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承德旅游经济外宣路径分析

2019-11-11米淑一张艳华胡月阳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承德地区旅游资源一带一路

米淑一 张艳华 胡月阳

摘 要: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理念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一带一路”将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与传播。对于旅游产业来讲,其具备优厚的自然资源与历史条件等,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对外宣传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优势来建立旅游发展体系,以建构完整旅游经济产业链。文章对承德旅游经济外宣现状进行解析,并对承德旅游经济外宣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承德地区;旅游资源

基金项目:2019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立项通知书”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承德旅游外宣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3021)。

在“一带一路”建设下,为我国经济格局的完善与经济体系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在各国家与地区的融合发展模式下,可实现区域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此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当前承德地区在进行旅游资源外宣时,存在外宣手段单一、沟通力度不足等现象,严重阻缓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此,地区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辅助旅游资源来建立相应的外宣平台以及旅游品牌等,以此来带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1 承德旅游经济外宣现状解析

承德区域属于地槽与高原的过渡区域,依托于自然景观、环境资源等,具有“紫塞明珠”的盛赞。但由于承德地域的旅游资源呈离散型分布模式,且旅游资源受管辖区域限制,在不同地区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下,令旅游资源的开发无法进行统一,当承德旅游资源进行外宣时,过度于依赖传统的宣传模式,将严重阻碍区域国际化的发展。此外,承德地区部分景点旅游项目的外宣手段过于单一,未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优势,进而延缓“一带一路”的发展进程。例如,皇家园林未具备与其相对应的立体化、动态化展示效果,无法吸引国外游客进行参与;藏传文化、佛教文化等宣传力度不足,令国外游客无法对文化进行深刻认知。此外,旅游景区缺乏双语型人才,导致国外游客与内地服务人员存在沟通障碍,令整体宣传路径过表面化、形式化。

2 “一带一路”倡议与承德旅游经济外宣路径研究

2.1 建立以全媒體为主的外宣平台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国家化旅游市场角度来看,当前承德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需进行跨越式变革,通过对传统旅游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来为外宣路径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信息化技术、成像技术、数字信号技术的应用下,可组建“全媒体”形式的外宣模式,以此来将旅游资源进行文字、动态图像、音频、视频等方面的直观化表达,令国外游客可对地区旅游资源进行立体化了解。“全媒体”宣传模式可为游客提供多维度的形态传播模式,充分刺激用户感官,以此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对于当前承德地区旅游资源来讲,外宣平台体系是以“数据信息——全媒体——游客”形式为主。此运营体系下地区政府应充分发挥宣传职能、反馈信息采集职能等,确保数据信息传递的精准性,同时可及时对反馈信息进行深度调研,依托于全媒体平台来对信息进行不断优化,进而逐步完善外宣体系。此外,全媒体平台还应进行关联推广,将旅游资源信息涉及到的人文、特产等进行信息定向推送,并在信息推送下方设定反馈信息栏,以确保官方团队可与游客进行实时互动。全媒体平台内的数据分析可将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并依据游客在平台上的关注点来进行预期分析,以此来建构完整的信息宣传体系,进而提升承德地区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

2.2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

为确保国际化交流平台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加强旅游产业与关联型技术的融合力度,并通过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对接、数据信息的高效率处理等来对旅游资源的格局进行布置。与此同时,应注重游客的体验度,确保游客在旅游期间可通过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游览,而非被动式游览。为此,在外宣平台上应针对不同国家进行对口语言设定,并提供文化交流平台,令国外用户通过平台交流来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知,同时此种语言篇幅的设定以及功能程序等应与各国家的操作习惯为主,进而来提升文化信息、旅游信息高效率传输。在外宣平台可设置角色窗口,并以国外读者的身份来对阅读方式、旅游关注点、文化接受模式等进行模拟,以此来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文本信息,令游客在进行阅读时,不会产生语言障碍、文化障碍等。例如,在对皇家园林文化进行宣传时,大部分游客会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方式进入官网进行查询,此时,平台系统的数据检测可自动对信息进行推送,并建立相应的场景来增强游客的代入感,进而来提升文化的渗透力度,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

外宣平台的建设也可引进国外外宣理念,将整体旅游资源侧于探索、情感方面,例如,著名度假景区夏威夷,其官方网站几乎涵盖所有的旅游资源,并通过视频、互动模式来对衣食住行、游玩等项目进行详细介绍,令游客通过模块化操作便可实现一站式服务。为此,承德地区的旅游外宣平台可充分借鉴此种模式来完善自身的宣传体系,以此来为国外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

2.3 以“一带一路”为基础推广旅游品牌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体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市场体系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承德地域来讲,避暑山庄、金山岭长城、木兰围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其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时,也对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播。为此,承德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建立以项目、产品为主的旅游品牌,令国外游客在参观游玩的过程中,可通过景点、人文、环境等对承德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刻认知,以确保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等得以传播。同时旅游部门应针对景区环境来制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并对各类产品进行文化与功能层面的定位,通过中心目标的确立来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应用,以此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承德旅游经济外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一带一路”倡议与承德旅游经济外宣路径研究。通过建立以全媒体为主的外宣平台、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推广旅游品牌可建构完整的承德旅游宣传体系,并实现文化层面、交流层面、品牌层面的积极影响,以此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杰,郑向敏,李实.合作态势与权力角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解构[J/OL].经济地理:1-14[2019-09-23].

[2]潘秀昀,牛明会,霍鹏飞.传统文化助力特色旅游发展研究——以“承德清音会”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1):84-87.

[3]王森琪,张铁,高广,李京龙.新形势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经济多态发展道路探索——以承德市兴隆县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3):188-189+194.

作者简介

米淑一(1975-),女,河北省滦平县,硕士,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英语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语言学,工商管理、翻译。

猜你喜欢

承德地区旅游资源一带一路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非遗旅游外宣研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承德地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承德地区宝玉石找矿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