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背花鼓
2023-05-19杜书文
◎文/杜书文
华州背花鼓,又叫华州“蹩鼓”,是流行于陕西渭南华州下庙镇一带的一项民间艺术活动。据1948年版《华县县志·礼俗》卷中所记:“演大戏酬神,为千百年所遗留,遂成社会习俗者,莫如冶城北下庙镇。三月八、八月八的西岳庙会,商货麋集,演大戏数日,事先向华山取水,届期社众迎接,锣鼓喧嚣,历年传为盛事。”解放后求神取水迷信活动已经销声匿迹,但作为一项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依然流传于乡间。背花鼓属于广场集体民间舞蹈,与其它社火节目同时表演。由于表演时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动作幅度较大,舞者敲打扁鼓,舞姿、动律和舞饰道具均保留着我国早期舞蹈的痕迹,古老而又粗犷。
背花鼓通常由数十人组成,表演时鼓手身后背一个扇形花架,花架一般用五根竹篾绑成,将五色大纸花和五色纸旗、圆镜、红绸扎在鼓手背后。挎一扁鼓于腹前,表演时鼓手分两排,组成方阵或圆阵。手执铜锣的人在中间敲锣引奏起舞,鼓手紧握鼓槌,击鼓时双脚不停左右横移蹦跳,故又称“踏鼓”或“蹦鼓子”。华州背花鼓从秦汉时期经历千年的演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背花鼓的表演已成为民间群众节日娱乐,欢庆五谷丰登,表达美好心愿、放纵感情的娱乐方式,更是劳动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精神风貌的展现。
背花鼓的表演者起初均为男性,后来女性也有参加,其中包括鼓手二十四人,敲马锣者二人,敲大锣者二人,另外还有两位击大铙者。除两个执大锣者外,其他人均边跳边击,步伐单一有力,舞姿古朴粗犷,音韵浑厚铿锵,情绪奔放,舞至高潮时,二十四个扁鼓和四面铜锣配合紧凑,起伏延续,声响震耳,使观者惊叹不已。表演者随着动作节拍连续放声呼喊着“啊-哦”,更增添表演的强烈气氛。据民俗专家考证:表演时呐喊的号子,舞蹈的步法,有一种若癫若狂的阵势和气氛,这与周代“雩舞”的舞号很为相似。虽然老艺人们至今说不清这喊声的由来,但每次表演时大家都必须喊,这已经成为定规。由此推理,这种呼喊,很可能就是周代“雩舞”号的延续。
服饰沿袭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黄巾军的服装形式,更显表演队列的雄伟庄严。表演过程中鼓声雄壮、声威浩大、盛况空前,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背花鼓的表演很有特色,尤其是鼓手背花上的装饰鲜艳夺目,跳起来宛如波浪起伏的花海,并随着人体的前俯后仰的晃闪,犹如孔雀开屏,又似旌旗飘荡。配以鼓声、锣声和演员节奏强烈粗犷豪放的呼啸声,有排山倒海之势。鼓手们所握的又粗又大的木质鼓槌也非同一般,鼓点起伏,红缨飘荡,气氛热烈。大八字步半蹲,左右连续横移,形成了蹩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舞蹈特点。
华州属于关中文化重镇,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州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多姿的传统工艺和淳朴的民俗传统,为华州背花鼓艺术的产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十年来,不少外地民间艺术考察团来华州考察时一致赞扬华州人杰地灵,特别是蹩鼓、面花、剪纸艺术是这个地区的拔尖艺术,堪称国宝,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应继续提高,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