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细”让培训更高效
2023-05-17薛彦宁刘晓昀
薛彦宁 刘晓昀
近年来,莒南县坚持“立足培育出实效,培育做到精准细”的工作理念,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涌现出了地瓜姐胡顺花、制茶能手李西红等一大批优秀高素质农民。在2020、2021两年莒南县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中,43人获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502名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学员遴选“精”
精准遴选参训学员是提高培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学员遴选的“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面要宽,二是人要准。前者要求遴选学员要面向全县乡村范围“广撒网”,通过合适的宣传动员渠道、方式方法,让有培育需求的农民朋友了解信息;后者要求根据培育的层次、类型、专业、班次等遴选学员,把真正有培训需求和培训意愿的学员遴选上来。
近几年,学校在遴选学员方面,在“精准”上下功夫。一是“广撒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自媒体等宣传媒体平台,采取印发简报、制作宣传标语、播放专题片、印制《给农民朋友一封信》、借助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推介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学校工作亮点、优秀学员创业事迹等,增强培训吸引力。二是安排专人负责,开展培育对象需求调研。每年农闲时节,学校联合全县各乡镇有关部门,深入社区村居,建立起了由27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92家家庭农场和200余个种养殖大户组成的莒南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库。结合培育对象库,立足莒南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和有志于农业创业的中青年人为主要培育对象,按照 “农民自愿报名、乡镇审核、培育机构把关”三级遴选程序严格选拔参培学员,从而达到了遴选学员要“精”的目的。截至目前,莒南县立足农业主导产业,依据各乡镇优势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与发展等方面的培育需求,共培育高素质农民2573人。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准”
(一)培训方法要“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现场教学、观摩实习等参与式教学方法效果更佳。为了满足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要求,学校一方面按照农民田间学校进社区、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要求,依据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布局,先后打造农民田间学校38处、实训基地5处、创业园2处,成为学员的实践课堂。特别是农民田间学校已成为学校开展参与式培训、学员互动交流、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展示的良好平台。
(二)精准设置培训内容。一是学校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三个调研”,即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调研、涉农科技培训状况调研,广泛听取调研对象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并以此为依据,精准安排培训内容。二是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和学员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制定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训实施方案,方案中规划培训内容和流程。学校从相关农业单位选聘38名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专家,成立了莒南县高素质农民培育专家团,为技能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撑。
三、跟踪服务“细”
跟踪服务是了解掌握培训学员生产经营动态的重要环节。一是制定出台莒南县高素质农民培育跟踪服务指导方案,成立了由52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组成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跟踪服务专家团,按照专业对口、方便指导的原则,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不定时根据高素质农民服务需求,及时细致做好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和部门对接等跟踪服务工作。二是学校选派专职教师组成跟踪服务指导小组,采取集中座谈、實地考察等方式,及时掌握学员产业发展状况和帮扶需求,解决学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三是根据培育工作需要,激发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热情。出台莒南县高素质农民扶持奖励办法,设立表彰奖励资金,表彰奖励优秀实训基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设立扶持资金对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进行物资奖励。四是每年邀请优秀高素质农民代表与学员分享其创业历程,并组织他们参加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莒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