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质量探究

2023-05-18王海荣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规范质量

摘要:实施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示改革开放成果,全面、翔实记录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还是引导全国乡镇志、村志编修科学发展,培育爱乡、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质量是志书的生命,从编纂阶段就要把质量放在首位。志书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原稿的编纂质量,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对书稿的审读、编辑、加工,对提升志书质量也至关重要。文章从编辑出版了多批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的实际出发,探究提升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质量的方法。文章立足于内容编纂、志书出版规范细节、图片的选取三个大的方向,从特色篇目的设置、人物记述的规范要求、大事纪略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凡例中指导思想的表述、史实性问题、行文的记述要求、书稿中的统计数据、图片的质量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编辑出版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文章不仅是对以往工作的思考与总结,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有助于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在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编辑出版;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规范;质量

中图分类号:K29;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197-04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在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中提出:重视军事、武警及其他各类专业年鉴、民族地区地方志、乡镇村志和地方史编纂工作。指导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志书编纂工作,做好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组织编纂工作[1]。为了更好地完成纲要中提出的对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组织编纂工作任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印发了《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2016年印发了《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后又对这两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2019年对《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修订,2022年对《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实施方案总结了以往工作中的经验,吸取了教训,对指导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笔者参与了第三、四、五、六、七批中国名镇志丛书8部镇志和第一、二批中国名村志丛书2部村志的出版工作。同时,依据这两套丛书的出版要求,完成了8部镇志、3部村志出版前的质量核查工作,每次都出具了具体的书面检查意见,指导编者对书稿进行修改。笔者现从编辑出版角度就提升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质量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内容为王,从编纂方面提升原稿质量

(一)特色篇目的设置要精准

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区别于传统镇志、村志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名”字上,常规的镇志、村志中的建置沿革、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社会生活等基本情况都在基本镇情、基本村情中完成了记述。各個镇村的“名”与“特”以设置特色篇目的形式记述,是各个镇村的特色、亮点,也是其独有的名片。特色篇目使各个镇村的特殊之处、亮丽之处能够脱颖而出,独具特色,又能简明、形象地把这部分内容呈现给读者[2]。例如,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以“瓷”为特色,在《浔中镇志》中设置了名窑名瓷、制瓷工艺、陶瓷科研、“瓷圣”何朝宗、瓷乡之旅篇目,全方位展现了浔中镇“千年古镇 瓷都明珠”的特色与风采。

此外,在特色篇目的设置中要避免过重的商业色彩。《陈砦村志》中,原书稿以陈砦花卉集团为主体,从集团组建、效益与荣誉、视察与交流合作、市场集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记述,但记述主体为陈砦花卉集团,经济、商业色彩过浓,有一定的广告嫌疑,不能很好地反映陈砦村的发展。经审读稿件,笔者建议编者以陈砦村为记述主体,从其花卉产业发展的角度记述,对原有内容进行整合、删减,把篇目名称改为花卉产业,下设产业兴办、产业效益、产业交流、产业管理。修改后侧重点、记述角度发生了变化。如此既反映了陈砦村的经济发展,又体现了陈砦村作为经济特色村入选中国名村志丛书的立足点。

(二)人物的记述要规范

已经出版的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设置了“名人与名镇”“名人与名村”篇目,主要收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本镇、本村的活动和对本镇、本村发展所做的贡献[3]。下面会设人物传略、人物表录,还设有“名人与XX”(XX为镇村名)分目,专门记述名人与某镇、某村的事迹。在人物的选取记载上,建议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收录的人物知名度高,要站在全国读者的立场上,坚持高标准,名人确实要“名”[4];二是人物确实与本镇、本村关系密切;三是内容要真实,如实记述人物在本镇、本村生活、工作过的情况。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008年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因此,在人物传略中人物的选择方面,要选取已经去世的人物[5],按生年排序。有的镇村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特别杰出的代表人物,如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党总支)书记、镇办和村办企业的董事长等,在志书编纂过程中,编者经常把此类人物也放在人物部类下进行大量的、隆重的记述,没有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在审稿中遇到此类问题,要和编者沟通,说明原因,然后兼顾实际情况,把此类人物采用“以事系人”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内容,移至正文其他相关处进行记述。

(三)要正确理解大事纪略篇目

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设置了大事纪略,编者首先要准确理解大事纪略的编纂原则,这样才能把本镇、本村发展史上的大事、要事线性提炼出来。大事纪略不同于大事记:一是二者体例不同,大事记采用的是编年体,大事纪略采用的是纪事本末体。二是选取事件的标准不同,大事记入选的标准是站在当地的角度,将本镇、本村的大事逐年逐条收入。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中的大事纪略是站在全国读者的角度,选取对本镇、本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按照时间顺序采用纪事本末体记述。大事纪略的编纂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事条的选取要从镇村的大事、要事入手。编者要站在全国读者的立场和高度,选取确实是本镇、本村发展历史上的大事、要事,是对本镇、本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意义的事情,不能事无巨细地罗列很多事条。

第二,事条的记述文字不宜过多。限于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单本书的体量,此篇目不宜占据较多版面,事条以15~20条为宜,每条200~300字较合适。因为地域面积较小,镇里和村里发生的大事、要事不能与省里、市里等发生的大事、要事同日而语,从全国的角度看,本身事情就不是很复杂,所以不宜采用大量的语言进行特别详细的记述,把重要的事情完整且简要地介绍一下即可。

二、注重细节,在出版规范方面精益求精

(一)凡例的指导思想要突出政治性

凡例中第一条應是关于指导思想的表述,因方志出版社以出版志书和年鉴为主要领域,各地志书和年鉴的编纂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官修”,所以对省、市、县(区)三级综合志书、年鉴的凡例和编辑说明,社里规定要有关于指导思想的表述,且统一以党的十九大之后写入党章的指导思想为规范表述。

具体表述必须有以下内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史实要准确

志书的首要要求是存真求实,内容必须真实、准确、权威、可靠[6],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不论是在出版前的质量核查阶段,还是已经进入出版流程的三审三校阶段,镇志、村志普遍存在史实不准确的情况。在以下几方面务必准确:

第一,收录的艺文内容要准确。已经出版的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设置了艺文杂记篇目,里面会收录一些各镇、各村的诗词、赋、楹联、碑文、散文、传说、掌故等。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选录的古代人的诗词、艺文部分,一般集中于用字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镇村地域范围较小,流传下来的艺文本身就不多且十分小众,编者能选取的范围十分有限;二是在保存、流传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多个版本,编者在选录的时候不一定是规范、准确的版本。编辑对此部分内容核查起来也很困难,会出现疏漏或者没发现错误的情况,对专业性要求特别高,一般都是在编辑审读、核查的基础上,社里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审核把关。

第二,领导人讲话内容要准确。涉及此部分内容,编辑一定要高度敏感,具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7]。领导人活动时间、地点、讲话要核对权威来源,如领导人文集、领导人年谱等。引用内容要是已经公开出版的。如果是二次引用,不要过分相信上一次的来源,依然要逐字核对,确保准确。如不能核对,对引用内容没有完全把握的,建议规避掉。

第三,其他易出现史实错误的地方。历史事件、建置沿革等涉及的人名、地名、官职、事件内容、名称等要准确,活动名称、举行地点、参加领导人、所获荣誉要准确,引用的民歌、俗语、方言等要准确。

(三)行文记述要符合志书要求

志书不同于文学创作,对行文记述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中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条对志书的行文、用字方面作出了规定与要求。

在记述语言方面要求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避免使用地方性方言、土语。如果在志稿中个别地方出现当地的方言、俗语、土语等,最好添加括注,以便于理解。如果是在“风土民情”下有专门集中记述当地方言的分目、条目,除了记述当地方言读音外,还可以把当地典型的方言和普通话以对照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例如,《烔炀镇志》通过“方言—普通话”前后对照(如弄松人—捉弄人)的形式,罗列了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称谓方面的方言;《唐崖镇志》采用了简表的形式,在表格中以一列方言、一列普通话的形式,呈现了湖北省咸丰县唐崖镇称呼类、动作类、体态类、描述类方言与普通话的对照情况。

记述内容上要求述而不论[8]、直陈其事、言简意赅。志书是客观记述一地发展情况的,要求客观、全面、公正,不能添加编者自己的观点,不使用评价性语言。行文风格上要求使用陈述性语言,避免使用抒情性、夸张性语言。同时避免使用一些空泛的议论、套话、广告用语、宣传口号、工作报告式的语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第一,叙述主体为第三人称。志书是对某地或某个实体的客观记述,因此要求以第三人称叙述,不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我镇、我村、本镇、本村”等叙述。第一人称的动词“来”也应改为“到”。

第二,数字、标点符号和计量单位的使用要符合标准。总体上,镇志、村志中的数字、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为标准。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建议:一是数字的使用大体遵循得体原则和局部统一原则;二是同类别同形式,即对同一种情况全书统一采用一种数字形式;三是要注意书名号的使用,主要存在使用扩大化的问题,如项目名称、表格、证书、协议等不使用书名号,只有是精神文化产品的才使用书名号[9]。

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发布的《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和已废除了的单位,且同一事物的计量单位前后要统一。计量单位使用汉字,不可用字母表示。对在引文中出现的单位可原文照录,不进行换算;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事情涉及使用亩、丈、尺、寸的可不进行换算。

(四)统计数据要真实、准确

镇村不同于省、市、县(区),保存的资料比较少,且不充分[10]。在镇志、村志的编修中,由于资料本身的不完整、编者的疏忽、编修过程中录入错误等多种原因,因此每本志书都会出现统计数据不准确、前后“打架”的情况。对于同一数据,如镇村面积、人口等,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会出现数据前后不一致、不对应的情况;二是文字中记述的数据和表格中的数据不一致;三是在不同的表格中数据不一致。另外,比较典型的数据问题是各分项之和与总数不对应、各分项所占总数比例不对应、各分项所占总数比例之和大于100%等[11]。

这都是数据错误,是编纂过程中引起的事实性错误,笔者在发现后,会前后进行比较、鉴别,也会请编者核实修改。为了保证志书的准确性,建议从编纂阶段就严把数据关,严格审核书稿中采用的数据,必要的地方可采用数学运算进行验证。书稿中的数据原则上要做到准确,且对同一事物的统计前后要一致;书中的数据前后核算不能自相矛盾,必须经得起验算,要正确、无误[12]。具体要做到文文一致、文表一致、表表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例如,全书中关于镇里、村里人口数量、户数、男女人数、各年龄段人数等的统计要准确,且数据要前后一致,相互之间要吻合。

三、精选图片,提升志书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依据实施方案,不同于传统的镇志、村志,尤其突出图片的作用[13]。一本30万字左右、200多页的镇志、村志图片多达200多幅,少则100多幅,图片体量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因此,图片的選取、质量直接关系到整本书的质量。入志图片要能体现存史价值、观赏价值,最好能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一)图片的选取在于“精”

在大的方向上,图片的选取遵循“二要”“三不要”原则。一要选择主题鲜明、突出镇村特色的图片;二要选取有意义、有价值,能体现镇村发展实际的图片。一不要过多使用会议图片,避免过度使用突出领导的照片;二不要随意使用国家现任和前任领导人的照片,如确须使用,要按照《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和《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的相关规定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获批后方能入志,公开出版,建议尽量不要选用;三不要选取带有广告色彩的图片。

(二)图片要清晰、美观

第一,图片的清晰度要达到出版印刷要求。前几批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出版过程中,多部镇志、村志到出彩样环节看到图片彩色效果后,才发现有的图片不够清晰、模糊的问题。后来几批丛书的出版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志稿排版过程中,就与排版人员一起关注图片的清晰度问题,关口前移,尽早发现问题并与编者沟通解决,对图片进行调整。为了保证图片质量,笔者要求编者提供存储大小1M以上、格式为tif或jpg、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300dpi以上的图片。

第二,图片要体现观赏性。图片的拍摄角度要选好,尽量从正面拍摄,不要出现倾斜、侧面的情况。画面尽量干净,不要出现很多杂物,比如建筑物前有电线、场景中有很多人物等。文前图片和背白页图片尽量选取适合占满版的图片。依据丛书整体设计,文前有7~9页彩图,正文中的背白页也是需要补上图片的。建议编者选择场景较大、视野宽阔、画面优美的景物图,突出美感。

第三,图文要高度契合。图片要与文字契合,尤其是随文图片,要与正文中的记述文字吻合,再加上合理、科学的排版设计,使图片与文字相互呼应,图文并茂,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14]。

(三)使用图片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注意图片的著作权问题。图片的图注文字中须标明摄影者、提供者姓名或者供图单位,建议在图片下方标注。如果摄影者、提供者或供图单位过多且集中于几个人、几个单位,可以统一在编委会名单或者编后记中予以说明。

第二,图注文字要完整、准确。首先,图注文字要素要齐全,即要包含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等信息,对图片内容进行简要且完整的说明。其次,图注文字要与图片内容对应。在审稿中发现,图注文字与图片内容不吻合或不完全吻合的情况时有发生,从志书的准确性与资料性的角度来讲,也要求对图片进行准确、全面的说明。因此,图注文字要与图片内容一致,要吻合。

第三,涉及国界的图片不能随意使用,须酌情处理。《陈砦村志》在花卉产业篇目中,有一幅陈砦花卉市场辐射示意图。原稿中,编者以我国地图为底图,以郑州为中心向各地辐射。此图涉及国界、省界等行政区划界限,需要有审图号才能公开使用[15]。审读后,笔者把我国地图底图去掉,改为直接以郑州为中心线性向各地辐射,在各个方位上只出现各地的名称,凸显示意图的效果,即此处不过分追求地理方位的准确,只向读者展现花卉市场的辐射范围。

镇志、村志中一旦确定使用涉及我国版图的地图,一定要准确、权威、完整,区域不能有缺失;涉及国境线的一定要走向准确,以最新版的国家权威地图为准。

四、结语

本文从编辑出版的角度探究了提升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质量的方法。编者和出版社编辑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严把志书的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全力打造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精品镇志、村志,使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成为载录乡愁、传承乡音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成为各地民众热爱家乡的乡土教材、各界人士了解方志的窗口与平台。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J].中国地方志,2015(9):6.

[2] 藏秀娟.试述名镇名村志编纂与镇村发展[J].江苏地方志,2020(5):72-74.

[3] 陈泽泓.简明方志编纂教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274-275.

[4] 王晖.乡镇村志编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地方志,2018(2):18.

[5] 沈松平,乔方悦.关于《中国名镇志丛书》《中国名村志丛书》编修的思考[J].史志学刊,2018(2):57-58.

[6] 刘树波.新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J].黑龙江史志,2010(20):4.

[7] 王舒.新时代强化出版编辑政治素养刍议[J].出版广角,2021(7):55-57.

[8] 张维.浅议史、志、鉴内容结构的关系与文献价值[J].史志学刊,2019(4):50.

[9] 黎洪波,利来友.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M]. 4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8-79.

[10] 陈迟.新时代街道志在编纂机制、资料搜集和突出特色方面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上海地方志,2021(2):25-26.

[11] 武星斗.志书、年鉴常见编校差错辨析[J].新疆地方志,2007(1):20.

[12] 詹跃华.谈志书数据运用技巧[J].福建史志,2020(3):19-20.

[13] 汪德生.以名镇名村志为引领,推进乡镇村志编纂之刍议[J].新疆地方志,2022(3):15.

[14] 韦洁琳.论新时代编辑的自我修养[J].出版广角,2021(1):58.

[15] 谭桂声.怎样避免政治性差错[J].中国编辑,2006(6):53-55.

作者简介 王海荣,编辑,研究方向:志书、年鉴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规范质量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质量”知识巩固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