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之路

2023-05-12许意

家居廊 2023年5期
关键词:设计师设计

许意

你们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我们的第一件设计作品是紫砂茶具(Zisha TeaProject)系列。初衷是希望賦予中国传统材料以经典的现代设计,因而现在重新审视它,仍然是我们最喜爱的作品之一,我们平日也经常用来喝茶,或作为礼物送给朋友。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们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竭尽所能地想通过设计表达身份认知的问题。我们的设计过程并没有太多受到文化认知的影响,而是自然而然地关注在“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等基本问题,我们的生活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中。现在我们年纪大了,或许评论家们反而比我们更重视设计中的“中国性”。“ 我就是我,我只能因为我是我而去思考和设计。我只能对我热衷的事情充满热情,而一些社会与政治问题来自教育和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作为人的身份。”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人的一生其实更像是一个圆,因而成长意味着越来越接近人生的本质。我们现在会更珍视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事物,与家人在一起,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刻……

假设你是旁观者,看自己这些年来的作品,你会如何向一个陌生人介绍这个变化的过程?

借用作家圣- 埃克苏佩里的一句话,“不求不朽,而冀其意”, 这句话亦恰当地转述了我们的设计和生活哲学,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变化的方向。

从什么时候或从什么作品开始,你认为自己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设计师?

应该还是“水舍”吧。它也算是我们完成的第一个建筑项目,毫无疑问我们从这个项目中成长许多,也在真正意义上称得上是一名建筑师了。

请谈谈你曾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因为我们始终走在我们想做的方向上,说“失败”或许不准确。但是当水舍刚刚建成后,我们收到了一些质疑与不理解,甚至有两个当时正在进行的项目因此夭折。但这些“苦难”并没有让我们对自己产生怀疑,最后事实证明水舍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曾经何事或何人在你的设计生涯中发挥过重大影响?

年轻时在国际型建筑事务所的工作培养了我们的专业精神,尤其在与Michael Graves 密切合作时,我们深刻耳濡目染了他如何与客户沟通、在会议中互动的方式。

结合产业链的角度,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20 年前我们刚开始在上海做设计时,我们发现国内并没有足够且明确的本土创造力表达。不过近年来,中国的建筑师、室内与产品设计师等带来的新设计浪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爆发。最近我们也先后荣获了EDIDA 的中国区和国际大奖。从行业到品牌商、媒体伙伴等全方位都在改变,我们很荣幸能参与其中并见证其发展。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如果问我们最想做什么项目,我们希望可以设计和建造一所学校。教学和教育是我们研究、设计与建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经常将设计实践视为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作为建筑师,我们希望能够保持稳定成长,而不是突然爆发;作为教授建筑、设计的老师,我们希望更多地参与教育、关注年轻一代,能做更多文化项目,为社会创造意义。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这很难追溯,或者说我就是为艺术创作而生的。从两岁提笔画画,拜韩天衡与程十发为师学国画与书法,小学时给上海的《我们一百万报》做美术编辑……要说接受职业教育后的第一件作品,是大学毕业后的“工业浪漫”概念首饰系列。现在回看,我发现自己始终是在寻找如何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在历史中创造未来,表现形式或许变了,但这颗种子没变。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年轻时更多追求一种形式表达,就是双眼能即刻捕捉到的东西,但随着生命成长,我现在更希望通过设计表达一种精神、一种情感,分享一种无形。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成长是做“减法”的过程,是一个“回归”的过程。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在我设计的不同成长期,我都一直对如何演绎中国传统的当代性充满激情,坚持过去与当下和未来的对话。最早的“工业浪漫”系列是一个起点,后来又为法国家居品牌ARTELANO 设计了一组瓷墩系列,名为“天地”,通体内部是镂空的,可以置入蜡烛,形如冬天温暖的“炕”,从这组系列之后,又应邀为爱马仕中国做艺术橱窗的装置,成为后来创立“上下”的前奏曲。

请谈谈你曾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我认为有失败的研发或探索,但没有失败的设计。自认为失败的设计,只会存在于我的草稿本上。

“重生”是有的,大学时想从城市规划转到艺术设计专业,还给院校领导写信,“中国的艺术与设计这条路还很漫长,我很愿意成为这条路上的一颗小石头……”可能把老师吓坏了,哈哈。毕业之后放弃去美国留学而执意去法国,然后做了“上下”,都是我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

从年轻时专注创作到后来需要管理一个品牌,身份与视角的拓展带给了你怎样的成长?

创立“上下”并兼任CEO 与艺术总监整整13 年,这两个身份就像父母,如果CEO 是父亲,而艺术总监如母亲,赋予品牌价值观以及高度统一的产品、视觉、活动乃至服务的风格。我现在决定退居二线,就像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可以退后一步放手让他大胆冒险了。这双重角色的体验让我日后做设计更注重整体,比如今年我受邀为法拉利进入中国30 周年所做的Roma 车型整车设计就是一个体现。

结合产业链角度,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在2008 年“上下”刚创立时,国内只有手艺工匠,没有高端手工艺产业链这个系统。“上下”在过去13 年中始终在建立手工艺产业链,现在国内部分工艺的制造品质可以与法国或意大利相媲美了。

你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设计师?

还是因为热爱吧,源自想要创造和表达的冲动。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我第一件家具设计是一对禅椅,那时我还没做“璞素”这个品牌,纯粹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现在这对椅子还在家里用着,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对椅子还是很成熟的设计,它结构简单,可以完全融合到现在的家里而不显违和,安静而内敛。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所感兴趣的课题是否随着你的成长发生了改变?为什么?

说实在的,我感觉我从最初做设计至今,对设计的理解基本没发生什么大的改变,我比较愿意凭本能去做设计,特别是现在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理性会告诉你怎么做设计才会更容易成功,但内心反而会更警惕这种理性的抉择,时刻提醒着自己要珍惜自己内心更纯粹的感受。

这种纯粹会受到商业市场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威胁吗?你是如何保持纯粹呢?

保持初心很难,前进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诱惑和干扰。为了保持自己的纯粹,我个人喜欢通过艺术创作和多接触研究各种艺术作品来让自己保持对甜腻设计趣味的抵抗。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成长意味着你更要谨慎地去做选择。

审视这些年,你觉得你的设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

我的设计差不多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这样的演变的过程,有时这种情况会反复好几次,很能反应出自己内心的挣扎。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这两年的“大漆艺术家具系列”算是比较有明显的改变,感觉慢慢找到了一点成为一位好设计师的感觉。

成长总是伴随着悲欢,请谈谈你曾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失败很多,不过,每次不尽如人意时,自己还是可以尽快调整好状态。每次自己跟自己较量时,总是那个积极的自己胜利了,这真的是很幸运。

你认为中国设计发生了怎样的成长?

我觉得中国设计最大的成长肯定是它越来越关注本土文化了,就像一个人一样,当他的注意力更关注自己内心的时候,那么他肯定是成长最快的。

你会担心无法超越曾经的自己吗?为什么?

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感觉自己只要保持那种不喜欢重复的状态就好了,像小孩子一样,从不满足于現状。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2000 年我做了“笛香”插香座,它有12 个孔,你看不见香,只有烟从孔中丝丝冒出,现在我发现它也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一种关系,如南音表演中的“弦入箫腹”一说。后来我做空间,恍悟这件器物可能是我自己时空中的原点。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2000 年以前,我做过的事非常混杂。现在50多岁了,回头审视我为什么做了“笛香”这件东西,当时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强烈感受到都市被效率与机械化所控制,我突然就想起了小时候读的那些诗,开始对人文与哲学感兴趣。这种变化是自发的,同时肯定会被更多人所感应。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我与一个法国人讨论这个问题:一个人能否改变另一个人?对我来说,每次成长都是去挑战一些事,虽然表面可能云淡风轻,内心挺折磨,总会差一点点就想要放弃。但在问题被解决的那一瞬间,会觉得长大一些了。

看自己这些年来的作品,你会如何向一个陌生人介绍这个变化的过程?

我认为设计就像设计师不同阶段的影子,从半木明舍、苏州椅再到徽州书院,50 岁的我又做了一个酒柜……我觉得设计应该成为一种表达,在我这里,是对“关系”的表达。最初这个“关系”可能是材料与结构的关系,如今这个关系是中国社会。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有两件作品令我感觉自己能“控制”一些东西了。在苏州河一间老仓库里做的“半木明舍”,表达了我对历史的看法。虽然十年后它被拆了,但它永远在我心里。而“苏州椅”是让我意识到自己真正成为家具设计师的一把椅子。

还记得第一次失败吗? 请谈谈你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我这人记忆力不太好,常记不得哪一年自己做了什么,更喜欢向前不断探索吧。

曾经何事或何人在你的设计生涯中发挥过重大影响?

我想感谢我的太太,她总是我的第一位听众。

除了做设计,你还建立了品牌“半木”, 这种身份与视角的拓展带给了你怎样的成长?

如果不做品牌,选材料或许只看结构和肌理,做了品牌之后,我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他们传达给我的各种感受,材料在我眼里反而变活了。

结合产业链的角度,你认为中国經历发生了怎样的成长?

现在一个设计师如果不能将消费者与供应链成熟地组合在一起的话是不够的。以前说设计师会引领消费者,我觉得并非如此,我的用户们就经常让我顿悟,让我对生活理解得更加深刻。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我一直对结果不是很看重,已经不记得第一件作品了。我属于典型的万金油,第一份设计工作是平面设计,做了两年改行又做了广告制作,然后做电子产品设计,做建筑与空间设计时间最长,有十来年,现在做家居方向的产品设计,比较杂乱,不够深入。不过,在我眼里,设计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玄乎的。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的理解一直或多或少在变化,甚至有时候想回到二十多年前刚做设计时的理解,那时幼稚、质朴,很多东西都懵懵懂懂的,其实干净纯粹挺好。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我不想“成长”,“成长”意味着“死亡”。

审视这么多年的设计,你觉得你的设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

我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都是形式而已。内核的东西不需要介绍,懂的人自然看的懂。

从什么时候,或者从哪件作品开始,你认为自己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设计师?

我一直都是一名真正的设计师,因为我自己知道我对设计的忠诚度,虽然水平不咋地。我对设计有完全的个人理解。

还记得第一次失败吗?

失败对于我来说太多了,已经麻木了,或者说已经习惯了失败。

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中国设计在技术与表现上这几年成长得很快,都是因为商业的催化作用。但真正的设计能力我觉得变化不大,甚至有退化的可能。目前的设计基本还是在西方百年前到几十年前的设计框架之内,没有什么创造力,更没有什么思想理论。

你会担心无法超越曾经的自己吗?为什么?

我不担心无法超越曾经的自己,因为我压根就没想超越这件事情,不停止设计实践,在设计实践中体验快感就够了,老想着超越会很累。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设计只是我想做的事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媒介,并不是全部,我想拥有一种全面设计的方法,从田野调研开始,到商品表达与跟踪,尽量多视角、多维度,属于多学科的交叉,有新的可能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你设计的第一件家具作品是什么?现在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第一件量产的家具作品, 是为意大利家具品牌NATUZZI 设计的多功能家居系统T-BOX。在米兰展上发布后,获得了德国红点奖和美国IDEA奖。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整体还算满意,只是现在看来如果表面处理成亚光可能会更好。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们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这样来理解我的作品。当设计面对一个个体的人时,我会思考美学、功能、人机交互;当设计面对一个群体时,我会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精神上的沟通,产品应该体现某一群体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观,对应的也是产品的品牌DNA。当设计面对一个更宏观的层面,比如整个社会与人类时,我会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设计应该向公众传播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如果将人生理解为一段接着一段面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那每经历过一段都是在成长吧。这段经历可能是一本书、一段旅程、一件作品、一个人、一座博物馆 ……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作为工业设计师,我涉及的产品类别很广,有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家居卫浴等,而“虚山水”系列是较能完整反映我个人美学与观点的一件作品。

曾经何事或何人在你的设计生涯中发挥过重大影响?

我的德国导师 Dieter Zimmer 教授对我影响最深。他曾对我说:“极简是一种精神,它并不容易实现!”意思是需要让头脑尽可能简单起来,才能看清眼前什么是无意义的诱惑,必须放弃!从而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并将其做到极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极简。在2018 年应邀参加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先生的大展 HOUSE VISION 时 ,我设计了一个未来之家——绿舍。在设计与沟通方案的过程中,我也再次从他身上感受到精神上的极简。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关于未来,我们无法回避数字时代。其终极目标是:在数字虚拟世界中建立对于物理真实世界的完全仿真,然后通过两者的实时互动,提高效率。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但我认为并非所有的一切都可被数字化,不可被量化的真实部分会越来越珍贵。对我而言,作为设计师应持有一种批判性的态度面对技术与社会的变革,我希望以设计的方式,让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友善,而非对立。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吱音的第一件作品是信凳,现在看来,简洁的东西依然会很有力量。干干净净。

2010 年回国创业,2013 年创立了吱音。我们尝试实现了我在留学时期的一个作品,它就是后来的信凳,造型简约又富有设计感。现在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我觉得信凳应该是一种信念的象征,而当初仔细推敲的每一道弧线和比例,今日来看,依然是很不错的经典款。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早期的时候,可能更注重的是自我表达,因为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想法。到了后期,越来越发现其实应该有更多的“责任”。与其说是兴趣点,还不如说是关注的点发生了变化。尝试通过设计去解决一些问题,无论是人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尤其是产业方面的课题,我都会带着一种责任感去看待,希望能够让设计更有价值和意义。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更加包容地看待身边的事,却又能坚定自我的认知。这种过程,某种意义上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你不断重复地思考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所理解和表达出来的东西,会越来越深刻。

请谈谈你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一直在试错吧,不能用失败来定义,一切都是经历不断变化以及调整和适应变化的过程。相对于设计师角色的成败,我更在意的是作为一个创业者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作为一个创业型的设计品牌,始终会面对产品结构与供应链之间的矛盾。工業化的生产关系注定了产量与供需之间需要合理匹配过程,这种挑战即使是对于一个成立近十年的设计品牌来说也一直存在。若非要说痛苦,这三年的特殊时期的确挺让人难熬,好在一切都已经过去。对于我来说,一切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起点。

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市场逐渐趋于成熟,是设计成长的核心动力与标志。从国内的发展来说,大家对于设计的理解的确越来越深了,伴随的是市场需求更加多元了。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包括制造端都开始转型,寻找新的突破,也是这个行业总体向好的标志。

你会担心无法超越曾经的自己吗?为什么?

不会。对设计师这个行业来说,我还算年轻吧。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对我来说,不断学习是主旋律。对一切事物保持新鲜感,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最大的梦想不单只是做设计,而是在商业语境下,创建一种独特且有社会价值的逻辑体系,从而打造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型设计品牌。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这要看怎么定义第一件作品。我上学时就设计并制作过家具,甚至还设计过自己背的书包。2006 年,成立明合文吉的第一年,我们设计了一款书架,文-ST-02,三“根”略弯曲的书架,顶天立地,像三棵树干一样生长在室内空间里。这件作品获得了当年EDIDA 国际设计大赛中国区——最佳家具设计奖。17 年后再看还是很喜欢,因为它用自然的方式解决了现代户型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一款非常有张力而且实用的书架。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人会沿着一个思维模式随着成长而演变,但当你有一个明确的(往往是潜意识的)思路的时候,不管设计的作品形体多么不同,脉络也是不会改变的。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自然的规律。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相生系列, 2015 年。当时在工厂里看到被切割剩下的余料,一下激发了灵感,有用和无用,虚与实……不对称和平衡……事物两面性的共存也在这一系列中体现出来,虽然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但在这个系列中表达得更明确了。

请谈谈你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我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而我又是一个喜欢记忆快乐的人。但我会记录之前发生的错误,以便以后不会再次发生。

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从2006 年工作室起步至今,中国的产业链越来越成熟,技术也越来越精确,这的确对设计想法的实现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制作方式来完成设计的理念。

你会担心无法超越曾经的自己吗?

我是个既怀旧又喜新的人,有时看之前的作品感觉像面对一个陌生人一样对它感到好奇,同时一想到要设计新的事物又会很兴奋。不瞒你说,现在的我有时还觉得自己仍是那名18 岁的青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设计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要不停地更新,不停地发现,这很符合我的兴趣。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关于未来我永远都不知道会怎样,设计也是,我不知道未来会设计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灵感。有很多梦想,而且都挺大的。先找个最小的说吧:做一个展览,把从学生时期到现在以及未来(将要做)的设计放在一起,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成长的。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记不大清了,从中学开始,自己就做过一些自认为算设计的东西。工作后在当时的公司做了第一件量产的产品,那是一组盛入茶水之后会凸显出内壁的茶杯,内壁会显现出传统的器形。现在看来,我早期比较偏爱“设计”和“概念”,很关注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的“设计”,关注中国的设计方向在哪里,做东西比较围绕自身的感受、理解和兴趣,更像是一个会为其浅浅开心的设计爱好者。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少年时期对计算机与工程学感兴趣,希望长大能成为发明家,同时我又爱上绘画与艺术,最终发现“设计”是融汇了两端的交叉点。最简单的变化大概是从爱设计,变得一度厌恶它。因为在真正成为设计师之后,我才发现“设计”有时对人类欲望的助长会超越设计的初衷,但是我仍然享受创造这件事本身。随着成长,我开始学会在自我表达与他人的普遍需求之间实现平衡,越来越擅长关注“他人和产品”,而不仅仅将设计作为一种自我的表达。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变老。其他的意味自己还在学习和体会。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从设计、品牌运营再到量产与产品生命周期,要达到有效的产品成果是个很复杂的事情,至今我还没有完全满意的项目或者明确感受到自己是“成长了”的时刻。考虑对所处行业的影响,最接近的可能是从2006 年概念和打样起,经历山寨的繁荣和衰落,直到2016 年才量产的灯具系列 Birdlamps 以及2011 年起为 ITO 设计的行李箱系列。

请谈谈你曾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延续上个问题,大概没有感觉“成功”过,最近几年,尤其是目前,正好在经历做设计以来最多的痛苦,等找到出路后再和大家分享“重生”。

曾经何事或何人在你的设计生涯中发挥过重大影响?

可能是我父亲,他是很早下海的商人,也有文艺情怀,他的一生是伴随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全球化的浪潮而沉浮的。我很长时间与他处在一种“对峙”的状态,总想与他对着干,直到去年他离世之后,我才发现这样一位人生的劲敌离开了,像是给了我最后一拳,却无法还手了。或许因为我一直在设计中寻找价值,他的为人处世与选择,也无形地影响了我在自己生涯中的成长。

结合产业链的角度,你认为中国经历发生了怎样的成长?

只是产品设计和生活方式类的话,最明显的是规模的成长,变得热闹,与市场和顾客的沟通变得熟络紧密。“中国设计”依然不知道在哪里,独立价值,专业度,原创性,知识产权状态,在我看来与20 年前好像无太大差别,对设计带着理想和坚持的声音也许更少,被探讨和关注的设计价值也并未如预期般更多元化和深入。当下大家都习惯用一张图一句话进行传达,消费习惯大多时候只显得孤单。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找到心安的平衡。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第一件作品是2007 年给艺术策展人皮力老师在北京的艺术机构Universal Studios 设计的一个可以成为卖货摊位的箱子,这跟我后来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冥冥之中有很紧密的联系,当时只是绘制了图纸,由木工独立完成,对整体的细节把握还是很松散随意的心态,和后来的对细节的执着隔着很大的距离,现在回想,自从对工艺细节开始专注,并具有了足够的思考能力之后,才算真正开始了设计师的职业生涯。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服务,除了职业设计师的工作和身份以外,我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特定的领域进行实验。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的基础,过去的100 年是工业设计的高潮,而今天的世界开始了去中心化的进程,数字化制造让更有个体性质的产品生产成为可能。在人工智能爆发的前沿,设计如何才能适应新的生产制造方式,为人的需求与追求服务,我觉得隐约之中可以感到一次大变革的到来。而在这个变革中,我一直同时关注传统工艺与材质如何能够在当代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前景。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成长就是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对自己和周边世界的理解,最终探索突变的可能性.

从什么时候,或者从哪件作品开始,你认为自己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設计师?

“我是一个纪念碑”系列CCTV 衣柜, 但这个作品实际上也明确了我并不是一个设计师的身份,哈哈。我觉得它是一个很难界定的作品,可能也反映了我本人所处的位置。

请谈谈你曾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不记得什么失败的故事,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不断失败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

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中国设计有了更多的参与者,已经与我最早参与的时候比起来进步了。每个设计师关注的话题越来越专注,越来越具有个人目标,对工艺和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具有创造性,同时,创意、营销等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有了质的飞跃,大家更加理解设计的重要性和它能发挥的作用,希望与已经具有足够经验能力的“中国制造”结合, 成就真正的“中国创造”。

你会担心无法超越曾经的自己吗?

当然担心,我是在艺术圈长大的,见过的最残酷的现实就是创作者灵感的枯竭。创意行业入门并不难,但是保持一生的创作状态是极其困难的。即便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也很容易被各种因素所影响。我觉得创作是一个全面的生活状态,需要去精心安排、打磨,让自己不断吸收营养,不断保持创作的激情。在一个纷乱的世界里,要实现这种状态确实非常具有挑战性。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在元宇宙中,通过AI 的协助,生成每一个人想要的由我来创作的物品,然后再通过智能化加工将它们输出,最终由工匠将它们变成现实世界中独一无二的、真正具有审美价值和存在价值的作品。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我做设计都需要一个原因,或者说意义,现在回看2011 年左右做的Angela Chair,当时也拿去法兰克福家居展参展了,会觉得能说抵达“及格线”了。要说当时的心态,想做一点有未来感的、能在未来留下来的作品,要有生命力。现在再看它,我底层逻辑希望表达未来,同时希望它形式上可以优美优雅,但中间是断裂的,没有承接,还是有点在放风筝。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觉得差不多2019 年前后,我逐渐懂了“设计”是怎么一回事。懂与知道,是两回事。我逐渐清晰了设计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设计与商业、技术、哲学的关系。今天聊建筑设计或服装设计,都是在用建筑的词聊建筑,用服装的词聊服装,或是聊家具设计我们会停留在某把椅子,聊椅子本身,那什么是“纯设计”呢?我觉得设计师放在人类所有分工中,是解决麻烦的那个人,就像我们有十个人打一场仗,有炊事班也有侦查员,每个人各司其职,那“设计”在这个团队中的作用就是去解决最大的那个麻烦。他要提出综合的解决方案,将剩下的九个人联结起来,去解决剩下九人无法各自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我看来,纯粹的设计只有通过串联多个行业才能发生,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从“设计上海”的Talents 展区到CreateCures,近几年策划的几场展览可能是我认为最完整或最有意义的设计。我不想局限在造物,其实什么事情都可以是“设计”的。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我产生了一些观念,然后这个观念得到了验证。还记得第一次失败吗? 请谈谈你曾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我很健忘,不太记仇,对于失败也经常忘记。最令我痛苦的或许就是设计不出作品,还有理解我的人太少了。

曾经何事或何人在你的设计生涯中发挥过重大影响?

我以前应该提过,大学时期看中国台湾创意人包益民先生的一档节目,当年他那个内容更像是一个“就业指导”,他回院校给毕业生们上课,大概是他以台北一家咖啡店的logo 为例,类似希腊神话里的女神从罐子里倒出咖啡,他将其与旺旺的logo 作对比,在审美上天差地别,但是前者很快就倒闭了。当时他的分享就像在一个大壳之外敲击了我一下。

结合产业链的角度,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成长是始终在发生的。比如早年我们工作室拟定合同条款后来也在业内流传,在当时,用欧洲合同作模板是不适用的,我们会针对中国行业现状加入一些特殊性的条款,也算是对行业有所推动吧。我相信未来五年,中国设计一定会全面爆发,到时候再回看,前面十几年的成长或许就像铺垫,可以忽略不计。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在早期,我做了很多摸索,但我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作品是“Light X”,后来这个作品逐渐延伸成了一个系列。现在回头看,仍然觉得这个系列很干净纯粹,能够体现当时简单直率的想法,以及想要将这些想法尽可能地付诸实现的决心。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最初,我对设计的理解更多地侧重于极简主义、功能体验以及人机交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其实在这个框架之上寻找诗意。如今,在我的设计过程中,我更深入地理解了雕塑、建筑和艺术创作,同时回归到最基本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对我而言,设计就像是一扇门。刚开始,当你看到这扇门时,你会觉得它只是一个平面,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当你慢慢靠近并走进这扇门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现在我对设计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因为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家长,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虽然我依然对设计充满激情,但是我的思考角度也更加多元化。这种人生体验也会影响我的创作过程。例如,我现在的设计理念更加包容和广阔,与以前相比更加细致入微。

请谈谈你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对我来说,失败的定义比较模糊。我一直在努力创作,但一旦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长期平稳的状态,我会感到焦虑并开始反思,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更加开放地面对未来。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告别自己,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并伴随着悲伤。但是我坚信,这个过程会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一旦调整好状态,我就会变成更好的自己。因此,我对这种变化持有樂观态度。

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我认为中国设计已经发生了多元化的成长。这包括群体对设计的认知以及设计师对设计的认知。过去,人们认为设计的理想状态应该具有某种方向性,但是现在,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更广泛的思考方式,成为一种对话和理解的方式。

你会担心无法超越曾经的自己吗?

我不会担心无法超越曾经的自己,因为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悲观主义是阻碍一个人前进的最大障碍。我对新状态充满新鲜感,并对知识充满敬畏心。我会经常阅读、学习并吸收知识,以便成为具有更广泛思想的自己。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作品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松。

“品物流形”设计的第一件家具作品是什么? 现在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品物流形”至今已经十九年了,第一件作品“飘”纸椅诞生在最初五年的彷徨期之后。后来在经历了融设计图书馆对各类周密的结构、材料研究之后,再回看“飘”,我仍然觉得它是一个起点,符合后来我们提出的“futuretradition(传统的未来)”这个概念。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许多技术细节与角度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十年前,我可能轻视花纹这种视觉的东西,更看重工艺方法,但当我深入到各少数民族与不同地区纹理的设计与工艺之后,我才领悟到花纹与色彩凝聚了一个地方的信仰与世界观,我现在不会再放过肌理。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如果问我如何评定自身成长了,我会将自觉无知视作一个标志,这意味着我在保持学习。在设计上,成长就是试错的过程,试错越多,越会接近自己内心最终的答案。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前两年用42 块木头制作的“鞍”椅是一个体现,“鞍”椅用织布的方式缝合用五轴机器人手臂切割的木头,每块木头的颜色可以数据化,传统与新手段在其中并行。这件作品是与杭州品牌“感物”一起开发的,也体现了我对商业态度的转变。

还记得第一次失败吗?

失败是设计中的常态。因为追寻我的设计过程,我往往是先穷尽自己认为正确的设计方向,再对比哪种可能性是最合理的。许多好设计的诞生都是偶然的,它可能会在你试错许多次之后被找到。或许最容易让我痛苦的是犯同样的错误。

曾经何事或何人在你的设计生涯中发挥过重大影响?

我的搭档Jovana 和Christoph 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设计生涯,另外中国台湾《汉声》杂志的创始人黄永松让我看到自己对工艺的执着不是痴心妄想;还有米兰家具展传播总监兼卫星展发起人Marva GriffinWilshire 对我们的认可非常重要。另外我们曾在巴厘岛偶遇的珠宝设计师John Hardy,他全身心在与世隔绝之地建学校,也激励了我敢于去青山村建“融图书馆”。

结合产业链的角度,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一个巨大的变化反映在品牌上。15 年前只有国外品牌会与我们合作,如今我们却与诸多中国品牌一起做原创。大家对“设计”的共识越来越深了。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用“左右手”来打比方的话,左手我希望深入更加广袤的中国手工艺,右手我希望更自由,就像我们最近做了新能源汽车的内饰,我希望未来还能进入美妆、瓷砖或是服装等不同领域展开创作。

你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现在的你重新审视这件作品是什么感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得先说明我对设计师这个身份是比较挣扎的。读本科大三那年,这种挣扎异常强烈。我接受的教育是“人本主义”,设计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我钻了牛角尖,我发现许多问题其实是无法被解决的。最后我做了一个“看不见的设计”——一扇只能单向打开的门。这件作品更像是我对自己当时困惑的反映与体现,也是我后来选择继续去英国上学、寻找答案的起点。

从最初做设计至今,你所感兴趣的课题是否随着你的成长发生了改变?

我其实离设计师的身份越来越远了,我现在会自称是艺术家,因为人们对艺术的容忍度更高(笑)。虽然我是用设计的方式在做事,但我希望能更加打开,还希望自己是说故事的人。

在你眼里,“成长”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成长即痛苦。二十多岁总是不自觉选择“对”的事情,现在三十多岁了,我想做更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哪件作品是你认为自身在设计上明确成长的结晶?

我有些“顽疾”,总希望在开始一个项目的时候先想清楚,再动手。后来我发现过程中会有意外,而意外可能正好是作品中缺失的那部分。前几年“中国柜子“(ChinaCabinet)这件作品让我感悟到这一点。

请谈谈你曾经历过的痛苦,失败或重生。

第一次拍摄“煦XU”的产品照,当时异常痛苦,突然对这些作品感到很抵触。还有些痛苦是在创作过程中发生的,过程里你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我在景德镇这几年接触到许多匠人,经常会发觉大家想隐藏的一些情绪或真实,这也会令我感到痛苦。

除了做设计,你也建立了自己的陶瓷艺术品牌“煦XU”,这种身份与视角的拓展带給了你怎样的成长?

艺术创作是找到自己的过程,是剥洋葱的状态,一层一层的;XU 虽然是品牌,但更像是我做的一个实验,我在用创作的方法来做品牌,我想跳出传统的艺术市场,直接面对普通人,在消费品市场找到艺术的位置。XU 目前还在起步的阶段,人手也还有限,每组系列背后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我还在练习如何向公众更完整地传达。

结合产业链的角度,你认为中国设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我在伦敦上学时,鲜明感受到欧美的设计已形成非常成熟的工业配套系统,在纵向上,职业细分、强调专业。而当时中国除了平面设计之外,设计业还比较混乱,良莠不齐。在互联网全面普及之后,尤其伴随UGC 这类内容博主的出现,产品设计与营销都在同时发生。相比于欧美高度职业化的工种,设计师这个角色在当下的中国变得更像导演。

关于未来的设计,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眼前我想好好准备下一个作品系列的发布,这个项目是以我自己比较喜欢的状态展开的。近期最大的梦想是办一场个展。

猜你喜欢

设计师设计
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师的存在
推荐一个设计师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设计师们如何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