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相关问题新探

2023-05-16李贝贝仝晰纲

管子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平阴齐国史记

李贝贝 仝晰纲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5014)

先秦时期齐国修筑了西起今济南市长清区,东至今青岛市西海岸黄海海滨的齐长城,目前学界一般认为齐长城西端起点在今长清区孝里镇南部的广里村东北,这里如今还留存有一定规模的夯土墙体。先秦时期,该地北依古平阴城,西邻古济水,东接泰山余脉,中间形成一条南北向的狭窄通道,军事意义重大。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以齐长城西端起点为中心,将附近与齐长城有关的区域统称为“古平阴地区”,这是本文所论先秦时期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涵盖的地理范围。

齐长城历史意义重大,相关问题也存在较多争论,其中与西端起点相涉者,如防门、巨防和长城之间的关系,齐长城的修筑时间、过程,历来众说纷纭(1)关于齐长城西端的修建时间,王献唐先生认为齐长城西段是齐长城中最先开始修筑的部分,于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之前就已经完成。参见王献唐:《山东周代的齐国长城》,《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第199页。王氏之后,该观点虽几经修正,但多不出旧论之圄。参见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9页;路宗元编:《齐长城》,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236页;罗勋章:《齐长城考略》,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四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23-524页。也有学者认为,齐长城应始建于齐宣公之世。参见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伴随着清华简《系年》的公布,晋敬公十一年(公元前441年)齐国始修长城的观点,逐渐被学者接受。。笔者研究发现,以上争议往往与防门、巨防和长城之间关系理解不明,以及已知文献记载歧误较多有关。本文从三者关系入手,将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到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进行观察,系统梳理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的修建过程和特点,管窥齐长城在先秦诸国互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巨防、防门与齐长城的关系考察

已知文献虽常将巨防、防门、齐长城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三者并不能等同,理清它们的实质内涵与关系,是我们正确认识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的前提。

(一)巨防与防门关系辨析

巨防又称“钜坊”或“钜防”,有学者认为它就是防门。如《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济北国卢县有防门,刘昭注曰:“《史记》苏代说燕王曰‘齐有长城、巨防’。巨防即防门。”(2)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454页。《通典·州郡》也依从刘昭之言(3)《通典·州郡》在“卢”后称:“汉旧县。有长城,东至海。《史记》苏代说燕王曰:‘齐有长城、巨防。’巨防即防门也。”见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759页。。这一观点为后来学者承袭,并将防门看作是齐长城的起点。清代许鸣磐在《方舆考证》“长城防”目下称:“长城自防门起,在平阴故城西南三里,东经五道岭,东达长清县之长城铺,循泰山之阴而东。《战国策》苏代说燕王‘齐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固’即此。”(4)许鸣磐:《方舆考证》卷十八《泰安府》,清济宁潘氏华鉴阁本。

将巨防看作防门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古代,“防”多指防御水患的堤岸。《周礼·稻人》记载:“以潴畜水,以防止水。”(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46页。《管子·度地》记载:“春三月……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道,禾稼不伤。”(6)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62-1063页。《说文解字》中亦释“防”为“堤也”。由此推之,巨防当指巨大的防水堤坝。《吕氏春秋·慎小》记载:“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高诱注:“巨,大。防,堤也。”(7)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73页。也可以佐证前文关于“巨防”含义的推断。

何谓防门?《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齐灵公在古平阴城防御以晋国为主的诸侯联军进攻时,“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预注曰:“平阴城在济北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门。”孔颖达正义曰:“平阴城南有防者,形犹在,杜观其迹而知之也。”(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965页。结合前文关于“防”含义的考察,可知防门在齐灵公时期就是古平阴南面防水堤坝的门。若此“防”与齐国巨防同指一物或有承袭关系,那防门与巨防的关系也就十分明确了。

(二)巨防、防门与齐长城关系辨析

秦汉以来,往往有学者认为巨防就是齐长城。顾炎武在《肇域志·历城县》中称:“长城岭,在岱阴,即齐之钜防。”(9)顾炎武:《顾炎武全集》(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2页。长城岭因山上有先秦时期齐国修建的长城而得名,顾氏之意,明显认为齐长城就是巨防。

然而在早期的文献记载中,巨防与齐长城并非一事。《战国策·秦策一》载张仪游说秦王,称齐国“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钜坊,足以为塞”(10)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173页。。《战国策·燕策一》载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诚有之乎?”苏代回答时也提到齐国有长城、钜防(11)范祥雍:《战国策笺证》,第1669页。。《韩非子·初见秦》《史记·苏秦列传》(12)《韩非子·初见秦》记载:“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5页。《史记·苏秦列传》记载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长城、巨防足以为塞,诚有之乎?”见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752页。皆有类似的描述,这表明该说法在先秦时期得到了普遍认可。所谓“济清河浊”,高诱注曰:“济水清,河水浊。”(13)范祥雍:《战国策笺证》,第183页。《博物志》也明确指出:“齐,南有长城、巨防、阳关之险。北有河、济,足以为固。”(14)范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页。在上述关于齐国防御体系的描述中,古黄河与古济水并举,那么与之对应的长城、巨防也应该是并列的。

考虑到防门与巨防之间可能存在的包含关系,以及防门作为“门”的属性特征,也不能将防门与绵延不断的齐长城完全等同。晋代京相璠认为防门是齐长城的一部分,即齐长城“河道所由,名防门”,“其水引济,故渎尚存”(15)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8页。就是有力的实物证据。另外,文献记载中长城、防门往往并提。《后汉书·郡国志》云济北国卢县“有平阴城。有防门……有长城至东海”(16)范晔:《后汉书》,第3454页。。《史记·苏秦列传》集解引徐广曰:“济北卢县有防门,又有长城东至海。”(17)司马迁:《史记》,第2753页。《通典·州郡》《册府元龟·游说》(18)《通典·州郡》记载:“今济阳郡卢县界有防门山,又有长城东至海。”见杜佑:《通典》,第4777页。《册府元龟·游说》记载:“济北卢县有防门,又有长城东至海。”见王钦若:《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06页。中也有相似记载。由是观之,防门与长城并不能归结为同一事物。

(三)防门、巨防与齐长城西端起点的空间定位

由上述考证可知,防门、巨防和齐长城并不能完全等同,那么前人为什么会在三者的认知上产生混乱呢?这是因为防门、巨防以及齐长城的西端起点都在同一地理空间中。

关于防门的位置,《水经注·济水》引京相璠曰:“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即《春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19)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208页。《左传·襄公十八年》杜预注:“平阴城在济北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门,于门外作堑,横行广一里。”(20)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965页。虽然二者对于“广里”含义的解释不同,但皆指出防门在古平阴城南,具体位置在今长清区孝里镇南(21)引文中,京相璠、杜预所言卢县故城与防门的位置关系似乎并不一致,但事实并非如此,二者所说的古平阴城在今长清区孝里街道。但他们所说的“卢县”却不是同一个地方。京相璠所云是汉魏时期的卢县故城,故址在今长清区归德街道国街村附近,古平阴城在此西南。杜预言者乃晋时卢县,位置在古周首亭。熊会贞言:“后汉、魏济北国,治卢县,晋移国于此。”见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日本京都大学藏钞本。周首亭的位置,《水经注·济水》认为“济水又北,径周首亭西”“又北过临邑县东”“济水又北径平阴城西”。见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207-208页。从古济水的流向来看,古平阴城正好在周首亭东北。由是观之,京相璠、杜预两人的描述并不矛盾。。

齐长城西端起点的位置,《史记·苏秦列传》正义曰:“齐长城西头在济州平阴县界。”(22)司马迁:《史记》,第2753页。《史记·楚世家》集解引徐广曰:“济北卢县有长城,东至海也。”又引《括地志》云:“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23)司马迁:《史记》,第2086页。上述文献中的“平阴县”“卢县”,皆在今济南市长清区和平阴县一带。具体来看,《通典·州郡》载“故长城首起县北”(24)杜佑:《通典》,第4759页。,《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称“故长城首起县北二十九里”(25)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2页。。上文所言之“县”即唐平阴县,在今济南市平阴县,“县北二十九里”所指示的区域就是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附近。学界普遍认为,今孝里镇南广里村东北的夯土遗迹就是齐长城西端起点。

防门所在的位置与齐长城西端起点一致,考虑到防门与巨防可能存在的密切关系,以及经常被混为一谈的现象,可以推测出巨防应该也在这一地理空间内。空间上的一致性,加上不同时期的史料混杂,使得三者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如果考虑到时间维度上的先后性,我们就会发现,齐长城实际上是由防门所在之“防”到巨防逐渐发展而来的。

二、从防门到巨防:古平阴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的出现与发展

防门最早见载于《左传·襄公十八年》,是年十月,齐灵公在古平阴城南“堑防门”防御晋、鲁、莒、卫等诸侯联军的进攻,后来的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就是由此发展而来。

(一)防门所在堤防走向考

根据前文论证,春秋时期的防门是古平阴城南防水堤坝上的门。此地西临古济水,《水经注·济水》记载济水在古平阴城附近“右迤,遏为湄湖,方四十余里”(26)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208页。。如今该处依旧存在一个面积巨大且经常积水的洼地,王献唐、任相宏等学者认为此处就是《水经注》中湄湖的遗迹(27)参见王献唐:《山东周代的齐国长城》,《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第197页;任相宏:《齐长城源头建置考》,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1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虽然有学者指出古湄湖或许在今孝堂山东北,但也不否认古平阴城附近存在的大面积低洼地在古代为湖泊。参见张克思:《试论齐长城源头及相关问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六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55页。。大河大湖的存在,使得古平阴城周围地区极易发生水灾。《管子·轻重丁》载齐桓公言:“齐西水潦而民饥,齐东丰庸而粜贱。”(28)黎翔凤:《管子校注》,第1483页。面对水患威胁,先秦时期于此修建堤坝防御水患是合情合理的。

以往的研究,多认为齐灵公“堑防门而守之”中的防门就是古济水的河堤,这是错误的。何为“堑”?《说文解字》释“堑”为“坑也,一曰大也”;《广韵》曰“堑”为“绕城水也”。加之《水经注·济水》引京相璠云“齐侯堑防门……其水引济,故渎尚存”(29)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208页。,可知“堑防门”就是在防门之外挖防御性的有水沟堑,这与孔颖达所言“齐人自于门外作堑以固守也”(30)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965页。是相吻合的。从地形来看,古济水与泰山余脉在古平阴城附近形成南北向的狭窄通道,齐灵公若想在此抵御由南而北的诸侯联军,必须挖东西向的防御沟堑来截断北上的通道。以理度之,防门所在的堤防也应该是东西向的。假如齐灵公所依托的堤防是南北向的古济水河堤,则将无法实现其战略目的。杜预言古平阴城南有“防”,似乎也在暗示该堤防是东西走向的,此方向与今广里村北的齐长城遗址走向一致。京相璠云“河道所由,名防门”(31)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208页。,即认为防门是河道上的水门,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古平阴城南,古济水为南北走向,那么为什么会有一个东西走向的堤防呢?本人认为,这条东西向的堤防,最初的修建目的应是保护平阴城不受济水、湄湖泛滥的洪水威胁。与此同时,为了南北交通方便,在东西向的堤防之上辟门也是必要之举,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防门。虽然此处的湖泊与古济水是一体的,湖泊水即济水(32)参见任相宏:《齐长城源头建置考》,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1集),第269页。该观点也很好地解释了如何在湖泊东岸隔着湖泊做到京相璠所说的“齐侯堑防门……其水引济”问题。,但该堤坝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古济水堤坝。

(二)古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设施的肇始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平阴城南的堤防在修建之初就具备了成为军事要塞的潜质。防门所在的堤防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根据前文所引齐侯“堑防门”的记载,可以推知最迟在鲁襄公十八年(即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古平阴城南就已经修建了具有军事功能的堤防。

不过,此时该堤防的军事防御功能还不突出,因为在堤防南修筑沟堑后,夙沙卫仍劝齐灵公“莫如守险”,杜预注“谓防门不足为险”(3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965页。;杨伯峻认为夙沙卫之意,应是固守泰山之险(3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37页。。无论何种解读,均可说明防门在此时并非军事作战的最佳地点,且齐灵公仅在防水堤坝南面开挖了一条壕沟,很难将其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齐长城。任相宏也从齐灵公“堑防门”这一举动推断,齐长城西端源头城防建置不会早于鲁襄公十八年(35)任相宏:《齐长城源头建置考》,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1集),第273页。。虽然《管子·轻重丁》中有“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36)黎翔凤:《管子校注》,第1500页。的记载,但《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所载内容需要审慎看待。不过,齐灵公“堑防门”之举,增强了此处堤防的军事功能,为后来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设施的修建奠定了基础。

本文认为,古平阴地区的巨防正是由堤防不断增修而来的。在古代,护城河的挖掘与城墙的修筑是同时进行的,挖河产生的土正是夯筑城墙的原料。齐灵公在防门南挖防御沟堑所产生的土,应该也会用来加固原有的防护堤。张华松说,“堑防门”就是加固加大平阴邑南侧防门两边的堤防,并引济水于堤防外作为护城河。“于是,原来的用来挡水的水利工程的堤防,一跃变成军事防御工程的巨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夯土长城。”(37)张华松:《济南境内齐长城的历史地位及其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9页。巨防确实是由该地原有堤防加固扩建而来,但并非一蹴而就。现有齐长城西端细致的夯筑痕迹,是齐灵公临时“堑防门”达不到的建筑水平。

(三)古平阴地区巨防修建时间考

古平阴地区巨防的形成,是由此地重要的军事价值决定的。如张维华先生所言:“春秋之初,齐人必于临济之地,有筑防用以障水之事矣。此防既成,因居形势之要冲,其后则渐增修而成为军事上防守之地,则又为必然之事。”(38)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第22页。由于文献缺失,巨防具体什么时间修建而成已不可知。任相宏曾对广里村附近的夯土遗迹进行对比研究,把墙体所用的夯具、夯层厚度、夯窝分布、夯窝形态,与鲁故城城墙、平阴西山墓地、长清岗辛战国墓、齐故城5号墓的夯土进行对比,同时考虑到墓葬夯筑技术发展的滞后性,推定该夯土遗迹建造于春秋晚期偏晚到战国初年,上限不会早于齐景公卒年,即公元前490年。又根据巨防之名不见于春秋时期的史料,推断齐长城西端源头的建置可能不会早于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39)任相宏:《齐长城源头建置考》,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1集),第266-267页。。这一结论是较为合理的。任相宏所言齐长城西端源头,在齐长城真正形成之前,实际上就是指巨防。

古平阴及附近地区的山地中存有很多地理位置重要的谷地,为了防御山洪,这些沟谷之中也修筑了很多堤坝。与古济水东岸巨防的发展模式相类,部分具有军事价值的防水堤坝因战争需要也逐渐演变成为“巨防”。据一些学者考察,今长清区境内还存在四处类似巨防的遗址(40)张华松:《齐长城起始区巨防及诸地望考》,《管子学刊》1991年第2期,第94页。。先秦时期,这一区域内该类建筑应该更多,它们与古平阴城南的巨防形成时间应是一致的,是春秋末期诸侯国之间关系紧张、征伐增多的产物。

这一时期的军事防御,绝不像清人顾栋高《春秋列国地形险要表序》中所说:“春秋时……禁防疏阔,凡一切关隘厄塞之处,多不遣兵设守,敌国之兵平行往来如入空虚之境。”(41)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七十八《兵政九》,清光绪十二年思补楼重校本。最起码自春秋末期开始,因地设险的军事防御思想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巨防的形成就是这种战术思想的反映。

三、从巨防到长城: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巨防之名,指明了其与护水堤防的传承关系和体量巨大的特征,但它仅仅是交通要道上的防御墙体,与真正意义上的连绵不绝的齐长城并非同一个概念。然不可否认的是,齐长城正是在巨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一)战争形势的转变与山地长城的修筑

从现存的齐长城遗迹来看,其西端存在平地长城与山地长城两种类型。《史记·楚世家》正义引《泰山郡记》称齐长城“缘河径太山千余里”,《括地志》亦称齐长城“缘河历太山北冈上”(42)司马迁:《史记》,第2086页。。“缘河”部分指的是平地长城,是由古平阴城南的巨防演变而来;“历泰山”的那一部分就是山地长城,出现时间略晚于平地长城。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步兵、骑兵取代战车成为战争的主要力量,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平地巨防已经不能完全应对新的战争形势,山地长城应运而生。顾炎武曰:“至于战国,井田始废,而车变为骑,于是寇抄易而防守难,不得已而有长城之筑。”(43)顾炎武:《顾炎武全集》(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6-1217页。关于齐长城的修建,张维华先生曾指出:“春秋间,列国诸侯,竞相争伐,或因河为堤防,或沿山置障守,其所谋以自立之求,愈之且密。至于战国,车战之制渐息,徒骑之用渐广,战争范围,益为扩大,于是有长城之兴筑矣;齐国因设齐长城,当与此相关。”(44)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第22页。张维华先生所言之齐长城,就是战国时期山地长城与平地巨防连缀在一起的真正的长城,其不称春秋时期的巨防为长城,是认识到了二者的本质区别。

从顾炎武与张维华对春秋战国战争形势变化趋势的分析来看,齐长城中山地长城的修筑要晚于平地长城。张华松实地探查后,根据齐长城西端遗迹走向特征分析,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45)张华松:《齐长城起始区巨防及诸地望考》,《管子学刊》1991年第2期,第95页。。如果说山地长城是在战争规模扩大化之后的战国时期修建的,那么包含山地长城、平地长城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齐长城,也应是在这一时期方才最终形成。

(二)真正意义上齐长城的修建

清华简《系年》第二十章记载,晋、越两国于晋敬公十一年(齐宣公十五年,公元前441年)联合伐齐,“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自南山属之北海”(46)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二),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版,第186页。。很多学者以简文中提到的“南山”为泰山,“北海”为渤海,进而指出先秦时期齐国西部存在一条沿古济水修筑的南起泰山北至渤海的长城(47)参见王永波、王云鹏:《齐长城的人字形布局与建制年代》,《管子学刊》2013年第2期,第33-34页;张溯、梁洪燕:《清华简〈系年〉与齐长城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1期,第35-42页;张溯、王泽冰、张子晓:《齐长城布局和建置的考古学研究》,《管子学刊》2018年第3期,第104页。。但也有学者认为“北海”当是黄海,而“南山”指泰山山脉,“长城”仍指从今长清区东延至青岛市的齐长城(48)参见罗恭:《从清华简〈系年〉看齐长城的修建》,《文史知识》2012年第7期,第106-107页;陈民镇:《齐长城新研——从清华简〈系年〉看齐长城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3期,第11-15页。。本文亦持这一观点。

先秦时期,古济水被看作是齐国西部天然的防线,《战国策》《韩非子》中均称齐国依靠古济水和古黄河“足以为限”。为了防御水患而在古济水东岸沿线修筑堤坝是有可能的,但绝不能算是出于军事目而修筑的长城。《系年》是楚国作品,其中所说的“北海”应是一个相对概念,今渤海和黄海相对于楚国来说都在北方。《左传·僖公四年》记载,楚怀王曾派使臣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49)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792页。楚国并不处南海,故北海也应该不是确指,而有可能是指包括黄海在内的北方海域。

根据《系年》第二十章记载,受晋国和越国的威胁,齐国始修长城。晋国伐齐,多从位于泰山余脉的古平阴地区北上,故于此修筑长城是合乎情理的。此时的越国已迁都至毗邻齐国东境的古琅琊,即今青岛市黄岛区(50)关于越国迁都琅琊的时间,《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徙都琅邪”。参见张觉:《吴越春秋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86页。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中从今本《竹书纪年》之说,认为越王勾践二十九年(公元前468年)迁都琅琊。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19-420页。另有蒙文通考证,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哀公所至之越,乃是位于今青岛市的古琅邪。参见蒙文通:《越史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1-122页。以上结论虽有差异,但皆指明越王勾践时期已经迁都琅琊。另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翳三十三年,迁于吴。”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由越王翳三十三年(公元前378年)向前推至勾践迁都,越国都城皆在古琅琊。齐宣公十五年(公元前441年)就在这一时间段内。关于越都琅邪的位置,《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密州诸城县东南百七十里有琅邪台,越王勾践观台也。台西北十里有琅邪故城。”见司马迁:《史记》,第314页。《括地志》所指区域就在今青岛市黄岛区,此地今有琅琊台遗址。。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来看,齐国修一条西起古平阴济水东岸,沿泰山山脉东至古琅琊以北的长城最为合适,齐长城现存遗址的分布空间正与之一致。齐国于此时沿古济水修筑长城是没有太大军事价值的,且这一线的齐长城并不见于文献记载(51)《史记·楚世家》中有“长城之东收而太山之北举矣”的言辞,似乎表明齐国西部存在一条大致南北走向的长城。参见司马迁:《史记》,第2084页。但考虑到古平阴地区齐长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就能发现,越过古平阴之后,进攻齐都临淄的方向整体上正是东西向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收“长城之东”。,该区域也未发现长城相关遗迹。另据《汉书·沟池志》载:“盖隄防之作,近起战国,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齐与赵、魏,以河为竟。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隄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隄,则西泛赵、魏。”(5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版,第1692页。引文所论之“隄防”,是指战国时期修筑的完全出于军事目的的堤坝,齐国曾以此在古济水西的古黄河之上抵御赵、魏。既有古黄河防线,且至公元前441 年齐国势力已西逾济水,此时在济水沿岸修建长城就没有必要了。

此外,《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云:“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53)司马迁:《史记》,第2086页。本文认为,引文中的“齐宣王”应为“齐宣公”之误。齐宣公时楚国势力曾北延至泰山以南的古泗水,并于齐宣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31年)灭了与齐国毗邻的莒国(54)《史记·楚世家》记载:“四十四年(即齐宣公十一年,公元前445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其后,“简王元年(即齐宣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31年),北伐灭莒”。见司马迁:《史记》,第2072-2073页。,此时齐国有防御楚国的需要。而齐宣王时期,楚国并未对齐长城附近造成威胁。清人张谦宜《长城考》也因此认为引文中的“齐宣王”是“齐宣公”之误(55)严有禧修纂:乾隆《莱州府志》卷十四《艺文》,清乾隆刻本。。另外,根据前文所引清华简《系年》可知,齐宣公十五年筑长城有防御越国的目的。此时楚国势力范围位于越都琅琊以西,修长城备楚与防越是相协调的。景爱也曾通过对齐国外部形势的分析,认为齐长城始修于齐宣公时期(56)景爱:《中国长城史》,第75-76页。。加之“齐宣公”与“齐宣王”二者极易混乱,故本文认为《齐记》所载乃是齐宣公始修长城之事,这正与清华简《系年》中齐宣公十五年“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的记载相对应。《齐记》关于齐长城走向的记载,也可证明《系年》中所描述的齐长城不是所谓的“济水长城”。

“自南山属之北海”“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的文献记载,表明此时修筑的长城,是包括山地长城和平地长城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齐长城,该工程始于齐宣公十五年(公元前441年)。那么,作为平地长城前身的巨防,其修筑时间必然要早于这一年,该推断与任相宏所论齐长城西端夯土遗迹修建时间相吻合。伴随着齐长城的形成,原防门、巨防已经成为齐长城的一部分。虽然已经变换了性质,但它们的名称却流传下来,并与长城之名逐渐通用,这就导致后世学者在记述齐长城时出现混淆。

(三)“句渎之门”与古平阴地区的齐长城

首先,考虑到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晋敬公十一年(公元前441年)和此后晋烈公十二年(公元前404年)晋国分别联合鲁、越等国从古平阴地区进军伐齐,此次晋国军队所至齐长城之句渎之门位于古平阴地区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句渎之门应与句渎之丘有着密切联系,后者就在齐国西境。《左传·襄公十九年》载:“庄公即位,执公子牙于句渎之丘。”杨伯峻认为这里提到的句渎之丘在齐境(5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49页。。《左传·襄公二十一年》(60)《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载:“齐侯使庆佐为大夫,复讨公子牙之党,执公子买于句渎之丘。”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970页。、《左传·襄公二十八年》(61)《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崔氏之乱,丧群公子……贾在句渎之丘。”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01页。、《左传·哀公六年》(62)《左传·哀公六年》记载说,齐国“去鬻姒,杀王甲,拘江说,囚王豹于句窦之丘”。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162页。“窦”字与“渎”音体相类,“句窦之丘”应是“句渎之丘”之误。也提到此地。清人叶圭绶在《续山东考古录》中考证说:

夫牙既为太子,无远处宋地之理……二十一年,复讨牙党,执公子买于句渎之邱。二十八年,崔氏之乱丧群公子,公子贾在句渎之邱。牙、买、贾经传皆不言岀奔宋。又哀公十六年(按:应为哀公六年),齐囚王豹于句窦之邱。《史记·齐太公世家》“鲁杀子纠于笙窦”,贾逵曰:“笙渎,鲁地,句渎也。”是当为齐鲁竟上邑,或宋地有同名者。(63)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清咸丰元年刻本。叶氏所谓宋地之句渎之邱,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其载是年鲁桓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杜预注句渎之丘为“谷丘也”,或为宋地,或为曹地。参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756页。关于此地的具体位置,《水经注·济水》记载:“濮水又东与句渎合,渎首受濮水枝渠于句阳县东南,径句阳县故城南,《春秋》之谷丘也。《左传》以为句渎之丘矣。”见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205页。

公子牙在句渎之丘被捕后,同党夙沙卫“奔高唐以叛”,杜预注高唐“在祝阿县西北”(6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968页。。汉魏祝阿县辖治在今长清区东北,距古平阴地区甚近,那么公子牙被执的句渎之丘应也距此不远。

最后,“句渎之丘”可连读为“谷丘”。《左传·桓公十二年》载鲁桓公与宋庄公盟于句渎之丘,杜预注该地为“谷丘也”,杨伯峻解释说:“急读为谷,缓读之为句渎。”(6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4页。以此推之,“句渎之门”就是“谷之门”或“谷门”。先秦时期,古平阴城南有谷邑,又称小谷。《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载“三十二年春,城小谷,为管仲也”(66)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783页。。《左传·昭公十一年》也记载“齐桓公城谷而置管仲焉”(6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61页。,可知谷与小谷实乃一地。《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汉时东郡有谷城,即“春秋时小谷”(68)范晔:《后汉书》,第3450页。,杜预也称小谷在古谷城县。《春秋·襄公十九年》载:“晋士匄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杨伯峻注邑在“东阿县南东阿镇”(6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44页。,此即今平阴县东阿镇,毗邻古谷城县。该地还有一谷城山,《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黄石公与张良言“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正义引《括地志》云:“谷城山一名黄山,在济州东阿县东。”(70)司马迁:《史记》,第2473-2474页。谷邑、谷城山的存在,也为句渎之丘(谷丘)在古平阴地区提供了佐证。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齐长城上能够称为谷门者,也只有位于古平阴城南的长城西端之门,早期的防门也位于此处。有学者指出,齐长城原本可能向南延伸至东阿镇附近,因地近当时的谷邑而称之为“谷之门”(71)参见李松儒:《清华简〈系年〉集释》,第281页。。但今东阿镇至孝里镇之间,并未见有相关遗址,也无其他文献佐证。句渎之丘(即谷丘)应是周围含“谷”地名的来源,故而谷门未必一定紧邻谷邑。本文认为句渎之丘的地理范围应是在古平阴城和谷邑之间,具体地点还有待来者考证。

(四)古平阴地区齐长城修筑遇阻

晋幽公四年(公元前430年),晋、越联合占领齐长城西端之门,表明此时齐长城的防御功能还不完善。鉴于古平阴地区的重要军事地位和军事防御设施建设的反复性,此段齐长城的修筑必然是长期的。

齐康公元年(公元前404年),齐长城再次遭到晋、越等国的攻击。古本《竹书纪年》载:“烈公十二年(按:晋烈公十二年,即齐康公元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72)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94页。清华简《系年》第二十二章对该事记载更加细致:

此次战争失利之后,齐国被迫与晋国结城下之盟,盟曰:“毋修长城,毋伐廪丘。”这表明此时齐长城还未修好,否者“毋修长城”的盟约就没有意义了。根据晋国伐齐一贯的进攻路线和主要的作战地分析,晋国令齐国毋修之长城,应该就是古平阴地区的长城。若此地诸巨防与山地长城完美连接,防御体系愈加坚固完善,晋国对齐国的武力威胁就会大大降低。盟约的存在,使齐长城的修筑遇阻。

(五)田齐时期齐长城的陷落与完善

赵成侯七年(公元前368年),“侵齐,至长城”(77)司马迁:《史记》,第2168页。赵成侯七年即田齐桓公七年(公元前368年)。另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齐威王十一年“伐魏,取观。赵侵我长城”。见司马迁:《史记》,第868页。《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亦将“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之事定在齐威王前期。见司马迁:《史记》,第2289页。不同的是,取魏观地后,《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的是赵国侵入齐国长城,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是赵国归还齐国的长城。今考《史记·魏世家》,其曰魏惠王“三年,齐败我观”。见司马迁:《史记》,第2229页。魏惠王三年乃田齐桓公八年(公元前367年),参之《史记·赵世家》所载前一年赵国侵入齐长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和《六国年表》所载一系列事件就发生在田齐桓公时。从诸事先后顺序来看,应是赵侵入齐长城次年,齐取魏观地,赵归还齐国长城防线。杨宽先生也认为,赵国此次入侵齐国长城是在田齐桓公七年(公元前368年)。参见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285页。由是观之,赵国此次占据齐国长城近一年时间。,齐长城再次被占领。关于此次入侵长城的具体地点,《史记·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所侵处在密州南三十里也。”(78)司马迁:《史记》,第2169页。古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附近,位于齐国东部,赵国在齐国西面,不可能迂回到山东半岛进攻齐国。另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五年(公元前370年)“伐齐于鄄”,赵成侯九年(公元前366年)“与齐战阿下”。《史记·赵世家》正义云:鄄“濮州鄄城县”,“阿,东阿也,今齐州东阿县也”(79)司马迁:《史记》,第2168-2169页。。鄄城、东阿皆在齐国西南的古济水附近,由此北上可至古平阴城。可见,这一时期赵国对齐用兵策略就是攻其西境,那么赵成侯七年(公元前368年)伐齐所至的长城更有可能位于古平阴地区。《括地志》之所以认为赵国入侵的地方在“密州南三十里”,是因为此地在先秦时期有齐长城经过,并有防、兹二邑。《春秋·昭公五年》杨伯峻注:“防在今山东省安丘县西南六十里。兹在今诸城县北,安丘县稍西而南。”(8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60页。《括地志》很有可能是将此二邑与古平阴地区的防门、京兹混淆了。

面对赵国的入侵,齐国开始组织反击。但至“赵人归我长城”时,赵国占据齐长城西端已近一年,这无疑是对古平阴地区齐长城防御系统的巨大冲击。

齐威王时期,又对齐长城进行大范围修建。《史记·苏秦列传》正义引《竹书纪年》曰:“梁惠王二十年,齐闵王筑防以为长城。”这里的“齐闵王”乃是“齐威王”之误(81)《水经注·汶水》所引内容与此相近,唯缺“闵王”二字。梁(魏)惠王二十年乃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年),范祥雍认为“闵”当“威”之误。参见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2页。方诗铭又提出“闵王”二字或为衍文。参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126页。以上两种观点皆有道理。。“筑防”在齐灵公时就已经发生了,齐宣公在此基础上修筑了真正的长城。那么梁(魏)惠王二十年(即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年)“筑防以为长城”,应是指齐威王在齐宣公所筑长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考虑到古平阴地区的重要性,以及齐康公在此地筑修长城遇阻,田齐桓公时齐长城西端为赵国长期占据,齐威王时期亟须完善齐长城西端的防御体系。这也是齐长城修筑的尾声,此后再无文献明确记载齐国大修齐长城。

四、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的总体特点

古平阴地区的齐长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附近地区的其他军事要塞、山川河流,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并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应时而变。

(一)点、线、面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作为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的主体,齐长城自身的防御设计很有特色。古平阴地区的齐长城并非独立存在,在平地长城南侧往往修筑有壕沟,“齐侯堑防门而守之”就是在防门以南挖掘壕沟。由今广里村向东,岚峪谷地中的齐长城南面也曾存有壕沟的遗迹。这说明齐长城的平地长城部分普遍采用了城壕一体的城市防御模式,这与其他长城形制有一定的差异。

再向外扩展,孙敬明根据出土兵器铭文,指出齐长城南侧自西而东大概有无盐、郈(东平)、平陆、中都(汶上)、汶阳(泰安)等19处武库,且上述五处布防最为密集(86)孙敬明:《齐长城在齐国军事防御战略中的地位》,《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2-27页。。这五处武库皆在古平阴及附近地区,它们与附近的齐国城邑一起,有效地控制了由南向北进出齐国的交通要道,拱卫齐长城。

先秦时期,古济水上还存在过一个石门。《水经注·济水》引《地理志》介绍临邑曰:“水有石门,以石为之,故济水之门也。《春秋·隐公五年》(按:应为《春秋·隐公三年》),齐、郑会于石门,郑车偾济。即于此也。”又引京相璠曰:“石门,齐地。今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六十里,有故石门,去水三百步,盖水渎流移,故侧岸也。”(87)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208页。杜预也指出此石门在卢县故城西南的济水之上。从到卢县故城的距离来看,石门在防门上游。有学者研究指出:“石门和防门一前一后,应该都是平阴要塞的有机组成部分。齐国在济水之上设立两座水门,目的在于防止敌船顺流而下,威胁齐国的安全。”(88)张华松:《从兵学的角度看齐长城》,《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0页。据前文考证,防门并不在济水之上,但将石门作为齐长城西端人工军事防御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是很合理的。

以上诸多城邑、聚落、武器库作为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的“点”,与连绵不断的齐长城势成犄角,在古平阴地区形成一个面积巨大的防御网络,构成点、线、面三个层次相辅相成的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

(二)因时而变的军事防御机制

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体现出因时而变的特征。

根据前文考证,齐长城的修建肇始于齐灵公“堑防门”,最初是为了应对晋国与其他诸侯国战车的进攻而修建的临时性防御设施。此后,齐国在防水堤坝的基础之上逐渐修成军事防御用的巨防。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到了战国时期,骑兵和步兵逐渐取代战车成为作战的主力。为了应对新的战争需要,齐国开始在泰山余脉上修建山体长城,并将附近的诸多防御设施连系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军事防线,并不断进行维护加固。

从防御对象来看,齐长城的修建也能体现出因时而变的特征。春秋时期,齐国“堑防门”、修巨防是为了抵御晋、鲁等诸侯国的进攻。其后,越、楚等对东境造成威胁,齐国为此修建起连绵不绝的长城。伴随着齐国边境的外延,齐长城逐渐远离国境线,它的功能也由御敌国门之外,转变为守卫以临淄为中心的齐国核心地区。由是观之,说齐长城是为了防御某国而建是不确切的,而应将其视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与众多诸侯国不断交互的结果,是当时政治军事格局变迁的反映。

齐长城虽然被攻陷过,但并不能以此否定齐长城西端防御体系的军事价值。齐长城西端存在庞大而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不仅能够在实际防御中阻挡敌人的进攻,还可以通过战前威慑来保护齐国的安全。《战国策·秦策》张仪游说秦王,苏代见燕王,皆称长城、巨防“足以为塞”,充分展现了齐长城的威慑作用。

(三)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防御模式

人工建筑是齐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主体,自然环境是该体系的基础。罗勋章曾言:“齐长城的经行路线,蜿蜒曲折,与其说齐和邻国壤地相错有关,不如说与齐人对长城地形的科学选择有关。”(89)罗勋章:《齐长城考略》,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四辑),第519页。二者相互结合的防御模式,在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先秦时期,齐长城西端的地理环境十分特殊。此地东依泰山西麓余脉,其间形成很多山间谷地,往往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鉴于这些地点重要的战略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依托山势于此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除了防门以外,还有五道岭上的大石关、张夏谷地中的长城铺等。古济水在泰山山脉西侧由南向北流动,山水相峙,在古平阴地区形成了一条狭长且重要的通道,古济水和泰山也因此成为齐国西南地区的天然门户。张华松指出,齐长城体现的是山地防御、济水防御与黄海防御三位一体的防御战略特点(90)张华松:《从兵学的角度看齐长城》,《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9-20页。。其中山地防御和济水防御,正是齐长城西端军事防御体系中地理环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古平阴地区的南北通道并不开阔平坦,沿线分布有如湄湖、巫山等众多湖泊和山丘。《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齐灵公从防门败退之后,“登巫山以望晋师。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斾而疏陈之”(9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965页。。巫山即今济南市长清区孝堂山,南距广里村甚近。齐灵公从防门败退之后在今孝堂山停留,说明此山在当时也是一个军事防守的重镇。在巫山以南,晋国军队可依靠“山泽之险”对齐军造成威胁,反过来这一地区也可作为护卫齐国的有利屏障。

齐国以上述地理环境为基础,因地制宜,修筑依靠泰山山势的山地长城,将山间谷底和济水东岸的巨防连接在一起,形成连绵起伏的齐长城。齐长城又与泰山和古济水一起,构成了一套险要的防御体系。在齐长城西端的南北两面,齐人依靠湖泊和山丘所营造的特殊地形,建立起众多武库据点。正是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才打造出齐长城西端这一完善的军事防御系统。

猜你喜欢

平阴齐国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Modeling and dynamics of double Hindmarsh–Rose neuron with memristor-based magnetic coupling and time delay∗
又见平阴玫瑰红
花开泉涌“玫”好平阴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一带一路”视野下平阴玫瑰产业发展思考
齐国强 作品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