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合成的一种新型祖母绿宝石学及光谱学特征
2023-05-16朱红伟程佑法李婷马霄丁秀云范春丽赵潇雪陈淑祥胡建华
朱红伟, 程佑法, 李婷, 马霄, 丁秀云, 范春丽, 赵潇雪, 陈淑祥, 胡建华
(1.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2.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14;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3;4.深圳市深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20)
祖母绿因其艳丽的颜色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尊崇为世界四大宝石之一,特别最近几年随着彩色宝石市场的成熟与发展,人们对祖母绿越来越追崇。由于祖母绿价值昂贵,多种合成和优化处理方法层出不穷。 珠宝检测中常用的常规宝石学测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难以准确鉴别。
前人对祖母绿以及合成祖母绿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总结了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谱、LA-ICP-MS等鉴定方法和鉴定特征。石国华[1]重点研究了桂林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内含物特征,指明红外吸收光谱在2300~3100cm-1范围的特征吸收峰是其主要的鉴定特征。杨卓[2]研究了云南祖母绿与其他产地祖母绿的成分特征,均未发现天然祖母绿中含有Ni元素,但均含有Cr元素。孙主等[3]详细阐述了俄罗斯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成分特征,认为红外吸收光谱是其重要的鉴定手段。申柯娅[4]认为红外吸收光谱和内含物特征是鉴定天然祖母绿、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助溶剂法合成祖母绿的重要证据。邵慧娟等[5]认为红外透射光谱是鉴定合成祖母绿的重要依据。Karamplelas等[6]研究了包括阿富汗、巴西、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俄罗斯、赞比亚、津巴布韦等不同产地祖母绿的成分特征,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试证明了这些天然祖母绿均含有Cr元素,Ni元素含量极低或低于检出限。Huong等[7]利用拉曼光谱法分析了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光谱特征,认为拉曼光谱是鉴定祖母绿的重要手段。前人的结果研究均将红外吸收光谱作为鉴定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重要依据。水热法合成祖母绿放大观察时常见典型的水波纹状生长纹理,呈平行锯齿状分布,是其鉴定的要点之一,此外红外吸收光谱中2300~3100cm-1范围内出现的Cl-吸收峰是区分天然祖母绿和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重要证据。
本文作者课题组在日常检测中遇到一种新型合成祖母绿样品,其基本宝石学特征、红外吸收光谱特征等与天然祖母绿极为相似,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并不能获得其成因的佐证证据。基于此,通过使用紫外可见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等多种谱学手段,综合开展了测试样品的宝石学和光谱学特征研究,最终确定该测试样品为水热法合成的一种新型祖母绿。
表1 样品的规格、折射率、相对密度、多色性特征
1 样品基本特征
样品为一批绿色刻面型戒面,带有蓝色色调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单粒质量在0.17~0.56g之间,肉眼观察内部较为洁净,品质很好。
2 样品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及特征分析
采用常规宝石学检测方法测试样品。滤色镜下呈浅粉红色;正交偏光镜下可见似明似暗现象,为各向异性宝石;质量、尺寸、折射率、相对密度、多色性等基本特征见表1。在宝石显微镜下观察样品,采用顶光源观察冠部,样品表面抛光良好,棱线平直(图1a)。采用底光源透射光暗域法从台面观察内部具有平行生长纹理(图1b),黑色点状包体(图1c)。采用顶光源从亭部观察,某个合适角度可见似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特征的“水波纹”状纹理(图1d),但不像前人研究结果那么典型,呈现为平行锯齿状纹理特征。
通过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该批样品确认为“祖母绿类”,但不能确定是否为天然祖母绿,其疑似“水波纹”状纹理应引起警觉。通常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特有的“水波纹”特征非常典型,呈现锯齿状平行排列,但该样品这种特征不典型,只是局部可见。测试样品中的黑色点状包裹体,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在天然祖母绿中黑色包裹体常为磁铁矿或碧玺,边界清晰,磁铁矿呈较为规则的六边形,而碧玺的横切面具有典型的似三角形结构。
图1 样品放大观察特征Fig.1 Magn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s. (a) The surface was well cut , the edges were straight (15X); (b) Straight growing texture could be observed from the mesa observation (15X); (c) There were black dotted inclusions inside (30X); (d) Suspected water ripple growth texture could be seen from an angle of the pavilion (15X).
3 样品光谱鉴定方法及特征分析
3.1 红外光谱鉴定方法及特征分析
3.1.1测试条件
采用德国BRUKER TENSOR 27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利用漫反射附件和直接透射法,测试条件为:室温27℃,相对湿度35%,分辨率为8cm-1,扫描次数为64次,测量范围为400~6000cm-1。测试样品的反射光谱和透射光谱。
3.1.2测试结果及光谱特征分析
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见图2a,具有1242、1219、1022、968、810、741、687、594、528、490、459cm-1特征峰,其中1242、1219、1022、968、810、741、687cm-1特征峰为Si—O—Si和O—Si—O的伸缩振动所致,594、528、490、459cm-1特征峰为Si—O弯曲振动和M—O的振动所致[8]。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特征与绿柱石的红外光谱特征一致[9],但是指纹区的红外光谱特征不能反映样品是否为天然与合成。
样品的红外透射光谱见图2b,显示5445、5273、5109、4874、4800、4650、4547、3321、3222、3027、2953、2928、2431cm-1特征峰。
根据张嘉麟等[10]研究,在绿柱石中水只能存在于通道中,即环间通道位置,且存在Ⅰ、Ⅱ两种类型。Ⅰ型水:水分子的对称轴垂直于结构中的C轴,即H—H的方向平行于C轴排列。Ⅱ型水:水分子对称轴平行于结构的C轴,H—H方向垂直于C轴排列。Ⅱ型水的存在与通道中碱金属有关,当通道中有碱金属存在时,与水毗邻的碱金属离子产生的电场使水分子相对于Ⅰ型水旋转了90o,并且使水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的频率略有升高,Si—O环之间的键力也比Ⅰ型水强。5273cm-1为Ⅱ型水吸收所致,5445cm-1和5109cm-1为Ⅰ型水吸收所致。石国华[1]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产地的祖母绿水的红外特征峰,经过对比发现天然祖母绿Ⅱ型水的红外特征峰一般较为宽大,且Ⅰ型水的吸收峰较弱。
通过对比发现,此样品的Ⅱ型水吸收峰5273cm-1比较尖锐,并且Ⅰ型水吸收峰5445cm-1和5109cm-1相对较强。对比前人研究结果,天然祖母绿与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水的吸收峰形状,测试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与天然祖母绿存在一定差异,但不能从红外吸收光谱获得诊断性的直接证据。
2300~3100cm-1范围内红外峰为Cl-离子吸收所致,根据石国华[1]、张蓓莉[11]等学者的研究结果,“金伯利”、俄罗斯、桂林及林德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图2c)在此波数范围内的吸收强度明显强于天然祖母绿。但是通过分析本文涉及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在2300~3100cm-1范围内吸收相对较弱,与哥伦比亚、中国云南、马达加斯加、巴西的天然祖母绿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图2d)更为相似,与前人研究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红外吸收光谱结果明显不同。
通过以上红外光谱的分析,难以确定测试样品的成因属性,需要进一步通过测试确认。传统的水热法合成祖母绿与天然祖母绿的红外吸收光谱有明显的差别,红外吸收光谱特征是鉴定祖母绿成因的重要证据,但本文的测试样品从红外吸收光谱分析难以获得最终的准确结论,因此我们称之为“新型”品种。
3.2 紫外可见光谱鉴定方法及特征分析
3.2.1测试条件
采用广州标旗光电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GEM-3000(Ⅲ)型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试条件为:积分时间50s,平均次数30,平滑度为2,测试范围为225~1000nm,室温27℃,相对湿度45%。
3.2.2测试结果及光谱特征分析
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如图3所示,350nm以下的吸收峰为祖母绿中Fe2+-O2-荷移带所致,429nm吸收峰为Cr3+离子所致,550~650nm的宽大吸收带主要是由Cr3+离子所致,683nm吸收峰为Cr3+离子所致,956nm尖锐的吸收峰是由水的吸收所致,850nm附近的宽吸收峰应该是Fe2+吸收所致,这是在以往水热法合成祖母绿中极少出现的。个别样品中的800nm吸收峰起因未能分析。
a—测试样品紫外可见光谱; b—不同产地祖母绿紫外可见光谱[14]。图3 测试样品和天然祖母绿的紫外可见光谱Fig.3 UV-visible spectra of the tested samples and natural emeralds. (a) UV-Vis spectra of tested samples; (b) UV-Vis spectra of emeralds from different origins[14].
Cr3+和Fe3+替代Al3+的联合作用使得祖母绿呈现绿色。但是在天然祖母绿中,根据Wood 等[12]的研究,天然祖母绿的紫外可见光谱具有Fe2+吸收所致的830nm附近吸收带,对于鉴定天然祖母绿具有重要意义。Qin等[13]经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证明印度祖母绿具有Fe2+所致的850nm吸收峰。Saeseaw等[14]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国、阿富汗、哥伦比亚、巴西、埃塞尔比、俄罗斯、马达加斯加、赞比亚祖母绿具有明显的Fe2+所致的810nm吸收宽带,但是在哥伦比亚和阿富汗低铁祖母绿样品中Fe2+所致的810nm吸收不明显。Guo等[15]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证明巴基斯坦祖母绿具有强而宽的Fe2+所致的850nm吸收带。Krzemnicki等[16]研究表明阿富汗潘杰希尔祖母绿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具有Fe2+所致的830nm吸收宽带。Bai等[17]研究表明中国云南祖母绿Fe2+所致的吸收带位于837nm。乔鑫等[18]研究表明根据红外光谱可对贫碱低类质同象替换成因的I型水祖母绿进行初步识别。由此可见在天然祖母绿中Fe2+所致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在810~850nm范围内,并且只有极少数天然祖母绿中Fe2+所致的吸收带不明显。测试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在810~850nm范围内的吸收带不明显或微弱,个别样品850nm吸收峰较为明显。因此,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可能是合成品,但不能给出明确结论。
3.3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鉴定方法及特征分析
3.3.1测试条件
采用EDX 3000 Plus X射线荧光光谱仪(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测试条件为:室温,管压40kV,管流300mA,铝质薄滤光片,准直器4mm,测量时间30s。
3.3.2测试结果及光谱特征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Fe、Ni、Cr元素(图4),由于非真空条件测试,轻元素未能显示。杨卓[2]利用LA-ICP-MS精确测量了巴西、哥伦比亚、埃及、印度、南非、津巴布韦、加拿大等不同产地祖母绿中的主要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祖母绿中主要微量元素有Fe、V、Cr、Mg、Na、Cs等,但Ni含量很低,远远低于Cr元素;Bai等[17]利用LA-ICP-MS分析云南祖母绿中的微量元素Cr含量为58~177μg/g,未检出Ni元素。Karampelas等[6]研究阿富汗、巴西、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俄罗斯、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宝石级祖母绿化学元素特征,利用LA-ICP-MS分析显示Ni元素未检出。Pignatelli等[19]分析哥伦比亚达碧兹型祖母绿成分显示,样品中未检测出Ni元素。Lum等[20]对祖母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电子探针结果表明南非、阿富汗、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埃及、马达加斯达、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祖母绿中未检测到Ni元素。Qin等[13]利用LA-ICP-MS分析云南祖母绿化学成分中未检测出Ni元素。任伟等[21]和代鸿章等[22]利用电子探针分别分析了中国新疆祖母绿和陕西祖母绿,均未检测出Ni元素。由此可见天然祖母绿中Cr、Fe元素同时存在,但Ni元素几乎不存在。
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天然祖母绿中几乎不含Ni元素,即使检出Ni元素其含量也低于Cr元素(低于幅度2‰)[2,16]。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未进行定量化分析。采用的仪器是经过黄金标准样品标定的,元素相对峰强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试样品中Ni元素峰强度远高于Cr元素,这不符合天然祖母绿的元素含量特征,而与卢磊等[23]、杨燕菱等[24]报道的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Ni含量高的特征相吻合,说明测试样品为合成祖母绿。
图4 样品的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图
4 水热法合成的各类祖母绿光谱特征分析
目前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公司较多,主要有:俄罗斯水热法合成祖母绿、Linde合成祖母绿、Biron合成祖母绿、Lechleitner合成祖母绿、中国桂林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等。石国华[1]分析了Linde合成祖母绿、俄罗斯水热法合成祖母绿、中国桂林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特征,前人研究结果认为“水波纹”状生长纹理及与Cl-有关的红外吸收峰2300~3100cm-1是其鉴定的重要特征。本文所测试样品无法通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来确定,说明传统的鉴定手段对某些合成祖母绿的鉴定存在局限性。
Wood等[12]、Qin等[13]、Saeseaw等[14]、Guo 等[15]、Krzemnicki等[16]、Bai 等[17]研究了世界各个产地的祖母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认为Fe2+所致的吸收带810~850nm对于鉴定起到关键作用,只有极少数天然祖母绿这一吸收谱带特征不明显。本文所测试的样品这一吸收谱带均不明显,因此认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不能确定样品是否为天然祖母绿,但应引起质检人员的警示。
杨卓[2]、Karampelas等[6]、Qin 等[13]、Bai 等[17]、Pignatelli等[19]、Lum 等[20]分析了巴西、哥伦比亚、埃及、印度、南非、津巴布韦、加拿大、中国等不同产地祖母绿中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天然祖母绿中几乎不含Ni元素或含量极低,但均明显含有Cr元素,可见Ni元素含量远低于Cr元素含量,而本文所测试样品Ni的峰强度远高于Cr峰,这不符合天然祖母绿的元素含量特征。
5 结论
本文测试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与天然祖母绿相似,红外吸收光谱不能作为鉴定祖母绿成因的依据。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吸收光谱中2300~3100cm-1范围的一组吸收峰是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重要鉴定特征,但对于本文测试样品这一特征不明显。同时测试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与Fe2+相关的810~850nm附近吸收带不明显,天然祖母绿几乎不含Ni元素,测试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显示Ni元素峰强度远高于Cr元素是该类水热法合成的新型祖母绿的主要特征。由本文实验结果可见,珠宝玉石鉴定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借鉴前人成果,结合多种检测方法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工艺复杂多变,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质检机构应针对新出现的水热法合成祖母绿,注重宝石学和光谱学的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