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道”与“术”

2023-05-18孟帆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诵读思维品质

孟帆

摘要: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片面追求技巧,过于看重答题模式的问题。其不但偏离新课标的素养目标,而且无异于揠苗助长。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术”是指相关知识点和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才是散文阅读教学的“道”,阅读教学应始终坚持这个正道。本文以《囚绿记》等课文为例,阐释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道”与“术”。

关键词:道与术 诵读 思维品质 实践力行

一、阅读“道”与“术”的内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除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随着“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必由之路,是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许多教师在教学散文时片面追求技巧,过于看重答题模式,认为鉴赏能力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即使投入时间与精力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此索性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只把答题技巧灌输给学生。

散文阅读教学的“术”是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散文的相关知识点和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的讲解。“道”是指对如何通过散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品质,以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只有“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才能有朝一日达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境界。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在一定量的练习后帮助学生“建模”,总结一下具体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模式等,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道”与“术”。

二、由“术”入“道”的路径探求

散文与古诗词除了语言形式不同之外,彼此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二者的内核都是情感表达,诗歌用意象表达情感,散文通过人、事、物、景表达情感。学习散文也要和学习古诗一样重视诵读,在理解之后将精彩段落反复吟咏,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之美、生命之美,触及文字里蕴含的审美情趣、生命智慧。散文彰显的人间万象,是作者诸般阅历的艺术呈现,情感是一篇文章最深层的部分,鉴赏需要披文入情,用心阅读和理解。阅读文本是通向理解的必然路径,理解文意是阅读文本的真正目标。阅读重在“理解”。而真正理解领悟一篇文章的深层内蕴仅靠阅读技巧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文学阅读之“道”。

在教学《囚绿记》一文时,笔者强调要反复诵读重点语段,在诵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并领悟文中蕴含的情感。为此,笔者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板块。

首先,初读课文,发现那一抹绿;

其次,品读悟情,走近那一抹绿;

再次,析读悟旨,品评那一抹绿;

最后,再读课文,升华那一抹绿。

五、六两段和八至十二段情感真挚,适宜诵读,笔者让学生反复诵读,画出情感色彩浓烈的词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发现那一抹绿”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依据景物线索——“绿”和情感线索来梳理文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快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为解决接下来的问题做铺垫;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第一步骤:梳理文脉。

“走近那一抹绿”的设计意图是以八至十二段为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来领悟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的细微变化,培养学生品味和鉴赏散文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情感因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其内心如此纠结。将学生的关注点从绿枝条自然地引到绿枝条的特点上。绿枝有外在特点,也有内在精神。囚绿部分有描写绿的外在特点,寻绿和赏绿部分也有描写,在第七段二者形成了一种对比,这种前后变化突显了绿的内在精神,宁可纤弱细瘦甚至死亡也要追求光明与自由。这既概括了物的特点,也为下一步探究绿的象征意义做了必要的铺垫。

“品评那一抹绿”的设计意图是适时介绍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绿的象征意义,领悟文章主旨。从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卢沟桥事变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包括陆蠡在内的中国民众在面对日本侵略的时候是怎么做的,让学生逐步理解不管是常春藤或作者,还是当时的中国人民,他们都渴望光明和自由。

散文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真正独立思考,肯定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解读。至此“绿”的象征意义,即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就自然显现出来。通过表层的人、事、物、景挖掘文章内在的品、理、志、情是散文阅读的主要路径,但如果阅读教学仅限于此,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笔者设计第四个板块目的是拓展延伸,实现由“术”到“道”的提升,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绿枝条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请你从孔子、司马迁、史铁生、江梦南等人物中选取一个,并使用比喻、拟人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

有学生写道:

你是三千年屹立不倒的高山,仰之弥高;你是戈壁滩上坚强挺拔的胡杨,直指蓝天;万余字的语录是你一生思想的浓缩;平凡朴实的言行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你用博学智慧展示了儒家精神,你用谆谆教导开启了教育的先河。在那黑暗动荡的年代,你手持仁爱的火把,照亮历史的天空!(孔子)

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阅读教学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品质,也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另外,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还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關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四种理解,你倾向于哪一种?

1.对绿枝条顽强不屈、永向光明的生命精神的赞美;

2.把绿枝被囚禁比喻为中国人民被欺凌,把绿枝条的不屈服比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3.当爱变成一种占有时,就成了一种伤害;

4.当一个生命个体被强大的外部力量压抑控制时,外力可以改变甚至摧毁他的形体,但他仍然可以保持本性,选择坚贞与不屈。

设计这个问题并不是让学生判断对错,而是想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上教学由浅入深,披文入情,就是为了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由“术”入“道”。

三、阅读之“道”的不同层面

高中散文阅读亦承载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文化素养之任务,如果说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散文阅读的感性层面,那么思维品质的提升则是其理性层面,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归止之处。

在比较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反动派残杀革命青年,鲁迅先生对此非常愤怒,那么他为什么不选择与反动派直接拼命,却选择外出躲避?如何看待这种“逃走”?这是不是一种怯懦?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些问题让学生陷入了思考之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这个比喻论证的含义是什么。先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最后点拨学生,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是在说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他并不希望青年人做无谓的牺牲。真正的勇者,不是拔刀而起,挺身而斗,而是需要保持理智,勇于战胜恐惧与痛苦,穿过生命的疾风骤雨,跨过心灵的坎坷泥泞,反畏成勇,大勇成智,让生命焕发更耀眼的光彩!问题的合理设置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发现问题,修正自己的认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得以提升。

散文阅读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之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努力让学生领略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基于此,教学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时,笔者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激趣与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第二课时是《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第三课时教学景物描写与情景交融手法;第四课时教学《我与地坛》;第五课时教学《赤壁赋》;第六课时感悟散文中的情思;第七课时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解读散文中的哲理;第八课时总结第七单元各篇中体现的自然情怀;第九课时落实写作能力的训练,设置写作练习。整体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前面五个课时是重点篇目的教学,第六课时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第七课时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八课时是总结各篇中的情感,第九课时是落实写作能力培养。以第七课时为例,设置了三个主要任务。任务一:寻象问境,缘情探因。任务二:千古难题,如何解得?任务三:生命葳蕤,根在何处?在学生思维受限时,笔者予以提示:人在与自然的深情对望中,有了生命的契合和灵魂的安顿。虽历经坎坷,但生命之树常青,枝叶葳蕤,不断从大自然的沃土中汲取养分,心灵的根系愈发繁密。生命葳蕤,根在何处?这样由“景与情”的品味过渡到“情与理”的感悟,再延伸到中国文人内在的“儒道互补”人格结构的分析和背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让学生在提升文学审美能力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领悟祖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深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在教学实践中前行

理论是苍白的,而实践之树常青。将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必须在具体的教学中努力践行,才能不断有惊喜,不断有收获!在笔者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种由浅入深,由“术”入“道”的做法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让优秀作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良好的效果。阅读的原始意义不在于主动求得什么,而在于主体被触动;鉴赏如同展示宝贝,主体与客体产生了共鸣,才能实现有价值的阅读。《吕氏春秋》有言:“善教者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由此看来,教师必须热爱阅读,用心阅读,才能在教学中摆脱生硬的灌输方式,引导学生翱翔于文学世界无垠的天空。

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给学生以广度和深度,使之逐渐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才是散文阅读的“道”,也是“正道”“康庄大道”。而阅读方法、模板术语只是技巧。“道”是“术”的提高与升华,“术”是“道”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不能只有针对考试的“术”的训练,更要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道”,“术”“道”贯通,方至化境。

教育之道如同引路,我们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怎样的路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条新路,这种引导才有真正的价值。教师激趣示范,加以引导后尽量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去感悟、去思考,哪怕一开始耗费大量时间,出现诸多问题,只要坚持这条正道不动摇,当学生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阅读教学之路定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轻松。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張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杨洋.阅读·思考·写作[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诵读思维品质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