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核心素养导学

2023-05-18陈谙哲

关键词:孟尝君魏征司马

陈谙哲

课堂导入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和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同为古代劝谏文之典范,体现了古人高超的表达艺术与过人的智慧。由于两位作者所处时代、劝说对象、现实情境、文章体类有所差异,两篇文章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与言说策略。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两篇名作,一同感受其奥妙与精深所在。

自主探究

1.《谏太宗十思疏》在行文上有哪些艺术特色?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举“盘庚之迁”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思维导图

课堂实录

魏征之“敢谏善谏”

师:“疏”作为一种谏言建策的文体,究其本质是古文形式的议论文,通过层层说理,证明自身观点的合理性,力图获得君主的认同與接纳。同时,由于谏言的对象是万民之上的封建帝王,措辞还须委婉。魏征以敢谏善谏著称于世,请大家默读课文,说说敢谏善谏在本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生:善谏体现在开篇以“固本”“浚源”为喻,以自然现象说明治国之理,生动恰切,让人乐于接受。

师:对,这里比喻浅近,有刘勰《文心雕龙》中说的“喻巧而理至”的效果。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文,“善谏”还体现在哪里?“敢谏”呢?

生:善谏还体现在善于正反对比论证。比如第一自然段先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然后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固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接受了。再如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诫太宗时,“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触动唐太宗的心灵,即使不用再举出具体的例子,经历过隋末乱世的唐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进而引以为戒。

生:敢谏体现在最后的“十思”。从“君人者”开始,都是直接劝说,排比式的十句直言,好像一点都不害怕唐太宗翻脸治罪。

师:说得非常好。魏征能成为千古第一诤臣,不仅因为其自身目光敏锐、鞠躬尽瘁,更离不开唐太宗这样一位明君的宽厚接纳。唐太宗和魏征可谓历史上明君忠臣互相成就的典范。

课文解读

浅析《答司马谏议书》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

《答司马谏议书》是作者王安石为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非议而作出的回应。在这篇文章里,王安石有礼、有据、有节地化解与驳斥了司马光对自己的发难与批评,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华与文学素养。但由于二者亦敌亦友的关系,本篇文章的写作呈现出寓刚于柔、刚柔相济的风格,颇引人注目。

首先,为了体现礼节与兼顾多年情谊,王安石行文以柔为主。首段作者运用了很多的谦词和敬词,如“蒙教”“窃”“冀”“见恕”等,而尾段的“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虽然只是一句书信体的套话,但也表达了作者对收信人的敬意。同时,纵观整篇文章,王安石不卑不亢,用一种平静的口吻代替政敌之间本该有的唇枪舌剑、剑拔弩张,称呼对方本字“君实”而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呼其官职,也是出于二人多年的熟络关系。王安石在驳斥对方前后都保持着柔和与克制,比如首段说“详细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结尾又说“您批评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常规就行,那我是不敢领教的”。这样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又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其次,全文在整体“柔”的风格之下,字里行间又充斥着刚烈气势,具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具体表现在:其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客观冷静分析与指出问题实质所在,紧紧扣住对方的论点进行驳斥,直击要害,言简意赅;其二,擅用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势如破竹,无可阻挡;其三,擅用反语,如“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怡,铿锵有力,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革除时弊势在必行。此处值得注意的是,从开始的“壬人”到“人”再到“敌”,王安石已经完全把新政的反对者视为影响国家安定发展的头号因素。此部分的“刚”体现在坚刚不可夺其志的决心表露,也体现在对新政反对者思想根源和反对行径的深刻揭露。

总之,王安石的这篇驳斥文,无论是正文用语、形式上出于礼节与尊重而呈现的“柔”,还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怒火倾泻、犀利反驳之“刚”,看似两种矛盾的语言风格,但背后的逻辑却是一致的:以柔为策,柔中寓刚;以刚为刃,以理服人。

任务探究

任务导引

王安石的散文多以社会、政治和人生的重大问题为题材,以议论说理为主,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如《伤仲永》这篇小品文,叙事是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游褒禅山记》一文,近一半篇幅来议论这样一个理性的问题: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达到超越常规的境界,就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具有超强的意志,体现了他散文重理性的特点。

任务设计

请阅读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一文,分析作者是如何说理的。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孟尝君魏征司马
冯谖为孟尝君“买仁义”
唐太宗与魏征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Design of a novel correlative 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in-situ real-time chemical analysis∗
“司马”原来是官名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司马”原来是官名
谭拾子调停政坛恩怨
“司马”原来是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