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教学的融合探究
2023-05-21吕卿诺马静迪
吕卿诺 马静迪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现阶段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音乐课程的开展能够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助益,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和感知中实现艺术表现力和感知力的提升,其对学生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显著。我国的民俗文化丰富,民族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是结合实际的民族音乐教学会发现,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民族音乐出现了“衰落”现象,为避免这一问题加重,在实际的民族音乐教学中可以结合视唱练耳实现教学融合,为学生构建更适宜、更具趣味性的学习课堂,由此助推学生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视唱练耳 民族音乐 融合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8-0110-04
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视唱练耳产生的教学影响显著,但是结合实际的教学会发现,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西方教学理念的影响和渗透,已经无法适应民族音乐教学的需要,民族音乐的发展也会因此遇到较大的阻碍。为避免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当前的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教学优化,在其中凸显民族音乐的教学优势和民族特性,并发挥民族音乐的语言优势,建设具有民族特性的音乐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涵,助推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使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更加显著。
一、视唱练耳概述
视唱练耳是一种音乐技能,是指通过视觉和听觉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演唱能力,这种技能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视唱和练耳。视唱是指能够从乐谱上看懂乐谱和曲调并正确演唱出来的能力,视唱练习可以促使学生快速掌握音高、节奏、音程和音色控制等内容,且在视唱练习中学生能够学习如何快速识别音符、休止符、调号、节拍、节奏等基本元素,并将这些元素组合成正确的音乐表达,视唱练习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练耳是指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音乐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演唱能力,练耳可以帮助学生听清音高、音程、和弦和节奏,并将这些要素应用到自己的演唱中,练耳训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力,使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情感和结构。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因此视唱练耳训练需要耐心和坚持。由此可见,通过不断练习,学生可以不断提高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这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教学融合困境分析
视唱练耳是一种训练音乐学生听力和歌唱能力的方法,民族音乐则指的不同地域下的民俗音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视唱练耳和民族音乐都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例如:音乐教学中存在注重音乐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训练的问题,而视唱练耳则更加注重听力和表演技巧的训练,视唱与练耳方法的目的和重点不同,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难以协调的问题。视唱练耳通常以简单的旋律、和声为基础,而民族音乐则包含了更加复杂的曲调、和声,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理解这些音乐元素,同时民族音乐的演奏通常需要乐器或合唱团队等组合,而视唱练耳通常是个人的训练,学生在进行融合时可能需要适应不同的演奏形式和协作方式。另外,视唱练耳和民族音乐的学习难度和进展速度也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可能会发现视唱练耳比较容易掌握,而民族音乐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会使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形中也会对学生发展产生阻碍。为规避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如:整合教学内容,让视唱练耳和民族音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加强视唱练耳和民族音乐的衔接,可以将视唱练耳的训练内容与民族音乐的歌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这些歌曲;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利用音乐软件、视频教程等技术手段,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强化二者的融合实效。
三、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教学融合价值分析
视唱练耳是一种音乐技能训练方法,旨在提高音乐学生的视唱和听辨能力。视唱是指通过读谱、边看边唱等方式演唱出乐曲的能力,而练耳则是指通过听、分辨和模仿音乐的各种元素,如借助音高、节奏、和弦等,训练音乐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视唱练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达和演唱技能,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不断练习和训练,可以使学生在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中更加自如和出色。视唱练耳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价值非常显著,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产生的教学实效显著,以下是视唱练耳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几个价值分析。
(一)可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具体来说,视唱练耳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达和演唱技能,尤其是在声乐训练中,视唱练耳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唱出音高、节奏和音程。此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即视唱练耳能够训练学生的听力和感知能力,使其更加敏锐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后,视唱练耳能够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与音乐感知力,并且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实际需要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发挥该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优势,促使学生在其中更好地体会民族音乐的教学魅力,助推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
(二)可强化学生音乐艺术素养
除去上述优势外,注重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融合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绎民族音乐作品,这对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强化与提升能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视唱练耳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识别乐谱上的元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与此同时,注重二者的融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即视唱练耳能够帮助学生加强音乐记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记忆和演绎复杂的音乐作品,并且在融合的作用下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视唱练耳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耐心、毅力、自信等。由此可见,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技能,增强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音乐记忆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
(三)可深化学生综合素养
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融合还能够实现学生音乐自信心,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的建设与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换句话说,视唱练耳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增强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水平。同时通过视唱练耳学生可以不断克服困难,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感,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教学实效更加显著。另外,视唱练耳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接触音乐,了解音乐的内在结构和美学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且视唱练耳通常是在团队中进行的,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音乐的表演,从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教学融合的具体路径分析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听力和表现能力,对音乐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注重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融合能够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助益,其对民族音乐的发扬传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以下是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教学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注重教学目标的统一
具体来说,立足我国的社会发展特征能够发现,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中我国留存了非常多的民族文化,这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极大的助益。其中民族音乐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够凸显出我国的文化历史底蕴,并且还能够实现人文精神建设与传承,其对社会发展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视唱练耳作为教学中的基础,近些年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教学局限性,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五线谱、简谱和打击乐等,这就导致民族音乐融合中出现了较多的阻碍。想要保障二者的融合实效,要注重民族音乐的地位和文化艺术价值,在教学中注重其对教学内涵的剖析,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高效融合的目标。换句话说,视唱练耳应与民族音乐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和教学设计,将视唱练耳的教学目标和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机融合和统一。教师需要重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以及乐器的多样性,使得学生对民族乐器有更深的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民族乐器的具体知识。民族乐器的多样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演奏方法不同、音色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等方面,例如:琵琶、筝是弹拨乐器,胡琴类是拉弦乐器,笛箫唢呐是吹奏乐器,不同类型的乐器都有高低音的表现,这也造就了民族音乐的多样性。我国十大古曲分别为《高山流水》(古琴曲)、《广陵散》 (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阳箫鼓》(琵琶曲)、《渔樵问答》(琴箫曲)、《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汉宫秋月》(琵琶曲)、《阳春白雪》(琵琶曲),这些曲目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典型代表,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赏析十大古曲,从中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思想,体会艺术的魅力。由此可见,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视唱练耳的有效融合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技巧有深入了解和掌握,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同时,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音乐以及文化地位,能够使得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其相应的音乐探究热忱也能够被调动,这样民族音乐教学实效会更加显著。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
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应与其他音乐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视唱练耳所需要的音乐元素和民族音乐教学课程所需的音乐元素进行相互补充和整合,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元素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具体来说,视唱练耳教学的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并且现阶段的通用教材多以西方经典音乐教材为主,想要实现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融合,不但要注重民族音乐的文化地位,还需要注重发掘民族文化素材,这对强化二者的融合实效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的地域较为广阔,民族众多,这就造就了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因此注重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教学的融合能够实现教学内容,丰富整合目标,这样相应的教学实效也会更加显著。我国民族音乐中有五声音阶,而宫商角徽羽也有着各种变调,常见的有五声变五官,五声加清角,这些变调在很多民族音乐中都有体现,因此在融合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各地区的民歌特征,并引导学生探究和赏析不同的民歌片段,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赏析可发现,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叙事性特征,例如:《孟姜女》《江河水》《月牙五更》《小白菜》等,在融合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民族音乐的背景,然后深入其中体会思想情感,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辨别其中的乐器,从而更深层次地探究整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近些年,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文化传承也逐渐受到了社会的重视,民族音乐逐渐进入到大众视野中。近些年各大艺术院团针对民族音乐进行了创新优化,演奏改变了传统的表现形式,这使得民族音乐获得了高效的传承与发展。如:中央民族乐团的融合器乐剧《玄奘西行》,以全新的舞台模式、演奏形式,结合传统民族乐器与复原乐器的演奏,为民族音乐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模式。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与现代作品的结合能够凸显出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与内涵,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赏析,从而获得不一样的探究体验。与此同时,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民族音乐逐渐与西方音乐和现代科技融合,不仅表演形式获得了创新,并且还扩大了民族音乐的受众群,这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融合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促使学生在其中更好地体会和感悟相应的知识内涵,由此助推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实现,例如:以结合听力训练、视唱训练和声部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或者教学中可以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来进行视唱练耳教学,例如: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教学等,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具体来说,新颖的视唱练耳教学设备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夠显著提升融合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电化教学设备,如:音响、电影、幻灯片等立体流动式音乐,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在情感的激发下让学生自然了解民族音乐中的教学内涵,并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其中立体音响能够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其对强化学生的音乐探究实效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视唱练耳教学需要学生进行大量训练,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听辨不同乐器音色、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曲调,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这对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注重教学资源的共享
视唱练耳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可以与其他音乐教学课程进行共享,例如:音乐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资源,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学习音乐教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进行发掘,从中发掘民族音乐元素,与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进行融合,由此强化学生的探究实效,并且能够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这对学生的发展进步产生的积极作用显著。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引导中,教师可以将原有的钢琴伴奏转换为民族乐器,体现出民族音乐的风格与艺术内涵,这对学生民族音乐感知素养的提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欣赏环节,促使学生在其中更好地体会和感悟民族音乐中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或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其中穿插民族舞蹈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变化多端的舞蹈动作,形象感受民族音乐独特的律动性和艺术性,这样既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即视唱练耳教学应该与社会联系密切,应将音乐教学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紧密结合,发挥音乐教学在文化传承、创新创意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促进音乐教学的持续发展。
(五)注重教学评价的综合
视唱练耳的教学评价应与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视唱练耳教学优化,为民族音樂增加考核项目,并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多元化特征,这样既能够强化最终的教学质量,并且还能够深化二者间的融合实效,这对学生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显著。传统的视唱练耳考核中多会关注单一的和弦、音程、旋律、节奏听记等因素,这样的考核存在局限性,难以保障学生的具体需要,因此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这一内容的优化,并且还应该增加音乐风格辨听、和声功能听辨等课程内容,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还能够实现学生民族音乐素养调动目标,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教学评价应注重综合性、全面性原则,结合学生具体需要和特征实现针对性评价,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其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正,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使融合实效更加显著。
五、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与音乐教学的融合需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进行实现,应通过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教学评价的综合等方式来实现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有效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梦琳.浅谈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和民族音乐的有机融合[J].戏剧之家,2022(23):124-126.
[2]王红兴.浅谈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22(16):126-129.
[3]狄松菊.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21(36):114-115.
[4]李阳.视唱练耳中民族音乐思维的培养与发展[J].艺术家,2021(04):124-125.
[5]杨丹.谈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及训练方法[J].艺术评鉴,2021(03):137-139.
[6]邓月兰.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观(论坛),2021(01):37-39.
[7]张晓燕.高校视唱练耳课堂教学综合能力培养[J].戏剧之家,2020(31):83-84.
[8]李茜丝,张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多种乐器运用研究[J].艺术评鉴,2020(16):94-96.
[9]赵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开发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0):206-207.
[10]朱绍庚,帖玲,郝冉.“4551”理念下高师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黄山学院学报,2020(01):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