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视频在公共危机中的公众情绪引导功能研究
2023-05-18熊思薇卢嘉辉李俊凯
熊思薇 卢嘉辉 李俊凯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法,对bilibili网站新冠肺炎疫情视頻的内容及其弹幕进行研究,挖掘幽默视频的情绪引导规律,为探寻幽默视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正向引导功能提供新思路。研究发现,幽默的角色行为及内容表达易产生积极弹幕情绪;在特定背景下,幽默也会产生异化现象,出现中性及反对情绪:中性情绪往往出现在与疫情紧密相关,需要理性思考的内容周围;反对情绪则大多与国家、民族和社会话题相关。另外,幽默视频所引发的反对情绪往往比较温和,多以讽刺、嘲笑等形式出现。为此,文章认为幽默视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具有较强的正情绪引导作用,同时能够抑制极端负情绪的表达。针对幽默视频的情绪异化现象,文章建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幽默视频首先应把握角色定位,大力宣传正面形象,通过加大对正面角色形象的宣传建构力度,弘扬抗疫正能量;其次,须贴近群众生活,深入挖掘草根故事,在喜闻乐见的基础上进行正向引导;最后,要提高传播立意,立体展现幽默精神,将幽默精神融入抗疫精神之中,最大程度地传播积极情绪,推动全民积极抗疫。总而言之,传播者应充分发挥“幽默”的价值,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稳民心、强信心,做好群众的“强心剂”。
关键词:幽默视频;公共危机;公众情绪;弹幕;新冠肺炎疫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016-0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及全面暴发,长期的居家状态使大众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借助互联网,人们更多地通过线上形式展开交流互动,网络成为疫情期间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与此同时,网络视频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公众通过视频获取信息、分享观点、交流看法,不断进行情绪的接收与反馈,在参与互动中获得共鸣。
媒介化时代,幽默视频体现出新的功能特征。疫情信息的幽默化解构呈现,不仅延续了大众文化时代的娱乐功能,更体现出在疫情特殊背景下对受众情绪的引导功能,有助于调节受众负向情绪,缓解疫情带来的多方压力。但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信息的幽默化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异化现象,在编码—解码过程中造成信息误解,影响受众情绪判断。
弹幕作为在视频播放中实时显示的用户评论发言系统,被看作继微博、微信之后最为广泛应用的社交互动方式。弹幕内容与视频内容同步更新,其参与式、即时性、多元化的交互特征充分满足了当代受众的心理需求,成为舆情扩散的新“武器”。
本文以bilibili网站(以下简称B站)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相关幽默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挖掘幽默视频弹幕的情绪特征,为探寻幽默视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情绪引导作用提供新思路。
一、研究现状
(一)幽默视频的内核架构与运用研究
1.幽默的概念来源
作为一个舶来词,幽默于20世纪初正式进入中国[1]。1906年,王国维首先使用“欧穆亚(Humor)之人生观”的概念来阐发屈原的思想和文学精神。1924年,林语堂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中正式将“Humor”音译为“幽默”。此后,“幽默”一词便在中国文坛风行一时[2]。幽默指的是在外界语言或视觉符号、动作刺激作用下令人发笑的过程,和笑紧密相关[3]。当人们受到幽默刺激时,大脑所产生的愉悦情绪反应通过“笑”这一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现代汉语词典》对“幽默”的定义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这表示幽默并不是无意义的。随着媒介交往中公众自主意识、批判意识的不断增强,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内核,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2.幽默传播的运用研究
情绪传播是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及伴随信息的表达、感染和分享的行为[4]。在社交媒体中,高情绪性内容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且更容易被传播扩散[5]。换言之,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情绪传播呈现加速趋势。幽默视频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负面情绪,Fowler和Christakis分析了社会网络中的情绪感染及其扩散效力,他们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大型社会网络中幸福(Happiness)的动态扩散,发现快乐的距离是三度分隔,如果人们周围充满快乐的人,那么将来更可能变得快乐[6]。因此,幽默的表达能诱导人们的正情绪,并推动人们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通过认知和行为的改变积极地反作用于日常生活,从而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
关于幽默传播,目前学界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广告、文学小说以及社交媒体。这类研究多以幽默风格情节或文本为对象,分析其修辞特征及传播策略。如从幽默广告的特征出发,总结其表现方式,并提出幽默广告实现效益的传播策略[7]。根据调侃式幽默、好坏颠倒式冷幽默和斥拒式幽默等方面,分析新东北作家双雪涛小说的幽默叙事与新东北文化构建的内在关联以及对东北文化传播的意义[8]。以流感疫苗科普文章为蓝本测量幽默健康信息的说服效果及代际差异,研究得出代际与幽默类型对信息分享意愿和信息质量感知存在交互效应,建议应针对不同代际人群选择不同的幽默类型[9]。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幽默的情绪引导功能
在特殊背景下,幽默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其社会意义与功能也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到进一步提升。有研究发现,当新冠肺炎疫情还处于严重性较低的阶段时,幽默增强了信息源的亲和力和社交隔离意愿。当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到严重性较高的阶段时,幽默导致感知风险的下降,并降低了个人的社交隔离意愿[10]。这表明幽默在引导受众的正向情绪感知时,也会降低受众对危机的负面感知。然而,幽默视频是否能够直接引导公众情绪,其机制如何,都尚未有足够的研究。如果幽默视频能够引导公众情绪,那么其在危机事件中的情绪调节作用将会凸显,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幽默视频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公众情绪表达的引导功能。由于弹幕的即时性,其能够直接反映视频内容的诱导作用,为此,本文将幽默视频内容及其所诱导的弹幕作为研究对象。
(二)弹幕及幽默视频弹幕
1.弹幕的概念来源
弹幕(Danmaku)是人们在观看视频时针对随机的作品内容进行的即时点评与评论,它以横向流动的方式呈现,由于其密集发送时如同子弹般在屏幕上飞来飞去,因此被称作弹幕。弹幕发轫于日本,而后被引入中国,AcFun(A站)是最早出现弹幕的视频网站,bilibili网站(B站)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弹幕视频网站。“弹幕在当下几乎就是网络文化的一种不可少的存在,它不仅是一种点评、一句议论,而且是互联网文化的重要形态。”[11]弹幕由于其参与式、即时性与多元化特征,被广大受众群体接受与使用,成为视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受众在观看视频时通过发表弹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想法,使受众本身与视频内容和其他参与者产生虚拟的“共在感”,实现情感上能量的流通。因此,弹幕中的情绪表达,实际上体现了视频的情绪诱导功能。
2.幽默视频弹幕现有研究评价
通过搜索得知,目前学界对疫情相关幽默视频的弹幕研究略微滞后,在中国知网上,以“疫情、幽默”为主题词搜索,仅有1条符合突发公共事件幽默化表达的结果,研究内容为“涝疫結合”黑色幽默式的表达在灾情传播中的特征与作用[12];以“弹幕、幽默”为主题词搜索,仅有35条相关研究成果信息;以“弹幕、疫情”为主题词搜索,仅有63条相关研究成果信息;以“弹幕词”为主题词搜索,仅有22条相关研究成果信息。由此可见,此领域还未被深入挖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从弹幕的解读入手,研究幽默视频的情绪引导作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幽默视频的传播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方法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弹幕视频网站,B站成为众多网络热门词语的发源地之一。随着B站优质视频内容的输出及良好的用户体验感,其作为二次元用户集聚地的身份特征逐渐淡化。2021年度弹幕词“破防”的“出圈”,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B站的主流化趋势。再加上由于其他视频网站及短视频平台技术的限制,无法提取到有效弹幕信息,故本研究最终选取B站作为视频及弹幕的来源平台。
本研究以“新冠疫情”“新冠病毒”“新冠肺炎”为关键词,各选取播放量最多的前十个视频,并综合播放量、弹幕量、发布主体、视频类型考虑:选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两种不同发布主体,结合国内、国外不同陈述内容,以及时事新闻、游戏解说、公益广告不同视频类型,最终选出四个幽默类型疫情视频,并用爬虫软件抓取视频实时弹幕作为受众情绪特征研究的实验数据集,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四个视频如表1所示。
本研究在选取四个幽默类型疫情视频的基础上,分别对视频内容进行了分段分析,通过寻求共性、对比差异,能在最大程度上全面客观反映出不同内容幽默视频中受众所发布弹幕的情绪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在收集到的样本数据中,有一半以上的视频包含幽默元素,由此可知幽默在疫情视频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三、研究结果
(一)弹幕特征
本研究根据各弹幕词在全部样本中的词频所绘制的弹幕词云如下图所示。10个高频词为泪目(1602)、哈哈哈哈(726)、紧张(689)、可爱(636)、小哥(505)、瓦斯(474)、双弹(348)、快递(329)、加油(227)、火炬(212)。其中,“泪目”“加油”表示公众对抗疫工作的支持和鼓励、对国家有效控制疫情形势的信心;“哈哈哈哈”“可爱”表示公众对幽默类型视频内容的积极反应;“紧张”“小哥”“快递”重点出现在中通快递小哥的视频中;“双弹”“瓦斯”“火炬”则更多带有游戏的独特色彩。
为更好探寻幽默类型疫情视频对弹幕情绪的影响,本研究结合视频数据将弹幕情绪分为三大类型,分别是积极情绪、中性情绪以及反对情绪。其中,对于积极情绪中的正向积极弹幕情绪,参考大连理工大学的社交媒体文本情感分类中“好”的情感类进行划分,并加入带有明显疫情背景色彩的“鼓舞型”“感动型”表达,共同构成其表现形式,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二)幽默的正向情绪引导功能
1.积极情绪的实义表达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播中,稳定大众情绪是媒体工作的核心。自带幽默乐观底色的视频所产生的正向积极情绪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很容易稀释现实带来的负向情绪,引发公众正向情绪并通过弹幕表现出来。十大高频词中的“泪目”“可爱”“加油”体现出四个幽默类型疫情视频对受众情绪的积极正面引导,反映了全民抗疫背景下积极的弹幕情绪,也有助于后疫情时代媒介对受众情绪进行正向引导。
在幽默类型疫情视频的弹幕中,常见的正向积极情绪有鼓舞、感动、尊敬、赞扬、相信、喜爱、祝愿等表达形式,受众情绪受到幽默的正向带动作用,不仅有着积极的情绪底色,还包含对疫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传达个人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乐观生活态度。例如快递小哥李杰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视频中,当李杰因为过于紧张而重新发言时,大量弹幕通过鼓舞式表达“加油”、喜爱式表达“可爱”等传递出对李杰的认可与支持。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答日本记者提问视频中,弹幕亲切地将华春莹称呼为“华姐”,表达出受众对其尊敬与喜爱之情。在公益广告幽默视频中,“看久了还有点可爱”“好娇好可爱啊哈哈哈哈”等弹幕表现出受众因视频中对病毒形象的幽默化展示而降低了对新冠病毒的恐惧感。
而在抗疫版PVZ(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解说视频中,除了幽默性表现外,创作者还对视频主题进行了升华,展现疫情期间万众一心的抗疫精神,弹幕则更多出现不同形式的正向积极情绪表达,其中,感动式弹幕“泪目”一词在此视频中共出现1601次,其余弹幕主要体现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一类鼓舞式口号、“向勇士们抗疫英雄们致敬”一类尊敬式口号、“我们一定会胜利的”一类相信式口号。
在视频中出现运送物资车辆的画面时,弹幕也会配合发送车辆上悬挂的标语——“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与此同时,大部分受众选择用红色作为弹幕颜色,代表团结强大的中国。而往往在幽默视频唤起受众正向积极情绪时,由于受到强烈的情感联结,弹幕都会发送“三连”来表示对视频的支持。这种带动形式在正向情绪加持下不断扩散,不仅聚焦了受众的注意力,在结合弹幕营造的集体情感中,更能给予受众身临其境的临场感,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2.积极情绪的无实义表达
在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中,基于高度的情感共鸣,人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不断得到强化。研究统计,在作为分析样本的四个幽默视频弹幕中,“哈哈哈哈”共出现726次,其作为笑声的拟声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学者何芳芝就对背景笑声与喜剧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众笑声比背景笑声更具感染力[13]。通过受众无意识的情绪释放,其产生的无实义积极弹幕情绪会进行裂变式传播,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互联网“狂欢”现象,从而有效释放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
在本研究所选取的四个幽默类型疫情视频中,无实义积极情绪多出现在三种情况下:视频情景内容的带动,视频角色行为的带动,创作者的幽默加工。
视频情景内容的带动指视频所展现的幽默性情景及故事内容引发受众的无实义积极情绪,例如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答日本记者提问视频中,华春莹因日本记者提出荒诞问题而被逗笑的情景引发弹幕大量无实义积极情绪。
视频角色行为的带动指视频中角色的行为引发受众的无实义积极情绪,例如在快递小哥李杰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视频中,李杰因过于紧张而频频忘词时,弹幕被其窘态和可爱形象逗笑,大量“哈哈哈哈”弹幕刷屏。
创作者的幽默加工指创作者通过幽默化的剪辑加工完善视频内容,使其更具幽默性,从而引发受众的无实义积极情绪。例如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答日本记者提问视频中,全程加入了欢快的幽默音频,增强了视频的幽默感;在抗疫版PVZ游戏解说视频中,创作者通过各类剪辑方式增强了幽默效果。
3.幽默文本再创
文本再创是指对传统媒介文本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从传统的“传播者—受众”的单向传播变成双向或多向互动。新文本呈现出一种把原始文本推向深入或对原始文本进行意义消解的样态,从而具有了再创性[14]。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15],随着互联网普及并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网络流行语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在本研究所选取的四个幽默视频中,除了正向积极情绪的表达外,还出现了很多带有网络特色的再创幽默弹幕文本。这些弹幕文本包含鲜明的网络文化及独特的文字符码,使用者常通过比喻、双关、夸张等手法对文字进行再创,在信息交互间呈现出幽默特质。
在抗疫版PVZ游戏解说视频中,“瓦斯”出现474次,“双弹”出现348次,“火炬”出现212次,“树桩”出现169次,成为该视频的高频弹幕词。“双弹瓦斯”指《宝可梦》系列游戏及其衍生作品中登场的宝可梦,“火炬树桩”指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的一种增强型植物,由于其形状酷似视频中的游戏角色,引起同圈层人群的共鸣,有效带动了弹幕氛围。
“真香”作为网络流行语,其原意是指对物品散发出的香味的感叹,后用来形容发誓不做某件事情但最后还是做了。其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答日本记者提问视频中出现,表现出受众对日本记者自愿接种疫苗,却问出“外交部给外媒记者提供机会打中国疫苗有何目的”感到难以置信。
同样在此视频弹幕中,来源于东北方言的网络用语“给我整不会了”及其衍生变体“给我整××了”,被受众广泛使用,带有明显的玩笑意味。在快递小哥李杰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视频的开头,当快递小哥自我介绍“我叫李杰”时,弹幕打趣“我叫不紧张”,幽默化的文本再创也体现出受众的正向积极情绪。
与此同时,在弹幕再创过程中,语音上强调韵脚和谐自然、声调平仄相间,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则多采用谐音双关,如绷不住了——蚌埠住了;再来一遍——再来亿遍。除此之外,在公益广告幽默视频弹幕中,模仿视频中“新冠病毒”角色表情的颜文字表情符号大量刷屏,体现出二次元文化蕴含的幽默特质。这些再创作的幽默弹幕文本,配合视频主体,进行内容生产的再加工,实现视频生产与用户生产间的交互,最大程度地发挥幽默的积极作用。
(三)幽默异化的中性情绪
受疫情特殊背景及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幽默视频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与其相悖的情绪现象,是对幽默的一种解构。中性情绪具体体现在客观、严肃等表达形式上,在公益广告幽默视频中,内容为核酸采样时,弹幕客观科普“做核酸是看是否感染,而不是防病”,通过对视频角色对话可能引發受众误会的更正,提示人们正视核酸采样功能;当出现戴口罩情景演绎时,弹幕出现“不要随意接陌生人的口罩”的温馨提示;也有弹幕选择发送在视频开头,指出“别因为一个广告就觉得新冠可爱啊,清醒点各位”,这不仅是对有些弹幕表示视频中的新冠形象可爱的严肃指正,还能够提醒首次观看视频的受众树立对新冠病毒的正确认识。幽默异化的中性情绪,体现出疫情大背景下公众高度的防护意识及对待疫情的严肃态度。
(四)幽默异化的反对情绪
反对情绪具体包含讽刺、批判、嘲笑等表达方式,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答日本记者提问视频中,讽刺、嘲笑弹幕评论尤为突出,表达了受众对日本记者提出荒诞问题、刻意引起争端的不满。在抗疫版PVZ游戏解说视频中,“听我说谢谢你”歌词弹幕频繁出现在医护“大白”的视频画面下,这是受众对之前部分人“作秀”表演歌舞,影响医护人员工作和休息的不满与嘲讽。相关幽默视频的幽默异化现象表明,幽默的运用要结合特定事件和时代背景进行综合考虑。
与此同时,反对情绪在幽默的加持下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出现“情绪稀释”现象。相较于非幽默视频,幽默视频中出现的反对情绪程度普遍较低,且大多为幽默化的讽刺、批判、嘲笑等表达方式,极少出现愤怒、厌恶等极端消极抵触情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幽默对情绪的积极引导作用。
四、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幽默的角色行为及内容表达能够引导积极情绪。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幽默也可能诱导出中性及反对情绪,中性情绪往往与对疫情的理性思考相关,反对情绪则较为温和,表现为讽刺和嘲笑,大多与国家、民族和社会话题相关。据此,本文认为幽默视频的传播需考虑多方因素,要对视频中幽默元素的运用进行科学引导与合理规制,最大程度发挥其积极引导作用,为危机下更好地引导公众情绪提供参考。
(一)把握角色定位,大力宣传正面形象
视频角色形象作为视频主题的承载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判断认知。在公益广告幽默视频中,创作者将新冠病毒拟人化,为其塑造出一个“傲娇”的角色形象,这种颠覆性的呈现,有助于吸引受众注意,以轻松娱乐的方式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记住防疫指南。但与此同时,新冠病毒的危害性使其无法与娱乐化形象适配,一方面影响大众正确认知,另一方面则容易激起部分受众反对情绪,传播效果适得其反。为此,视频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角色定位,结合时代背景、社会文化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过度娱乐化,通过加大对正面角色形象的宣传建构力度,弘扬抗疫正能量。
(二)贴近群众生活,深入挖掘草根故事
通过分析可知,相较于其他形象,“草根形象”更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建立情感联系,有助于情绪的引导与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快递小哥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极大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有的成为志愿者,主动承担运送物资、接送医护人员的工作;有的逆行返岗,坚持配送,为出行不便的居民买药及生活必需品,成为民众心中美好生活的“守护者”。而李杰作为一名快递小哥,其所代表的“草根形象”能给受众迅速带来亲切感,而其幽默化的行为展现,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也是远大于其他形象的。为此,视频创作者要立足群众,善于发现普通人、身边人的抗疫事迹,结合幽默艺术加工,在喜闻乐见的基础上进行正向引导。
(三)提高传播立意,立体展现幽默精神
幽默视频的升华能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受众受到幽默视频的影响而开怀大笑时,戒备心理降低,此时的视频内容能最大限度调动受众情绪,实现情感联结。在本研究所选取的四个幽默视频中,抗疫版PVZ游戏解说视频中出现正向积极情绪的弹幕频率最高,并集中分布在抗疫事迹部分,通过文字、语音或画面激发受众正向情绪。为此,视频创作者在创作疫情相关幽默视频时,要明确幽默的功能,将其作为引导受众积极情绪的“添加剂”,而不是视频作品的“完成品”,提高视频整体立意。
与此同时,更要注重视频内容对受众情绪的影响,发挥幽默的积极引导作用,避免极端情绪的出现,将幽默精神融入抗疫精神之中,最大程度地传播积极情绪,推动全民积极抗疫。
五、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近年来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公共危机中的舆论引导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消极的舆论引导容易增加民众的恐慌,积极的舆论引导则有助于降低甚至化解公共危机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幽默视频内容及其所诱导的弹幕,探究了幽默视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公众情绪引导功能。总的来说,幽默视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具有较强的正情绪引导作用,同时能够抑制极端负情绪的表达。传播者应充分发挥“幽默”的价值,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稳民心、强信心,做好群众的“强心剂”。
参考文献:
[1] 赵如涵.幽默景观:新时代我国喜剧类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与文化位阶[J].中国电视,2021(12):96-99.
[2] 程晓红.浅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的“幽默”范畴[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6):71-72.
[3] 张立新.视觉、言语幽默的情感认知互动模式—幽默的功能认知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7.
[4] 赵云泽,刘珍.情绪传播:概念、原理及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思考[J].编辑之友,2020(1):51-57.
[5] 赵云泽,薛婷予.危机事件中恐慌情绪传播及群体认知研究[J].当代传播,2021(2):31-35,40.
[6] 詹姆斯·H.福勒,尼古拉斯·A.克里斯塔基斯.幸福感在大型社交网络中的动态传播:过去20年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纵向分析[J].英国医学杂志,2008(337):a2338.
[7] 蔡之国.幽默广告及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08(3):86-87.
[8] 郑玥,王莉,纪秀明.双雪涛小说的幽默叙事及对东北文化传播的意义[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2,24(2):150-154.
[9] 牟怡,张林.幽默说服在医学微信公众号上传播效果代际差异的实验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9):144-150.
[10] 肖毅,余樹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Tiktok上通过幽默视频促进线下的社交距离[J].心理学前沿,2022(13):887744.
[11] 张颐武.弹幕的意义[J].商周刊,2021(3):72.
[12] 张淑华,周志勇.“涝疫结合”:灾情的网络戏谑式表达及其传播社会学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4):161-168.
[13] 何芳芝.背景笑声与喜剧效果的实证研究[J].齐鲁艺苑,2018(2):89-93.
[14] 李佳润.弹幕的价值、问题与优化策略[J].青年记者,2021(22):107-108.
[15]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03-02.
作者简介 熊思薇,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卢嘉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李俊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