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的学科特征与未来进路

2023-05-20孟昀

传媒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献研究中国形象

孟昀

摘要:中国国家形象塑造问题是新历史方位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五年来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的分析发现,该议题的跨学科属性明显,但学科研究分布不平衡;总体呈现实践研究多,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少的特征;“新媒介时代”与传播媒介维度是多数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与着力点。因此作者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积极推进国家形象议题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力度,强化混合研究方法的运用与跨学科学术合作,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研究与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的应用,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中国形象 文献研究 学科谱系

国家形象生成于国内外公众基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感知与评价。在我国随着国内外交往扩大和国际形势变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维护和扩大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合作、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報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此背景下,以中国为塑造主体的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当前中国学界围绕国家形象议题的研究呈蓬勃态势。许多学者对近年来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情况进行了阶段性回顾,旨在研判不同阶段国内外学者关涉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观点变化与发展趋势,为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综合来看,这些研究多采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涉及的文献多、广度大,但缺少质性的深入分析;许多研究发现来自于学者的经验归纳,缺少实证依据,对于某些要素的归类不准确,并且存在时效性问题;大多数分析对于文献内容与方法的学科发展特征探讨不足,并且没有就国家形象“他塑”和“自塑”两个层次的研究差异进行区分。国家形象研究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代表了不同学科较为前沿的研究内容、范式特征及其演变趋势。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学科维度,采用量化的文献计量与质化的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文献的学科特征、研究方法与研究维度等层面,对五年来中国学界以中国为主体所进行的国家形象塑造研究(自塑)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把握该议题研究内容与方法特征,促进中国学界跨学科对话,助益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策略的现实转化。

笔者选取五年的CNKI(中国知网)以“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为主题的中文文献进行分析。由于该议题所涉文献广泛,为了精确研究内容和保证文献质量,本文仅针对标题中提到“国家形象”或“中国形象”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发表时间设置为于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经过手动剔除综述、扩展版期刊、非自塑类研究文献等相关记录,最终获得中文研究样本183条。本文将从期刊学科、文献学科、研究方法、研究维度、研究对象、学科理论与研究阶段特征7个维度对相关文献进行编码。

1.期刊学科。根据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划定的26个学科分类,本文对研究文献的期刊学科进行了划分,最终确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15个学科类别,分别为传播学(包含新闻学与传播学),综合社科(包含综合性社会科学与高校学报),艺术学,语言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包含民族学与文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教育学,文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人文地理(人文经济地理),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

2.文献学科。基于文章内容,中国知网以“中图分类号”为依据来区分文献的学科属性。这种方法学科针对性强,但对于跨学科的文献分类具有局限性,影响到了文献检索、统计与利用的实际需要。业界研究表明,更具科学性、系统性与扩延性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能够有效弥补《中图法》的不足,并且两者具有交叉融合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综合两种学科分类体系,依据文献内容的学科特征,对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与分类标注,最终得出了12个学科类别,分别为传播学、政治学、艺术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语言学、体育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另外,对于所属多个“中图分类号”的文献,本文也进行了“跨学科”标注。

3.研究方法。刘良华将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大体分为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实践研究三种类型。实证研究包含了量化、质性等基于“事实”进行论证的科学性研究;思辨研究是在个体理性认识能力及直观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概念、命题进行逻辑演绎推理以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研究方法,通常包含概念辨析、理论研究、经验提炼等;实践研究没有采用任何具体的方法,也不是思辨研究,常常以对策建议、现象问题的反思等归纳总结的形式显现。综合以上论述,笔者将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研究方法分为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实践研究三种大类;第二个层次,仅在实证研究层次又分为了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以及混合研究三种;第三个层次,在实证研究层次还可往下细分,如质性研究包含扎根理论、批判话语分析、文本分析、个案研究、民族志研究等;量化研究包含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混合研究既包含了质性研究方法,也包含了量化研究方法。

4.研究阶段特征。根据文献内容,本文为明确提及某时间阶段背景的研究做出了标注。从历史阶段来看,可分为古代、近代、当代。其中,在当代这一时间段,根据重大事件节点与时代特征,本文又标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建交40周年以来、新世纪、全球化语境、新时代、新媒体时代、疫情时期、后疫情时代、奥运会期间、“一带一路”战略以来等阶段特征,不同阶段特征也显示了不同文献内容的侧重点(未明确提及时间阶段的皆标注为“当代”)。

5.研究维度。本文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理念、传播情境、传播受众以及综合探讨七个维度。前五个维度主要是从国家形象塑造主体的角度,探讨通过不同途径主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机制与路径方法。传播受众维度主要是从国家形象塑造客体的角度探析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效果,以受众为核心,探讨其认知现状、行为偏好以及影响其认知的情境因素等。综合探讨维度既包含了多种传播过程要素,也包含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主客体互动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生成、塑造机制与路径的综合性探讨。

另外,本文还对于研究对象、研究使用的学科理论等维度进行了编码标注,详情见下文。对于部分未明确提及或无法判断的文献,均标注为“未明确提及”。

本文的编码由两位编码员共同完成,两位编码员的编码结果一致性为86%,研究具有较好的编码信度。

中国国家形象自塑的研究文献呈现出了显著的跨学科特征,不管是从文献发表刊物、研究内容所涉学科、还是研究应用的理论范式等层面,相关证据都表明,该议题的研究都突破了传播学与政治学范畴,涉及了艺术、文学、语言、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这意味着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议题,不光其概念内涵本身具有跨学科特征,其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同样需要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并且其已然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1.期刊學科及文献学科。15种人文社科类期刊均涉及了中国国家形象议题的发表,其中综合社科类期刊刊载的相关文献最多(38%),其次是传播学(26%)、艺术学(10%)、语言学(4%)、经济学(4%)、政治学(3%)等。就文献所属学科来看,传播学(28%)、政治学(25%)、艺术学(14%)、文学(10%)、经济学(8%)等占据了这一议题的主要部分。另外,也有48%的文献被标注为跨学科,其中政治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文献最多(22篇),这与国家形象本身的概念意涵密切相关。从期刊学科与文献学科的交叉分析来看,综合社科类期刊载的文献内容所涉学科范畴也最为丰富(达12类),其中数量最多的为政治学领域研究;传播学、艺术学、体育学类期刊包含文献所属的学科领域也较多;而语言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类期刊则专注于本学科领域,或者涉及部分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跨学科研究。

2.研究方法。在183篇文献中,有67%的研究为实践策略性研究。思辨研究由于要求学者具有极强的学术积累、理论认识与思辨能力,占据的数量最少(10%)。实证研究介于前两者之间(23%),主要包含了量化分析(50%),质性分析(45%)与混合分析(5%):其中文本分析是学者使用最多的质性分析方法(21%),其次是话语分析(12%);量化分析多采取回归分析(14%)、描述性统计(10%)等方法;混合分析则结合了量化与质性的两种手段,并混合了定性的理论建构与概念辨析等内容。在量化分析中已有学者运用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语义网络数据挖掘等新兴研究技术手段,但总体上规范的研究数量较少。

通过文献所属学科与研究方法的交叉分析可以看到,传播学领域多采用实践研究的方法,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实践性、经验性的对策建议。采取实证研究方法最多的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实证研究依赖于易于获取的客观数据,经贸数据由于其经常被科学统计而成为首选,因此具有关注现实问题传统的经济学者最常采用该类方法。思辨研究则多见于政治学领域,这类研究聚焦于政治概念辨析、政治理论与模型构建,探析国家形象塑造的政治向度。

3.研究阶段特征。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与“新时代”是文献中提及较多的研究阶段特征,会在研究中考虑到新媒体技术及新的政治经济传播情境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国际重大事件时间节点如“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英国脱欧”“疫情”等有所提及但总体数量不多。从学科分布来看,“新媒体时代”的提及多见于传播学,主要将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背景;“近代”“古代”等阶段特征的文献多见于文学研究,主要是针对这些时间段的文学作品、作家进行分析;“新时代”“后疫情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等作为具有政治取向的阶段概念,则多见于政治学领域的研究中。

4.研究维度、研究对象与学科理论。从研究维度及对象来看,多数文献着重于从传播媒介维度入手进行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分析,主要包括以影视作品等视听物质载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介、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美术图像表达方式、符码象征等泛媒介形式为研究对象,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优化策略,以及综合性传播渠道拓展与治理的探讨。其他占比较多的研究维度还有传播受众维度和综合维度,前者主要关注海内外民众及媒体认知、受众认知观念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影响机制;后者则倾向于理论性、整体性的综合阐释。以国际经济活动和重大事件等为研究对象的传播情境维度,以中华文化叙事、民族精神建设等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内容维度,以近代文人、领导人等为研究对象的传播主体维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形象战略为研究对象的传播理念维度,总体数量较少。

从学科理论来看,大部分研究都涉及了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的理论概念范式框架,如媒介环境论、建构主义理论、话语理论、框架理论、软实力理论、国家认同理论、文化杂糅理论等。根据研究对象所属学科范畴的不同,也涉及了部分学科的专门理论概念,特别是在文学、经济学等领域,如叙事修辞理论、国家营销理论、区位选择理论等。部分文章未明确提及其所涉学科理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理论性不强,没有完备的学科理论框架做支撑;一是在文中引用和融会贯通多种人文社科的理论哲学,已较好地融合于文章的观点论证中。

从不同文献学科最为关注的研究维度来看,传播学多聚焦于传播媒介的研究;政治学的分布较为均衡,对于传播受众(区域国别的受众研究)、传播媒介(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形象研究)、传播理念(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论述的研究)等内容均有涉及;艺术学最为关注以影视作品、美术设计为代表的传播媒介研究;文学、语言学均着重于以语言文字代表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内容的研究;经济学则对于不同经贸活动情境影响下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最为关注。

笔者基于学术文本数据的客观分类与主观判断,从量化和质化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界关涉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学科研究谱系和核心议题,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跨学科特征。结合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国家形象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1.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所涉学科分布相对不平衡。国家形象议题“植根于国际传播学科”,较多涉及传播学及政治学等学科是应有之义。但在跨学科发展背景下,如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等其他学科内容知识框架的出现与应用明显偏少,并且同质化严重。这意味着该议题的研究虽然涉及多种学科的研究对象,但其分析大多难以超越传播学的理论框架,较少地应用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概念,缺少深层推进和突破,以及跨学科应该带来的融合与创新。未来的研究应积极推进国家形象议题在其他学科的研究力度,如历史学,相关学者应加大历史叙事对中国形象的动态影响的考察,开展以历史发展规律为旨归的中国形象历时性横向对比研究,从宏观的历史环境变迁中汲取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思路;如教育学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形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在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育内容、高校学科建设等方面促进中国形象国际传播实践的有效改善。

2.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实践研究明显偏多。在多数研究文献中,学者都是基于其实践经验与学术积累,围绕不同研究对象针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进行经验式的策略建议,基于客观数据、采用科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献总体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学、语言学等领域。相关文献中仅有两篇涉及了规范的混合研究方法,对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的运用也不多。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一是研究数据获取难度大,二是受限于研究者学习能力与技术素养。在未来的研究中,相关学者应强化混合研究方法的运用与跨学科学术合作,逐步改变传统上“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的研究模式,与计算机、神经科学等学科交叉合作,深化新兴研究方法的应用,向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交互等新研究模式转变,协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更为关注“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影响。从相关文献研究体现的时代阶段特征来看,多数学者并没有针对特殊的国际重大事件节点展开分析论述,而是更为聚焦于不同时期媒介技术发展给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带来的影响,或是在普遍“当代”时间意义上探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这体现了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媒介技术偏向,也显示出相关研究缺乏对于全球性现实问题的深入剖析。随着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全球性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国际形势中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作为映射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的中国国家形象,必然离不开各种社会实践过程与其的相互影响。要为中国国家形象问题带来实质改善,相关学者不仅要加强学科自身的理论探索,也需关注时代现实与社会实践,使相关研究结论真正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大局。

4.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结论的同质化。综合文献研究维度和对象,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路径包括:以国家战略传播理念为遵循的中国形象顶层设计;以媒介为核心的中国形象塑造渠道创新探索;以宣扬文化符号与民族精神为目标的中国形象叙事体系重构;以受众反馈为支撑的中国形象精准传播研究;以语用规律为旨归的中国形象话语表达分析;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中国形象影响要素实证研究。虽然研究角度多样,但我们仍能发现研究结论的同质化和平行化。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学者需要在传播学的基础上,更好地结合其他学科的概念内涵与理论范式进行国家形象塑造的理论建构与系统化探索;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吸纳国外既有国家形象理论的同时,注意突破“西方话语霸权的分析框架和本质主义的窠臼”,要“对‘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理论、模式、概念、范畴、标准,构成颠覆性的挑战和创新”,努力发展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真正构建出能服务于具体实践的并与中国综合国力影响力相匹配的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理论知识框架。

作者系山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Silverman R J.Higher Education as a Maturing Field? Evidence from Referencing Practice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85(02).

[2]詹萌.学科(专业)分类与文献分类之间的映射关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0).

[3]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彭荣础.思辨研究方法:历史、困境与前景[J].大学教育科学,2011(05).

[5]徐佳.作为卫星、通讯社与疫苗的斯普特尼克——以俄罗斯国家形象建构为视角的考察[J].新闻大学,2021(12).

[6]文春英,吴莹莹.国家形象的维度及其互向异构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01).

[7]方军.发展无愧于新时代的中国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22(01).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文献研究中国形象
新时期互联网企业并购文献研究与启示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南乐《目连戏》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