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逻辑
2023-05-15宋岛馨毕红梅
宋岛馨 毕红梅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与目标追求,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脱贫攻坚历史性胜利的取得,共同富裕收获了显著成效。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42、146页。,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精神维度与内容组成,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丰富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是高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正确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是深入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前提。目前学界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侧重于“怎么做”的实践研究,而对“是什么”的理论研究关注不够,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这一根本性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缺乏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哲理性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42、146页。。由此可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在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已基本实现的基础之上,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精神文化财富,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程中全体人民实现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富足。其中,人民性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属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理路。人民逻辑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逻辑,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中“人民逻辑”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逻辑是准确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更是新的历史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为逻辑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9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7页。。实现平衡而充分的发展,共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目标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亘古以来的永恒追求,现实的个人对这一需要的不变渴望推动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更迭与世界历史的前进发展。美好生活需要是从数千万异质个体的需要体系中所凝练出的最大公约数,超越了单一个体狭隘需要的片面与局限。相较于“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在“量”的层面上涵盖了人民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是更加全面、更为完善的需要体系;在“质”的层面上,美好生活需要契合了人民需要体系随着生产发展不断升级的必然规律,把握新时代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精神性需求,是中国共产党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的真实写照。
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物质生产力水平实现了飞速发展与长远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不断满足。“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531-532、163页。吃喝住穿等生存性需要的满足引发了人民对认知、审美、情感、文化等精神性需要的注视与关切。当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精神生活需要所占比重日益增长,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人民对于构建美好精神生活的愿望显得更为急切。着重于对内心世界的关照与自我价值的审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点完成了由“外”向“内”、由“物质”向“精神”的转变,实现了需要内容在目的与层次上的提升。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人民渴望通过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实现精神世界的不断丰盈与精神生活的提质跃升,从而超越物质世界的狭隘限制,完整、充分地体现人作为感性存在物的本质规定,获得确证自身本质的精神享受与满足之感,最终实现美好生活的立体构建。美好生活视域下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迫切与强烈程度由社会生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更来源于精神生活之于人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与价值肯定。
“人是唯一能够挣脱纯粹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一种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状态,是需要他自己来创造的状态。”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8页。人这一类存在物得以区别并超脱于单向度存在物,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束缚从而确证自身本质的丰富与无限,恰是因为其“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精神生活这一价值尺度的存在。精神生活是人的本质规定,形成并展开于人头脑内部的思维领域,根源于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与外部客观世界交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生产实践与创造行为。精神生活为人类所特有,与物质生活一起共同构成了现实的个人完整的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生活由物质生活所决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然而随着脑体劳动的分离与社会分工的精细,精神生活开始拥有独立自主性,对物质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531-532、163页。精神生活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指导并作用于人的生产实践,发挥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要素的重要价值,将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了促进物质生活生产的物质力量,实现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生产要素的优化。另一方面,哲学、艺术、道德、文学等上层建筑领域人类智力与思想观念的结晶均来源于精神生产——这一人类精神生活实践的丰富展开。人类只有依靠精神交往、精神享受等精神生活活动的展开,才能“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实现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延续、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而知,精神生活的价值意义正在于人类得益于此来印证自身存在、认识客观世界,进而书写人类历史、满足自身需求,最终完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追问与价值回归。
精神生活是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度与重要维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全方位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发展、日渐凸显的精神生活需要,以全体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构建兑现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没有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绘就便成了纸上谈兵的空想。立足于对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审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23-24、43、24、46页。,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23-24、43、24、46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23-24、43、24、46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论述中反复强调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并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路径遵循。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提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23-24、43、24、46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起构成了“十四五”规划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容体现。作为共同富裕精神维度的价值理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23-24、43、24、46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一项体量庞大、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依靠人民共建,保障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不断富足,美好生活于人民而言才是立体且全面的。人民美好生活的筑就离不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普遍向好为奋斗目标,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要,最终落脚于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裕样态的呈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正向作用于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本质上是服务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命题。
在此基础之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始终聚焦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充分尊重并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现实需求,全面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不断发展且日渐重要的精神生活需要,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究其根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为逻辑起点,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来展开叙事与实践,致力于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置身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的历史阶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为逻辑起点,由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及其人民属性所决定,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根植人民主体、关照人民发展、服务人民需求的人民立场与人民观点的生动诠释。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为实现进路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自提出至今,关于“如何实现”的实践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热衷探讨的重点议题。2021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在谈到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42页。。时隔一年,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强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推动形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的社会风尚”7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载于《求是》2023年第1期。。依靠人民群众的勤劳与智慧来创造伟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所肯定并认可的路径遵循。其中,“创造”二字便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实践属性。作为共同富裕内容体系中的子系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同样也是如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非只是停留于观念层面的宏观构思,而是最终要落到实处的实践之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必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提供助力、满足所需。
实践是人的主观臆想外化并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综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现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通过物质手段的使用,实践将人头脑中的意义假设变为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如此便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更迭向前、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只能是唯心主义所主张的绝对精神的观念运动,而非真正回归于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现实活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决定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领域并非仅限于物质生活层面,也包括精神生活层面。物质生活实践与精神生活实践共同构成了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实践的基本内容。当下,随着文化生活的大规模普及与覆盖,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实践开始从物质生活实践中独立出来,并朝着体系化、科学化的方向逐步发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36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擘画人民精神生活美好蓝图的政治理念。面对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须得立足于对现实的个人及其实践活动的把握,依靠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在“拼”与“干”中打牢根基、积累财富,如此才能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做足准备。
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并非因精神生活的抽象性与不可视性而表现为仅存在于思维世界的一种意识活动。相反,却是现实的个人将主观思想见之于外在客观的现实运动,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人民精神生活实践的开展背负着主体需求满足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计划,通过劳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与生产资料、社会环境等多方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得以收获满足主体自身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理想结果。纵观人民“满足自身”与“改造世界”的实践结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化,其中也一并包含着创作文学作品、发展艺术美学等生产精神文化财富的积极成果。精神生产作为人民精神生活实践中最普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便是以精神财富的生产为根本目的。相较于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创造更倾向于徜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神秘主义”。而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正是揭开“精神财富的创造”神秘面纱的利器,更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与动力。当前,我国物质生产水平的快速提升推动了人民精神生活实践的迅速发展,精神生产领域内人民主体得以在生产效率的提升中寻求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等精神财富的创造产出。与此同时,随着精神生产、社会交往等权利的普遍获有,人民实现了对精神生活更为广泛和更加深入的参与,进一步保障了社会精神财富的总体存量与稳定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精神财富是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实践的创造成果,是思想文化领域内人民群众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精神财富的创造与累积离不开人民这一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参与并主导的精神生活实践。
然而,人民精神生活实践的内容范畴并不是仅含有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精神财富的传播与共享行为同样也囊括其中。精神生活实践是人类得以超脱于动物群体的重要表征,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人民精神生活的实践过程也是主体普遍联系的建立与精神交往的开展过程。置身于精神生活的实践场域中,现实的个人必然要利用或搭建与他者之间的社会联系展开精神交往,进而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超脱于他人之外、孤立静止的精神生活实践并不存在。精神生活实践中主体间联系与交往的介质是各自已经获有的精神生产资料,而具体的交往活动则表现为通过生产资料的交互传递与意识内容的互相影响,实现双方的能量互换与相互作用。上述行为表现的实质正是精神财富的传播实践。精神财富的传播往往与主体建立联系的交往行径一同产生,是人民精神生活实践的重要内容。此外,不同于物质财富的排他性与易损性,精神财富因其可递加性与可复制性,使得精神财富的传播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传者与受众共享精神财富的活动过程。例如“教育”这一精神财富的传播实践,便成就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教学相长的财富共享。二者往往相伴而生。社会联系的日益广泛与精神交往的不断深入也促使了精神财富的传播与共享更为频繁、密切。人民精神财富的传播与共享实质上是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二次分配。这一精神生活实践的施展有助于均衡精神文化资源在不同个体、群体、民族中的分配占比,促进人民内部精神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以分配正义缩小人民精神生活领域内逐渐扩大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推动社会精神贫困的解决与个体间精神鸿沟的消解。
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历史活动生产着自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本质上是人类实践领域的现实议题。除却一定物质财富的前期铺垫,社会精神财富的生产所得及其共享程度也是丈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需要社会总体精神财富的充分涌流,同时也要求人民内部精神财富的公平分配与共同享有。然而,精神财富的总体充裕与均衡分配并非一蹴而就,而表现为依靠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来渐进实现的长期过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要依靠人民精神财富的创造实践,确保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累积充裕;又要依托于人民精神财富的传播与共享来助力精神文化资源的均衡分配。如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构想才能最终落地。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人民精神财富的创造实践通过精神生产等途径完成对内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积极改造,推动精神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以生产优秀文化等精神财富的创造成果把精神文化领域的“蛋糕”做大;另一方面,依靠人民精神财富的传播与共享实践,拓展社会精神文化财富的传播地域与辐射范围,加速精神资源的全民共享,实现“蛋糕”再分配的公平公正。精神财富的创造、传播与共享实践均是人民精神生活实践的应有之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精神生活的实践助力。“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7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作为人民生产生活内容的其中一项,也将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人民”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的精神生活实践为实现进路。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
回顾人类社会更迭向前的历史演变,“全面发展”一贯是人民群众利益所指与目的所在。动物因其局限于满足生存需求的单一本能而决定了动物的全面发展绝无可能。作为感性存在物的现实的个人,因其内在本质的丰富与多样而使得人类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可以达成的最高理想。“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现实的、实践的个人。“全面”是一个相对概念,与“片面”“局限”相对立。不同于人的片面发展,就其所涉猎的领域与囊括的内容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更表现为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了人的个性、能力、素质、道德的充分、均衡发展,还包含了人的社会权利的普遍、真实享有,意味着个体社会关系的广泛建立与社会交往的自由开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关乎人类解放的终极命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视域中始终不离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热切关注。
着眼于现实的个人、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立足要点与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价值命题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批判,并展开于二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构想之中。置身于资本主义急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审视并未停留于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2彭宏伟:《资本总体性:关于马克思资本哲学的新探索》,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7页。的表象,而是看到了资本增殖的背后是人的贬值与异化、私有制度的背面是阶级矛盾的恶化等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资本主义社会中,“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排挤着“关怀个人”的价值理性,“剩余价值”的层层盘剥将工人群众的生存发展空间压缩到极致。人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背道而驰。面对人的发展困境,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652页。。这一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那便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回归人的解放本身、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民本宗旨的根本体现。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页。。如此,“全面发展”便成为了个体确证自我本质、实现自身解放的价值目标,也意味着现实的个人收获了“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本质力量得以全然释放。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现实的、历史的产物。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完善与普遍交往的日渐形成,全面发展的个人将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一同到来,届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将继续开启新的篇章。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视“人的全面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是其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人民是发展的主体,是谋求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应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4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人理应是全面发展的完整个体,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异化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契合人民主体最根本利益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5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07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9页。。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人民根本利益、着眼于人民现实需要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成就的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或是牺牲部分人而成全其余人的全面发展,而是所有人、一切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将得益于全面发展的人所共同创造的先进生产力,进一步筑造以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表现形式的未来社会,从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价值旨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人”的不变追求。“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只有在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社会中,现实的个人才能摆脱“人的依赖性”与“物的依赖性”,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充分涌流中完整、彻底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应有之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实现自我、构建未来的同时也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并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贯彻始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进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是高度契合、辩证统一的发展共同体,二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构想之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中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价值要求。有别于资本主义虚假的片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主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繁荣的全面发展,是不落一人、共同富裕式的全面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致力于全体人民思想物化的困境摆脱,确保全体人民精神财富的充分享有,从而实现对人的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是共同富裕理念着眼于人民精神生活层面的内在规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旨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14页。,以精神生活的自由解放推动实现人本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致力于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一起,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3页。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39、220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下的历史场域中更具有内容上的关联性与方向上的一致性。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并以此为价值旨归,既是贯彻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内在要求,更是坚持人民至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能贡献的精神力量。
四、结语
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宏观构思,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出场至今,始终不变的是人民逻辑。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依靠人民主体的精神生活实践以完成伟大构思的落地,最终旨归于人民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来成就共同富裕的光荣伟业。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然开启。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只有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人民逻辑,积极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39、220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为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的人民逻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全体人民”为主体范畴,以“共同富裕”为根本追求,保障各项事业的进行满足人民现实所需、依靠人民实践创造、促进人民全面发展,如此才能在集聚民心、积累财富、共享发展的惠民成果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民梦想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