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个性的现代化表达
——观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印象

2023-05-16徐秋

杂技与魔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舞台艺术杂技魔术

文|徐秋

图|房世强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在济南、济宁、德州举办,展演以8 部杂技(魔术)剧、50 个杂技(魔术)节目的体量,各具代表性的选择,聚焦近年来创作首演或进行了重大修改提升的原创作品,体现了杂技在创新发展、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上的最新样态,表现出杂技在舞台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与时俱进。

一是表达内容的充实丰富。杂技原本是人驾驭物的技巧表演,但现代杂技已成为以技巧为中心、融汇各类艺术手段的综合性表演。杂技的综合性在作品名字上就可见一斑,如杂技剧名字前常有说明性提示:大型影画幻景剧、大型当代杂技舞剧、魔术谍战剧、现代军旅题材剧等,节目名字也多是双重提示:《雨中狂想——球技》《飞花令——伞》《龙腾神州——中幡》《环——滚动的天空》《炫彩——车技》等。我们以杂技节目《山之魂——高椅》为例来体会这种主题性和技巧性的同在:舞台中心为许多白色椅子正反相叠搭起的椅柱,柱上白衣男子以超常体位表演着艺术造型。柱体微微晃动,人的行为为其增加了不稳定性,只见他时而将椅子斜放,椅角对平面进行搭建;时而单脚站在偏于一边的椅子背上,重心越出椅柱;时而推落一段椅柱、人从高空坠下、对椅柱形成力的冲击,但最终椅塔不倒,人亦稳立。此时我们就联想到山的形象,就像在脑海深处,背景大屏的黑色底色上出现了白色线条勾勒出的山的轮廓,是高耸的、巍峨的,也是虚幻的,水晶一般立体透明。“山”一直在向观众走来,如同攀登者向山中走去。但随着主体表演的加高,不知何时,“山”的行动停住了,就像演员已站在山顶,极目舒展,一览众山小。“山之魂”,写山也写登山的人,整个表演虚实相生,彼此呼应,最终归于简约、高远的白色描画。

《山之魂——高椅》演出照

舞台艺术不同于街头广场上看热闹,也不同于私人家居中看电视,那些都可以一边生活(如吃喝、走动)一边观看,舞台艺术是千百人坐在黑暗剧场里的固定位置,没有别的事能做,就是专门看表演,所以舞台作品要有经得起看的品质。传统舞台艺术已注重表达上的丰富细腻,如今更多了复杂的并置镶嵌,节奏更快、信息量更大,杂技的改变契合着这一新的态势。

二是技巧规模的扩大。传统杂技有许多只用到部分的身体,身体的某部分呈现超常的状态,其余仍为日常状态,如手扔、脚踢、肩扛或额顶,而现在普遍的是全躯体参与。如顶碗,不光头顶,也脚蹬,用到身体的多个部位。拍球也一样,双手之外,还有脚的踢踏表演,整个躯体都在表演中。展演中多个“蹬技”的表现都有扩大的技巧,《曙光》中加了手的动作,双脚双手四个点的表演贯穿始终,《花样年华》是典型的肢体型蹬伞,演员一边全身倒立、折腰、踹燕,一边用脚蹬动雨伞。《弈》将人叠人的蹬技表演推到了极致,一层蹬人之上架一层蹬人,一层蹬人之上架一层蹬人,这不是饶舌,而是由四层蹬技叠落而成的技巧,高度接近舞台空间的顶点。道具的叠加也有这种异曲同工之效,《曙光》中十多把雨伞分两组侧立叠落,如两面大型风帆,高度也接近舞台空间的顶点。叠落使原属地面节目的“蹬技”成为全域节目。

技巧规模的加大合乎现代舞台表现的需求,现代舞台空间都很大,需要更多的表演内容的填充。扩大的技巧对观众来说观看更舒适,更能产生大的变化,满足当代人喜欢强刺激、大反转的心理需求。

三是审美标准的主流化。现在的杂技工作者不再只顾杂技,他们也非常关注杂技是否能达到其他艺术门类舞台呈现的更高标准。比如演员身材的管理,由于技巧的需要,传统杂技中演员之间年纪相差较大,高矮胖瘦有大的不同,现在却多以匀称整齐为要,底座与尖子体型相似。如《战友——双人技巧》中,尖子在底座头上手撑开、脚绷直,看上去比底座还高,同时还可做出“举头顶打滚”等高难技巧,被人们认为是一对绝佳组合。

又如舞台上的“干净”程度。杂技是需要准备的表演,无论道具的上下摆放,还是叠罗汉中基础层次的搭建,都是必须要有的,但现在这些“预备”环节被认为是妨碍表演流畅,需要淡化和消除。杂技剧《化·蝶》中有一段集锦式的表演,灯光一明一灭之间,同主题但不同形式的节目一个个接续,形成多声部、咏叹式效果。小节目间的接续不足为奇,演员上下快一点便好,奇的是大型道具类《升降软钢丝》与《空中绸吊》也在一明一暗间接续完成,令人大呼看不到“抢场”,换场效果“如魔术一样”。

再如表演的标准。传统杂技如杂拌糖、百花园,再好的演员也只管自己节目那一段,绝少能成为贯通始终、声情并茂的大主角,杂技剧中曾出现过7个不同节目演员接力演绎才把一个角色演下来的现象,但现在真正的杂技剧大主角出现了不少,他们既有全面的艺术修养,又能为剧目苦练专技。如《聂耳》的男主角,既是具有力量的小底座,又是轻捷灵巧的上尖儿,地面、空中节目都有涉猎,还能为剧目练出在头顶倒立的情况下真的用小提琴演奏《金蛇狂舞》的绝技绝活。主角当仁不让,群演们也“戏精”上身,都在按舞台剧的标准要求自己。

对于综合艺术化发展,杂技和其他艺术行业的评价小有差异,杂技人不遗余力重视艺术的共性,“什么都学”并且高标准严要求,反映出某种程度上的现代化焦虑,因为杂技是一种太古老的艺术形式,杂技人担心这门古老的艺术是否还能为今天的人们提供服务。而其他艺术行业的人却希望看到杂技“仍然”是杂技,是众多艺术中的一种,他们不喜欢表演中有过多和杂技没有直接关系的舞蹈或者场景化装置。也许这就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吧。正确地把握共性和个性,将使杂技的传统传承具有现代化的表达形式。

《雨中狂想——球技》演出照

猜你喜欢

舞台艺术杂技魔术
魔术学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吸管悬浮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老鼠演杂技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
庞大的魔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