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基本内涵、形成过程和优化路径
2023-05-13唐佩
唐 佩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
1 问题的提出
作为与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产教协同发展历来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进路。在当前迈向知识经济的改革背景下,产教合作关系从早期的“产学结合”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再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结合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提出“统筹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1]。当前,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制度安排。然而,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看,普遍存在融合层次浅、范围窄、可持续性差、运作不顺畅等问题,产教双方在人、财、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性不足,实质性融合难以达成。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进行考察和评价,以绩效提升推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研究,国外研究聚焦在合作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如:Bonaccorsi 和Piccaluga 最早对产学合作绩效进行研究,从动机—期望角度出发,认为校企合作绩效指标包括新产品开发数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2];Bertoletti 等应用潜在类别随机前沿模型对英国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技术转化效率进行测量[3];Manotungvorapun 等以研究水平的互补性、与企业模式的兼容性、校企关系的契合度等3 项标准测评校企在技术转移中的“匹配度”[4]。国内对于产教融合绩效,有从宏观区域发展视角研究的,如霍丽娟,从校企合作能力、区域服务能力和社会支持三方面构建指标对产教融合度进行综合性评价[5];更多则聚焦院校整体办学视角,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技术研发、师资建设、学生就业等角度构建评价指标,如姜泽许[6];谢敏[7]等。总体来说,目前国外研究集中在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成果技术转化,对职业类高校研究较少;国内研究更多聚焦于产教融合绩效的产出端而非绩效形成全过程,缺乏对产教融合绩效形成过程与发展机理的考察。本文认为,只有清楚梳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其绩效评价才具有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才能更准确找到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因此,本文从资源整合视角出发,在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阐释其绩效生成和演化规律,提出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提升的相关路径。
2 资源整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基本内涵
资源整合为研究高职院校绩效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该视角以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及协同理论等为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是Wernerfelt基于资源观提出的,认为企业通过异质性资源的获取而获得高额回报,异质性资源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8]。资源依赖理论认为,没有任何组织能完全自给自足,组织要实现生存就必须与环境进行交换,Pfeffer 与Salancik 是资源依赖理论的集大成者,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的4 个重要假设[9]。Haken 的协同理论则认为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尽管子系统性质和特征不同,但是如果子系统之间发生协同作用,就会呈现出自组织状态[10]。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进一步对资源整合过程进行研究,Brush 等认为企业的资源整合过程可通过资源识别、资源吸收、资源转化以及资源二次开发实现,以资源转化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并为之创造超额利润[11]。董保宝等则将资源整合过程分为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以及资源利用等四个环节[12]。
综合上述观点,从资源整合视角看,组织在寻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因自身资源无法完全自给,就需要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基础)与其他组织建立起合作关系,通过内部资源和外部异质资源的有机整合,才能创造绩效、保持竞争优势,与此同时,组织在动态环境中推进资源整合,也会同步影响和建构发展环境。基于资源整合视角,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其产教融合实质上就是不同组织间通过整合要素、共享资源,产生协同效应进而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13]。而产教融合绩效就是高职院校在获得各类资源并促成资源要素在合作系统中相互渗透、优化配置、高度整合以及融合创新等方面的成效,是一个从资源识别明确性、资源投入充分性、资源配置合理性再到资源利用有效性的综合反映,从本质上看是产教融合中资源整合行为的表现和结果。
3 资源整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形成过程
根据系统权变理论,凡是生存系统都有一个从接受资源投入,经过资源转化和附加效用的复杂作用过程,而这个过程最终产出通常需要被附属系统或者超系统所接受[14]。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生成系统也不例外。在资源整合视角下,产教融合绩效由合作双方的资源禀赋识别、投入与转化行为及合作结果产出组成,其形成机理不仅显示了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最终效果,更揭示了产教融合过程中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促进而导致产教融合绩效的实现和不断增进的动态过程。
由于高职院校与产业资源为基础开展的合作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演进和升级的过程,其绩效的产生和实现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同样经历着从形成、增长、提升到跃上新台阶的发展过程。产教融合绩效一旦形成,又往往会形成一种路径,从而构成后续提升与优化的路径依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形成机理,从本质上说就是对绩效产生、形成、优化与帕累托最优路径的实践。本文借用董保宝学者的资源整合过程观,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形成过程分成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四个阶段,那么不同阶段的绩效增进不仅是积累性的,也是序列性的,每一个阶段的绩效增长都是在上一个阶段绩效的基础上形成,又为下一阶段绩效优化和跃进创造条件。要基于资源整合的不同阶段来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优化配置各阶段中影响产教融合绩效形成的相应要素,从而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不断提升。
1)资源识别阶段。
产教融合资源识别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禀赋,包括区域位置、办学历史、资源基础结构等对改革发展中所需的产业资源进行分析、识别与确认的过程,进而明晰其在人才培养、科研与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发展方面所需资源的过程。根据Arild Aspelund、Teije Berg-utby 和Rune Skjedal 的IES 模型[15]研究,在组织资源整合过程中,基础在于资源禀赋,而关键在于外部资源。为实现产教融合发展的目标,高职院校在资源识别阶段,首先就要对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资源进行有效识别。在资源禀赋方面,必须要清楚认识到自身发展的资源优势,尤其需要明确自身具备的、能对产业升级和行业企业发展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在哪里,如高职院校在区域中所能提供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技术服务能力供给、公共实训基地等资源供给,这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产业资源识别是指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和发展的需要,在分析区域产业布局、人才培养定位、科研与技术创新能力及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搜索、适配对接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产业资源,包括资源获取的主体和资源获取的内容等,以便在后续合作阶段完成产教资源对接。因此,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充分意识到自身具有的资源禀赋、资源优势,并有效识别这种资源基础和院校改革发展所需资源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能从区域产业中寻找、识别相应的资源要素和渠道,这是产教融合资源获取的前提条件,也是产教融合绩效实现的先决条件。
2)资源获取阶段。
产教融合资源获取是指在高职院校完成资源识别和确定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条件与产业资源获取对象之间建立联系,完成对接并顺利获得产业资源的过程。资源获取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和整合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当获得到相应的资源投入后才能进行后续的资源配置及利用。高职院校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从其产生发展看就根植于产业和行业之中,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多维度获得产业资源投入,从已有研究看,当组织进行资源整合时,合作伙伴的资源投入力度越大,合作产生的创新绩效则越高[16]。同理,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作为合作伙伴的行业企业投入到高职院校的资源越多,产教融合的绩效水平就越高。目前,搭建合作平台是高职院校获得产业资源的典型方式和手段,包括搭建产教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实习培训基地等,或者更大范围建立科技园、产业(行业)学院等方式,平台为产教资源对接和获取的有效途径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建设的新时期,产教融合资源获得不仅仅指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对接和获取,在院校和行业企业都缺乏部分资源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形成合作联盟,寻求政府和其他科研组织的支持以获取相应资源。
3)资源配置阶段。
产教融合资源配置是指高职院校将对获取的产业资源与自身资源进行相互匹配、相互对接及适配优化,从而获得优势和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产教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通过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合作共享,发挥资源协同效应,促进资源要素的合作体系内部流动、共享及利用,增强其在人才培养、科研与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能力,形成院校和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根据协同理论,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情况下,要通过自身内部协同作用,才能自发出现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功能维度上有序结构。因此,产教融合资源有效配置要发挥协同效应,就必须强调系统的有序性,要对无序、零散、碎片化的资源进行排序、整合、优化,形成有利于合作组织运行的新结构,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形成“1+1 >2”的协同效应。可见,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序沟通和协调是推动产教实质性合作的必要条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合作运行机制、资源保障机制等能够促进产教资源有效配置,有效化解资源融合过程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使产教合作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
4)资源利用阶段。
产教融合资源利用是指高职院校通过资源识别、获取及科学配置组合后,通过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能力及优势形成产教协同育人、产教协同创新、产教文化创新等成果产出的重要过程。资源利用是产教资源整合的最后环节,也是检验产教融合成果的核心环节。获得的资源如果不利用或没有得到恰当地利用,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源整合效率就会降低。与之对应,如果资源利用得当会增强组织优势,会吸引更多资源为组织所用从而创造新的价值,这就是资源自身的杠杆作用。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当高职院校能对产业资源进行积极利用,通过合理使用实现产教资源共享共用,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实现技术技能人才从质量、数量、层次、结构的适配供给,对接行企技术发展需求实现技术咨询、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协同研发和创新,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文化传承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多元供给等等,推动人才、科技、服务、文化的全方位资源创新和产出,这种资源利用和产出将会形成杠杆效应,吸引到更多产业资源融入高职教育发展中,形成产教资源聚集与互动的良好循环,对产教融合绩效提高有着直接且积极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利用产教双边资源,通过资源共建共融共享共用实现育人、科研、技术创新、服务与文化发展的多元产出,是产教融合绩效高效产出的表现。
4 资源整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优化路径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体系建设中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关键。为切实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应基于资源整合理论,根据产教融合绩效从资源识别、获取、配置到利用的形成过程,从发挥产教协同主体的耦合效应、构建产教资源整合的合作平台、创新产教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三方面重点着力。
1)发挥产教协同主体的耦合效应。
根据三螺旋理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形成协同合作关系,作为创新主体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推动产业发展和升级。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符合三螺旋理论的观点,即通过政产学三方的协同合作,“交迭”创造一种合力,从而打破异质主体边界,形成产教协同和融合的局面。产教融合绩效的形成就源于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三者互动而产生的强大互补效应,不仅如此,这种由政产学协同形成的混合组织在“交迭”处具有强大的“互动自反”能力[17],如果组织基于协同合作提升了合作绩效,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这种绩效实现促进更多主体加入进来,激励更多资源流入,通过资源汇聚和反馈,促进政产学之间形成政策流、知识流、人才流的循环,从而增加产教融合绩效。可以说,产教融合主体之间的耦合效应决定了产教融合绩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发挥产教融合主体的耦合效应,关键在于加强多主体协同组织建设,构建产教融合联盟治理体系。要在政府产教融合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引领下,以区域为单位,构建由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异构组织参与的联盟治理体系,通过签订联盟治理协议、明确合作组织的权、责、利,打破组织壁垒,促进多元主体在人、财、物、知识、技术方面的资源共享共用。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积极发挥资源聚集主体作用,以政策激励和优惠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政府要从宏观管理、政策制定和监督评价入手在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搭建资源沟通桥梁;企业应主动担当技术创新和技术人才需求主体责任,积极参与到联盟治理体系之中;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要根据自身优势和合作任务,提升产教融合参与度。
2)构建产教资源整合的合作平台。
在构建产教融合协同组织建设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推进实践看,要完成从资源识别、获取、配置到利用的系列过程,在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绩效提升最终会推动产教融合绩效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因此,高职院校树立平台化思维,突破自身资源条件限制,创设条件形成从资源识别、获取到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渠道,构建促进资源识别的产教信息对接平台,促进资源获取与配置的产教资源共享平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等,以平台作为资源识别机、聚集池和转化器,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进专业、产业、行企、职业联动发展。其一,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产教信息对接平台。产教信息对接平台面向区域产业、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以信息网络的构建,提供产教资源发布、匹配、联络及对接的渠道,助力高职院校快速识别、定位产业发展需求及资源,同时能以平台展示高职院校资源禀赋和优势,为产业界提供有效资源信息。其二,基于发展目标构建多类型产教资源共享平台。高职院校围绕人才培养、科研与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发展等多元目标,搭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多元化产教资源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功能多元化、运作实体化的产教资源融合平台,如科技产业园、产业学院、职教集团,以及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企共同体等,以平台对接市场,打破原有体制束缚、创新管理模式从而增强组织内资源的耦合性、互补性和流动性。其三,基于市场化导向打造产教成果转化与应用平台。该类平台面向市场需求,打造集金融和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提供含信息共享、科研合作、技术成果转化以及金融合作等服务,以科技金融驱动科技研发,激励科研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教成果转化与应用平台一方面能提升资源融合与利用效能,推动产教合作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另一方面通过成果转化助力产业资源再度流向教育界,并带回新的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和科技研究。
3)创新产教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提升是一个涉及多环节的动态性、积累性和序列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基于发展资源禀赋和差距,主动向产业界需求合作,通过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要素整合、优化、共享及利用,产生协同效用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可以说,在产教融合绩效形成过程中,无论是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还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都涉及到相关阶段要素和资源的规范、组织和运作,如何创新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以确保每个环节保持有序、高效,避免无序、混乱,从而实现资源要素的协同是提升产教融合绩效的关键。因此,要根据产教融合绩效形成机理从四个方面推进机制建设:一是创新资源识别机制。高职院校要结合所处区域、办学历史和资源基础进行现有资源识别,包括资源数量、结构、类型、属性和效用,完成资源评估明确核心资源;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需求,依托区域数字化产教信息对接平台,识别资源差距和缺口。二是创新资源获取机制。高职院校要根据资源差距识别和资源定位,从自身改革发展需求出发,以开放、共享、共赢的平台化思维创设资源协同合作渠道,积极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组织建立合作,依托多元化产教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产教共享资源整合机制,通过平台聚集资源、组建团队,推进产教资源有效聚集、整合和共享,形成“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科研与技术创新”“平台+社会服务”“平台+文化发展”等发展模式,探索产教融合市场化、实体化运行机制改革。三是创新资源配置机制。高职院校要与合作单位建立合作沟通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合作运行机制、资源保障机制,营造优越资源共享环境,在此基础上,根据合作目标对产教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对接以及重构,从而实现资源功能、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匹配,形成适应产教融合发展目标的新的资源体系。四是创新资源利用机制。高职院校要从资源利用规划、资源利用团队优化、资源成果转化、资源利用评估等方面完善资源利用机制,推动产教融合从人才、科技、服务、文化等方面提升产出效益,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激发新的产教合作需求为下一轮融合的动态循环奠定基础,形成产教融合绩效提升和优化的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