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当下,做最好的自己

2023-05-15王婧铭指导专家李世昊国家心理咨询师

康复 2023年13期
关键词:同辈同龄人幸福感

文/王婧铭 指导专家/李世昊 国家心理咨询师

我真的好害怕被同龄人落下

讲述人:李老师 38岁 中学老师

最近的我对未来非常迷茫。年近40的我如今还是一名“平平无奇”的中学教师,眼看着曾经的朋友都开始走上了管理岗位,和我一起进学校的同事们也都开始担任班主任或行政岗位,这一切都令我越来越感到焦虑。其实我也非常希望职业生涯更进一步,但一方面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心想可能因为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没有更进一步;另一方面又害怕更进一步之后会分散我在教学方面的精力,反而什么都做不好。这两个念头盘旋在我脑海内挥之不去,已经折磨我快半年了,对未来道路反复的思考不仅没有解决我内心的迷茫,反而让我彻夜失眠,愈发焦虑。

专家点评

“该卷卷,该躺躺”

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经常会发生一个现象:既想要作出改变,又感觉自己能力不足;既害怕改变会付出代价,又害怕因为不改变而错失机会。而这种矛盾的状态不断让我们内耗,最终产生自我怀疑,可真的是我们不够好吗?

或许我们可以从社会比较与自我评价体系中找到答案。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来自于社会比较,而比较往往包含背景和目标,合理的比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范围内,且可以指向自己的积极目标,也就是行动力。但现实往往是我们在大量的信息中失去了标准,最终在巨大的差异化中否认自己,缺失了勇气。

其实我们本来就很好,只是需要一些更合适自己的目标。先从重新认识自己出发吧,用纸写下自己的目标,然后探寻改变的动机和阻碍的因素,其中有三点要注意:1.想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2.一定不要否认自己;3.最终找寻到可行动的方向。

我们听过太多外界的声音了,但最终决定怎样生活的是我们自己的判断,与其让自己处于矛盾中,不如理清楚,再行动,相信我们最终能做到不怕“卷”,也能更爱自己的状态。

正确看待社会比较心理

认识社会比较

心理学家莱昂·费斯廷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会通过与他人做比较来鉴定自己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而这也是因为人们天生就有自我评价的动力。通常,我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态度、能力和特质来了解自己;还有研究认为,除社会比较能评估自我价值外,我们还会用它来学习社会规范和参考他人的意见。在这些类型的实例中,人们倾向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以帮助填补差距。

向上比较与向下比较

向上社会比较指我们将自己与我们认为比我们更好的人进行比较。如今社交网络发达,我们随时随地就可以关注到他人的生活状况,这就使向上比较在网络世界里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容易导致认知和情感上的自卑感,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不适当的向上社会比较会降低主观幸福感,而适当的向上社会比较会使我们产生动力。

在向下的社会比较中,我们将自己与其他情况更糟糕的人进行社会比较,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我们的自我意识和幸福感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我们更有可能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当然,社会比较的影响——向上或向下都取决于个人状态,比较的方向并不能保证只有正面或负面的结果。

减轻同辈压力,加强自我比较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尝试将自己与同龄人或与我们相似的人进行比较。而这就会造成同辈压力,同辈压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学业、社交、外在形象等方面。

同辈压力更多来源于我们的自尊,它关乎于归属感和被接受。我们都很容易受到同辈压力的影响,想要减轻社会比较带来的压力,可以自我培养感恩的态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自我比较,通过参照以前消极的时光,映射当下自己所拥有的美好。

猜你喜欢

同辈同龄人幸福感
消失吧!同辈
你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小声点吗?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感觉“被同龄人抛弃”,不过是错过一班车的焦虑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莫等闲, 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大学生英语写作同辈反馈和教师反馈对比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