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的措施探讨
2023-05-21陈瑶
陈瑶
摘 要:基于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低、无法跟进提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的大趋势,文章根据威宁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补充机播、机收环节的机械化率,提出了提高丘陵山区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的建议措施,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率;机播率;机收率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7-013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F426.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农业机械化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70%以上,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以威宁县为例,在资金、政策、技术不断扶持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仅为45%,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缓慢。
1 提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的意义
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能客观反映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由耕整地机械化率、播种机械化率和收获机械化率3个主要指标构成,耕、种、收3个生产环节是农业生产中占用人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随着年轻人不愿种地、农业熟练劳力减少,农业生产用工成本逐年上涨,威宁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由80元上涨到100~150元,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农业生产成本构成中占比最大的部分。
在威宁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实践中,机械化作业相较于人工节省人力成本4 500~4 800元/hm2。提高农作物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应用,大幅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可将大量人工作业活化劳动成本转化为机械作业低廉的物化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化能够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大规模农业现代化生产创造条件。
2 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低的原因
2.1 主要农作物机播率、机收率较低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型拖拉机的投入、高质量旋耕机的配套实施、微耕机的普及,主要农作物机耕率基本达到饱和状态。2021年,威宁县的机械化耕整地面积约21.33万hm2,机播面积约0.3万hm2、机电灌溉面积约0.2万hm2、机械植保面积约0.3万hm2、机收面积约4.5万hm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45.29%,其中机耕率96.7%、机播率1.3%、机收率21.1%。
2.2 农业机械化生产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生产意识差
威宁县地处丘陵山区,一方面,县内除中北部为整体抬升的高原面、地势较为平坦外,四周为深切割地貌,土地破碎,山高坡陡,限制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另一方面,全县农业生产基本以小农户为主体,生产规模小且手段单一,农业生产技术改造资金积累困难,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认识水平低,难以实现耕、种、收生产环节的全面机械化。
2.3 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存在问题
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贯穿于农机化生产的各个环节,相较于机械化耕整地,播种、中耕、田间管理、收获环节的专业化程度更高,机具构造也较为复杂,上一环节的农艺措施必须充分考虑下一环节的农艺要求。威宁县农机化生产的农机农艺融合水平低,这也是造成播种、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2.4 丘陵山区地形导致机具选择困难
威宁县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荞麦、蔬菜等,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0%以上,但是适合于本地区使用的播种机、收获机却较少,选型比较困难,例如玉米联合收割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蔬菜种植机、收获机,荞麦收获机等。现有的机具普遍存在适应性差、使用不方便、故障率高、农机农艺融合差等问题。
2021年,威宁县有拖拉机36 200台(套),耕整地机械53 000台(套),播种机械112台(套),蔬菜栽植机械25台(套),马铃薯收获机械156台。相较于其他机械,机播、机收机械较少,这也导致无法满足高机播率和高机收率的需求。
2.5 农机化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度不够
2016—2022年,威宁县主要购买的机具有动力机械拖拉机、旋耕机、铧式犁等机耕机具,而对于机播、机收机具的购买较少。经过多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农户对于补贴较高的动力机械拖拉机、旋耕机等购买量较大,而补贴范围较少、补贴额相对较低的机播、机收机具购买量不多。
2.6 对农机工作重视程度及引导力度不够
威宁县仅有人工草场在牧草补种和草场改良过程中采用机械化耕整地单一作业,其中只有40%的草地能使用大中型拖拉机进行深翻和旋耕作业,其余60%的陡坡地、小块地只能使用微耕机进行旋耕作业,生产效率低、耕层浅,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差。在牧草播种环节无机械化,全部采用人工撒种,收获环節也全部采用人工割草,牧草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不足36%。以雪山镇贵州省乌撒高原生态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拥有“五征”牌自走式青储收获打捆机1台、牵引式缠膜机1台、带液压铲头大型拖拉机1台、秸秆揉丝机1台、西安新天地草业公司生产移动式压捆机1台,所有设备价值近200万元。该公司经营草场约200 hm2,种植青储玉米约13.3 hm2,多为“公司+合作社+基地”经营模式,生产技术路线为机械化耕整地—人工播种—人工割草—机械化青储玉米、秸秆采收粉碎打捆包膜—拖拉机集运入库。其自走式青储收获机价值约120万元,生产效率可达0.26~0.33 hm2/h,如果不能实现适度规模化生产,就会造成农机闲置,使农业机械投资回收期拉长,农机化资金积累困难,不利于农机化的发展壮大。威宁县虽有广阔的草山、草坡,但70%的面积由于牧草生长速度缓慢、牧草长势低矮、产量少,牧草收割极为困难,基本只能作为自然放牧地且不能过度放牧。人工改良草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冬闲土地这部分土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技术措施难以跟进、管理措施缺乏,也存在着草场退化、饲草产量质量降低等普遍问题,加上威宁县畜牧机械化起步晚,畜牧机械化在牧草生产中的应用极少,导致草场改良变得十分困难,大量人工被束缚在牧草生产中。
3 提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的措施
针对主要农作物播种收获环节农机技术薄弱、农机装备少、机械化率低的现状,在充分贯彻国发号文件精神的同时,按照《毕节市“十四五”期间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工作方案》《毕节市2022年农机化工作要点》要求,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具体措施如下[1-2]。
3.1 加强对机播、机收环节的引导
威宁县农机部门召开全县农机生产工作会议,全县41个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及业务员参加培训,要求各乡镇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充分整合各乡镇辖区内农机资源,大力开展机械化播种及中耕田间管理、机械化植保,大力开展机播、机收环节的机械化减损,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级农机部门在开展山地高效农机化项目实施工程中积极主动开展机播、机收环节机具引导,让实施项目的合作社补充播种机械和收获机械。在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时,将补贴资金额度尽量向机播、机收环节倾斜,保障机播、机收环节的机械化率。
3.2 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培训
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工程,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以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机从业人员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及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深刻认识。在培训中强调机播、机收环节的重要性,同时在各类培训中注重对机播、机收环节机具的宣传讲解,有条件的可以召开大型现场会,主要针对机播、机收环节机具进行广泛试验示范推广,让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及农户看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高效性。
3.3 增加山地高效农机化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
着力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实体,壮大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争取资金及相应农机项目,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威宁县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突破点,推动全县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壮大发展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服务的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区域内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3.4 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为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扩大农机服务覆盖面积,由毕节市农投公司、威宁县农投公司、威宁县众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参股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公司——威宁县众果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搭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北斗双模定位系统,可对拖拉机作业进行定位,并发布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对农机实行实时跟踪管理。
3.5 依靠技术力量加强山地适应性农机的研发及技术改造
威宁县大力推进山地高效农机研发,结合地区特点,开发适应性强、技术水平高的农机,使主要农作物播种、收获环节农机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推动薄弱环节机械化机具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得以提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針对威宁县牧草生产现状和机械化在牧草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应根据牧草生产区域特点,合理安排发展牧草生产机械化,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1)全县有7.7万hm2的自然草地、草坡,其中约70%处于高海拔、寒冷且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以马摆大山、百草坪等地为代表,其土壤层贫瘠且兼杂砂砾,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草原生态将会被破坏且极难恢复。这些地区应该采取免耕改良(绵羊宿营法),也可以适当采取浅耕条播和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牧草补种。
2)对人工改良草场和海拔较低、土壤层相对厚实的天然草山草坡进行宜机化改造。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为原则,为集成式高效牧草生产机械化创造先决条件。对约1.7万hm2冬闲地和0.9万hm2青贮玉米种植地进行宜机化改造,推动土地的连片平整,修建机耕机道,力争将青贮玉米种植扩大到3.3万hm2。经过宜机化改造后,全线适宜大规模集成化牧草机械化生产的地区由2.3万hm2人工草场、3.3万hm2青贮种植基地以及低海拔天然草山草坡改造的2.3万hm2构成,加上洋萝卜种植地等其他零散地块,牧草生产基地总面积约9.3万hm2。集成化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能大幅提高草场改良的质量、生产率,并且降低人工成本,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高产、高质牧草品种的引种,大幅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为威宁县10万t饲草收储加工中心提供稳定、优质、价格合理的草料来源。
3)牧草生产机械化的一般技术路线是以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为基础,注重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机械装备配套、生产环节衔接,保证威宁县牧草生产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机播、割草和捆草作业,使牧草的营养价值和商品性保持最佳。一般技术路线为:耕整地(完成灭茬、深松、碎土等作业,深松30 cm以上,耕层内土壤达到细碎,地表平整)—机械化播种(一般采取条播,播深1.2~2.0 cm,条播深度一致)—灌溉采用排灌机或大型喷灌机(灌水量根据生长情况、气温高低和干旱情况灵活掌握)—“机械植保”喷施叶面肥—机械化收割(每年收割2~3次,根据牧草品种确定最佳收割期)—自然晾干(一般晾晒3~4 d为宜)—机械化搂草(将草搂成一定宽度的草条)—机耕化捆草(配套捆草机,草捆含水量22%~80%,每捆重450~800 kg)—机耕化运输(集垛、草库存储)。
4)优化牧草机械化生产的经营模式及机具配置。集成式机械化生产必须要有一个实施机械化生产的有效载体将生产技术、生产机械转化为生产力,要打造一支懂牧草生产农艺、懂农机技术应用、会维护保养、懂得农机管理的技术队伍,把农机、农艺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在技术上充分保障牧草生产机械化的实施。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解决好利益联结机制,科学合理设置利益分配制度,解决好“管护、持有、使用、服务”等诸多问题,使各方相互协作,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公司利用资金和市场品牌优势,发挥带动作用,形成合作社与公司实行订单生产、订单服务;合作社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开展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牧草生产机械化的广泛运用。目前,威宁县拟在雪山、双龙、秀水、开化、迤那、盐仓、板底、麻乍、黑土河主要牧草生产区建立9个牧草生产机械化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机手30~40人,为合作社配置拖拉机、牧草播种机、耕整地机、械割草机、搂草机、打捆包膜机、青贮收获机、深松机等。
4 结束语
提升主要农作物机播、机收两个薄弱环节对于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关重要,同时有助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潘朝营.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1(7):214.
[2]惠祥志.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南方农机,2020,51(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