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3-05-15张冀琳陈进伟樊丽娜孙继周张仕林
张 柯,史 欣,张冀琳,陈进伟,樊丽娜,王 玮,蒋 源,孙继周,张仕林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集团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陕西西安 710077
眩晕症在神经内科较为常见,对四周事物或自身有旋转感知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基础疾病、中枢神经疾病及周围神经疾病是其主要发病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易反复等特点,通常情况下,患者发病后伴随闭目难立、脸色苍白等症状[1]。CT、磁共振成像不能确诊眩晕,仅能排除部分中枢性眩晕。现阶段,临床还没有特效疗法治疗眩晕症,利尿、止吐、镇静等是常用方法,莨菪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吩噻嗪类药物等是常用药物,但是单一用药缺乏确切的效果[2]。同时,内耳眩晕(梅尼埃病)与其他眩晕明显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精确性,本研究将中枢性眩晕、内耳眩晕(梅尼埃病)排除后,观察了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片治疗眩晕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独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0例。单独治疗组女65例(65.00%),男35例(35.00%);年龄40~67岁,平均(49.25±8.14)岁;病程:3~17个月45例(45.00%),18~28个月55例(55.00%);疾病类型:椎基底动脉缺血78例(78.00%),脑动脉硬化15例(15.00%),晕动病7例(7.00%)。联合治疗组女66例(66.00%),男34例(34.00%);年龄39~66岁,平均(48.25±8.42)岁;病程:3~17个月44例(44.00%),18~28个月56例(56.00%);疾病类型:椎基底动脉缺血80例(80.00%),脑动脉硬化14例(14.00%),晕动病6例(6.0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2)符合眩晕症的诊断标准[3];(3)有头晕、平衡障碍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1)有药物过敏史;(2)有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史;(3)有脑干出血、小脑出血或脑梗死;(4)内耳眩晕(梅尼埃病)、中枢性眩晕等。
1.3方法
1.3.1单独治疗组 首先给予患者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时,应绝对卧床,房间应安静及昏暗,避免头部活动;眩晕减轻后应增加头部及身体的活动,以利于恢复;眩晕缓解后应制订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舒缓精神紧张和压力,保持身心愉悦。然后口服盐酸异丙嗪(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5020274),每次0.5 mg/kg,每天2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2联合治疗组 在单独治疗组的基础上,让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每次12 mg,每天3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者无头晕眼花、步态不稳等情况,完全无眩晕症状;显效:治疗后患者行走恢复正常,但步态不稳、轻微头晕等症状仍然存在,具有显著较轻的眩晕症状;有效:治疗后患者能够适当下床行走,但仍然需要卧床闭眼休息,具有较轻的眩晕症状;无效:治疗后患者自主神经症状仍存在,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眩晕症状没有减轻或加重[4]。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5观察指标 随访1周后,观察两组:(1)临床疗效;(2)血液流变学,采用云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血液流变检测仪(EB-2600A型)测定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HCT);(3)脑血流速度,采用中国联创医疗公司生产的经颅多普勒(TCD-Ⅱ)测定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00%(97/100)]高于单独治疗组[83.00%(8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2.3两组脑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血流速度比较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和单独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00%(2/100)、1.00%(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眩晕在耳鼻喉科较为常见,是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疾病,主要诱发因素为机体空间定位紊乱。依据发病机制,眩晕症在临床上被分为假性眩晕、真性眩晕2类,其中假性眩晕的主要诱发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贫血等全身性疾病,真性眩晕的主要诱发因素为本体觉、眼、前庭系统病变。通常情况下,眩晕患者具有发病突然、持续时间较短,极易反复等特点,部分患者具有极为剧烈的眩晕,伴有难以忍受的恶心、头晕等症状和(或)血压降低、冒冷汗等症状。现阶段,临床尚未明确眩晕症的具体发病机制,普遍认为物理性因素刺激前庭系统、破坏前庭信息传导的均衡性或对称性是其主要发病机制[5]。盐酸异丙嗪是一种抗组胺药物,作用强烈,用药后能够快速将毛细血管壁、平滑肌等组织的H1受体阻断,使组胺作用靶点丧失。甲磺酸倍他汀是一种血管扩张药物,相关研究表明,甲磺酸倍他汀能够促进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为细胞外液吸收提供条件,有利于消除淋巴内水肿[6]。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眩晕症具有确切的效果,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7-8]。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联合用药能够促进眩晕症疗效的提升。原因为盐酸异丙嗪能够将中枢镇静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从而改善眩晕症状。甲磺酸倍他汀能对循环进行改善,将降压作用发挥出来,并促进耳蜗血液灌注明显增加,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闭感、耳鸣[9-10]。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说明在眩晕症的治疗中,与盐酸异丙嗪单独治疗相比,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说明在眩晕症的治疗中,与盐酸异丙嗪单独治疗相比,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更能有效恢复患者血流灌注。原因为甲磺酸倍他汀能够明显扩张椎基底动脉等心脑血管,用药后能够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及心脑血管血流[11-12]。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联合治疗组和单独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2/100)vs.1.00%(1/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眩晕症的治疗中,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与盐酸异丙嗪单独治疗相比,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