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姬松茸粗多糖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

2023-05-16胡叠唐前君罗坤吴秋云夏志兰刘敏

热带作物学报 2023年4期

胡叠 唐前君 罗坤 吴秋云 夏志兰 刘敏

关键词:姬松茸;粗多糖;烟草花叶病毒;半叶法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识码:A

烟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为单链正义RNA 病毒,经接种鉴定统计其寄主多达350 多种植物,除烟草外,还为害多种经济作物,例如茄科、十字花科等[1]。生产中病毒粒子的扩散和流行速度受温度、湿度、光照的影响,在高温和强光环境下病毒延长潜育期,一旦条件适宜再爆发病症。全国各烟区均有因烟草花叶病造成减产的问题,尤其是云南、贵州烟区主要受TMV 影响,平均发病率为20%~30%,严重年份高达60%~80%,导致毁田和绝收[2]。

天然真菌多糖主要分布在大型真菌子实体和菌丝中,多个单糖(10 个以上)以糖苷键连接组合成螺旋状高分子多聚物[3],结构形态近似于DNA,具有特殊生物活性[4]。经过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真菌中含有多种农用活性物质[5]。真菌多糖在抑制病菌和病毒、杀线虫、防治害虫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已经在香菇属(Lentinus)、蜡伞属(Hygrophorus)、杯伞属(Clitocybe)和牛肝菌(Boletus)等菌类中均有发现[6-8]。张超等[9-10]以平菇、香菇和金针菇子实体为材料,从中提取的多糖在枯斑寄主苋色藜上对TMV 表现出不等的抑制作用。许玉娟等[10]发现经苍耳多糖处理后的心叶烟,在接种TMV 后,枯斑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效抑制了TMV 浸染,推测苍耳多糖诱导植株防御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吴艳兵等[11]从体外钝化、预防、治疗三方面评价了毛头鬼伞多糖对TMV 的抑制效果,发现毛头鬼伞多糖具有较强的预防侵染作用,可有效预防TMV病毒病的发生。香菇多糖为现市面具代表性的真菌多糖农药产品,共登记44 个产品信息,以0.5%~2.0%水剂为主,具有杀菌和植物抗性诱导作用。赵新保[12]研究表明,0.5%香菇多糖水剂用量为18.75~26.25 g/hm2 时,辣椒病毒病防效可达62.0%~66.5%,并且该药剂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对作物和环境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也逐渐加强,因此农业生产中绿色防控技术的需求增加。真菌多糖是真菌的代谢产物,天然且安全,残留在环境中也会被微生物分解,不造成污染。真菌多糖可诱导植物提高抗病性、激发植物免疫力,可以开发成农业生产上新型的植物抗病诱导剂,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提取6 种真菌多糖粗品的基础上,采用半叶法和绿色荧光标记技术,筛选出抗TMV 效果最好的多糖,研究结果对作物TMV 的绿色防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virus, TMV),由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唐前君老师提供。

1.1.2 供试作物 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普通烟NC-89(N. tabacum var. NC89)、本氏烟(N. benthamiana)、云烟87(N. Yunyan 87),由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唐前君老师提供。

1.1.3 供试药剂 0.5%香菇多糖水剂,市购,山东圣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市购,河南神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烟草花叶病毒(TMV)悬浮液制备 取感染病毒的叶片(云烟87)样品100 g,剪碎置于研钵内,加入少许石英石和20 mL 预冷磷酸缓冲液(0.2 mmol/L, pH 5.7~8.0),充分研磨,过滤;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0 mL,制得烟草花叶病毒悬浮液,置于4 ℃备用。

1.2.2 真菌粗多糖制备 试验使用6 种真菌子实体,包括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姬松茸(Agaricus blazei)、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灵芝(Ganodermalucidum)、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粗多糖提取步骤如下[13-15]:(1)在干燥箱37 ℃条件下干燥24 h,将子实体彻底烘干;(2)上述烘干后的子实体各取150 g,利用中药小型粉碎机打成细粉,按照水料质量比15∶1,各子实体粉末中加入去离子水,95 ℃水浴6 h 后过滤,滤渣重复水提一次,收集最终滤液,经4000 r/min 高速离心15 min 去除沉淀、循环真空水泵抽滤3 次,获得无明显颗粒杂质的滤液,60 ℃ 下旋转蒸发仪20 r/min 将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5;(3)按体积比1∶1,将配好的sevage 工作试剂(氯仿∶正丁醇=4∶1)加入浓缩滤液中,震荡30 min后,经4000 r/min 高速离心15 min,保留上层多糖溶液,去除下层含蛋白质的溶液,重复离心至下层溶液完全去除干净;(4)加入4 倍体积的95%乙醇,与浓缩液充分混合,置于4 ℃冰箱静置21 h,经4000 r/min 高速离心15 min,收集沉淀,加入少量去离子水复溶沉淀,再次醇沉,收集所有沉淀置于37 ℃烘箱放置1 h,除去残留的乙醇溶液,然后经过冷冻干燥仪冻干,得到子实体粗多糖。

1.2.3 多糖理化性质测定 多糖化学组成测定包括总糖、蛋白质、糖醛酸、硫酸基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16];采用考马斯亮蓝测定蛋白质含量[17];采用硫化钡-明胶法测定硫酸基含量[18];采用间羟基联苯法测定多糖糖醛酸含量[19]。

1.2.4 抗TMV 粗多糖筛选 药效测定参照陈年春[20]、逄丽丽等[21]的半叶法。

(1)粗多糖对TMV 的钝化作用。选取7 叶期长势一致的心叶烟,TMV 病毒粒子为接种物(按1∶100 稀释),利用去离子水将粗多糖分别稀释至6、12、24 mg/mL,病毒分别与多糖溶液1∶1 混合,静置30 min,采用半叶法摩擦接种到心叶烟的左半叶,右半叶接种去离子水与病毒混合液作对照。每个处理3 株,重复3 次。将处理后的叶片置于25~28 ℃、湿度70%~80%的条件下5~6 d。记录形成的枯斑数,根据公式计算钝化率,评定真菌多糖对TMV 的钝化效果。

式中,C 表示空白对照组的枯斑数量;T 表示处理组的枯斑数量。

(2)粗多糖对TMV 的预防作用。将稀释为6、12、24 mg/mL 的粗多糖溶液分别喷施到心叶烟叶片半叶,另半片叶喷去离子水作对照,连续处理3 d。在最后一次喷施24、48 h 后,分别对各处理的叶片全叶接种病毒。然后置于温室中培养5~6 d。记录形成的枯斑数,根据公式计算预防率,评定真菌多糖对TMV 的防御效果。

式中,C 表示空白对照组的枯斑数量;T 表示处理组的枯斑数量。

(3)粗多糖对TMV 的治疗作用。将供试病毒摩擦接种到7 叶期的心叶烟叶片,分别在24、48 h 后,将粗多糖溶液分别喷施到心叶烟叶片半叶,另半片叶喷去离子水作对照,连续处理3 d。培养5~6 d 记录形成的枯斑数,根据公式计算抑制率,评定粗多糖对TMV 的治疗效果。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 表示空白对照组的枯斑数量;T 表示处理组的枯斑数量。

1.2.5 五点注射法 由本实验室保存的TMVGFP农杆菌菌株,在含有50 μg/mL Kana 和25 μg/mL Rif LB 液体培养基中,28 ℃ 180 r/min条件下培养24 h。5000 r/min 室温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保留沉淀,加入5 mL 侵染液将菌体沉淀重悬,直至菌液OD600 为0.8 左右。28 ℃90 r/min 诱导4 h。侵染液配置见表1。

选取培养1个月左右,生长状况良好、长势一致的本氏烟草,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药剂,避开叶片主脉、次脉选取5 个点,使药剂连成环注射烟草叶片背面。用去离子水作对照,3次重复。24 h 后,在药环的中心注射制备的TMV-GFP 农杆菌菌液,黑暗培养12 h,光照培养2、5 d 后紫外灯照射,每天观察荧光斑点扩散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荧光斑直径,计算抑制率。

1.2.6 抗病粗多糖对系统寄主防效测定 将对TMV 防治效果较好的粗多糖稀释为6、12、24、48 mg/mL, 分别喷施5~7 叶期且长势一致的NC-89 烟草上,48 h 后接种病毒,各处理40 株,重复3 次。以清水为阴性对照,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60 mg/L)为阳性对照1,0.5%香菇多糖水剂(26.25 mg/mL)为阳性对照2。处理后烟草置于防虫温室培养,待阴性对照烟苗明显发病后记录各处理组的发病情况。

按照病叶级数,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烟草病情分级标准及公式[22]如下:0 级为全株无病;1 级为新叶明脉,少数叶片轻花叶;3 级为全株1/2 叶片花叶,少数叶片变形或叶脉变黑;5 级为全株2/3 叶片花叶或有小枯斑,植株矮化,株高为健株1/2,结果少;7 级为全株叶片花叶或叶片枯斑连片枯死,植株严重矮化,不结果或结果畸形。

1.2.7 抗病粗多糖对TMV的大田防效测定 选取长势一致的烟草共42 行,每行40 株,自然发病,第1~6 行喷施0.5%香菇多糖水剂(26.25 mg/mL),7~12 行喷施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60 mg/L),13~18 行喷施清水,19~24、25~30、31~36、37~42行分别喷施6、12、24、48 mg/mL 姬松茸粗多糖水溶液,每7 d 喷1 次,共喷3 次,试验期间不使用其他药剂,病叶级数标准及公式参照1.2.6。

1.3 数据处理

以各试验组防治效果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Microsoft 365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并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绘制图表;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19.0 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Pearsons 相关系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6 种食用菌的粗多糖组分含量

经测定,6 种食用菌多糖中,姬松茸粗多糖提取率最高,达24.32%,其次为平菇18.56%, 最低为杏鲍菇(表2)。总糖含量中,姬松茸总糖显著高于其他食用菌种类,达到37.71%,其次是桑黄和灵芝粗多糖总糖含量,均超过32.00%。云芝粗多糖的糖醛酸含量為6.81%,显著高于其他5种食用菌粗多糖,其次是灵芝粗多糖。姬松茸粗多糖硫酸基含量高达2.10%,已有研究表明,硫酸基含量影响多糖的许多生物活性功能[23]。

2.2 抗TMV 病毒的粗多糖筛选

通过半叶法测定粗多糖的药效,结果如表3所示,6 种食用菌粗多糖对TMV 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均以喷施多糖溶液48 h 后接种病毒的预防效果最好,姬松茸、云芝、平菇粗多糖的预防率可达到60.00%以上, 尤其姬松茸粗多糖24 mg/mL 处理的预防效果最好,高达92.04%;其次是12 mg/mL 姬松茸粗多糖的预防率为86.91%。6 种食用菌粗多糖对TMV 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除了接种病毒24 h 后喷施24 mg/mL 姬松茸粗多糖的治疗效果可达到44.53%以外,其余处理的预防效果均低于42.00%。食用菌多糖对TMV 的钝化效果比预防效果差,除24 mg/mL 平菇粗多糖处理组钝化率为62.41%,其他均低于60.00%。不同时间姬松茸粗多糖处理叶片对TMV 的预防效果存在差异,处理48 h 后叶片的预防效果优于处理24 h 后。粗多糖的使用浓度和处理方式对防治效果均有一定影响,部分粗多糖在相同浓度不同施药方式下对病毒的抑制效果不同,此外,相同施药方式的抑制效果也并未随施药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2.3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试验

将24 mg/mL 姬松茸粗多糖按照五点注射法流程处理烟草,黑暗培养12 h 后注射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进,荧光点的大小、强弱均发生变化(图1A,图1D),这间接反映了病毒的分布、扩散和增殖情况。在光照培养2 d后, 粗多糖处理组的荧光斑直径( 平均直径0.83 cm)明显小于去离子水对照组(平均直径1.18 cm),抑制率为29.66%(图1B,图1E)。并且光照培养5 d 时,粗多糖处理后的荧光斑点亮度弱于对照组(图1C,图1F),说明其在病毒侵染前期对TMV 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明显可看出对照组荧光区域进一步扩大( 平均直径1.65 cm),荧光点开始明显向叶片其他区域移动,新叶上发现少量荧光点,光照培养5 d,粗多糖处理组(平均直径1.02 cm)与光照培养2 d 时相比,荧光区域变化不大且新叶未出现荧光点,抑制率为38.18%。表明姬松茸粗多糖延缓了TMV 的移动速度,减缓系统侵染进程。

2.4 姬松茸粗多糖对系统寄主的防效

姬松茸粗多糖在系统寄主NC-89 上对TMV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表4)。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烟苗的病情指数明显降低,6、12、24 mg/mL姬松茸粗多糖对病毒的相对防效均在52.00%以上,在48 mg/mL 濃度时植株出现损伤,多糖浓度过高在植株表面形成沉淀,引起植株黄化。当粗多糖浓度为24 mg/mL 时,对TMV 的防治效果高达76.81%,其防治效果略高于0.5%香菇多糖水剂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处理组。姬松茸多糖能有效防治TMV,延迟植株发病,有利于烟草的生长。

2.5 姬松茸粗多糖对TMV 的大田防效试验

在发病烟草田中第3 次喷洒24 mg/mL 姬松茸粗多糖溶液后7 d,对TMV的防治效果为70.31%,略低于0.5%香菇多糖水剂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处理组(表5)。48 mg/mL 姬松茸粗多糖溶液在第2 次施药后,植株出现黄化,局部叶片坏死的情况。姬松茸粗多糖对TMV 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对叶片扭曲、卷缩、停止生长的植株有明显改善,病情指数低的植株完全能够恢复正常。同时对TMV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喷施过姬松茸粗多糖的烟草发病时间延后,烟草长势良好,叶片伸展,而喷施清水的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发黄。

3 讨论

已有研究得出糖醛酸含量较高的多糖具有某些特殊生理活性,一般高含量糖醛酸多糖大多出现在植物类多糖中[24]。本研究得出,云芝粗多糖的糖醛酸含量为6.81%,显著高于其他5 种食用菌多糖,高于刘玮[25]研究的糖醛酸含量,其原因可能是原材料的品种、产地及栽培方式不同导致的。硫酸基含量指多糖结构中所带的硫酸基的个数,本研究测得姬松茸粗多糖硫酸基含量高达2.10%,施娅楠等[23]研究得出,多糖的许多生物活性功能与硫酸基含量有直接关系,导致多糖的抗氧化性存在差异,进而可能影响其抗病毒或抑菌能力。如BACH 等[26]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双-二胺盐(ABTS)法测定不同真菌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观察到DHHP 法中的抗自由基活性依次为:巴西蘑菇>双孢蘑菇>香菇>金针菇,ABTS 法中依次为:巴西磨菇>双孢蘑菇>金针菇>香菇。

烟草花叶病毒(TMV)依赖寄主提供的场所、底物和酶等一系列物质在寄主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和装配[26-28]。真菌多糖不仅能针对病毒粒子,也能作用于寄主植株,诱发寄主抗病性[29]。真菌多糖对烟草花叶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喷施多糖溶液48 h 后接种TMV 的预防效果较好,姬松茸、云芝、平菇粗多糖的预防效果均达到60.00%以上。尤其是24 mg/mL 姬松茸粗多糖处理的预防效果最好,高达92.04%。从总体来看,真菌多糖对TMV 的预防效果较好,与沈小英等[30]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他报道的扫把菌、奶浆菌、安络小皮伞和火碳菌等多糖对TMV 的防治效果超过80%[31]。从产品的生产成本来看,人工种植菌株更有优势。

室内试验表明,姬松茸粗多糖的防治效果稍优于香菇多糖,而大田试验防效略低,与标准农药产品相比,由于技术上的差异,姬松茸多糖水溶液的稳定性和纯度不够。施药方式不同,姬松茸多糖均能相应缓解植株的病情,但防治效果有差异,这可能与姬松茸多糖的作用方式有多指向性,既能切断病毒与细胞的结合,还能抑制病毒复制,或保护寄主植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