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及美学效果研究
2023-05-13安民,任丹
安 民,任 丹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陕西 咸阳 712000)
牙体缺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牙科疾病,与牙周病、外伤、龋病等原因相关,不仅影响患者牙齿美观度,还会降低咀嚼功能,继而影响胃肠功能和生活质量[1-2]。随着牙科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和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牙体缺损患者选择接受修复治疗[3]。目前牙体缺损常采用全冠、桩核冠、前体等进行修复,其中粘接是修复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良好的粘接不仅能够增加修复体的适应性、固位力和抗折性,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4-5]。多功能玻璃离子粘结剂和Panavia F树脂水门汀是目前较常使用的两种粘接剂[6-7],但较少见两种粘接剂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效果差异的比较。故本研究以84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和多功能玻璃离子粘结剂对患者修复的效果和美学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牙科接受治疗的84例(84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42牙)。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5~59岁,平均(39.17±9.21)岁;前牙缺损27例、后牙缺损15例;楔形缺损8例、外伤缺损7例、龋齿27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5~61岁,平均(39.65±9.79)岁;前牙缺损29例、后牙缺损13例;楔形缺损10例、外伤缺损6例、龋齿26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进行。病例纳入标准:单牙牙体缺损,缺损未达牙髓,外伤牙未折断牙根或者暴露牙髓;≥18岁;牙周健康,牙体无松动;开口度正常;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知情同意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存在紧咬牙、磨牙等不良口腔习惯者;咬合过紧导致缺少理想修复空间者;长期存在口腔炎症疾病者;正在进行其他临床研究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认识功能障碍或者意识不清。
1.2 治疗方法 充分清洁缺损牙体,自然光下比色并记录结果,橡皮障隔湿,若患者为龋齿缺损需要彻底去除龋坏组织和填充物,严格遵照最大限度保留天然牙组织原则,准备洞缘斜面,调整并粗化粘接面。如果患者牙体缺损靠近牙髓腔,应用氢氧化钙保护牙髓,避免后续操作刺激牙髓。进行酸蚀30 s,流水冲洗酸蚀剂后干燥,将3M公司自酸蚀粘接剂均匀涂抹在牙面上,反复涂抹20 s,轻轻吹干牙面5 s,光照10 s固化。对照组采用多功能玻璃离子粘结剂均匀涂抹在全瓷修复体和患牙粘接面上,观察组则使用Panavia F树脂水门汀粘接,全瓷修复体安装到位后光固化90 s去除多余粘接剂,调整咬合关系后抛光。
1.3 观察指标 ①USPHS分级:分别在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采用改良版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8]对患牙进行检查和评级,评级主要包括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外形、修复体颜色、修复体脱落、继发龋、牙龈健康等项目。②两组GI、PLI、SBI比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测量患者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分值越高表示牙周健康程度越差。③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在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评估患者对牙体缺损修复的满意度,包含修复嵌体美观性、舒适度、咀嚼功能等,满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89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60分),以“非常满意+满意”计算满意度。④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记录患者牙体缺损修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继发龋、修复体断裂、牙髓病变、牙本质过敏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GI、PLI、SBI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GI、PLI和SB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GI、PLI和SBI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GI、PLI和SBI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I、PLI、SBI比较
2.2 两组患者USPHS分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边缘密合度分级、修复体颜色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体脱落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的牙龈健康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USPHS分级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比较 在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对牙体缺损修复的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修复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牙髓病变、牙本质过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继发龋和修复体断裂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全瓷修复体是目前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最多的一类修复体,相较于以往的金属烤瓷,全瓷修复体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美观性都得到极大的提升[9]。在缺损牙体前处理结束后需要采用粘接剂将全瓷修复体与患牙粘接在一次,目前临床应用的粘接剂众多,选择良好的粘接剂对于稳固修复体,减少折断/折裂等有重要的作用[10]。多功能玻璃离子粘接剂、复合树脂是牙科治疗中使用十分广泛的两类粘接剂,前者是在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基础上加入少量亲水树脂基质成分,其具有酸碱反应和化学或光引发的聚合反应两种固化机制,前者为聚丙烯酸和玻璃离子中和形成聚羧酸盐水凝胶,后者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在化学或者光引发下发生聚合反应,聚合产物能够与聚羧酸盐水凝胶形成互穿的网络结构,与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比较,多功能玻璃离子水门汀早期强度得到较大提高,其机械强度较高,耐磨性和抗折裂性显著提高[11-12]。但多功能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抗弯强度、硬度对水有较大的敏感性,吸水后可能造成物理机械性能降低,耐久粘接强度欠缺的不足[13]。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USPHS的边缘密合度分级和修复体颜色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体脱落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Panavia F树脂水门汀能够增强修复体密合程度,提高牙体缺损修复效果,改善修复牙体美观性。Panavia F树脂水门汀是一种自酸蚀树脂水门汀系统,是将酸性功能成分和偶联剂混合在一起,修复过程中无须单独进行酸蚀,单体聚合后呈中性而无须水洗[14]。经自酸蚀处理后,粘接剂能够深入牙体牙本质胶原纤维网后固化形成混合层和树脂突,表面的树脂粘接剂和水门汀形成化学结合使得修复体粘接固位[15]。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包含有机磷酸酯单体,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磷酸酯基团能够与牙体中的Ca2+形成络合配位键,同时与有机物形成氢键,这样就具有了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另一端则能够和修复体中的氧原子结合,脱去水分子后形成共价键,提高了粘接稳定性[16]。
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的牙龈健康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的GI、PLI和SBI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牙髓病变、牙本质过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Panavia F树脂水门汀粘接能够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包括:①复合树脂难溶于水,交联聚合后溶解难度更大,仅在固化不全或者单体纯度欠佳等情况下才有少量溶解[17];②Panavia F树脂水门汀能够与牙本质和修复体形成机械嵌合,和牙本质表面的羟基基团形成氢键,并与牙体Ca2+形成络合物,溶解度低,减少全瓷冠的微渗漏[18];③Panavia F树脂水门汀粘接前需要进行龋洞预处理,清洁釉质表面,最大程度保留牙齿健康成分,保证了牙体美观度和稳定性[19]。李英英等[20]研究也发现,采用Panavia F树脂水门汀粘接的牙体缺损修复患者治疗后的PLI、BI、牙龈变色率、牙龈炎、牙龈出血率显著低于多功能玻璃离子粘接剂组,治疗总有效率、牙齿美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多功能玻璃离子粘接剂组,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Panavia F树脂水门汀能够提高牙体缺损修复效果,增强修复体密合程度、改善牙周健康、提高牙齿美观度和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