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融合教育路上的一朵向阳花

2023-05-18修艳秋任闪闪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听障儿童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修艳秋 任闪闪

摘要:融合教育就是创造一切环境,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干预让特殊儿童无限接近普通儿童,最终融入主流社会;同样对于普通孩子而言,从小培养平等、接纳、尊重和包容的优秀品质,这是普特儿童融合的“双赢”教育模式。随着国家大力支持特殊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融合教育,让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融入正常学校学习,提升特殊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加上教师的专业指导及评估,这样才能够真正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融合教育 特殊儿童 听障儿童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等待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相信生命总是充满奇迹,奇迹的路上铺满爱和教育,这里可能会有努力付出的艰辛,也会有坚持和绝望,但在生命的力量面前,只要有阳光花儿定会茁壮成长。幼教专业的我,从事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已有18载,面对特殊孩子每每总会感叹和怀疑,也往往会失去当初的乐观与期待,或许这就是我们要俯下身子做教育的原因,只有站在儿童的高度,以他们的眼光去打量、去感知、去触摸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够更清楚如何去教育儿童。

一、有教无类是理想社会和教育的融合

自党的十九大后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加大力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工作要求后,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真正面向每一位孩子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新时代我国教育要坚持有教无类,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努力提升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努力通过合适的教育方式,让特殊儿童获得更多实践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各项能力充分发展。在融合教育中,只有教师和孩子,没有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之分,让融合教育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儿童,让特殊儿童也享有出彩的幸福生活。

进入新时代,必须加快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融合教育的发展将开创“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格局。而在学前教育领域,学前融合教育通过综合干预可以帮助幼儿在社会、情绪、身体和认知方面多线发展,减少特殊儿童表现的差异性,能够进入正常教育系统学习。

自2019年建园以来,百合路幼儿园共接纳了听障幼儿1名、自闭症幼儿2名,通过与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联合,针对幼儿的特殊需要,有针对性地评估、诊断、教学、再评估、再诊断,制定适宜的融合教育方案及实施办法。近年来该园与语训部的学生,开展了园本特色绘本阅读课程,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将绘本阅读延伸到五大领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参与社会性实践能力,同时重点优化课堂融合教育,从关注幼儿个体能力出发,在满足多样化和差异性的角度,增强课程活动的适用性,在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中,不断调整教育方法,有效提升特殊儿童的各项能力。

二、因材施教开启融合育人新模式

融合教育的口号越喊越响,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幼儿园开始接受特殊儿童,从一个特殊的群体融入正常儿童的教育环境中,目的是促进特殊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环境,也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及家长了解和接纳特殊儿童。我们发现一个包容、接纳的环境以及专业性的指导对特殊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常规学习、关注同伴、同伴模仿、遵守社交规则、独立游戏、生活自理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一)问题提出

小苏是百合路幼儿园的第一位特殊孩子,在刚出生做听力筛查时被诊断为先天性极重度耳聋,专家建议佩戴助听设备进行语言康复训练。2018年9月,小苏植入了人工耳蜗,一个月后耳蜗开机,进入康复中心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由于其年龄小不能适应康复环境,经常哭闹,康复效果甚微,在康复老师的建议下被送到百合路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幼儿园老师详细了解了小苏的基本情况,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他不喜欢与小朋友玩,平时也不说话,不参与任何活动,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不语,表现出害怕的情绪,老师们感到无所适从,但又担心小苏错过黄金干预期,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老师与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教师进行交流研讨,为小苏制订一日活动重点学习计划,同时做好家校互动,让康复训练融入一日教学活动中。

(二)具体实施

小蘇于2019年9月入园,生理年龄3岁,听觉年龄11个月。对于一个听障的孩子来说,听觉、语言、言语、认知、沟通这五项能力都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评估与指导,虽然孩子通过佩戴耳蜗,能听见声音,但是从听得到与听得清到最后听得懂,从察知声音、分辨声音、识别声音到理解声音,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因此,根据孩子的特殊需要进行有差异的“爱、教、评”是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而根据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同伴将是特殊孩子成长环境中最直接的引领者。

1.同伴是儿童融合教育的帮助者和保护者

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常遇到生活适应、幼儿沟通交往等各种问题,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更是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因此,同伴的帮助成为听障儿童成长进步的阶梯。

基于听障儿童自身条件,在嘈杂的环境下对声音的辨识能力会下降,时常会有听不清的情况,影响幼儿之间的交流,会有小朋友不喜欢与他玩,他会感到委屈。这时伙伴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及时向教师反映事情的情况,教师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刚入园的小苏面对老师和小朋友的问好,总是藏在妈妈身后,胆怯地走进教室,一上午也不说一句话,无论老师怎样引导也都是点头或摇头,似乎也听到了声音,只是不会表达而与老师和小朋友产生了距离感。因此,老师特意为他安排了两位小朋友一起玩,每次玩玩具三人要一起分享,外出活动要手拉手一起做游戏,遇到问题同伴可以互相帮助解决,也可以求助于老师来帮忙;老师也试着蹲下来亲切地与小苏打招呼,就这样小苏渐渐变得自信起来,成为活泼爱笑的小男孩,也知道早上入园时要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2.同伴是儿童融合教育模仿对象和指导者

首先,同伴是听障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模仿对象。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是教育,入园要有序完成常规检查活动、晨间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午餐午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户外游戏时与老师和同伴互动等,这些都是在耳濡目染的模仿中习得新技能,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对于听障幼儿小苏来说最大的障碍是语言的问题,因此,同伴作为小苏的语言小老师,每次老师说过的话,同伴都会再重复说上几遍,以便小苏理解。

其次,同伴是特殊儿童的指导者。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培养小苏主动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老师安排当天值日小伙伴来帮助他。2020年小苏升入中班,经过在幼儿园一年的生活学习,语言发展有很大的进步,能够说出简单的句子,对于想要了解的事物能够提出疑问,但是和同龄幼儿相比,语言表达时有不清晰、个别发音出现错误的现象,且处于被动表达状态。对于听障的孩子来说,听觉、口语的发展直接影响孩子今后语言康复成效,为了能让小苏适应幼儿园环境,老师在游戏活动中鼓励他与同伴交流,一起画画,一起唱儿歌,一起游戏;同时指导家长选择适宜的低幼读物,和孩子一起阅读。在家庭、幼儿园及专业康复老师的指导下,小苏各项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坚持的意义,看到了普通幼儿的接纳和爱的传递。

3.同伴是增强团结友爱的催化剂

在小伙伴的帮助下,不仅培养了特殊儿童沟通交往的能力,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对于普通幼儿而言,他们也学会了关爱他人,帮助弱小,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得以增进,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

过度的照顾实际也是变相剥夺孩子的权利,在幼儿园孩子们做什么,小苏就做什么,平等对待,一视同仁,遇到语言发音困难时老师帮助正音,矫正发音,同时鼓励大胆发音。老师观察小苏在园大小活动,如游戏、户外、上课,发现他在画画时很专注,绘画内容很丰富,当别的孩子还在犹犹豫豫不敢下笔时,他已经把脑海中的天马行空搬到画纸上,每个角色都要赋予生命,一张张迎着太阳的笑脸,展示着一个充满童真的世界,而且每幅画都会有太阳,他不拘泥于我们平常见到的太阳,红色、绿色、黄色、蓝色都是他笔下太阳的色彩。

在欣赏环节,小苏的作品展示出来时,大家都投来了赞赏的目光,一边鼓掌一边说“你好棒呀,画得真好”,他这时就会把头缩起来害羞地笑。从这以后,小苏每天都是蹦蹦跳跳地進班,也会大声地打招呼,还会主动向大家讲解自己画的内容,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提高,能够独立讲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喜欢向同伴展示绘画和手工作品,虽然说话的时候会断断续续,但是他更愿意主动表达了。

三、真正做到“无痕融合,无痕教育”

在自然环境中,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规律,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通过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游戏活动,塑造幼儿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接纳包容每一位特殊儿童,真正做到公平正义与幸福美好生活的融合。

2021年9月进入大班之后,小苏和其他孩子一样,好学、好问、求知欲强,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老师,今天吃什么点心?”它是什么做的?“为什么我都6岁了还没掉牙齿?”“为什么太阳和月亮同时在天上?”他的问题一点不比其他孩子的少,甚至更喜欢探究周围的事物

层出不穷、千奇百怪

,感觉他就是一本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每次解答时他的眼睛瞪得溜圆,小耳朵也会支棱起来,认真聆听每一个答案,听完之后总会说一句“原来是这样啊”。

课外活动时,他喜欢闭上眼睛聆听操场的微风、树上的鸟啼和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他的小耳朵特别灵敏,每次捕捉到老师发出的指令,他会立马执行。比如,快速收拾桌面垃圾、快速归队、快速调整坐姿,大声提醒其他还沉醉其中的幼儿。有时小朋友玩玩具,时间一到,大家都跑了,这时他就会默默地蹲下来一个人收拾满地的玩具;当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蹿下跳、跑来跑去时,他会走到小朋友旁边提醒他们,这样很危险容易摔倒,容易撞到别人注意安全;看到小朋友闹矛盾,谁也不愿意搭理谁,他总是劝说大家,因此也收获了小朋友的喜爱,班级里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欢声笑语。

四、收获希望,让融合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在接收第一位特殊儿童时,老师并不知道什么是融合教育,一些老师甚至质疑为什么要接收这种孩子,完全可以交给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佩戴着耳蜗,不能磕着碰着、不能淋雨出汗,更主要的是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的孩子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当老师了解到背后的原因,开始摸索适合他的教育方法,为了提升小苏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不停地鼓励并示范正确的表达方式,只要多学会一个发音,老师就会兴奋一整天,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力,而幼儿园能做的就是更多地去了解、接纳每一个孩子。

三年来,小苏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就像他的画那样,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太阳,都会发光发热照亮周围,温暖每一个人。现在的他能够战胜自己,勇敢地在公众场合大声发言,团结同学,主动与人交往,他从三年前需要别人处处照顾的对象,成长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孩子。他与普通孩子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现在的口语水平超过了班级的个别幼儿,这也让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即使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环境中也有自己的价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心对待每一个幼儿,在正确的引导下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鼓励像小苏这样的幼儿大胆表达,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消除因身体因素产生的自卑情绪,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做好引导工作,为普特儿童搭建友谊的桥梁。在融合教育活动过程中,为特殊儿童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开出自己的灿烂之花。

结语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表明,积极的态度是促进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学前融合教育为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特殊儿童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对其身心健康和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在园普通儿童建立平等、关爱、协作与助人的良好品质具有积极意义。让我们用爱心和童心温暖生命,用理解、欣赏与热爱去陪伴和培养每一个幼儿,让每一粒特殊的种子,迎着朝阳,借着融合教育的春风,开出最美的花朵,随风飘舞,将公平、幸福之花开满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蔡蕾.学前融合教育理论与务实[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卢瑶瑶.豫见融合——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实践案例[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20.

[3]李拉.融合教育课程:概念、性质及发展方向[J].现代特殊教育,2021(10):1317.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听障儿童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早期阅读在听障儿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