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蚌埠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产品贸易路径分析

2023-05-16陈佳陈胡月英王小东

中国商论 2023年9期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因子分析法蚌埠市

陈佳陈 胡月英 王小东

摘 要:2022年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提出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对蚌埠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水平测度分析,并提出数字化场景赋能、现代化科技助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加强长三角区域周边及全球经济自由贸易合作等系列对策,旨在促进蚌埠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并推动市域地方特色农产品商品贸易流通。

关键词:蚌埠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农产品贸易;因子分析法

本文索引:陈佳陈,胡月英,王小东.<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09):-153.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5(a)--03

1 蚌埠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蚌埠市按照全品牌、全绿色、全产业链的思路,明确创建指标体系,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有序推进示范点建设,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遴选出怀远县徐圩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等十余市级示范点,对示范区涉农项目及资金进行统筹整合,连片推进,形成一定规模集群的合力。因地制宜创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种养一体化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注重农业产业链延伸,重点培育粮食蔬菜、生猪肉禽、奶业、水产渔业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及花卉苗木,推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專用品牌粮食和高效集约耕作模式等。

2 指标构建及数据分析

2.1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1 KMO和巴特利特球检验

本文通过运用SPSS检验,计算得出KMO值为0.795(大于KMO最小要求值0.6),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相关显著性概率值为0(当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时,应拒绝检验的零假设)。表明上述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主成分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适用于因子分析法。

2.1.2 数据提取

蚌埠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关原始数据来源于蚌埠市统计局2016—2021年《蚌埠市统计年鉴》,通过计算平均值将主成分指标X1-X11的数据提取汇总如表1所示。

2.1.3 总方差解释

主成分分析法要求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因此本文共提取三个公因子。三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97.471%,具有较强的解释性(表2)。

2.2 数据结果

联合表2和表3相关数据,可得到关于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向量,并结合成分1、成分2、成分3所占比重,求出评价模型各指标权重系数,得评价模型公式:

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际参考值与目标期望值的比值遵循下列规律:当≥0.9,处于农业现代化实现阶段,当0.8≤,处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当0.6≤,处于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0.4≤当,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当,处于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将表1数据带入评价模型公式中可得:,故蚌埠市农业现代化目前正处于初步实现阶段。

3 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路径

3.1 数字场景赋能乡村新生态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通过数字乡村,打造乡村大脑,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一体化运营管理。蚌埠市可通过利用数据链接生产、运输、仓储、消费端口,构建从田间到舌尖的开放式数字化应用场景。借助溯源中国生态矩阵,实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与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供销集团、中国邮政等渠道深入对接,加速构建可信品牌的新价值生态,实施数字赋能新农业行动计划。打造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场景,依托数字农博平台带动,实现各类涉农数据管理平台集约化管理,建设智慧农场,开展农业数字化服务,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措施赋能乡村新生态。引入数字普惠金融,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打造乡村数字生态。

3.2 现代科技助力乡村新农业

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已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种植与加工销售等方面,从农牧产品选种配种、生长培育、种植灌溉(农产品)/科学饲养(畜牧产品)到产品收获、(深加工)包装分拣、进入市场,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完整的数字产业闭合链条,实时监控与反馈,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对地方政府、农业部门、生产者、消费者多方更加便捷化、透明化。蚌埠市可引进互联网+农产品、区块链+农产品等信息技术,推广QR二维码、RFID射频、PDA扫码、ERP信息管理系统等,实现大数据溯源与监管,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精细化、自动化、高效化的高质量发展。

3.3 种养结合培育乡村新产业

目前新农村立体复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池塘-农田-鸡圈/猪圈)、种养共生(鱼菜共生)等模式广泛应用于农业、种养业中,使农业发展与生态发展更加纵向协调与耦合,促进地方产业生态发展及经济产业值提升,形成产业一体化,助力原产地产销直供模式形成。通过互联网思维重塑供应链条、开发衍生农创产品、提供鱼菜共生系统解决方案。抓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进农学专业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培养具备高学历、高知识、强技术、懂经营、擅管理的优秀新农人,致力于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有效推动现代化新农业发展。

3.4 多业态融合探索乡村新表达

数字经济时代下催生了互联网+新经济产业,譬如成都市新津张河村,探索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发展的共享农庄项目,使昔日的旧村落焕发新颜成为热门打卡地,实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目前,该模式已入选中央党校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教材,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经验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江苏省溧阳市礼诗圩村,作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通过引进共享农庄模式,打造特色田园,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依托其历史人文优势、生态自然优势,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式采摘、文化旅游等,植入乡村生活场景、旅游消费场景、创新创业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蚌埠市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如成立研学旅行产业联盟,带动乡村旅游文化场景串联叠加,推动研学旅游产业发展,使农业不再是单纯的农业,而是将第三产业进行叠加与融合,推动乡村功能从单纯经营农业向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把“乡村场景化,场景产业化”的思路植入商业逻辑,推动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4 农业现代化促农产品贸易路径

4.1 自由贸易推动乡村流通

安徽省致力于开放型经济建设,近年来合肥综合保税区、中国(安徽)自由貿易试验区(安徽(合芜马)自由贸易实验区)陆续获批成立。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通过虹吸效应辐射含蚌埠市在内的周边地市经济发展,蚌埠市位于国家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经济带范围内,应当利用好跨境电商、数字电商、数字贸易等现代化数字技术,推动蚌埠市怀远石榴、五河螃蟹等绿色特色农产品跨境贸易、数字贸易、全球流通。全面促进安徽省农村经济消费,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安徽省地方特色农产品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商贸流通。

4.2 农产品电商拓宽销售网络

蚌埠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应当抓住消费者网购心理,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贸易流通(如图1所示),各村通过直接建立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指导农户运用农业现代化技术进行高质量生产种植/养殖,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生产,整合原本分散的各家农户农产品资源,进行渠道销售。农业合作社直接从农户手中对农户种植/养殖进行收购并支付一定比例的报酬,降低采购成本,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并做到防止返贫。需要粗加工、深加工的农产品,则由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上门收购并送往加工厂进行加工及对外销售。农业合作社可与中国邮政、极兔快递、百世快递等快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各村建立快递收发网点,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助农专区开设网店直接入驻或邀请东方甄选等头部农产品电商平台调研团队进行实地选品考察,推动怀远石榴、五河螃蟹等优质好货顺利与之签约,通过直播带货、O2O销售等方式促成消费者下单消费。促使地方特色农产品拓宽销路,规避因农产品滞销给农户造成的损失,有利于特色农产品更好地进行市场贸易流通。

4.3 区域龙头企业牵头扩展市场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内拥有三只松鼠、洽洽食品两家休闲食品加工上市公司,由拥有完备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区域龙头企业带头能够促进区域内农产品加工生产、市场流通。由于坚果类食品比较营养健康,洽洽食品、三只松鼠等大品牌多年来自身积累了较好的业界口碑,拥有大量稳定的追求健康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客群,蚌埠市可通过与之合作,将五河螃蟹加工成蟹粉,用于蟹黄口味的花生、瓜子、蚕豆、青豌豆等休闲食品生产中,带动五河螃蟹拓展销售市场。滁州市拥有食品饮料企业元气森林的第一座自有工厂,怀远石榴可作为元气森林石榴口味气泡水生产加工的优质原材料,从石榴中提取低聚果糖更符合年轻人消费观念,与元气森林等新型互联网饮品品牌合作,极具战略意义。

4.4 预制食品助力多样发展

依托冷链生鲜加工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建立螃蟹质量追溯系统,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怀远石榴与五河螃蟹进行副产品深加工制成预制食品,如石榴果汁、石榴果酒、蟹黄酱、蟹膏等酒水饮料及调味品,蟹棒、蟹柳等速冻食品,也可以制作成糕点点心等风味甜品及香辣蟹、清蒸蟹等真空包装即热食品,通过发展预制食品进一步推动蚌埠市农产品贸易流通。

参考文献

吴艳民.蚌埠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与实现路径[J].经贸实践,2018(16):212-213+215.

程长明,陈学云.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J].安顺学院学报,2019,21(6):105-110.

杨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及路径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9.

查韬.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朱剑峰,朱媛媛.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4):120-124.

蔡欣辰.“3R原则”下循环农业企业发展模式探究[J].商场现代化,2022(1):101-103.

丁静,张云燕.安徽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45-47+51.

屈文静,黄蕾,李刚.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思考:以皖北地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3):33-34.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贸易因子分析法蚌埠市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中巴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其产业内贸易增长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