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花钱祈登科

2023-05-12童骋

中国收藏 2023年5期
关键词:及第功名科举考试

童骋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于旧时的读书人来说,他们憧憬“状元及第”“一品当朝”。因此,向读书人、应试考生、新婚夫妇、小男孩等赠送科举题材的花钱在旧时成为一种民俗民风,也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愿,可以勉励他们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

旧时读书人祈愿通过科举制施展抱负,现今,万千学子们也希望通过高考迈出成长、成材的关键一步。再过月余,这场全国考试就将举行,此时透过部分科举题材的花钱,或许可以为备考学子送去激励与祝福。

狀元及第

明清时期,“状元及第”成为功名和高官厚禄的象征,也成为当时社会最为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可金玉满堂、长命富贵,为读书人所祈求。图1所示花钱就表达了对佩戴者“状元及第”的美好祝愿,激励其孜孜以求。

图1为一个锁形挂牌,两面分别刻有状元及第和长命富贵字样,纹饰有如意盘长、吉祥结、蝙蝠、桂花、太极,祈愿锁花佩戴者能够吉祥如意、学业有成、榜上有名、健康长命、富裕显贵。另有一枚吉语钱,两面分别刻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与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字样。其正面近缘纹饰为八朵盛开的莲花,寓意八方佛佑、连连荣华、多子多孙。背面则以八只飞向中心的蝙蝠为饰,取“八方福来”之意。

金榜题名

参加科举考试,需经层层筛选。乡试、会试通过后,还需参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试,其后由皇帝御批,发布殿试揭晓的皇榜,将一甲、二甲、三甲名单公布于众,其色金黄,体现皇家的尊严,故曰金榜,又曰龙虎榜。

图2为一枚正面刻有金榜题名、背面龙虎图的圆形挂牌。象征科举得中、名登金榜之上,以龙虎纹饰为配,巨龙从天而降、气势轩昂,猛虎呼啸而至、威风凛凛,恰似应试之人参加科举时的龙争虎斗。

在唐朝,应试人在金榜题名以后,一旦“状元及第”,便身着红袍骑白马“游街三日”,还报喜于家中、被恩准荣归故里。又因应试之期正值杏花盛开之时,因此杏花有“及第花”之称,也有“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之盛状。

一品当朝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把参加科举考试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因此状元及第成为文人的唯一祈求,而一品当朝就成为了登科后的最大期盼。

一品是中国封建时期官品的最高一级,当朝,意即主持朝廷政务,多指在位的皇帝或秉政的宰相。而一品当朝,则指协助皇帝主持朝廷政务的一品高官,即宰相,为文官中的最高掌权者。图3这枚吉语钱背面纹饰为魁星立于鳌头,作点斗状,鳌前方波浪汹涌、潮水迎面而来,正是表现了“一品当朝”之意。

读书-科举-做官,是旧时读书人的奋斗之路。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来激励人勤奋刻苦;以“连中三元、状元及第”作为科举之途的奋斗目标,促使人不断进取;以“荣华富贵、一品当朝”来吸引人奋发向上,谋求功名。

中状元可谓是万里挑一、难上加难,但是中状元却不是读书人的唯一选项。以科举为题材的花钱多展现对求学者的激励、参考者的祝愿、成功者的喜悦,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求学路上的艰辛,因此这种激励、祝福稍显片面。

现如今,读书依然是少年成长、成人、成材、成功乃至于后来成就、成名、成家的必经之路,勤学好问也是读书人应秉持的基本品质,只不过时代意义、价值取向不同了。

猜你喜欢

及第功名科举考试
明在“知不足”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剪纸大师齐秀芳
吟诗误功名的孟浩然
病后弃政从文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ABSTRACT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