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心理学理论 营造物理课堂“兴奋点”
2023-05-18刘妍
刘 妍
(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江苏 淮安 223001)
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一特质要求教师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为深化物理课程的内涵,下面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悬疑法、操作法和生活化三个角度出发,为课堂营造“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1 悬疑法:调动求知欲望
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才会不断产生探究周围世界奥秘的热情,他们也才会在新知探究的进程中自主思考,进而生成对新知的深刻认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方式点亮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石.
1.1 演示意外,探究原因
实验是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激活物理课堂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将学生的猜想直观地展示出来,而与猜想相反的结果能够直击学生的认知,触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物理实质.
1.2 形成冲突,追溯根本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积累,物理课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物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疑问,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比较,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追溯根本,打造课堂“兴奋点”.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一单元时,学生对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这一结论深信不疑,由此教师给出情境“我们看到日出并不是太阳升起至地平线以上,而是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么,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就不可能看到日出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并不能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时学生的疑问达到高潮,教师引出“光的折射”教学内容,学生关于某一物理现象以原有的知识结构无法解决或难以理解,形成冲突,看似非此即彼的对立往往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可以追溯根本,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提问,关于“光的折射”生活中还存在什么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从而进一步引出凸透镜、凹透镜、相机和望远镜等.
生活中许多现象看似冲突,实则是不同的物理原理所造成的.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对于系统化、理论化的定义缺乏理解,因此教师在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更要迎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借鉴心理学理论,从发现冲突入手,追根溯源解决问题的矛盾,营造课堂“兴奋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2 操作法:获得认知体验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教师引导学生实践操作,促使学生深度融入物理过程,获得深切的认知体验,感知物理规律形成的来龙去脉,这样他们学习物理才会兴致高昂,思维的兴奋点才会被最大限度地激活.
2.1 任务引领,融合思维活动
物理课程不仅是实验课程,也是实践操作课程,许多物理理论知识的获得、概念的定义等都来自于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依靠实验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融合思维活动,借鉴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力》这一单元时,关于“力的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在课程开始前教师给出情境,“某个小球从粗糙斜面向下滚落,经由平面点A停在平面点B处,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小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做何种运动?”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展开实验动手操作,准备两块相同的木板,将其中一块倾斜靠在支架上,与支架呈45°角,另一块木板与桌面平行,两木板交接处为A点,小球从斜坡滚下最后停止处为B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小球由静止到匀加速运动到A点时,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匀减速停于B点.根据这一实践操作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给出任务情境实验练习,获得体验,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化,让学生自己思考“二力平衡条件”“惯性”等关于力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实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物理课程,实践操作往往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教材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参与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2 循序渐进,培养思维品质
任何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构具体的知识体系.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课程,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营造课堂“兴奋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压强和浮力》这一单元时,由于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的不足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研究关于“压强”和“浮力”的关系.学生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小组内部讨论、教师答疑解惑明确“阿基米德原理”,从而得出表达式F浮=G排=ρ液gV排.此时,教师可给出针对这一公式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解答,进一步理解表达式的含义.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练习,如“阿基米德原理适合在液体中,那么在气体环境下能否同样适用?”根据这一拓展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在液体环境和气体环境下的异同.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练习,更多的要通过心理学理论引导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的同时对其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操作能力,营造课堂“兴奋点”的同时深化知识结构.
3 生活法:引导学以致用
实际生活是物理知识生成的土壤,是一切物理知识的载体,割裂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无异于使得物理教学成为空中楼阁,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中要时刻将物理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赋予物理知识以生活的色彩,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学生的物理学习才会变得具有灵性和生机.
3.1 观察生活现象,学会发现
许多物理理论都源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升华,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生活常识,从观察生活现象入手,运用心理学理论为学生营造“兴奋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声现象》这一单元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以及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比快慢问题”,根据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学生在雷雨天气时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在几秒钟之后才能听到“轰隆隆”的雷声,由此教师根据这一日常现象引导学生“光的传播速度快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不能再以“一张白纸”看待学生,更多的是要依靠已有的经验进行拓展深化,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释日常中难以理解的生活现象,同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2 解决生活问题,学会迁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物理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之后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简单机械和功》这一单元时,学生可以利用“杠杆原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明确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这些定义以后,对于在生活中需要拔出木板上的钉子学生可以利用工具进行操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迁移至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例如教师给出情境,对于体重不同的两个同学如何能更好地玩“跷跷板”.根据这一问题学生结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完成分析与探究,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更多的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不断的迁移过程中深化知识内涵,在实际运用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物理课程的学习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唯有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物理教学才会高效和谐,学生学习才会兴味盎然,积极主动展开物理探究活动,培养思维品质的同时提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