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脉芬芳在书里
2023-05-19韩莹
◎文/韩莹
儿子发微信说,在北京市西城区举行的中小学生读书竞赛活动中,我的孙子吴林钺设计的藏书票获得一等奖。仔细端详,这枚藏书票设计得真好,敷色简单,构图新颖,立意深刻。
这次竞赛规定主题是冬奥会。吴林钺用蓝色带有书法韵味的“冬”字表现出了高山雪道的迂回曲折。红色的图案是一个滑雪的运动员,前俯的身形充满向前冲的动感。一前一后,一蓝一红,一柔一刚,两个叠加的图案和谐美观。看到那个滑雪的运动员形象,我立马想到在北京冬奥会上摘银夺金的徐梦桃。她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赛中大放异彩,在空中高质量翻腾的优美身姿给亿万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见小孙子设计的藏书票获了奖,我心里蠢蠢欲动,也动手为自己设计了一枚藏书票。
我的藏书票很简单,图案是一枝剪纸风格的梅花。我这辈子与文字做了知己,尤其是退休以后这些年写东写西的,积攒起来竟然出了十几本书。虽然都是些往事回忆家长里短和自己的一点点人生感悟,总算是给孩子留下些精神上的东西。这枚藏书票的寓意就是我想像梅花一样,留一脉芬芳在人间。
好多人没留意过藏书票,也很少有人有藏书票。藏书票就是一张邮票大小印有图案的薄纸片,这小小的Logo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它也是书籍附带的一个装饰。藏书票除图案外,还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还要写上一行拉丁文“EX—LIBRIS”。意思是“属于私人藏书”。我把我的藏书票贴在书的扉页上,据说这是国际惯例。
在十九世纪之前,读书写书都是与贫穷的劳苦大众无关的事儿,书应当是一种奢侈品。如果谁家有很多藏书,那肯定非权即贵。如能拥有私家书库或私人图书馆,那就更了不得了。藏书票就是主人在自家的藏书上打下的印记,是一种艺术的显摆。
有一次在电视上看马未都讲收藏。马老先生说他去欧洲旅游时,曾跨国捡漏,把13万张“藏书票”包圆买下。出让者是位荷兰老先生,他尽一生心血和财力收集的藏书票是16世纪到2013年欧洲画家的精品之作。老先生转让藏书票有一个比较苛刻的附加条件,必须具备能完好保存这些“书中蝴蝶”的能力。他和马未都签订收购协议之后满脸泪水,想来是对这些宝贝极为不舍吧。马未都君子一诺,在观复博物馆中专设一展馆用来存放这13万张藏书票。
1470年,德国人勒戈尔设计了第一张藏书票:木刻画上,一只刺猬衔着野花走在落叶上。
1910年,关祖章设计了被视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一位头戴方巾的清俊书生,在自家的书库里翻箱倒箧之余,正秉烛展卷潜心攻读,四周散落大量的线装古籍和卷轴。
2022年,我设计了自己的第一张藏书票:一枝梅花在早春绽放。
这期间的几百年,无数的写书人读书人因为爱书藏书而设计出了以千万计的藏书票。岁月流转间,这一枚贴在书页上的小小Logo已不再是文人自娱的小玩意儿,它用艺术的特质托起了人类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