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市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探究

2023-05-21丁春艳

种子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种植技术

丁春艳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和食品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广泛种植,其绿色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热议。文章以山东滨州小麦种植为例,论述了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推广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推广策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田间管理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6-006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随着进入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在此背景下,农作物绿色种植栽培技术逐渐兴起,并被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1]。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但在滨州部分地区,一些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没有采用绿色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并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分析研究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推广策略,对于促进滨州地区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运用、确保粮食高产和维护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绿色小麦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1.1 科学整地

在绿色小麦种植前,首先要科学选择种植地块并精心整地。滨州市位于山东北部、华北平原东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是山东省北大门。地势南高北低,大致上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渐次过渡到大海。而且滨州位于北纬37°,处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土壤以壤质潮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松紧度、通透性适宜,加之黄河穿境而过,黄河北部是海河水系,南部还有小清河水系,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小麦种植。目前,滨州市广泛运用了小麥高低畦种植技术,能将原来的畦埂整平压实,形成高畦,与低畦保持12~15 cm的高度差,低畦浇水时,高畦会代替畦埂挡水,实现全田无埂种植[2]。

1.2 精心选种

在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要想实现优质高产,必须精心选种[3]。滨州市小麦种植面积为266 666 hm2左右,主要种植的小麦品种包括济麦22、鲁原502、济南17、师栾02-1、临麦4号等主推品种,以及济麦44、裕田麦119等新审定品种。

1.3 适时播种

滨州市以种植冬小麦为主,为了确保实现优质高产,种植户必须适时播种,避免早播或晚播。过早播种会因环境因素导致小麦饱和,对土壤的养分造成不必要的消耗,还会影响小麦健康生长;播种太晚因积温不够,会影响麦种发芽率,甚至还会因播龄短导致小麦抗病性变弱。例如2021年在“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滨州市因遭遇了超强降雨,造成小麦播种较晚,出现了苗情偏弱的情况[4]。

1.4 培育壮苗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客观因素,会极大影响到小麦的发芽和生长,导致小麦实际的生长情况与预期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播种前,为避免小麦发生根腐病等,应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拌种处理,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为提高小麦产量、保证小麦品质以及实现小麦的健康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在播种完成后,种植户必须密切关注小麦种子的生长情况。针对缺苗现象,应及时补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小麦弱苗转壮,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5]。

1.5 水肥管理

在绿色小麦种植的过程中,要想实现优质高产,田间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水肥管理,即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在小麦种植前,应在翻耕整地的过程中,将腐熟的农家肥以及适量的迟效肥翻耕到土壤中,增强土壤肥力。在播种环节,应一边播种,一边配合肥料施加工作,给小麦种子创设出良好生长环境。小麦返青后要适时追肥,提升小麦抗病虫害能力。小麦抽穗时也要适当追肥,保证肥力供应充足,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但在具体施肥过程中,种植户必须严格控制施肥量和施肥频率,避免施肥过量对生态环境及小麦的绿色种植产生污染等不良影响。冬季来临前,滨州市气候条件相对较为干旱,为了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必须在进入冬季前落实中耕浇水,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水分。第2年3—4月,冬小麦逐渐返青,从这一阶段一直到收获期,种植户需要结合当地降水情况,适时灌溉或及时排水,避免因水分过多导致麦苗遭遇病虫害侵袭,甚至造成麦苗死亡[6]。

1.6 促控管理

在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工作中,为了实现优质高产,必须科学开展促控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应借助镇压器设备控制旺苗的长势,同时做好壮苗的培育工作,促使弱苗转化成壮苗。在运用镇压器促控管理时,不宜在土壤较为湿润时进行。针对弱苗问题,应细致观察和全面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促控工作。例如,因肥力不足导致的弱苗问题,可以在灌溉的同时适量施撒尿素,或采用叶面喷洒微量元素的方式促进弱苗强壮。

1.7 科学除草

在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工作中,必须科学除草。杂草是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杂草的生命力较顽强,会争夺小麦的生长空间以及水分和肥力,极易导致小麦无法健康生长,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除草时应采用合理轮作倒茬或人工除草的方式,尽量不使用化学除草剂。

使用化学除草剂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农药残留,影响小麦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甚至会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使用除草剂时,应尽量使用低残留、低毒害的化学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配方使用,保证小麦种植绿色健康,实现优质高产[7]。

1.8 病虫害防治

在绿色小麦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防治也是田间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优质高产。滨州市小麦种植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赤霉病、锈病、白粉病、根腐病、麦蜘蛛和麦蚜虫等。在防治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少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具体来说,农业防治是在选种、整地和播种过程中选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物防治技术则是遵循自然规律,通过自然界中生物的食物链天敌防治,比如利用草蛉或蚜茧蜂防治小麦蚜虫;物理防治是借助除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除草。化学防治方法则可以在播种前运用6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可以杀灭种子内部病菌,有效防治黑穗病和赤霉病,也可以运用25%铁锈宁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喷洒,有效防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8-10]。

2 推广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重要意义

2.1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而运用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生产的小麦具有健康、生态、清洁等显著优点,尤其是针对杂草和病虫害,采用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不使用化学药剂,有效确保了小麦的品质,极大提升了食品的质量安全[11]。

2.2 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综合了选种、绿色作物以及绿色田间管理的优点,不仅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了小麦的经济价值,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刺激了酿制产业和面粉产业的发展,例如,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了小麦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主体作用,大力促进现代农业要素的集聚,全面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局面。

2.3 保障地方粮仓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的重要食品,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能极大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地方粮仓稳定,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2]。

2.4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广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不仅能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保障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小麦的质量和产量,有效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减少土壤、水资源和环境的污染问题[13]。

3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策略

3.1 加强技术宣传

当前,要想在滨州市全面推广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应加大技术宣传力度。在实际生活中,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农民对于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缺乏了解,尤其是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时无法正确使用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针对这一问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扛起技术推广的责任,定期召开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会,组织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或派专业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深化农户对绿色种植技术的认识并主动应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2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在滨州市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为了提升技术推广的效率,促进广大种植户改变种植思维,应加大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引导广大种植户和农业企业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14]。为此,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帮助相关种植基地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小麦种植示范基地的作用,更好地激发广大小麦种植户对于应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小麦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在引导广大种植户和农业企业到种植基地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相关技术推广部门也可以利用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对种植户进行各类田间管理技术培训,提升广大种植户绿色小麦种植的水平,提高绿色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3 采用多樣化的技术推广方式

在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工作中,传统的种植技术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广大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提升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提升广大农户运用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能力,地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应采用多样化的技术推广方式[15]。

在具体操作中,一方面,可以继续采用传统的技术培训方式,比如组织农户召开讲座和培训班进行推广;另一方面,积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推广。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短视频网站或直播平台,推广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朋友圈等推广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定期向广大农户推送相关的信息和技术要领,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

4 结束语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对于小麦种植的优质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保障食品质量,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因此,需重视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运用,不断探索快速有效的推广策略,切实提升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广大小麦种植户应用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小麦种植的优质高产,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雪华.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及其推广措施[J].智慧农业导刊,2022,36(14):67-69.

[2]马兴亮,姜文华.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及其推广措施[J].种子科技,2022,40(12):41-43.

[3]李军红.安徽省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研究[J].农家参谋,2022(12):46-48.

[4]李石.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4):210-212.

[5]王秀霞.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3):134-135,138.

[6]张启成,刘雪平.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22(2):206-208.

[7]李冬艳.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7):134-135.

[8]刘晓乐,刘金库.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的推广方法分析[J].农家参谋,2020(8):77.

[9]李海云.试论绿色小麦栽培技术推广与田间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6):19-20.

[10]王娟.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14):48-50.

[11]李吉翠.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推广策略[J].种子科技,2023,41(1):115-117.

[12]朱燕,林伟.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推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3):188-189.

[13]纳斯如拉·克热木.试析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J].农家参谋,2021(2):23-24.

[14]葛林.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1(22):18-19.

[15]耿建伦.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J].新农业,2021(10):18.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种植技术
无花果田间管理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田间管理到位 棉花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