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历史地位
2023-05-15张传鹤
张传鹤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命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学者着手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作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新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其进行了补充,作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科学论断。所谓中国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时,要在全面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政治局势、发展水平和阶段、自然资源和人口禀赋、国民性、现有思想文化资源、相对国力地位、所处地缘政治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灵活地、创造性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内政外交路线方针政策,既有力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谓时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时,要敏锐地捕捉和识别时代变化、时代特征、时代机遇、时代挑战,顺时应变,科学决策,抓准用好时代机遇,有效应对时代挑战,既有力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全面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飞跃”的历史定位,对于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道理、学理和哲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到党的二十大之前,石仲泉、韩庆祥、辛向阳、李海青等学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大论断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石仲泉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的实践创新依据、理论创新依据和传统文化依据1参见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的飞跃”——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载于《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韩庆祥从“何以可能”“哲学范式”“具体阐释”三个层面阐述了如何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历史地位及其所实现的“新的飞跃”2参见韩庆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和历史地位》,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辛向阳从历史方位的变化、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对时代主题内涵和外延极大拓展的视角,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3参见辛向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李海青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一是因为其针对新的时代课题,对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创造性的返本开新、守正创新;二是因为其在时代条件下推进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化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成为两者的时代精华,并在此过程中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中汲取养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是因为在其指导下,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4参见李海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基础》,载于《浙江学刊》2022年第5期。党的二十大之后,有一批学者开始从不同视角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富有启发意义,但目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飞跃”历史定位的研究,仍然存在拓展深化的空间。拙文尝试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新的飞跃”的历史定位: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们所面对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其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创性贡献,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思想体系;其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显著。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们所面对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及其本土化时代化的成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应需而生的。因而二者都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是否能够科学回答和推动解决现实问题、科学回答和推动了多少现实问题的解决,是衡量和判定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成果是否实现了“新的飞跃”的基本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和完成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为进入新时代以来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之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事业发展。在新时代,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是党的十八大之前长期没能有效解决的老问题。例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有效解决党的建设“宽松软”的问题。再如,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的问题。在新时代,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除了长期没能有效地解决的老问题,还有进入新时代以来出现的新问题。例如,进入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如果我们见事迟、行动慢,就会陷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如果见事早、行动快,就能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再如,进入新时代,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快速提升的综合国力、迅猛的发展势头、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科学的战略规划布局,日益引起了某些奉行霸权主义逻辑的强权国家的嫉妒和敌视,他们毫不掩饰地针对我国挑起贸易战、科技战、法律战、舆论战,进行军事挑衅,我们必须认真研判各领域的风险挑战,积极探讨和制定有效应对之策,以便化“危”为“机”。当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把“进入新时代”,即历史方位的转变和新的历史任务与新的时代课题的提出作为实现了“新的飞跃”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够全面。实际上,进入新时代,能够科学回答和解决过去长期没能根本解决的老问题,也是实现了“新的飞跃”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八大之前长期没能很好地得以解决的老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指导下,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凸显这一创新理论成果的真理伟力,彰显其“新的飞跃”的历史定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进入新时代我国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归纳为“四问”,即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关于这“四问”的丰富内涵,目前学术界只有个别学者尝试做出科学阐释和界定。例如,有的学者提出:“新的历史方位产生了一系列需要回答和解决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例如‘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怎样走好’的中国之问,‘美好生活意味着什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能否真正贯彻’的人民之问,‘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的时代之问。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回答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飞跃的重要基础。”1辛向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这一表述对新时代“四问”的内涵做出了阐释和界定。新时代“四问”的每一问的内涵都十分丰富,需要做出更为全面和周延的阐释和界定。
新时代中国之问的具体内涵包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时代如何坚定“四个自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面临哪些矛盾、问题和挑战?如何积极解决、有效应对?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布局、战略部署来推进各方面工作,以不断推动我国发展进步,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起来”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新时代人民之问的具体内涵包括:新时代我国人民如何才能过上更高品质、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如何有效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环境污染、治安、腐败等现实问题?如何做到既能“富口袋”,又能“富脑袋”?如何更加充分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如何通过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做中国人的自豪感?等。新时代世界之问的具体内涵包括:新时代世界各国面临哪些共同课题需要合力解决?如何才是世界各国正确的相处之道?如何消除世界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如何建立一个普遍安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世界各国如何切实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全人类共同价值?世界各国如何切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如何缩小南北差距?中国以什么样立场、身份和作为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等。新时代时代之问的具体内涵包括:新时代人类面临哪些机遇、问题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进步?等。
只有对新时代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做出全面科学正确的回答,在内政外交方面,才能做到科学决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提升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塑造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践行立党初心,完成立党使命,巩固执政基础,防止发生决策失误,贻误发展时机,特别要防止发生颠覆性、致命性错误,维护国家安全,承担国际责任,为推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只有能够科学正确地回答现实问题的理论,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围绕一系列新老问题,即围绕新时代我国面对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回答,形成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我国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新的飞跃”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系列原创性理论贡献,形成了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是否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理论贡献并形成了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衡量和判定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成果是否实现了“新的飞跃”又一个重要标准。一般而言,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重视理论创新,并取得一定的理论创新成果。但在不同时期,创新成果在数量上和系统性上会存在差别。如果仅仅在个别方面取得少量的理论创新成果,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就不能评定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解决我国所面临的一系列新老问题,既回答了中国之问和人民之问,又回答了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这是一个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和理论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理论贡献,并形成了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科学论断的又一个主要依据。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系列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含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决议》所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以及“十三个方面成就”。整合这些主要内容,仅就宏观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归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出的一系列原创性贡献:
1.阐明理论与实践创新必须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持守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及方法。1参见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8-19页。报告强调“六个必须坚持”。其一,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如果丢了这个根本立场,党就将变质变色变味。其二,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自信自立,体现的是主体意识、主体自信和干好党的事业的宝贵精神力量。其三,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创新,就是如何在思想理论上正确处理好代际关系,以及如何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成果,既守住实践证明科学成熟的思想存量,又敢于继续推进创新。其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在思想理论上做到有的放矢,坚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发展。其五,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联动的观点认识分析问题、谋划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其六,坚持胸怀天下。坚持胸怀天下,就是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把面向国内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面向全人类的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心胸和格局,心胸和格局会决定结局,有宽广心胸和格局的政党及其事业,必定逐步赢得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前途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防止决策失误,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防止犯颠覆性错误、开创事业新局面等十分重要。
2.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一是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按照党的十九大对现阶段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而且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对于我国所处新的历史方位的这一科学认知,是在先后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目标之后,紧接着提出“强起来”的奋斗目标的根本依据,是党和国家在现阶段调整其他大政方针的依据,也是在现阶段防止和反对“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的科学依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次要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共产党以矛盾分析法为工作方法,正确认识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对于确定各阶段的中心工作以及通过抓好中心工作带动和抓好其他工作都十分重要。
三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在新时代的总任务、主要历史任务、现阶段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的战略步骤。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争、牺牲和奋斗的主题主线创造性地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为确定新时代的使命任务指明了方向,又唤起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历史遭遇和抗争历史的集体记忆,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党在新时代的总任务、主要历史任务,以及建党百年目标实现之后,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5页。。《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3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1、6页。在各个历史阶段,提出适合这些特定阶段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目标任务的战略步骤,是形成党的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党的使命的必然要求。
3.创新发展理念,对党的事业进行了新的谋篇布局
在发展理念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综合性的新发展理念,用以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无论一个人、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国家,其行为总以某些理念为指引,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只有树立科学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一体化贯彻落实综合性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工作的布局谋篇上,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做好治国理政的布局规划和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事业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规划布局,统揽好“四个伟大”。
4.确定了“五个文明”建设的科学方针和战略部署
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等。这些与时俱进的经济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不清、落实不力问题,特别是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足的问题,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1、6页。,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自信;提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八个“能否”,不能跟着西方的所谓的标准跑,不应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政治制度,搞千篇一律、定于一尊行不通;提出“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86页。;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针对法治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等。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文化的力量作出创新性论述;提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出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等。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与时俱进地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在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和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用力;提出要致力于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和可持续;提出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等。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科学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出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出发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层层传导压力的作用等。
5.全面谋划了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战略
在推动和巩固国家统一的理论方面,提出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持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提出完善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关于台湾问题,提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同胞心灵契合;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主动权;提出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等。在国家安全理论方面,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以及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部署和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方面,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强军思想,以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目标。提出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政治工作,加强政治整训,重塑军队政治生态;提出要实现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提出战斗力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效的唯一衡量标准;提出加强军事力量常态化多样化运用等。
6.创造性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提出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提出要发挥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提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提出实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提出对腐败零容忍;提出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党建出问题是渎职,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等。这一系列党建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论断,是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建设“宽松软”问题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强大政党的必然要求。
7.系统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和全球治理的新主张
在对外关系理论方面,创造性地提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概念范畴;提出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些新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发展进步一边,走人间正道的必然选择,也是党和国家事业走向光明未来的重要保证。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党在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所谓“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一是其主要内容所覆盖的治国理政的方面和领域要完整,足以覆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治国理政所有重要方面和重要领域;二是作为一个服务于治国理政目的的思想理论,应有必要的构成要素,如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任务目标、课题指向、价值取向、核心要义、行动纲领、可操作性的具体举措等。只有两个方面的条件都具备,才能称得上形成了“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具备形成“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的两个必要条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论及了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和改革发展稳定等治国理政所有重要领域和重要事项。这一思想建立在“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基础之上,以科学回答“三大时代课题”为课题指向,以完成总任务、主要历史任务、现阶段中心任务为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和为世界谋大同为其崇高价值取向,以“十个明确”为核心要义,以“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成就”为行动纲领,以操作性的具体举措为打通贯彻落实核心要义和行动纲领最后一公里的抓手。涵盖领域和事项全面、构成要素全面,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点,这一重要特点,是其形成完整科学思想体系的基本依据之一。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在历史定位上,把某一思想体系定性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不但要求这一思想体系必须在回答国内外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系统的原创性贡献,形成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而且要求在用其指导实践时,必须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真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其一,全面加强了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不清、落实不力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阐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正确性,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全党更加团结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种有力措施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发挥了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并不断深入推进。
其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社会各界党员干部群众大大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和自信。这对于巩固我国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三,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加强党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扶贫工作理念,做到“六个精准”,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改善了人民生活,并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
其四,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并取得综合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承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把改革工作推进到“全面”和“深化”的新阶段。更加注重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敢啃“硬骨头”,向深水区推进改革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如在经济领域,进一步革新对市场作用和政府功能的认知,既保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做到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又如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使我国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助于实现精简、提高效能,更加有助于实现监督制约和降低行政成本。
其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科技实力全面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社会的研发投入资金进一步提高,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2012年的1.91%提高至2022年的2.54%,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和人才政策。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区间,经济增速保持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国,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美元也翻了近一番。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阶段迈向质的飞跃阶段,从点的突破阶段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阶段,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大幅跃升,由第34位跃升到了2022年的第11位。
其六,党的建设打开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建设存在某些“宽松软”等消极腐败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大抓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让党内法规制度更加配套,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贯彻执行力更强。通过综合施策,党的建设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邪气,纠治了很多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得到全面巩固,党内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消除了党、国家和军队内部存在的各种严重隐患,肩负治国理政这一“打铁”重任的党自身更加过硬。
其七,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正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育和提升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经过长期引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了“四个自信”,党心、军心和民心进一步振作起来,拥有了继续干事创业和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
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得到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深入开展,人权得到更好的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局面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积极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平安中国建设得到扎实推进;人民军队的体制、结构、格局和面貌都焕然一新,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进一步提升,等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实际成果,这是定性其实现了“新的飞跃”的重要、根本和终极依据。
我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确实“行”、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马克思主义确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的“好”、中国共产党的确“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愈益成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价值观念与实践,让科学社会主义在本世纪的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让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看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和发展振兴的中国版“参考答案”,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