,制作某些图案时,要把两股金丝均匀地拧在一起形成花纹,因此需要两个人合力把金丝抻直再一点点拧。可人工拧费时费力,经常要拧上一两个小时,手拧得生疼,拧出的花纹还不均匀。老谢就在旧货市场花20 块钱淘来一个缠电机电线的绕线器,稍作了改动,便能均匀地拧出花纹,而且一个人几分钟就能完成。

老谢的“发明”还有很多,参加展会用的折叠小推车、晾珀晶画的带轮架子、改变金丝颜色的透明喷漆等等,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技术支持”,刘晶涛的许多想法才能得以实现,甚至很多景泰蓝工艺都申请了专利,也难怪别人说老谢是“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

随着刘晶涛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刘晶涛,想要学习这门传统手艺。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她也深知,要想让景泰蓝重现几百年前的辉煌,就需要有更多的人了解它,学习它,热爱它。因此,刘晶涛至今依然高质量、高频率地创作新的作品,带到全国的比赛和展会上,让更多的人能近距离地接触景泰蓝。

刘晶涛的作品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身,其制作工艺融汇了中国传统绘画、吉祥装饰、宝石镶嵌等技术,是多种内涵、多项技艺的融合,体现着她的独具匠心。因此,景泰蓝珀晶画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既是人们对传承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知,也是感悟历史文化脉络、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同时,刘晶涛也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把她三十多年制作景泰蓝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如今,刘晶涛的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她已经培养出新一代景泰蓝文化继承人一百余人,其中两人被评为丹东市工艺美术大师。

一笔线条是一丝情意,一抹颜料是一份寄托。数百年前,工匠们笔墨铺展,掐丝勾勒,点蓝烘烧,谱写了一首铜与火之歌;数百年后,刘晶涛妙笔生花,创意涌现,再续传统艺术的大美与浪漫。从景泰蓝重器到珀晶画,是延续,是传承,也是敬畏与仰望。

(感谢丹东凤城市妇联协助采访)

编辑/ 宋凌燕

猜你喜欢

老谢景泰蓝
老爱情
La eterna belleza del cloisonné chino
补鞋匠老谢
乾隆款景泰蓝花开富贵 加座兽足天球瓶
不过是玩笑
“燕京八绝”之首的景泰蓝色彩研究
感恩十步远
何谓景泰蓝?
感恩十步远
钟连盛:让景泰蓝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