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携手,缓解入园焦虑

2023-05-21张明花秋子

新班主任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游戏入园家园

张明 花秋子

刚进入幼儿园时,孩子们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走向了陌生的幼儿园环境,很多幼儿会哭闹粘人、胆小怯懦、不愿与父母分离,不少家长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

导致入园焦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刚入园的幼儿在新环境中缺乏安全感,刚送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家长对幼儿在园生活缺乏认知,刚接手新班级的教师对家长和幼儿缺乏了解。如何帮助幼儿、家长和教师缓解入园焦虑?

家园携手,构筑人性化心理防线

3-6岁儿童的自我表达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成长中最亲密的人,必须携手同行,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 入园巧过渡,幼儿“情绪稳”。

幼儿入园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可以提前开展“线上云互动”活动。活动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邀请孩子和父母一起“相约云端”,共同“把幼儿园搬回家”。活动可以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认识新环境和新朋友,第二期是亲子律动游戏和亲子小制作。通过“线上云互动”活动,孩子们在“云端”看到了幼儿园、班级活动室的全貌,认识了新教师和新同伴,学会了新本领和小游戏。

幼儿入园后,为了帮助幼儿顺利从家庭生活过渡到幼儿园生活,我们可以采用“亲子陪同”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安全感。亲子陪同可以分三期进行,逐步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第一期为“体验日”,即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园一天,家长参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深入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同时,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参与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感受在幼儿园的快乐;第二期为“观察日”,即家长在幼儿园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但并不直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逐渐拉大幼儿的心理安全距离;第三期为“独立日”,幼儿独立来园一整天,感受和熟悉在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则通过活动视频及照片了解幼儿在园状态。通过三期“亲子陪同”活动,幼儿逐渐将心理依恋从家庭和父母转移到幼儿园和教师,平稳地实现从家庭生活过渡到幼儿园生活。

2. 理念共达成,家长“心不焦”。

为了帮助家长熟悉教师,了解幼儿园、班级的各项工作,消除家长心中的顾虑,幼儿园在新生入园时可以开展主题式新生家长见面会。例如,某幼儿园召开了主题为“以爱之名,赴心之约”的新生家长见面会。新生家长见面会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开学奏鸣曲”,由园长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课程特色;第二个板块是“开学协奏曲”,由教学主任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生活课程和学习课程,图文并茂地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内容,每项内容都对应有“家园共育小妙招”,提醒家长可以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第三个板块是“开学交响曲”,班级教师从家园携手的内容、方式入手,共同制订班级约定,明确班级常规制度。

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家长能够理解并认同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课程特色,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有所了解,熟悉了孩子在园生活的各项内容,并对家园携手的具体内容和做法有了明确的方向,心理焦虑将会得到极大缓解。

资源整合,完善人性化心理课程

通过线上互动和新生家长见面会,家长已经对3-6岁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的做法方面,家长还是比较迷茫。因此,幼儿园还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入园准备”等微课程。“入园准备”微课程包含亲子游戏资源和线上課程资源。

1. 亲子小游戏,家长缓焦虑。

针对3-6岁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园可以整理出五大领域的亲子游戏资源,形成亲子游戏资源库,如健康领域的亲子运动小游戏,语言领域的亲子阅读绘本,社会领域的入园适应绘本,科学领域的亲子科学小制作,艺术领域的亲子律动小游戏和亲子手工制作。这些亲子游戏资源操作性很强,家长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此外,这些小游戏也是幼儿园生活中常用常见的小游戏,孩子在入园后玩起这些熟悉的小游戏,也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2. 线上云课程,幼儿心适应。

除了亲子游戏资源,幼儿园还可以为家长和孩子提供系统的线上课程资源。线上云课程应结合3-6岁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从阅读、生活、运动几个方面入手,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内容相对应。通过这些云课程,孩子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习得一些生活小本领,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教师追踪,提供人性化心理支持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幼儿和家长的心理变化,提供持续的人性化心理支持。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在园情况,为每个幼儿制作“成长档案”,图文并茂地记录幼儿的成长点滴,让幼儿的成长看得见;针对家长的疑惑,教师除了提供常规的育儿咨询外,还可以针对有特殊情况的家长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1. 幼儿有档案,成长看得见。

“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过得怎么样?”这是大部分家长在幼儿入园初期最担心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引发家长焦虑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教师可以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成长档案”,从自主生活、自主游戏、自主课程等方面,记录幼儿在园的点点滴滴。幼儿“成长档案”最后,还可以设置一个家园沟通的板块,教师通过一段文字客观地描述幼儿在园的表现,家长看完后,也记录幼儿在家的表现。这种双向的沟通交流能够进一步增进家园协作,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情绪。

2. 一对一交流,个案满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家庭的育儿需求,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建立一对一的交流渠道。首先,家长可以通过微信、QQ等途径和教师进行线上交流,也可以针对幼儿的在园情况和家中表现和教师进行线下沟通。其次,针对教师观察了解到的幼儿特殊表现或家长的焦虑情绪,教师可以制订“幼儿观察方案”和“家长访谈方案”,然后和家长约时间座谈,面对面解决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舒缓家长育儿压力。

家园携手,步调一致,相互信任,互相配合,才能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作者单位:张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花秋子,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小游戏入园家园
免票入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专注力小游戏
互动的小游戏
互动小游戏
互动小游戏
绿家园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