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承德地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2023-05-18郭格廖灵芝聂丽敏赵毅恒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承德地区发展现状

郭格 廖灵芝 聂丽敏 赵毅恒

摘要 加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承德地区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对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承德地区具有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过近10年的开发形成了多个休闲农业旅游景区,但是该地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仍存在着规模效应弱、同质化现象严重、重消费轻休闲及品牌效应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开展规模化经营、注重区分不同特色、加强休闲功能开发及加强宣传推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承德地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4-0150-05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业呈现出多样化需求,特色旅游日益兴起。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特色旅游方式,集农业消费与生态旅游于一体,近年来不断受到游客的关注和青睐[1]。截至2021年底,全国各地共创建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区)388个,发展规划乡村休闲旅游线路410条,休闲农业景点1 300个,美丽休闲乡村970个[2]。这些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的发展,丰富了我国的旅游产业资源,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据报道,2019年度我国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3.82亿人次,创造就业岗位1 672.26万个,实现旅游收入近5 0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3]。但是在休闲农业旅游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盲目开发标准较低、产业集中度较低、缺少规模化经营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也引起了各地研究人员的关注。

承德地区位于河北省北部,有着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共性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承德地区休闲农业旅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对该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地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 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基础理论

1.1 休闲农业的概念

1.1.1 定义。所谓休闲农业,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即是以休闲旅游为目的的农业[4]。随着近几年休闲农业旅游的兴起,研究人员对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探讨,从不同角度对休闲农业进行了具体定义。例如,徐喆[5]提出,休闲农业是农业种植产业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满足人们休闲旅游需求为目的,充分展现地域性农业生产品种、特点、质量的农业生产方式;陈先吉[6]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对休闲农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对休闲农业给出了如下定义:休闲农业是旅游产业的一种,以农业生产消费为载体,融合乡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域风景等旅游资源,为游客综合提供旅游、休闲和消费产品的农业旅游活动。

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地域性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活动为载体,融合当地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旅游资源,以满足人们以生态旅游需求为目的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1.1.2 休闲农业的特点。作为一种特色旅游产业,休闲农业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点:第一,休闲农业是一种旅游消费活动。相比于一般的农业生产活动,发展休闲农业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农业产品消费的物质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消费的精神需求[7]。虽然在休闲农业旅游的过程中也涉及农业产品的消费活动,但这种消费活动的最终价值是满足消费者对生态特色农业产品的心理需求[8]。第二,休闲农业是一种农业经济活动。虽然休闲农业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旅游经济活动,但在物质载体上以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消费活动为依托[9]。游客对旅游地农业资源的观赏是一种农业资源展示活动,通过农业资源展示向旅游者提供观赏价值[10];休闲农业旅游过程中,游客对农业产品的消费是一种农业生产消费活动,虽然这种消费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市场消费,但实质上仍然是农产品消费[11]。第三,休闲农业具有综合辐射效应。在以农业资源为主的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中,可以带动当地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域性旅游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交通、酒店、旅游服务企业等旅游配套保障行业的发展,促进地域性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12]。

1.2 休闲农业的基础理论

1.2.1 休闲经济理论。休闲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内容,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在欧洲和美国传播,直到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对我国的休闲旅游经济起到了促进发展作用[13]。休闲经济理论的支撑是旅游经济,即以休闲为目的进行旅游的一种经济活动。休闲经济的出现需要具备以下3个必要条件:一是人们具有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经济能力和空闲时间进行休息和旅游活动;二是休闲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方式,只有在绝大多数人们开始进行休闲旅游条件下,才能形成经济规模优势;三是休闲经济在供给和需求之间不断实现动态平衡,对于休闲农业旅游的追求逐渐增多,形成了相應的旅游经济活动[14]。

1.2.2 体验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由美国学者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他们认为体验经济理论不仅为顾客提供优质商品和相关服务,还要为顾客提供一个消费环境和体验过程,是生产和消费合一的经营活动[15]。体验经济是一种更高级的经济形态,可以为现代游客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情感体验活动。休闲农业是体验经济产业之一,为游客提供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民风民俗、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活动,其中吃、住、行、游、玩等体验活动能满足游客在消费、心理、行为、休闲等方面的需求[16]。

2 承德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2.1 发展现状

承德地区地处河北省北部,山地古老,近似丘陵、河谷平川,尤以伊逊河两岸河谷较为宽阔,地面平坦,土质肥沃,两岸稻谷飘香,阡陌纵横,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谷子、大豆等;农副产品有山楂、山杏、大扁杏、李子、苹果等。自2013年起,承德地区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和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并且取得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少数规模企业为主导、诸多个体企业并存的休闲农业格局。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地区共有一定规模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36个,规模较小的个体休闲农业庄园429个。在这些休闲农业旅游景点中,主要的农业品种有玉米、谷子、草莓、山杏等。

2.2 发展优势

2.2.1 有力的政策支持。2020年,国家出台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对全国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形成了宏观的政策支持;河北省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实施意见》《休闲农业园区等级划分与评定实施标准》,对全省的休闲农业建设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17];按照国家和全省的部署,承德市也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对休闲农业旅游建设项目给予具体的政策支持。例如,根据承德市2019年出台的《休闲农业项目优惠项目及具体标准》,对于在一些山区建设的休闲农业项目,政府对道路、水电、通信方面的建设给予75%的投资补助,对投资人的信贷资金给予低息扶持,同时免费进行相应的经营管理培训。

2.2.2 良好的市场前景。休闲农业集旅游、休闲、养生、绿色农产品消费于一体,对于游客健康休息和陶冶心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旅游消费标准的不断提高,日益受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根据国家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2017—2020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分别为28亿、32亿、37亿和35亿人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人数稍有减少,主要由疫情的意外冲击引起。

2.2.3 浓厚的旅游氛围。承德市是全国著名的休闲避暑和旅游度假胜地。位于承德市区中心的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同时,承德地区还有全国著名的坝上草原风景区,夏季无暑、清凉宜人、水草丰茂、富饶美丽是中国北方旅游、休闲、避暑、度假的首选之地。这些全国著名的旅游景区每年特别是夏季,为承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营造了浓厚的旅游氛围,客观上促进了当地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

2.2.4 特色的旅游资源。承德地区具有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在农作物方面,除了通常的玉米、大豆以外,还有一些当地独特的农作物。例如高粱,有与东北地区相似的红高粱,还有一种白色的高粱;除了普通的高粱,还有具有黏性的高粱种类。谷物,当地的谷物产出的小米有黄色、白色和黑色3种,且小米颗粒饱满,烹饪出来的小米饭色香味俱全。在农副产品方面,承德地区盛产山楂、杏,特别是当地的杏仁,具有非常好的营养价值,著名的露露饮料即以当地的杏仁为原料盛产。表1简要列举了承德地区的主要农业旅游资源。

2.2.5 便利的交通条件。从铁路方面看,北京开往内蒙古、东北方向主要城市的多趟列车直接途经承德市,特别是京哈高铁的通车,实现了从北京到承德不到1 h的旅程。另外,承德市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承德机场的建设对于完善承德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承德旅游及其他各项事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3 承德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尚未形成规模

从承德地区现有的农业休闲旅游景点看,只有36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另外429个基本是以农家院落的形式存在,且在这36个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中,只有12个产业园区规模相对较大,能够为游客提供完整的食宿游服务,其余24个则不具备住宿条件,需要游客到附近的镇或者县城住宿。在429个农家院似的休闲景点,住宿条件均为普通的民居,条件比较简陋,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同时这种不成规模的经营方式还带来了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休闲农业旅游竞争激烈,价格定位较低,缺少配套的住宿和餐饮服务,未能有力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2 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承德地区现有的农业休闲旅游资源来看,具有多种农业休闲旅游资源,既有农作物资源,也有农副产品资源,但是由于休闲旅游经营者多为个体经营,规模较小,缺少相应的资金、设施和土地,因此绝大多数休闲农业经营企业主要经营一些投入较少、易于种植管理的农产品资源,如玉米、大豆、馬铃薯等。对于需要较大投入,占比面积较多的山楂、大扁杏、多品种高粱、谷子等,则很少有经营者进行经营开发,这也导致大多数休闲农业景点千篇一律,都是同样的模式、同样的资源,缺少对游客的持久吸引力。

3.3 重消费轻休闲

从目前承德地区休闲农业的营销产品看,很多经营者对于休闲农业理解过于狭窄,把休闲农业的经营等同于农产品的销售,在休闲农业的经营过程中,以经营销售农业产品为主,缺乏对休闲产品的开发,导致一些休闲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缺少吸引游客的休闲场所和环境,同时也影响了休闲农业附加价值的开发和营销收益。

3.4 品牌效应不足

从承德市旅游网收集的信息反映看,大多数游客对承德地区的休闲农业旅游主要是辅助性旅游,即之所以来到旅游地,是因为慕名对承德市避暑山庄或者是坝上草原进行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别人推荐或者是途径景区才顺便光顾。从承德市的主要旅游资源宣传内容来看,均为当地比较有名气的旅游景点,很少发现对当地休闲农业的旅游宣传。此外,承德地区的休闲农业经营者由于规模小或者对现代的社会化媒体推广不熟悉,也没有积极开展相应的休闲农业旅游宣传。

4 促进承德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开展规模化经营

一是以乡镇为单位,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对现有的个体经营休闲农业景点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经营者自愿的原则,整合个体经营景点,采取合作入股的方式,在每个乡镇统一规划建设几个具有一般规模的农业休闲景区;二是围绕休闲农业景区,规划建设相应的酒店、餐馆、商业服务设施等,形成以休闲农业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服务保障体系;三是改变目前农民自产自营的管理方式,借鉴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休闲农业景点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

4.2 注重区分不同特色

承德地区具有多种休闲农业旅游资源,针对目前开发范围狭窄、同质化比较严重的问题,建议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解决:一是在县级农业、旅游部门的主导下,根据不同乡镇农业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主导产品开发规划,明确每个乡镇的主要开发内容和重点。例如,对于生产山楂的隆化县,重点发展以山楂种植为主的休闲旅游产品;生产杏仁、核桃、李子的县乡,明确以杏果种植为主要开发产品。二是在明确主要开发产品的基础上,注重休闲农业产品的综合开发,每个景点形成以某种产品为主,其他产品为辅的综合展示效应,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充分领略当地的农业产品资源。三是注重特色产品的开发。各个旅游景点应注重发掘当地独特的农作物,形成特色的观光视角。例如,当地盛产的黑色小米,俗称乌谷米,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再如,当地产的一种南瓜,外形与西瓜一样,如果没有听说过,完全可以与西瓜混淆,非常具有欣赏特点。

4.3 注重休闲功能开发

休闲农业的内容是农业,但主题是休闲,且休闲功能是企业经营的主要利润增长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收入。因此,建议承德地区休闲旅游景点在初具规模后,加快内部或者周边休闲功能的开发。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德地区地处山区,绝大多数休闲景点周边山林都有很多特色旅游资源,如榛蘑、松蘑、紫蘑等多种蘑菇,野生的榛子、桑葚、山枣等野果。这些资源独具旅游特色,但是由于山上没有路,荆棘较多,游客很难看到。因此,可以在景区的周围沿山麓铺设一些石阶便道,便于游客登山欣赏和采摘。二是加强休闲设施建设。在旅游景区内开发建设一定面积的广场,设置各种体育健身设施,如乒乓球室、秋千、棋牌室等,丰富游客旅游生活,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也可以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三是开发当地特色休闲资源。例如,隆化县的七家镇有非常著名的温泉,能够给游客休闲旅游提供非常好的享受;茅荆坝乡具有大面积的桦树林场,每年秋季都会形成独特的风景,可以进行一些辅助开发,作为游客休闲旅游的风景。

4.4 加强宣传推广

针对承德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知名度不高、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的情况,建議通过以下3个途径进行宣传推广。一是承德市著名旅游资源非常多,且宣传推广力度也比较大,建议承德市有关部门在开展旅游宣传的过程中,注重对包括地区性休闲农业旅游的宣传,增加现有的旅游宣传内容;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当地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如山楂、大扁杏、黑色小米等,积极开展针对性宣传,逐步打造和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休闲品牌;三是休闲农业景区注重利用新的社会化媒体,如抖音、微信公众平台、论坛等,充分发挥这些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宣传,扩大企业的影响辐射面。

5 结语

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特色旅游方式,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并且成为旅游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承德地区位于河北省北部,当地具有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过近10年的开发,形成了多个休闲农业旅游景区。从对当地休闲农业的实地考察情况看,目前仍存在着规模效应弱、同质化现象严重、重消费轻休闲和品牌效应不足的问题。对此,本文基于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理论,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开展规模化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增加休闲农业旅游收入;二是避免重复开发和重复建设,注重区分不同特色,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三是加强休闲功能开发,增加游客观光活动场所,充分满足游客休闲体验的需求;四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积极开展多渠道宣传,逐步打造形成休闲农业品牌。

6 参考文献

[1] 周贵平,刘陆燕.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3):166-168.

[2] 张红霞.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40-42.

[3] 张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探讨——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J].河南农业,2022(3):49-50.

[4] 盛乐音.浅析休闲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J].农家参谋,2022(1):112-114.

[5] 徐喆.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34):22-24.

[6] 陈先吉.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思考——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84-86.

[7] 包文婷.基于乡村振兴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22(1):94-96.

[8] 管沛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发展分析[J].山西农经,2021(9):78-79.

[9] 裴琴娟.江苏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西农经,2021(9):154-155.

[10] 安超.休闲农业旅游市场供求方的构成及供给特点——评《基于市场构成视角的休闲农业旅游研究》[J].植物检疫,2021,35(3):90.

[11] 吴湾,李雪,张协奎.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五指山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探讨[J].中国商论,2021(9):40-42.

[12] 闫芳,黄明华,刘继鹏.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空间格局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3):33-41.

[13] 韦晨.浅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J].广东蚕业,2020(12):127-128.

[14] 锋琳,王静.“互联网+”背景下雅安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创新营销[J].现代商业,2020(34):61-63.

[15] 焦爱英,张敬阳,廖萍.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空间结构与优化对策[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6):431-436.

[16] 张聪,徐江,韩瑞,等.张家港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农技服务,2019(12):103-104.

[17] 周晓旭. 张家口市休闲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21.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承德地区发展现状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非遗旅游外宣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承德地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承德地区宝玉石找矿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