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学理基础、历史脉络与实践进路
2023-05-21徐明陈文博
徐明 陈文博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学理基础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从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现实之基是立足本国发展实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进路要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领导、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实现以共同富裕引领社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增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3)04-0144-10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领域的新部署新要求[1],必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抓手和实践场域,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学理基础,梳理其历史演进脉络与现实之基,探索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进路,对于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学理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生成逻辑体现于理论与现实的相互交织中,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核心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高度,就社会建设进行了诸多阐述,包括社会保障思想、教育发展思想、劳动就业思想、社会管理思想等。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虚伪性,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秩序的工具,其实质是产业工人剩余价值的扣除,是由工人自己创造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是极为有限的,“穷人从他们的穷弟兄那里得到的帮助,比从资产阶级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认为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措施,使每一位劳动者能公平地享受社会资源与占有生产资料。同时,马克思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然性,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社会保障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制度。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科学的构想,未来社会是生产资料公有制[2]50,将实现劳动者生产资料完全平等的占有,他提出了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下“按需分配”的主张。共产主义理想的最终目标是为全体人民提供充分的保障,通过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确保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社会有序发展。马克思提出社会保障要为民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为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石[3]。
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首次提出了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进行了批判,“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教育的目的并非为了培养精英人物,其价值在于担负起独立的社会职能,唤醒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和社会责任,培育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应高度重视平等教育的机会,实现“平等的国民教育”的目标。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教育公平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分析马克思对劳动就业的阐述,不难发现,马克思的就业价值理论强调了要保障劳动者正常的生产和劳动,提供满足其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价值。同时,劳动者个人选择职业既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其能力水平、身体素质及兴趣愛好,通过发挥劳动者自身优势以实现个人价值。马克思社会管理思想认为未来社会管理的职能将发生较大变化,实现从国家到社会的转变,社会管理主体由国家、社会、人民共同组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人民立场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立场,社会建设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努力,构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世界各国探索社会建设路径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促进和发展,体现了其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我国社会建设结合了我国民生民情,基于基本政策保障和条件,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等方面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满足民生需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至上的社会建设本位,以提升生活品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建设思想精髓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建设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丰富内涵。以人民为根本、以和谐为目的、以礼治为手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其中,儒家、道家、法家等经典学派对社会建设的表述体现了不同的思想主张。
道家主张“惟道是从、清静无为、道法自然”,道家社会建设的路径是“无为而治”,即顺应社会生产规律进行社会建设,知民心、顺民意,让社会自然发展,通过无为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老子提出,一个优秀的为政者,不在农忙时节征发百姓服徭役,农业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儒家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倡导济世救民的现实主义。孔子将“安民”“恤民”“养民”“惠民”作为德政重要内容。孟子提出从产权制度入手进行社会建设,百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因而要为百姓提供稳定的产业,使其生产所得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荀子也进一步提出了“王者富民”观点。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的“礼治思想”,为社会建立了一种和谐的秩序,形成了社会的强大凝聚力。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利用礼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法。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而不依赖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倡导“刑无等级,法不阿贵,一断于法”,强调法治的优越性和广泛约束性,主张将其作为规范社会行为的统一标准,以维护社会稳定。法家亦重视以民为本,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把一个国家治理好,必须先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了,才能实现更好的管理。经典学派观点都表明治国要以民生为本,自古以来,民富是国富的基础,而生产劳动是实现民富的主要途径,需要依循社会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与社会建设。
从社会建设的目标来看,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表述。道家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建设目标和“无为而治”的社会建设方法,国家规模小、民众少,百姓安享住所、自得其乐,生活状态极其原始且容易满足。儒家提出重构社会秩序,实现“大同”世界。“大同”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主要社会特征为社会成员友爱互助、安居乐业。儒家在《礼记·礼运》中提出理想的大同社会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近代太平天国时期也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法家社会建设思想的目标是“富国强兵,统一天下”,以巩固国家的统治。而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是“以法治国”,治国方略关键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关系,维系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的社会建设思想,坚持以民为本,重在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建设,通过调整社会关系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思想注重民为邦本、天下为公的治理理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路径提供了精神指引与理论支撑。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社会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实现了社会的长期稳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建设,随着社会矛盾、社会需求、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建设实践探索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起步与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领导人民群众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利,将改造和创新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建设的奋斗方向。在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地区均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经验总结。1940年《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发表,较为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建设经验即“三三制”原则,随后陕甘宁、晋冀鲁豫等根据地依循“三三制”政策要求进行了改选,既保证了无产阶级参与政治的权利,又提升了不同阶级、阶层参与民主政权建设的动力,为后来我国民主协商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受到党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扫盲教育、国民教育与乡村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建设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相对落后地区、分散的根据地区域的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民主建设实践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建设“本土气质”的最根本体现。在当时社会发展水平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巨大的领导作用,通过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政权建设、社会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重建、政权稳定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参考[4]。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开拓与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整个国家民生凋敝、百业待兴,恢复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5]1439经济建设和管理国家一时间成为建设这个新世界的关键[6]。在社会层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社会建设的新征程。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要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社会建设事业的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社会建设旨在为人民谋福利,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这一阶段党和国家制定完善了社会建设各领域的制度和政策,在城市形成了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社会治理制度,在农村则形成了政社同构的人民公社制度[7]。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民生建设,开始关注社会公平,围绕人民生存问题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这一阶段社会建设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合理的“政府—市场—社会”合作关系,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受到抑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城乡社会逐步建立起以人民公社、单位制、街居制和户籍管理为核心的社会管控模式,政社同构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初步构建将人民群众很好地“组织起来”[8]。随着国家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组,社会动员力和组织力逐步增强,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总体而言,这一阶段为后来的社会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必要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持续与完善阶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我国社会建设驶入历史快车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我国进入社会管理阶段[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这一阶段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发展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内涵。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作为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突出“效率优先”。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种种措施大大激活了社会成员从事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由此进入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时期。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在社会建设中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建设拓展到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领域,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社会建设相关政策持续完善,在经濟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这一时期社会政策集中制定发布,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凝聚起群众力量进行社会建设。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将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成为社会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在国家政策体系中上升到主体地位。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品质提升阶段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建设成为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建设进入品质提升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国家总体安全观,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治理等领域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理念的轉变。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党和国家就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新判断,我国社会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两大基本任务,强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10]45,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和十五年我国社会建设事业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出台的十二项重要措施中,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作为重要内容,提出坚决贯彻和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通过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和加快推动共同富裕来共同发力,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尤其是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进一步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建设所秉持的“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发挥了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论述,是促进社会建设积极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深切关注,标志着人民至上的社会建设价值理念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11]。这一阶段的社会建设通过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发展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现实之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现实维度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在脱贫攻坚、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利益关系多样化,群众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交织化,使得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进行的社会建设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建设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全面小康,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生活层面,为绝对贫困人口提供了较为健全的生活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从绝对数量来看,城乡居民生活更加宽裕,近5年来,我国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幅缩小。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3∶1,2022年缩减至2.45∶1,相较于2021年在不断缩小。从结构变迁来看,我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2],人均国民总收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全球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里,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202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1.6%,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9.6%,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得到显著增强,逐渐进入全球前列。在社会保障领域,我国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的国家,我国养老金连续19年上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支柱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提升,2022年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2.91平方米和37.09平方米。我国制度优势在健康领域得到充分展现,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升至77.93岁,已比世界平均寿命高5岁,人民群众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健康指标的平均水平。
(二)基于社会结构转型的现实挑战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2]14。虽然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不少。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日趋复杂,社会流动明显加快,一方面社会结构性变化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结构性失衡问题。从社会结构[13]9视角来看,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引发了各种结构性挑战[14]。
财富配置结构失衡格局有待调整。从财富配置结构来看,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失衡,贫富差距依然较大,要求持续加强社会建设。具体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虽有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弥合,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体上趋于缩小,但仍需要持续减小差距。城乡贫富差距的增加,可能使社会成员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感到不满。相关研究表明,在数字化社会,劣势群体数字使用能力偏低带来相对剥夺感的增加,将显著影响社会稳定[15],并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16]。
人口结构挑战影响持续深远。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我国面临新的人口结构问题,对社会建设提出新要求。年龄结构上,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低迷。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 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仅为7.52‰,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值。我国人口出生率在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仍持续走低,主要原因包括育龄妇女数量持续下降、生育时间推迟、生育养育成本提高等,解决的办法是完善相关政策,降低多孩家庭生育、养育的后顾之忧。从老年人口数量来看,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占总人数的19.8%,社会老龄化形势发展带来了老年抚养比上升以及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等风险,2021年我国老年抚养比达到20.82%,并呈现持续增长趋势。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未来我国养老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值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口老龄化也将达到顶峰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数据预测,老龄人口届时将占总人口的30%。养老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尚未定型。财富配置结构失衡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和重组,阶层分化后,社会共识更难以达成,易产生利益冲突。当前,亟须寻求共识、凝聚力量。从阶层结构来看,中产阶级群体的数量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17]。马克思认为,“中间等级的瓦解、中间等级的大多数落入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化”[18]261,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中产阶级,社会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前我国阶层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中间阶层占社会人口的比重不高,橄榄形阶层结构尚未完全形成。此外,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冲突风险增大[19]。社会上存有的“仇富”“仇官”等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阶层间的隔阂与排斥[20]。
社会心理结构显现负面社会情绪。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财富和阶层结构变迁冲击社会心理结构,存在群体性焦虑现象。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易产生社会矛盾。如不能及时满足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就可能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面临新变化、新挑战与新难题。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滞后于经济结构,致使财富配置结构、人口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心理结构对社会建设带来现实挑战[12]。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领导并展开深层次社会结构调整,统筹协调不同的社会建设主体和内外部资源开展社会建设。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进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蕴含了民生保障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丰富内涵。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路径,对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达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治理、发展社会事业等核心内容,事关国家政治运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安定等時代问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石。
从社会建设的学理基础、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21],亦是社会建设目标、不同社会建设主体与社会建设方式不断科学化的过程。基于社会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未来新目标与新任务出发,社会建设的实践进路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的建设理念,实现以共同富裕引领社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良性互动的行动方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政治保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来看,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建设持续发展、不断优化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美好生活,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和经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社会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首先,社会建设在宏观上要有总体布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构建严密的社会建设体系,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其次,要健全各级党组织架构,明确责任机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特别是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战斗力,将党组织服务精准地延伸至群众身边。最后,要通过引领和示范作用激活社会力量,发挥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提高社会建设引领力以及服务社会公共事业的能力。
(二)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社会建设以民生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主要内容,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主线来看,“人民至上”是其鲜明的核心理念。
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22]287社会建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重要的历史活动。群众参与社会建设,发挥自身能动性,是群众进行历史活动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六个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居于首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未来需求随之增长,因而必须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开展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是通过民生保障机制的完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群众是社会建设的实践者。社会建设的每一历史阶段,都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激发社会活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历程中,勤劳致富的理念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通过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主体效应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行社会建设,必须激发党和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志愿者、公众等多元主体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群众是社会建设的评判者。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建设探索包括收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健康中国等各领域,民生保障和社会生活水平提升涵括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无不蕴含“人民”二字。而衡量社会建设是否成功,关键看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要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
(三)总体目标:以共同富裕引领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35年“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阶段是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短期目标来看,“十四五”时期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在新征程和新阶段的内在要求,通过创新社会建设理念,着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只有将这个问题抓实到位,才能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行动方向: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良性互动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22]538。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23]153,社会建设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良性循环[24]127。
就理论层面而言,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可能出现三种值得警惕的境况:第一种境况是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建设无法快速改善,最终会导致社会失序。秩序是一切价值的基石,“没有社会秩序,社会就不可能运转”。第二种境况是经济快速增长一段时期骤然停滞,进而影响社会建设资源的供给,会带来社会失序和动荡。这种情况是由托克维尔最早提出、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归纳的革命爆发J型曲线,它阐述的基本原理是在经历经济持续繁荣之后,因为多种因素叠加,经济发展忽然出现下滑,人民的生活水平骤然下降,在此种情况下,革命很容易发生。因为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萧条,人民的期望没有作出相应的同步调整,期望与满意之间的差距迅速扩大,当实际发展状态和人民期望之间的矛盾达到某一个极限而无法忍受时,挫折会集中归结于政府,革命就有可能出现。第三种境况是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转向温和增长期后,民生需求仍持续在高位运行,可能会拖累经济发展,进而危及社会稳定。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福利国家的困境表明,不切实际地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也可能会导致“福利病”和社会活力的下降。
这三种境况表明,经济建设必须与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同频共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社会建设应将经济建设或物质利益作为人民的基本利益。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归宿,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而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人民群众的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合作关系,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价值旨归: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价值旨归,是马克思秉持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5]5-6。依据社会学的理论观点,社会正义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社会公平是制度安排的公平与百姓认可的公平,核心是通过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安排,促进公平正义。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整体收入要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即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解决分好“蛋糕”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而共同富裕是迈向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党和政府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会建设成果更广泛惠及全体人民,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在实践上,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此外,党和政府还须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社会价值建设上,需构建柔性规范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夯实价值基础。 [Reform]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徐瑞仙,童星.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保障评论,2019(4):3-14.
[4]刘正妙,黄卓然.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研究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203-21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王思斌.新中国 70 年国家治理格局下的社会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J].青海社会科学,2019(6):1-8.
[7]林卡.百年变迁与新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J].社会发展研究,2021(2):2-12.
[8]潘琳,周荣庭.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J].理论视野,2021(10):17-22.
[9]陈成文,黄利平.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治理的嬗变:历史、逻辑与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22(1):31-40.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丁元竹.社会建设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N].经济日报,2022-03-31(002).
[12]王道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N].光明日报,2020-10-16(006).
[1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14]陈成文,刘慧敏.从结构化理论看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J].贵州社会科学,2022(10):83-91.
[15]孔文豪,吴佳宜,黄思颖.数字鸿沟与相对剥夺感: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J].电子政务,2021(1):110-124.
[16]易承志,刘彩云.政治信任、相对剥夺感与群体性事件参与[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4):5-14.
[17]姚亮.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生成机理及治理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0(6):69-76.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9]龚维斌.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特点及风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4):69-77.
[20]李培林.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新征程[J].社会学研究,2021(2):1-13.
[21]王宗礼,李连军.新中国70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逻辑与主要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19(6):9-15.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i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Marxist ideolog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draw the essence of thoughts about soci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d social construction through arduous exploration. From the practical dimension, the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CPC to lead socialist development is to base itself 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satisfy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On the new journey of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oad, the practical approac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requires always adhering to and strengthening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social construction, highlighting the value concept of the people first, realizing the overall goal of leading social modernization with common prosperity, increasing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ng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Key words: leadership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cial construction; people's livelihood security; social governance
(責任编辑:文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