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及实践路径

2023-05-14黎淑秀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

黎淑秀 杨 洁 吴 宁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最彻底的社会变革,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必经途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对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历经寻路之艰辛、筑路之坎坷,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唯物史观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揭示其鲜明特征、探寻其实践路径对于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期成果、总结其历史经验,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体系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从原始社会解体至今,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导形态,是一场深刻的思想、生产、生活和社会革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步。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基础上推动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把这种变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呈现出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

(一)现代化及其类型

现代化的类型主要分为内发现代化、外发现代化、迟发现代化[1]。内发现代化是指在未受外力影响的条件下随着社会变迁、社会结构与其自身的功能发生冲突,发展的内生动力与结构之间产生张力,导致社会由内部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现代化。外发现代化是指在战争、殖民统治、文化传播、贸易往来等外力冲击的情况下,被诱导、影响或强迫等,从而不自觉走向社会变迁的现代化。迟发现代化是指受现代化社会的超前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水平等影响具有迟发展效应,现代化进程因社会内在条件不足(如:人口激增与现代化同步、缺少先进科技等)而受限,起步时间较西欧、北美晚的现代化。目前学术界对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认识较统一,即西方属于内生先发式现代化。在中国是否属于外生模仿式现代化方面存在争议,部分学者从是否引起大的社会变迁分析,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属于外生模仿式现代化,提出中国的现代化起步于公元1069 年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认为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一场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但这种观点仅看到现代化的社会变革性,未考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工业化引起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变迁,具有片面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发现代化,起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刺激和挑战的回应,开始于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笔者较赞同后一种观点。笔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由工业化引起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变迁和转型,是“不断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2],包括经济层面的市场化、规模化、数字化;政治层面的民主化、法制化、智能化;文化层面的理性化、多元化、开放化;社会层面的公平化、安全化、信息化;生态层面的共生化、可持续化、低碳化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始于西欧、扩展于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然后向亚非拉美蔓延,推动了世界由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转型。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是农业文明,农业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支撑了农业文明的存续和演化。尽管现代化开始于西欧,但并不能将西方的现代化等同于世界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资本逐利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最终必然导致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历史演进

中国在1840 年鸦片战争暴发以后被迫打开国门,“现代化”伴随各式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救国为目的对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实验,由此“现代化”一词伴随着各种争论开始广泛出现在中国人民的视野中。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期探索。其一,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实现现代化,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固守陈腐的“祖宗之法”并不能拯救危亡,唯一的办法是学习西方。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启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重工业为起点,通过“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手段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构建了现代铁路和海运交通网络,使得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开创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先河。其二,戊戌变法希冀效仿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来变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制度现代化。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肯定了洋务派对变法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洋务派并没有发现中国问题的“根本”即延续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维新派认为只有创造出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和文化的长足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制度”革新的主张,以“保国、保种、保教”为目标,主张在“保”的前提下“变”,通过变法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制度与思想观念向现代化方向迈进[3]。其三,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的历史性巨变在中国社会中产生重要影响。1912 年1 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同年3 月,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确定了国家全部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原则与制度,标志着中国由一个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的传统社会向以民主共和制度为主体的现代社会转变。其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历经鸦片战争以后70 余年的探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由被动转向主动,突破了器物、技术的层面。随着各类思潮在社会上的激烈碰撞向着更深层次的政治思想迈进,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主张以民主和科学作为现代化的思想指南,促进了中国社会整体的现代化[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确解答了中国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5]。毛泽东认为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发展工业对巩固国防、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为人民谋福利等具有重大意义[6]。中国共产党要为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斗争[7],要使中国由农业国家变为工业国家,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1953 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启了“一五”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一五”计划的实施将中国的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过去没有的工业门类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改变了中国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强了中国基础工业的实力。1954 年9 月,周恩来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指出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8]。1964 年12 月,周恩来同志提出在20 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周恩来同志强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不久的将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探索已经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跨越,成为保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有效手段,不断推进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1979 年3 月,邓小平提出要在20 世纪末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首次用“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概念,随后又在政治局会议上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括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0]。1979 年12 月,邓小平同志首次以“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1]。1985 年8 月,邓小平强调了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指出:“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12]198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提出“三步走”战略,“温饱”“小康”“富裕”的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出绘就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从单一经济成分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由传统封闭式的现代化转变为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加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国内外出现的政治风波与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新的“三步走”战略,使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1997 年9 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2002 年11 月,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目标,推进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007 年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这标志着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现代化的认识,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突破。2012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13],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2013 年,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了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等新思想。2015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出:“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14]。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的实际出发指出“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5],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现实依据。2020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特征及其所蕴含的“现代”元素和“中国”因素,形成了较为明确和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推上了新的高度。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从现代化到中国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历经了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推进、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从“中国式的现代化”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曲折进程,这一历史演变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现代化一般规律,符合中国实际的鲜明特征。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6],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自成立起就秉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属性,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守正创新、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化的领导力量。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式现代化历经艰难曲折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用几十年的时间依靠自身力量、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充满血腥和暴力的现代化历程。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葆有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基因,既是中华民族之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之源,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优渥的土壤。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独特的文化内核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对基于自身国情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科学回应,而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文明,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支撑。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共生中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取营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为指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紧密结合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弥合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道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等新理念、新成果,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

(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指导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确定了科学的、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将公平公正原则同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紧密结合,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调统一,既防止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中无序扩张又使资本在促进社会主义的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17]。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出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刺激和挑战的回应,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前提。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中产生重要影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由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闭关锁国的传统社会向以民主共和制度为主体的现代社会转变。其次,中国式现代化虽充满艰巨性、复杂性但其发展进程是螺旋上升的,尤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期探索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探路之艰辛。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起点的“串联式”发展模式,发展到目前水平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有很大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采用“并联式”叠加发展的现代化模式,用较短的时间取得了西方现代化的同等成果,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之艰难[18]。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两大奇迹”、中国由“富起来”逐渐走向“强起来”等一系列事实验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前进的、上升的。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中,人被视为最重要、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始终把现代化的主体力量看作是人民大众,不脱离人民的力量来空想、空谈现代化。

(四)合目的与合规律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理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合目的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潮流中,遵循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是合规律的。其一,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19],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体现。其二,以现代化的工业和科技作为根本推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的工业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到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化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其三,以工业化为起点拓展到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等领域,引发整个社会渐进式与全方位的变革。中国式现代化从发展重工业起步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强调“四化同步”再到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其四,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到的诸如气候变化、贫富分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普遍性难题,中国同样也在经历并致力于给出解决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并不独立于世界现代化之外,在总体上符合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始终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上,在尊重人类不同文明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动创造性。

(五)基于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立论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0]。在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文化和历史积淀不同、所处时代与社会环境不同,从而构成了世界现代化复杂而丰富的画卷[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基本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一是在基本国情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统筹全体人民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艰难曲折;二是在社会层面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相统一,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核心、不顾社会大众利益的价值理念;三是在精神文化上,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四是在生态环境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在外部条件上,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倡导建立平等、开放、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与世界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以及人类发展进步作出独特贡献。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从唯物史观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经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要立足国情和现代化发展规律,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及其鲜明特征,准确把握其时代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其中经济现代化是抓手,政治现代化是保障,文化现代化是根基,社会现代化是关键,生态现代化是支撑。

(一)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经济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抓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不可避免的,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承认并肯定资本的存在及其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认识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主动克服资本逻辑带来的种种弊端,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伟大创造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高效稳定的经济基础。

其次,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驱动和引领力量,全方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的城乡区域经济格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三是坚持绿色发展。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力。五是坚持共享发展。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最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的粮食保障。加快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智造强国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动力。基于国家发展需要对标世界工业前沿发展、集中优质资源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中国产业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能扩大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以人民的现实需要为根本、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能全方位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巩固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实现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一个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毛泽东曾指出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22]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挫折困难甚至是惊涛骇浪,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其一,人是现代化的主体,现代化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形成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其二,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谋划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法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其三,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一方面,对内要建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准确把握平安中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立足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持续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守正创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实现文化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3]。其一,中国式现代化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润泽中增强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全面现代化。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三,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于世界文化的百花园、处于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的复杂局面,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越演越烈,要辩证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变局中树立全球性视野,构建中国式的文化话语体系,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世界文化环境。

(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实现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社会保障制度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制度保障,高质量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标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化是社会财富更加有效、公平分配的基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石,能保障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社会变迁的过程,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世界全面改造的过程。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社会现代化为人的发展的历史性阶段提供现实境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国家高端智库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发展积蓄更多优质人才力量,对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实现生态现代化

生态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体,人类以资源环境为物质基础得以存续,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以生态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多种现代化的反思和总结,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科学性与优越性。中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现代化老路,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生态发展方式的战略支点,把“污染防治”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生态法律制度是生态治理能力实践的主要依据和保障,完善生态法律制度对构建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迫切必要性[24],有助于切实提高生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碳达峰被认为是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我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绿色技术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重要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现代化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从“接受”“探索”“追赶”到“超越”,从近代以来缺乏经验的“盲目照搬照抄”“摸着石头过河”到创新驱动、绿色引领的新发展阶段,呈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立足中国国情和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继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境界,为推动人类文明攀登新高度作出中国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