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5-21石志芳安晓顺王秀娣朱星运

种子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花椒栽培技术

石志芳 安晓顺 王秀娣 朱星运

摘    要:花椒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为了确保花椒的产量和质量,应该做好花椒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满足市场的供销需求。文章主要论述了花椒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花椒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椒;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6-006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73;S573.9       文献标志码:B

1 花椒的生物学特性和价值

1.1 生物学特性

花椒的植株比较小,喜光照,不耐涝,耐干旱、耐贫瘠,对外界温度的要求不高。花椒的耐干旱能力比较强,对水分的要求不高。花椒的根部比较浅,主要分布在地下40~80 cm的土层。花椒具有耐贫瘠的特点,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pH值为6.5~8.0的环境下能够种植,在pH值为7.0~7.5的环境下生长最好。

1.2 种植价值

花椒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种植。花椒是人们日常餐桌的调味品之一,在肉类烹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去除腥味,提高肉类食品的口感。花椒能够促进唾液分泌,提升食欲,在降低血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花椒可以作为中药,在祛寒和止痛除湿方面作用显著。花椒叶能制作肥皂,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种植花椒能够保障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2 花椒栽培技术

2.1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1)种子的选择。花椒种子的选择非常关键,科学选种能够保证花椒的产量和质量。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花椒母树品种。选择生长健壮和没有病虫害的母树品种,最好选择盛果期树进行采种,选择人工采摘,避免机械采收。脱粒后自然晾晒,忌暴晒或堆沤,否则会损坏花椒种子。

2)种子的处理。包括以下3种方法。一是牛粪搅拌法。将花椒和种子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搅拌,两者之间的比例为4∶1,将其平铺在地面上进行晾晒,厚度在8 cm以下,保证种子能够均匀受光。二是浸泡法。将准备好的种子放在盛满开水的容器中,不断搅拌种子,在水温下降到50 ℃左右之后可以加入洗衣粉。通常情况下,1 kg的水中加入2 g的洗衣粉,浸泡时间为6~12 h,然后将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也可以选择开水烫种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在盛有开水的盆中,均匀搅拌,经过几分钟之后再加入冷水,水温下降到30 ℃左右,5 h之后要更换干净的凉水,继续浸泡24 h,之后将种子取出放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每天喷水2~3次,保证种子的湿润度,提高发芽率。三是湿沙层积法。选择该种方法应该保证土壤的透水性。挖深度为80 cm左右的坑,之后将种子均匀平铺在坑内,铺一层种子之后铺一层沙子,最后距离地面15 cm完成封土即可。经过上述操作之后将花椒种子储藏,以备播种[1]。

2.2 种植地的选择和土壤的管理

1)选择种植地。花椒种植地选择非常关键,最好选择地势平坦和背风向阳的地区,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此外,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种植地区应远离交通要道和污染区,最好选择pH值为6.5~8.0的地块。

2)土壤的管理。种植户应该加强土壤的深翻管理,深度控制在25~30 cm,保证土壤得到阳光暴晒,灭杀病原菌和虫卵,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在整地的过程中要做好杂物的清理工作,确保底肥充足,最好选择有机肥,辅助使用化肥。通常情况下,要选择充分腐熟的发酵有机肥料,用量为15 000~45 000 kg/hm2,氮肥的用量为300 kg/hm2,磷肥的用量为150 kg/hm2,钾肥的用量为150 kg/hm2,保证底肥充足,为花椒后期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3 育苗技术

1)播种育苗技术。一般选择在春季播种以及秋季播种,春季播种集中在3月,秋季播种集中在9—10月。在沙质土壤中能够保证花椒幼苗生长。最好选择有一定种植坡度的地块,保证花椒幼苗光照充足。为了保证种子更快发芽,得到充足的营养,一般选择撒播或者条播两种方式。条播是采取开沟的方式播种,播种的行距控制在20~25 cm,播種量为225 kg/hm2即可。花椒的种子比较小,为了保证成活率,通常采取浅播的方式,播种的深度控制在2~3 cm。在完成播种工作后,可以覆盖一层薄膜,起到保水保肥作用。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应对幼苗进行移植。在移植中要做好幼苗管理工作,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嫁接育苗技术。一是砧木苗的培育。花椒培育嫁接砧木苗的株行距在50 cm×10 cm,种植密度为19.5万~21万株/hm2。二是采集接穗。应该选择树龄在5~10年生的母树,在发芽前20~30 d进行采集,接穗的粗度应控制在0.8~1.2 cm。三是嫁接处理。将接穗的末端保留1 cm叶柄,剪除多余的复叶,放在盛有少量清水的桶中,选择在每年3月或者8—9月嫁接。四是嫁接完成之后还要做好管理工作。在嫁接25~30 d后萌芽,然后将薄膜挑破让接芽露出即可。

2.4 幼苗期的管理

在花椒幼苗长到10 cm左右时,要随时观察出苗情况,如果缺苗要及时补苗,苗多的地方要及时间苗。做好苗间距的控制工作,间距控制在10 cm左右,保证幼苗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在幼苗生长中要做好除草和施肥管理工作,正常情况下,

1个月应该除草1次。如果杂草比较集中,将杂草转移到苗圃外统一处理。在幼苗快速生长时期要做好施肥工作,氮肥的施用量为75~150 kg/hm2。在每年7月上旬要做好施肥工作,进行苗圃地的第2次施肥,选择硫酸铵,用量为225 kg/hm2左右。在9月下旬进行第3次施肥,选择肥料为0.3%磷酸二氢钾溶液,将其均匀喷洒在幼苗的叶片部位即可[2]。

2.5 栽植技术

花椒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不高,具有很强的外部适应能力。合理选择移栽时间,选择在春季萌芽萌动时或者秋季落叶之前进行移栽,在雨季进行栽植,坚持随起随栽原则,提高成活率。将株行距控制在2.5 m×4 m~2.5 m×5 m之间,如果土壤的肥力比较高,可以适当缩小株行距;如果肥力不足,应该适当扩大株行距。在移栽之前还要做好修剪工作,减少叶片水分蒸发,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此外,要控制好栽植坑的深度,最好选择深度为60 cm的坑,表层土回填30 cm,然后踏实浇水,待水充分渗透之后将幼苗放入坑中,覆土之后将幼苗轻轻上提,让根部充分舒展。

2.6 修剪工作

为了保证花椒健康生长,需要做好日常的修剪工作,主要有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夏季修剪要做好枝条角度的调整工作,保证透光性和采光性。夏季修剪还需要进行摘心处理,促进花椒开发和结果。冬季修剪的主要工作是及时清除病虫害枝条和细弱枝条,保证花椒健康生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此外,种植户还要做好压条工作。选择适合的方向压条,不仅能够提高树木的光合能力,还能增强树势,加快花芽的分化,保证花椒的产量和质量。

2.7 水肥管理

科学的施肥工作非常关键,能够保证花椒健康生长,包括基肥和追肥两种方式。基肥能够很好地促进花芽分化,保证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主要选择有机肥料。冬季还要做好清理工作,结合施肥工作进行清理,保证施肥质量。在花椒树周围应该挖掘施肥沟,控制在40 cm左右。幼龄树和成年花椒树的施肥量不同。幼龄树施入有机肥料5~10 kg/株,并且配合使用过磷酸钙。成年花椒树施入有机肥30 kg/株,配合使用过磷酸钙1 kg/株,将准备好的肥料施入事先挖好的坑内,然后进行覆土。正常情况下,在果实膨大时期还要进行追肥工作,可以使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并且控制好用量,浓度掌握在0.1%~0.5%,可适当加入0.2%硼酸,促进花椒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保证花椒的产量和质量。除了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进行水分管理。在花椒休眠阶段可以浇灌封冻水,满足花椒的水分需求。采取小水漫灌的方法,否则影响地表的温度和湿度。在花椒地坐果期间,应加强肥水管理,保证花椒产量和质量。

2.8 采收

在每年的6—7月,花椒进入到成熟期,要适时做好花椒的采收工作,否则会影响第2年花椒的产量和质量。通常选择在上午进行花椒的采收工作,直接将果穗摘下,轻轻放到筐内,坚持轻拿轻放原则,否则会影响花椒的品质和质量。选择雨天采摘花椒会造成花椒变质。在采摘完成后要做好贮藏工作,可以选择保鲜入库或将花椒晾干储存,最好1 d內完成晾晒工作,保证花椒的产量和质量。完成晾晒工作之后应该将种子和果皮分开保存。

3 花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综合病虫害防治技术

1)防治原则。在花椒病虫害防治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控原则,并且采取多种防控技术,包括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等。

2)做好植物的检疫工作。针对种植中使用的苗木和种子,应做好严格的检疫工作,最好不要从疫区调运苗木或者种子。发现染病苗木或种子之后要立即销毁,避免病虫害扩散和蔓延。

3)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应了解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的全面监测工作,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相关工作部门要做好预报工作,及时发布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信息,提高防控效果[3]。

4)农业防治技术。在花椒园管理中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应该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并且配合施入磷肥和钾肥,提高树木的生长态势。有条件的花椒园应该做好灌溉工作,或者对树体进行喷水。此外,在冬季要做好花椒园的清理工作,及时整形修剪,将病虫枝和枯枝修剪干净,改善花椒园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将修剪的枝条和落叶及时消杀深埋、清除干净或带离花椒园外统一销毁处理,减少菌源的数量。冬季深翻土壤,可以消灭土壤中的越冬害虫。

5)物理防治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在花椒园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能够灭杀窄吉丁虫和小卷叶蛾等害虫。利用害虫的趋黄性在花椒园内放置粘虫黄板,能够灭杀叶蝉和蚜虫等害虫。也可采取人工捕捉害虫的方式,发现虫卵后及时清理。

6)生物防治技术。花椒园内害虫的天敌包括瓢虫、草蛉、螳螂和寄生蜂等,应该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和利用,能够起到以虫治虫的作用。此外,如果花椒园内的害虫达到一定的防治指标,可以人工释放肿腿蜂,能够有效控制花椒天牛。针对一些害虫可以选择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等。

7)化学防治。在做好病虫害监测的基础上应该安全选择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控制好农药用量,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

3.2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1)锈病。锈病主要为害花椒的叶片部位,在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水渍状褪绿色病斑,严重时会为害叶柄和嫩枝,产生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做好防治工作很关键,在每年6—7月,选择25%丙环唑乳油1 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每间隔7~10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

2)干腐病。干腐病也被称为流胶病,主要为害花椒的枝干部位,传播媒介是天牛等害虫,发病之后会造成树干腐败,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发现患病部位之后及时刮除,并且选择45%石硫合剂100倍液进行涂抹处理,或选择50%多菌灵6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

3)介壳虫。介壳虫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发现之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法,将受害的枝条修理干净,并且在幼虫盛发期选择药剂喷洒防治,避免虫害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4)天牛。天牛主要为害花椒的枝干,直接导致花椒的枝干参差不齐,影响植株的健康生长。天牛还能直接钻入到树干内部,造成树木枯死,引起花椒减产。在天牛成虫交尾产卵时要做好人工捕捉工作,能够降低害虫的基数。在发现虫害之后,注射80%敌敌畏500倍液,或者用泥土封口,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5)红蜘蛛。红蜘蛛在花椒发芽阶段出现,在盛花期为害最严重。在芽体膨大之前喷洒石硫合剂,做好越冬成虫的消灭工作,在成虫产卵之前进行灭杀。在红蜘蛛的高发时期,选择药剂喷洒防治,可使用25%杀螨剂或者73%克螨特。

6)蚜虫。蚜虫主要为害嫩梢和嫩芽部位,直接吸食叶片的汁液,受害的叶片卷曲或皱缩,严重影响花椒产量。在每年蚜虫初发阶段,可选择吡虫啉分散性粒剂,或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应用超微量均匀喷雾防治技术。

4 结束语

为了确保花椒的产量和质量,满足消费者对花椒的需求,除了选择高产栽培技术外,还应做好花椒的无害化管理工作、花椒有机化生产和病虫害防控工作,减少病虫害。在用药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药量和使用次数,降低农药残留,进一步保证花椒的品质和产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梅.花椒栽培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2(6):120-122.

[2]连向丽.花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要点[J].新农业,2022(14):41.

[3]刁容.花椒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19(3):16-17.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花椒栽培技术
我国古代的玫瑰:花椒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摘花椒
花椒泡脚好处多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探讨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