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2023-05-13赵新颖

关键词:抗联东北理想信念

叶 丽,赵新颖

(哈尔滨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在新时代,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联队伍抗击日寇侵略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2]涌现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陈翰章等一批白山黑水间和日寇顽强作战的革命英烈。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都是要引领大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在学思践悟中使新时代大学生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责任与使命。通过深入研究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将其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能为大学生提供精神给养,培育出爱祖国爱人民、志存高远、甘于奉献、顽强拼搏和德才兼备的堪担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曾多次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3]239东北抗联精神虽然是在抗战时期形成,但是它的内涵不会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光泽。尽管抗日战争已过去多年,但东北抗联精神历久弥新,仍散发着璀璨光芒。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东北抗联精神都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体现,指引大学生在新时代新征程砥砺奋斗不懈努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遵循。

(一)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热爱祖国、勤劳勇敢、自尊自立、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从西方列强侵略华夏大地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强大引领作用,最后取得了抵御外辱的全面胜利;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新时代中国取得巨大成就,都极大地激发形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精华和缩影,它体现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着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带领当代大学生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二)东北抗联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杨靖宇、赵尚志、罗登贤、周保中和赵一曼等东北抗联英雄都是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为了抵御外寇收复失地,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舍生忘死、顽强拼搏与敌人战斗,彰显出东北抗联战士不懈奋斗、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品质。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格的浓缩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比较早形成的革命精神之一。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来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培养党员的担当与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经久不衰,不断传承、发展与弘扬,不断赓续传承东北抗联精神能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筑起精神城墙,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斗争精神。

(三)东北抗联精神为振兴东北提供内生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着“共和国长子”的称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十四五期间,东北必须抓住机遇,踔厉奋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所体现出的对党忠诚、坚韧不拔、不畏艰苦精神正是当前东北振兴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我们要学习、发展和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与东北抗联精神内核,要敢闯敢拼,以勇敢顽强的创新精神赋能东北振兴事业。东北振兴事业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断传承红色基因,把东北抗联精神的思想内核融入干事创业中,要有扎根东北、奉献东北的精神,努力践行初心使命,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新贡献。

二、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

理想信念是人们的终极追求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也是人生的最大目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是反渗防变的时代需要

当今国际局势波诡云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和“丑化”的图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杜勒斯就曾一厢情愿的宣称:要让中国的第三代或第四代青年人用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多年来,美国一直坚持不懈的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美西方国家赤裸裸的意识形态渗透突破口就是从青年大学生入手,因此,我国青年大学生一直是他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社会上还存在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和观念,对大学生思想危害极大。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先进社会的核心和最活跃的群体,是科技创新潜在的生力军,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价值取向直接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5]当前部分大学生受不良思潮、不实信息诱导,对我国的红色文化没有足够深入地了解甚至是误解,极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甚至有的学生在网络上发布不良言论、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其爱国情怀较低迷、民族认同感较弱。例如,2020年以来,举国同心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却出现了许可馨、季子越、左淑娴之流大放阙词、数典忘祖的大学生。[5]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永远在路上,东北抗联精神正是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教材,它将“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进行了生动诠释,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坚定信念。

(二)是培养堪担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

理想是人们选择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们勇往直前的动力;信念则是人们在通往成功道路中遭遇磨难依旧坚持不懈的原生动力,是人们自我坚定的信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生活节奏变快,部分大学生已迷失,只为追名逐利,偏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轨道。当下,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也是扶正当今大学生缺乏刻苦努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躺平”行为的良药,只强调自我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清理剂,大学生们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未来才打下坚实基础,承担起自己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三)是指引新时代大学生献身于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理想信念是新时代激励大学生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要将远大理想信念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要不怕苦不怕难,在学习上直面问题,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积极响应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计划政策,参与支教;在就业择业时,扎根中国大地,到基层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用艰苦奋斗书写青春华章。“好青年志在四方,要鼓励高校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到基层去、到西部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3]543东北抗联精神为我国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力弘扬伟东北抗联精神,去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基石,厚植新时代大学生昂扬斗志,让青年学子成长为建设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

三、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到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应从引领示范、深化学习全方面渗透和巩固成果这四个着力点进行。

(一)引领示范增强融入效果

东北抗联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完美融合的关键,就是高校及教师要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坚持以自身言行感染和启发学生们。高校领导与教师尤其是我们地处东北的高校更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宣传、发展、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高校领导和教师要自上而下地以东北抗联精神为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综合素质,准确把握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明确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此为广大学生做出正确示范。高校领导与教师们要增强自律意识,防微杜渐,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理念,对学生们进行正确引导,潜移默化地渗透东北抗联精神,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东北高校更要利用地域优势,加强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高校内党员示范作用和党员责任创建活动,提供各类平台,开展东北抗联精神系列学习讲座和团建拓展活动,促进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二)深化学习提升融入质量

东北抗联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完美融合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在传播东北抗联精神中的主阵地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帮助大学生感悟东北抗联的光辉历史和生动故事,理解伟大东北抗联精神的深刻内涵。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把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融入到思政课中。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民族精神时,可以将东北抗联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抗联英雄人物事迹和精神内涵融入教材中,既能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使学生们产生强烈共鸣,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艰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的职业生涯指明方向。另外,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不仅要在思政课堂上展开,也要在专业课堂上进行,即体现“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专业课教师要将东北抗联精神中蕴藏的爱国、奋斗、勇敢、协作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融入到专业课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自身要不断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还要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对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师要给予全程指导和全程助力。

(三)加强渗透实现全方位融入

东北抗联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完美融合还必须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以理解为“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首先,高校党组织、学生工作部以及二级学院应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和党史宣讲等,将平台搭建好,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其次,高校加强抗联精神的宣传。例如:可以制作抗联英雄事迹宣传海报进行张贴摆放;在图书馆增设与东北抗联精神有关的图书,鼓励大学生多读抗联史书,了解抗联英雄的光辉事迹;丰富校园广播内容,增设东北抗联精神栏目,在校园中定期播报,让学生在校园中随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存在。最后,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传播。比如可以在校园各类公众号上增设“红色文化系列专题”、“党史学习专题”或“东北抗联精神专题”等栏目,使学生们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全方位渗透东北抗联精神,体会精神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四)丰富实践巩固融入成果

高校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夯实知识,做到将理论知识与情感精神有机融合。一方面,高校应开设校外红色研学基地,尤其是东北的高校更加可以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特点,大力组织师生走出校园,走进抗联英雄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场所,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进行红色文化的交流与学习。比如,在哈高校的大学生走出校园就会发现:哈尔滨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走在城市中,一曼街,兆麟街,靖宇大街,兆麟公园,尚志公园,兆麟小学、尚志小学等街道、公园、学校不经意间就会映入眼帘,与我们学到的历史人物吻合,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兴趣,这种实践可以润物无声地使学生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将东北抗联精神深深扎根于心中。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巩固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生中的影响,高校可以把实践活动延伸到大学生的假期,布置一项参与红色志愿活动的作业。由学校组织开展,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把东北抗联精神和自己家乡的红色资源结合起来实施完成,以此来调动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回馈社会的积极性,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学生在弘扬和践行东北抗联精神的过程中感悟生活,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情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3]58

综上所述,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4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将其融入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能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抗联东北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