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汹涌(散文)

2023-05-21田鑫

福建文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强子杏花孩子

田鑫 

1

强子给我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堵在早高峰的宁安大街上,等着漫长的车队在长城路缓慢拐弯。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时,我看到屏幕上是他的名字,心里咯噔一下。

我有一个毛病,最怕一大早或者大半夜接到电话,总觉得这两个时间段的电话,要么是遇上和自己相关的大事,要么就是求助或者报告不好的消息,加上强子和我联系一般是发信息,很少打电话,我猜测是出了啥事。

在接通电话之前的那几秒钟,我迅速地归拢了早高峰堵车的焦虑心情,把心思放在强子身上。在众多的亲戚朋友中,他是跟我联系比较多的那一个,不过也都不是要紧事,无非是节假日的嘘寒问暖,无聊时的东拉西扯。

这次一大早打电话,他到底要说什么?我忐忑地接起电话的时候,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刚好变绿,挨挤在一起的车子开始向前挪动。我的目光紧盯着路面,腾出手打开了手机外放功能。

“老人家上班着吗?”因为我比他大一辈的缘由,他理应叫我姑舅爸,但是他却一直叫我老人家。从他第一句话的口气判断,似乎又没什么要紧的事,可我还是不放心,追问一句。“一大早打电话有啥急事?”“没啥急事,就问你,干啥呢?”明显是一件为难的事情找的开头。我熟悉他,这么多年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平时说话就跟老家的甘渭河发洪水一样,猛一下子就扑过来,这次用听上去没用的话做开头,应该是遇到的事难以启齿。

车子拐到长城路的时候,车流明显松动。我看了一眼手机,已经寒暄了快一分钟,却还没进入正题。我让他直接说事,别拐弯抹角,这也不是他的风格。这时候,他狠狠地来了一句:“还不是那个怂女人。”

强子嘴里那个怂女人,叫杏花,是他媳妇。关于他两口子的事,这几年我多少听说过一些,无非就是杏花赚一分钱花两分,家里的活从来不沾手,全丢给婆婆,孩子的学习也不上心,基本上靠娃娃自学,再就是懒,上两天班总要请一天假。

别人给我说这话的时候,我倒没觉得有啥问题,毕竟是从村里搬迁到城市,花销大了点,一个女人花钱大手大脚也没什么;况且进城了,生活方式和婆媳关系就不比乡下,作为儿媳妇不一定非要把自己拴在家里,婆婆多做点也无可厚非;至于给孩子辅导作业,我知道,强子和杏花上学那会儿,课本上那点东西自己都没闹清楚咋回事,就别说给孩子辅导功课了,他们上初中的重点任务是早恋。

这都是我侧面听到和自我解释的内容,很多都毫无根据,当强子一说“怂女人”,我就想着听听杏花到底咋回事。

过了凤凰南街,长城路就成了单行道,比混合道顺畅了很多。我不用太过操心路面,心思偏移到强子身上。接下来的对话基本上是他说我听,甘渭河的洪水,就这么开始在电话那头汹涌起来。

强子撂出了这次打电话的重点:“日子过不下去了,一直闹着离婚,结果婚还没离,怂女人就搬出去和野男人鬼混了。”一句话三个重要信息,相互递进,严重性不断叠加。听到这一句,我有点消化不了,让他从头开始说,好让我更好地理解他的这句话。

强子说,杏花从去年开始变得有些怪,一天抱个手机看快手,打电话发信息还躲躲闪闪,并且快递突然就多起来,大多是一些化妆品和衣服啥的;强子说,自己跑大车,有时候一周不回家,回来看到的都是不重样的衣服,化妆品也提升了档次,头发也焗成了红色;强子说,自己跟她说个事,还没说几句,不是发脾气,就是不吭声,总之,他觉得杏花像变了个人;强子还说,他也理解一个三十岁的女人,爱美很正常,但是爱美的同时性情也跟着变了,开始对家人不管不顾,经常不在家吃饭,偶尔回来吃一次,还嫌弃婆婆做的饭不好吃,甚至一家人吃饭,她点外卖。

最让强子接受不了的,是她竟然对两个孩子也变得冷漠。老大上初中,老二上六年级,都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可是杏花从来不操心他俩的学习,甚至连生活也没办法保障。“老大长身体要保证每天加餐,一个面包一包牛奶,经常因为她不给钱而断顿。”强子说,这些都是孩子后来告诉他的,他原本以为他不在家的时候,家里的一切都按部就班,没想到会是这样。

单行道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随时拐弯或者被加塞的车辆打乱节奏,大家紧跟着前车,奔忙在上班路上。一切都很顺畅,长城路走到尽头的时候,强子的话还在继续,我知道,他说的没想到,是杏花的刻意躲避和家人的善意隐瞒造成的,结果是等他知道这一切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已经有了一道很深的鸿沟,深到他即使开着那辆载重十来吨的大车整天拉石料都填不满。

2

电话那头,强子洪水般的讲述还继续着,我已经拐出了单行道。车到玉皇阁南街的时候,街面上的车流量明显增加,我不敢再分心,可是强子的故事还没结束。

在强子汹涌的讲述之下,他和媳妇杏花的故事,在我心里一会儿溅起一个水花,一会儿又变成一股流水,不断冲刷着生活的河岸。我听得出来,虽然杏花这两年确实出现了很多毛病,但在强子心里,日子还得继续过,他并没有多少怨恨。

强子的理由是,当年两个乳臭未干的人,那么果断地选择了彼此,最难熬的日子都熬过去了,现在不能出状况。另外,两个孩子也到了关键时期,需要父母的陪伴,他的原生家庭给他的童年阴影,让他对自己的孩子无比上心,他不想让孩子再经历变故。

这两个理由让我对强子有了新认识,看来他成熟了不少,对于生活已经有很深的责任感。我知道,强子虽然在赚钱这方面并没有比喝酒的心思重,但这两年还是很拼的,他给我发过的照片里,有大半夜开着大挂车在漆黑的夜里行进的,有悬挂在高空擦玻璃的,有在楼顶焊电焊的,有在壕沟里挖水渠的,背景无一例外让人看着心疼。而每次收到这样的照片,我只能说注意安全,说别的话似乎显得虚伪,因为他发照片过来的时候,我不是在单位喝茶看报纸,就是躺在床上刷视频。我們有着相似的童年,但却有不一样的现状,我帮不了他什么,只能以一个同龄人的眼光表示一下安慰。

我能为他做的,除了回他的信息外,还有借钱,请他吃饭,以及为他遇到的麻烦出谋划策。好多次,他来我生活的城市,却并不联系我,而是在离开的时候发一个朋友圈,经常还会带着定位。每次看到这样的朋友圈我总会打个电话过去,结果可想而知,他已经离开。我会责骂他,他会解释,一来一去,就算我俩联系过一回。有时候也专门找我,一打电话就让我安排烧烤,并带上酒。他对吃的要求不高,但是每次吃饭不能没有酒,事实上,他的酒量很一般。这么多年,他先后问我借过几回钱,大多是买车,或者家里谁生了病,需要周转或救济。恰好手里有钱,就给转个账,假如没有,他也不说啥,他知道我的状况,虽然看上去生活比较容易点,但仅仅是看上去容易。

有一次,他还开大车,结果出了车祸,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撞了人。强子说,他都不知道怎么就撞上了,下车后对方已经躺在地上,也看不出外伤,就说被撞了,还打电话叫来了一堆人。这是被对方讹上了,这个看起来吊儿郎当谁也不怕的人,竟然为此而焦虑。他说,我要是一个人过活,这个事我一定摆平了,现在有俩孩子,万一缠上官司,可就麻烦了。这个麻烦,是我找了熟悉的交警和律师,在详细了解完情况后给解决掉的,后来多方取证后确认对方是在碰瓷。这算是这么多年我给强子办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他为此还承诺要请我吃饭,说是感谢,可是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却中断了联系一样,各自忙各自的。

没有联系的那几年,遇到的各种事情,他都一一摆平了,可听得出来,这次杏花给他闯下的祸让他彻底乱了阵脚。强子说,先是听别人说杏花和一个南方人关系暧昧,后来在手机里发现了聊天记录,于是就动手收拾了一顿,杏花也承诺不再来往,后来却又走到了一起,并且经常夜不归宿,两个孩子的生活不管不顾。一气之下,强子就再一次动手,这一次收拾得挺严重的,杏花还报了警。从派出所出来,杏花将强子的微信删除电话拉黑,然后就彻底消失了。强子开始满世界找她,能打听的人都打听了,能找的地方也都去了一遍,就是找不到人。

寻找的过程中,一些和杏花有关的信息被拼凑起来,原来她和那个南方人一年前就在一起了,这个南方人还有家室。线索越多,强子就越失落,他一边为找不到杏花而烦恼,一边被这汹涌的线索所打击。

说到这里的时候,强子有些咬牙切齿的感觉,说这是背叛,他已经给老丈人家通告过了,日子肯定过不下去,现在不光要离婚,还要让这对狗男女好看。还说一定要把这对狗男女的腿打折,现在已经打听到两个人藏身的小区,自己就在这个小区里守了一夜。这些话倾泻而出的时候,车载播放器里,刚好播放到何炅的《汹涌》:“此刻唯一的我/向黑夜呼啸的我/也会有瞬间的沉默……”

汽车封闭的环境里,各种声音叠加着,我已经被强子的话压得有些透不过气。脑子里出现一个场景:那个瘦得月光照不到的人,躲在车里,死死地盯着小区出现的每一个女人。他要找那个已经消失好多天的女人,那个让他充满愤怒的女人,那个他打算抓住就往死里打的女人。可是,人来人往,那个熟悉的身影最终还是没有出现,或者说出现了他却根本就没有捕捉到。

我摁下了播放器的暂停键,把歌词停在“与黑夜澎湃的我/在瞬间沉默中汹涌”之前。很奇怪,这其实是一首并不好听的歌,之所以下载到播放器里,仅仅是因为歌名《汹涌》。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名字的歌曲一定有澎湃之气,或者有一种大浪朝我们涌来的感觉,但是并没有,仅仅有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而为了这个名字,我竟然记住了歌词和旋律,每一次按顺序播放到它的时候,我竟然也能听完它。

生活或许就是这样,有时候就因为一个名字,或者一次见面,就产生了联系,然后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就顺其自然地走下去。强子和杏花就是这样,他们从初中时相识,再到辍学打工,然后结婚,一切都顺得出奇。在他们有了一对儿女之后,我甚至羡慕他们的日子甜蜜得跟杏花开了一样。

谁知道,多年以后,再次听强子讲起杏花的时候,一切竟然变成了这样。

3

快到单位的时候,强子开始咨询我对离婚和收拾这对狗男女的看法。因为看过很多类似的报道,我建议他冷静处理,不要冲动之下干出出格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这事还是要按法律条款来处理,最要紧的是先取证,然后找律师咨询,再处理。

强子说要是冲动就不给我打电话了,自己找几个人就处理清楚了,走到这一步,现在他内心很乱,只能求助于我。我安抚了一会儿,又交代了几句,就结束了通话。

车很快就开进了单位,我却没心思下车,索性放倒座位,躺在车里不断回想强子说的那些事情。我尽量说服自己,杏花做这一切肯定是有苦衷的,或者说,事情根本不是强子说的这样,可能还有另一个版本。在媒体这么多年,已经养成了听事情要听两边的习惯,杏花需要给我一个解释。可是她为什么要给我解释?难道是因为我见证过他们早期追求幸福的过程,难道是因为我促成了他们的婚姻?

其实,强子已经把整个事情说得很详细了,以多年做记者的经验判断,强子杜撰的成分几乎为零,他轻描淡写地说了杏花在所谓变坏之前的情况,把有可能跟自己有关的原因一句带过,随后就把重点放在杏花变坏之后的种种表现上。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他的矛头全部指向了杏花,是她水性杨花,是她不尊重老人,是她没给孩子做好榜样,是她背叛了爱情。

可是我还是有些无法接受整个现状,他们俩的结合,是我见证甚至参与过的,当初那么义无反顾的两个人,怎么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我试图通过强子的讲述捋一捋强子说的这些事情,可不管我如何用力,脑海里都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索性把强子和杏花的故事的时间轴调到了十几年前:那是一个正月,隔壁镇上的女子杏花,来我们村里走亲戚。白天的时候人来人往大家并没有留意她,到了晚上,一群人去村子的广场上看社戏,我们才发现这个高高瘦瘦的陌生女子。

强子告诉过我他俩认识的过程,当时他在后台溜达,结果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这个大个女孩子,扎兩个马尾辫还挺好看,笑起来两个大板牙,一看就能吃苦。随后他就怂恿一起看社戏的其他男孩子故意创造机会,凑过去就搭上话了,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稀里糊涂确立了关系。

现在回想强子和杏花认识的这个过程,觉得很浪漫,强子的表现也很男人。在同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时候,他竟然用电视上的桥段找到了女朋友,有一种深谋远虑的感觉。要知道六盘山区甘渭河畔,一个男孩子要找媳妇,是要经过长相、家庭背景、经济实力等很多道关的,强子忽略了这一切,一步到位。

当时正在上初中的强子,因为父亲突然去世,家道中落,已无心读书,心想着这辈子就这么定型了,还不如早点找个媳妇结婚生孩子。而按照他的说法,杏花就是他最理想的媳妇类型。

初三那年,为了巩固两个人的关系,强子沿着甘渭河,在河两头的两个镇子之间来回穿梭。别人上课的时候,他带着杏花在山上看桃花开,或者去别的镇上逛集市。那时候,两个人都没钱,穷开心了一年。转眼就到了考高中的时候,结局可想而知,两个人双双落榜。

强子和杏花,就像甘渭河边的两条小河,为了最终汇合到一起,在经过了人生中最后一个暑假之后,强子按照既定的人生规划,投奔他二叔学习开车,杏花则在乡下的饭馆打杂。两个人约好,十八岁前好好挣钱,然后结婚。

两个年轻人天真烂漫地憧憬着未来的时候,杏花这边出了状况。没考上高中之后,家里人才发现她还有强子这样的一个男朋友,本来已经认命准备接受现实的杏花爹,一次赶集的时候,向我们村一个相熟的人打听了强子的情况,才知道他是一个没爹的孩子,并且吊儿郎当。这一下,杏花爹急了,虽然女儿的人生似乎已经看到头了,但是他不甘心让她嫁给一个没有前途的人。于是,他便打算把杏花送到北京去打工,在大城市机会要比山沟里强。

杏花跟着亲戚去北京前,强子给我打了个电话。他问我,杏花如果去了北京,自己是不是就彻底没机会了?我问他,你咋想?如果真的喜欢就赶紧想办法。当时,他在石嘴山的煤厂开车,我在银川上大學,而杏花要去北京,需要到银川坐火车。

强子下决心要拦截杏花,于是连夜赶到银川,一大早在火车站堵住了杏花。他担心杏花亲戚不放人,就谎称吃个告别饭,然后就各走各的路。亲戚也是通情达理之人,没有为难他们。结果火车到开动的那一刻,亲戚们才明白被强子骗了。

留住了杏花,强子打电话叫我到火车站商量这事,我们仨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面馆里把这事给定下了:强子带杏花走,由我来退火车票。商量这件事的过程中,我看着两个稚嫩的脸庞,为他们的勇敢而感动,这两条小河终于完成了交汇,从此他们就是一条河,汹涌向前。

4

杏花被截留的那年年底,强子和杏花都没有回家过年。我猜测,他们是担心杏花家责难,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为不回来过年,他们在村里的形象,由大胆追求爱情演化成拐骗了,并且,这话在新一年的社戏上演的地方传开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强子和杏花两家通过中间人终于把婚事定了下来,强子妈看着未来的新媳妇,两个眼睛都笑得眯在一起了,杏花爹看着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像模像样地订婚,也没再说啥,他其实早就接受了现实。

汇合的两条河继续前进着,至于是否汹涌我就不清楚了,那时候,我还在大学里为学费绞尽脑汁,而他们已经开始赚钱养护一家人了。我大学还没毕业,强子的大女儿已经出生了,杏花按照电视剧给起了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如梦。

过年串门的时候,再见他俩,已经明显地成熟了很多。我问她孩子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她说自己的生活跟梦一样。婆婆在的缘故,我没继续追问是美梦还是噩梦,但是从一家人的表情判断,应该是美梦。

两年后,我大学毕业,强子的儿子也出生了,他打来报喜电话,说我是大学生,让我给孩子取个名字,最好寓意以后也能上大学的那种。挂了电话,我琢磨了半天,他叫强子,孩子就叫似锦吧,如梦和似锦凑在一起既朦胧,又有美好前景。

两口子对这个名字很是中意,夸了我好几年。随后的日子,我们彼此都为生活而奔忙,每年春节在老家串亲戚时的简单寒暄,听不出好坏,也就对他俩的日子不甚了解了。

再后来,他们在银川隔壁的城市安了家,算是在城里扎下了根。他们新房子搬家时我还去庆贺了一下。彼时,两个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加上搬迁,一家人的精气神儿很足。

后来的事情是,强子听了我的话,没有再去杏花住的小区逮人,自然也没有打杏花和那个拐走杏花的南方小个子男人。就像他的微信名一样,他一个人扛下一切。

这么多年,他确实一个人扛着,从小丧父,没有人告诉他一个男人一生该怎么走,苦自己吃,泪自己流,而经历了生活的摔打之后,他也从那个不靠谱的“没前途”,变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变成了背负着责任的男人。

我至今想不通杏花为什么要走这么一步,从豆蔻年华的相识,到不管不顾地奔赴,再到儿女双全被人羡慕的家庭,为何会急转直下,反目成仇?难道汹涌过后,必须是落寞或者是悲伤?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光对杏花的了解很少,对强子也开始变得陌生了。于是,专门去强子的微信朋友圈看了下。他的首条朋友圈的文字是这样的:好心疼自己,每晚用酒麻醉自己,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回想着这十几年的往事,心里的痛和苦,默默地流过的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配图是一张自拍,一张很多空酒瓶子。

连自己的父亲突然去世都没有哭泣的强子,在我眼里一直吊儿郎当的强子,已经变成了被婚姻撕开在半夜流泪的强子。他的文字里,没有对杏花的责怪,只说回想往事的痛苦,这一点,证明他心里还有杏花。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汹涌过后,河床干枯,只留下怀念它的人,在暗夜里哭泣。我从来都没觉得何炅的《汹涌》好听,但是有那么一瞬间,我意识到它的歌词是多么准确:“如果离开我/请任我 在泪水中汹涌/此刻冷漠的我/

这正在改变的我/只要一刹那的经过……”

“这么多年,有多少汹涌的激情,被生活这座沙滩晾干,平静的河床上,连一丝痕迹都看不见。”这是我在强子的朋友圈留下的一句话,我把它当作我们生活的隐喻,可是它怎么看,都显得苍白无力。

责任编辑陈美者

猜你喜欢

强子杏花孩子
又见门前杏花开
杏花树下
罚你没商量
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外五首)
How to Care about the students’emotions and attitudes and promote their full development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