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柳州麻竹出笋规律及产量动态变化

2023-05-12韦余成郑云丽韦柳翠徐振国徐有文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2期
关键词:竹笋样地单株

韦余成 郑云丽 韦柳翠 徐振国 徐有文*

(1 柳南区龙汉岭林场 广西柳州 545104;2 广西大学林学院 南宁 530004;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2)

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隶属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牡竹属(Dendrocalamus),原产于广西、福建、云南、广东、贵州等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栽培最广的竹种之一[1]。麻竹不仅出笋率高、笋期长、产量大,且其笋味清香鲜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2],有着较高的综合效益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不同竹种出笋规律及产量变化既符合一般竹类植物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关于竹类植物出笋规律及产量的研究以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居多[3-5],麻竹相对较少[6-7]。近年来,随着广西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发展规模迅猛增长,麻竹笋作为酸笋的主要原材料,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制定科学、合理的竹笋采集管理策略,促进麻竹笋用林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柳州市柳南区龙汉岭林场笋用麻竹为研究对象,分析麻竹出笋规律以及产量动态变化,以期促进柳州笋用麻竹的科学经营、合理利用,为有针对性地实施麻竹林经营管理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柳州市柳南区龙汉岭林场笋用麻竹示范林。试验地位于桂中北部,地理坐标为108°32′—110°28′E,23°54′—26°03′N,年平均气温为18.1~19.4 ℃,年总降雨量为1 345~1 940 m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该试验地为柳州市认定的螺蛳粉原料基地之一,试验林为人工种植的麻竹纯林,株行距为5 m × 5 m,竹丛母竹平均立竹数为4~5株/丛,竹丛平均密度为36.89丛/667 m2。麻竹种源及经营措施均相同。

1.2 样地设置

2022年4月在龙汉岭林场笋用麻竹示范林内,分别随机选取8个20 m × 20 m标准样地。各样地立地条件相似,地形主要为丘陵,土壤类型为红壤。对8个样地内的麻竹进行每丛编号,每竹检尺,记录株数、胸径、株高等参数。样地具体概况见表1。

表1 样地林分基本情况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stands in sample plots

1.3 竹笋产量测定

2022年5—9月根据实际出笋情况,每隔1~3 d观测1次,记录各试验竹丛的最早出笋时间,统计出笋数量(以笋尖露出地面为标准)。每次观测当天,采收出笋高度符合柳州市采收规格,且笋体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的新鲜麻竹笋,并逐个称重,记录带壳笋鲜质量(kg),统计笋产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麻竹出笋规律分析

调查表明,麻竹示范林5月末才有少数出笋,因此自6月初开始记录样地出笋数量。由图1可知,麻竹出笋期可持续约4个月,其总出笋数量随时间变化总体呈现为“少—多—少”的趋势。麻竹从6月初开始出笋,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笋数量呈缓慢增加趋势;7月份出笋数量迅速增多,7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出笋量;8月份出笋数量缓慢减少;9月份出笋数量呈迅速下降趋势,直至完全停止。

图1 麻竹出笋数量随时间的变化Fig.1 The number of D. latiflorus shoots produced with time

分析调查不同月份的出笋数量可知,6月份出笋数量最少,8个样地共计219个,仅占出笋期总出笋量的6%,平均出笋数量为46个/667 m2;7月份出笋量最多,所有样地出笋共计1 578个,出笋量为329个/667 m2。其次是8月份,共计1 483个,出笋量为309个/667 m2。所有样地7月、8月合计出笋3 061个,占总出笋数量79%,平均出笋量达638个/667 m2;9月份出笋共557个,占总出笋量的15 %,出笋数量为116个/667 m2。

2.2 单株麻竹笋质量

根据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竹笋实际采收标准,剔除高度小于40 cm和大于、等于90 cm的竹笋,对其余竹笋分析其单株笋质量(表2)。由表2可知,采收高度为[40,50)、[50,60)、[60,70)、[70,80)cm的新鲜麻竹笋,单株平均质量均在7月达最大值,分别为1.85、2.47、2.76、3.40 kg;仅[80,90)cm的麻竹笋单株平均质量在8月达最大值,为3.42 kg。对同一采收高度的麻竹笋,对不同月份间单株笋质量进行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采收高度为[60,70)cm的麻竹笋,不同月份间单株笋平均质量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采收高度为[40,50)、[50,60)、[70,80)cm的麻竹笋单株质量在不同月份间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不同月份单株笋平均质量Tab.2 The average quality of individual shoots in different months

说明: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2.3 麻竹笋产量

由图2可知,麻竹出笋期竹笋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为“少—多—少”的趋势。麻竹从6月初开始出笋,随着时间的推移,麻竹笋产量呈缓慢增加趋势;7月份麻竹笋产量迅速增大,至7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值;8月份开始逐渐减少;9月份麻竹笋产量呈迅速下降趋势,直至完全停止。

图2 笋产量随时间的变化Fig.2 The yield of D. latiflorus shoots with time

分析出笋期内不同月份的竹笋产量可知,调查当年麻竹笋总产量为1 654.07 kg/667 m2。其中,6月份产量最低,为107.58 kg/667 m2,仅占笋总产量的6%;7月竹笋产量最高,达796.97 kg/667 m2;其次为8月份,笋产量为555.95 kg/667 m2;7月、8月合计笋产量占总产量的82%;9月份笋产量为193.56 kg/667 m2,仅占笋总产量的1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月份间麻竹笋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麻竹出笋期为6—9月,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其中7月份出笋量最多,8个样地出笋量共计1 578个,占出笋期总出笋量的41 %,平均出笋数量为329个/667m2;其次是8月份出笋数量,所有样地共计1 483个,占总出笋量的38%,平均出笋量为309个/667m2。本研究与徐小芳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与张小平等[9]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气候、立地条件、管理措施和造林年份等的差异造成的。

采收高度为[40,50)、[50,60)、[60,70)、[70,80)cm的新鲜麻竹笋,单株笋质量均在7月份达最大值。麻竹出笋期总产量为1 654.07 kg/667 m2,其中7月份产量最高,达796.97 kg/667 m2,占笋总产量的48%;其次为8月份,产量为555.95 kg/667 m2,占总产量的34%。研究结果高于蒙兰杨等[10]研究得出的竹笋产量值,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环境差异以及经营管理措施等不同所造成的。本研究还发现,在当年出笋周期内,麻竹出笋数量与竹笋产量随时间变化均呈现“少—多—少”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从6月初开始缓慢增加,7月份迅速上升,至7月中下旬达高峰值,8月份逐渐减少,9月份迅速下降直至完全停止。

根据本研究结果,可将麻竹出笋期分为出笋初期(6月)、出笋盛期(7—8月)、出笋末期(9月)3个时期。麻竹出笋盛期出笋量、单株笋质量以及竹笋产量均大于出笋初期和末期,这一结论与周本智[1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来源于同一试验林,对栽培在立地条件相近的笋用麻竹进行科学、合理的竹笋采集管理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下一步可开展研究不同立地条件对麻竹出笋规律以及笋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继续推动实施笋用麻竹林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技术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竹笋样地单株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昆明市主要绿化树种阈值测定与分析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竹笋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竹笋
小竹笋的梦
挖竹笋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