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3-05-19石金凤叶阳红王升
石金凤 叶阳红 王升
摘 要:情景教学法既能够满足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年龄特征、心理需要,又能够满足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各类情景的引导下,学生重新建构说明文知识结构,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理解学习说明文真正的意义。本文从情景教学法的概念、特点、原则和理论基础四方面入手,探索情景教学法在说明文教学中应用策略与应用时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说明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4-0116-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1]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语文课标旨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生活、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文教学情景。语文中的说明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逻辑性,它不同于其他体裁的教学。说明文教学需要教师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教师可以运用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从文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也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作者在文中的内涵。
一、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指导下,从认知方面教授语言结构要素和功能,利用并创造各种情景,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言语习得环境中,使他们在自然或人为的情景中接触并输入大量的语言材料,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物体、对事件的认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在表达中跟其他学生建立一种认知或情感上的联络,以巩固其掌握的话语模式[2]。由此情境教学法可以概括为语文教师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阶段为考虑因素,有目的地引入具体生动的、灵活趣味的、富于生活化的情景激發学生在说明文写作方面的兴趣。
二、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一)情景设置生活化
情景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再结合学生现有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有目的地将文本教学与生活化的场景相结合。比如,角色扮演、运用游戏、实地参观、观光旅游和诗歌朗诵这些生活化的情景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理解、掌握语文知识,锻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二)师生角色多样化
在不同的情景教学下,教师与学生承担的角色随着教学情景的改变而改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课堂霸权者和课程主导者,而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跟随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师生角色的多元化、师生角色的互换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平台,能够为和谐师生关系牵线搭桥,也能够为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新动力与新思路。
三、情景教学法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景导入,唤起学习兴趣
说明文根据说明目的和对象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主要用来介绍事物和事理的特征和本质。一节好课的开始是导语先行,导语是一段引入新课、激起兴趣的话,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新课的导入最好的状态应该注重导语的设计,开课前几分钟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代入学习状态。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般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3]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需高度重视新课前的导入方式。
说明文没有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生动感人的形象,也没有散文、诗歌优美的意境,也没有议论文强大的哲理、思辨的魅力,因此,较之情感性、形象性、生动性本身就是很强的文学作品,说明文教学中更需要创设兴趣情景,以弥补说明文的文学性不足的特点。比如教师在教授《中国石拱桥》,为学生播放桥的图片资料。播放图片或影像资料作为课前导入,直观了解到中国石拱桥的形状和结构,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石拱桥的造型优美。这样的情景强化了学生对实物的观察和感受,唤起学生兴趣,催生学习的期待,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二)巧设情景,提升综合素质
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生活化、多元化的情景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情景化的教学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景,这样就可以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原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补充学生所缺的相关信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体验,领会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在感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去思考、推敲、感知教材的能力,然后上升到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再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看云识天气》一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不同类型云的姿态,有的云像河川,像雄狮,像鱼鳞……学生需要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图像,但初中学生的分析力、想象力、理解力有限,这些生动的文字还不能够完全带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去想象不同类型云的动态图,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高积云、积雨云、霞、虹等这些云的影像视频,使学生借助视频对文中所描述云的形态有了清晰的画面和直观的感受,再辅以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够很快地理解和分析云的形态变化、厚度变化、高度以及云和天气的关系。还可以通过演读的方式让大家任意选取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自己,通过这样的表演情景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
(三)布置情景,拓展学习外延
说明文中包含了许多的情景性因素,可以借此拓展文本内容,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教学情景,深度挖掘课文内涵。通过教学情景的设置可将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相连接,有效地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国石拱桥》这一课,学生在学习课文很容易抓住课文主题“中国石拱桥”,举例典型,层次分明,很容易全面而清晰地知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但是课文不仅传递知识,也在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精神,这一精神层面还需教师深入引导,提升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悟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文中字里行间涌动着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对桥梁事业的热爱,应展现相应的教学情景。教师可以讲关于茅以升先生想要成为建筑专家的故事,还可以出示茅以升先生的建筑作品的图片。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补充介绍其他石拱桥资料来衬托课文内容,以此来赞美我国建造石拱桥高超的技术水平,表达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深厚敬佩之情。
四、在说明文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情景与教育因素相包含
一个好的教学情景应该渗透着教育者意图,教学情景不只是一个学习情景,而是一个富有美感、充满兴趣、蕴含教育因素、体现教育意义的生活情景。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仅有助于满足认知领域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感、行为的发展。教育情景中的因素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收获的果实,这需要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如春雨润苗一般逐渐渗透于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说明文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文章读起来枯燥乏味。比如《看云识天气》文中介绍了云和天气、天气与不同形态、不同光彩的云的关系,是一篇知识性非常强的文章,但文章蕴含着崇高的科学精神,丰富的科学思想,这一层面学生感悟不到,需要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家对事业的挚爱与奉献。再借助多媒体演示出卷云,卷积云,高积云、晕、华、虹等这些云的动态画面,展示多种多样的自然科学世界的图画,充满着科学的神秘与艺术魅力。这篇说明文教学创设情景,将学生置于不同的情景中,在情景中更好地感受文章中传递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人文情怀。
(二)情景的个性化和生活化相结合
说明文教学要抓住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特点,抓住说明文自身所蕴含的知识新鲜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抓住教师自身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综合利用三者的优势,合理地设计让学生眼前一亮的教学情景,既可以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学习枯燥乏味的内容,也可以满足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创造性,经常保持教学情景的个性化与教学内容的变化性。
但是情景设计的个性化要以生活化为前提,生活化是情景设计的基础。语文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时,就需要教师留心观察学生的生活情况,设计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情景所传递的人、事、物、景。比如教师在讲授《苏州园林》的时候,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加入“导游介绍”情景设计,教师可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在每一小组成员中选出一名“导游”,小组其他成员协助这位“導游”,根据文章内容向全班同学介绍苏州园林中的四处美景,主要介绍的内容包括“亭台轩榭图”“假山池沼图”“花草树木图”“门窗雕琢图”景点布局与景点包含景物,感受苏州园林自然美和人工美,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比比看哪组同学介绍得最好,演得最逼真,最好给予奖励。把生活融于教学中,把教学融于情景教学中,让有趣的说明文教学走进生活,让充满活力的课堂走进生活。
(三)教学情景与学生兴趣相符合
初中所学说明文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从知识本身来说比较枯燥难懂,说明文又存在枯燥乏味,文风平实,读起来平淡无奇,多种原因导致学生对说明文不感兴趣。但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思维发展与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与初中生学习兴趣相符合的教学情景。例如教师在教《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部分桥的介绍能够对中国石拱桥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要想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知道一些桥的设计形状、结构和制作的过程作为切入点,通过这三个切入点才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到桥的造型优美独特、桥身质地坚固、制作技艺精湛的基本特征。
结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各种教育理论的出现带动了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新的教学方式逐渐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语文教学在社会发展不断改革的带动下发生新的变化。在新时期,初中说明文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整体教学要求优化说明文教学,合理选择和调整教学方式,贴合文本教学,唤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提高说明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率。在说明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抽象化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可感的、形象化的情景,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综合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达到新课标、新课程的要求。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小兵.情景和情景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4(02):68-73.
〔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赵全兴.如何利用情景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6):8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Brief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xpository Teaching
SHI Jin-feng, YIE Yang-hong, WANG Sheng
(College of Arts,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can satisfy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ge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target, under the guidance of of all kinds of situations, students to construct exposition knowledge structure, know life, know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exposition the real meaning of learning. This paper starts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principl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xpository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application.
Keywords: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Expository
收稿日期:2023-01-09
作者简介:石金凤(1994-),女,汉族,赤峰学院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叶阳红(1997-),女,汉族,赤峰学院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王升(1970-),男,汉族,赤峰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西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