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关怀填平精神之壑:高校自传体叙事心理研究的优势、意义建构和功能
2023-05-10刘邦春姜雨轩
刘邦春,姜雨轩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基础部,北京 101416)
从20世纪末开始,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兴起的“叙事转向”(narrative turn)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叙事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行为的故事性”,具体说,叙事心理学通过故事讲述,关注人类的行为是怎样组织起来的,是怎样赋义的。叙事心理学认为,人们以对事件的基本组织原则和叙事结构为基础,进行思考、感知、想象和道德选择。在叙事取向中获得意义感,学习倾听与理解不同的思想和方法显得非常必要。叙事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符合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人一事”要求,在高校教育环境中有更高的实践价值。当前面临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困境,叙事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无疑是一剂良药。
20世纪90年代,在人类记忆研究中,自传体叙事心理研究成为一个新的领域,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上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自传体叙事心理研究是指将日常生活中与自我经验相关联的、自发的而不是实验室设置的信息,作为生活事件的记忆叙事,进行存储和提取的过程(1)赵恒:《国内近十年自传体记忆研究的回顾与最新进展》,《阴山学刊》2012年第3期,第101页。,它因为能够构建起与自我、情感、个人意义及其互动的人类认知的主要通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心理学家张耀祥先生在1924年的《人生的第一个回忆》中曾提出:“最能回忆的是食物、游戏、学问、危险、责罚、病痛、感伤等七种东西”,而这七种回忆内容,大都和自我经历紧密关联。高校大学生的自传体心理叙事活动,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宏大叙事的“高冷”,在大时代变革之下,实实在在着眼于大学生生活的真实体验,在汹涌如潮的变革中关怀普通学子的冷暖酸甜,将心灵关怀融通个体叙事的笔触,在个体的心理叙事里流露出宛若邻家相助的真切热情,让广大学子在讲述与倾听中发出真实情感共鸣,让每一位叙事者感受到心灵关怀和抚慰。
一、 高校心理叙事的优势
自传体叙事心理活动是一种万能熟悉性体验。曲曲折折的心情,让人听得心领神会,让人动容。那些有人生故事的人们聚在一起,才能彼此听懂心里的歌。大学生讲述自己的心理成长故事,就是在用自己的心灵去倾听、陪伴另一颗心灵,共同完成心理遇见,实现心灵同频共振。这种相互倾诉、彼此倾听的个人心理成长叙事是“灵魂唤醒”式的心理叙事,没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而是收获“热泪盈眶的心灵感动”。
(一) 对大学生日常化的真情体味
日常总是熟悉的,亲切的,在日复一日的往返之间,不知不觉中洗涤掉生活中的乏味与疲惫。在大学生个体心理成长故事里,我们能看到他们成长中最不起眼的日常,成长的磨砺体现了他们将饱满的热情深入生活的每个日常,又以智慧的眼睛去发掘日常里的乐趣与真意。在他们的成长故事里,其悲伤变得有温度,其欢喜不仅仅是简单的笑容,而是丰满动人的,反复中有种种真情的流露。
(二) 对大学生个体化的心灵成长关照
个体的主体性决定了每个人都没有办法真切地体会到他人的悲喜,如“感同身受”绝不可能百分百实现。但自传体心理叙事却把个体成长的真诚之光洒入大学生生活的圈子,那些出生之后的甘苦,童年时代的顽皮与灵慧,少年时代的叛逆和感悟,高考之前的磨砺与冲刺,报考大学真实动机,初到大学的种种不适应,为适应做出的种种努力、拼搏、泪水和欢笑、反思与成长这些都成为自传体心理叙事密切关注的对象。似乎每一个大学生的日常被搬进了研究领域,隔壁的同学登上了心理剧的舞台;似乎大学生平常的喜怒哀乐不知何时被研究者听了过去,成为研究内容,而这的确就是每一位大学生日常成长过程中真真切切的真心话。由此,在大学生叙事心理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他们日常里的不一样,具有个性化的真实,看到了为梦想努力奋斗的普通学子的关照。
在大学生个性化心理叙事里,青少年成长中的生活疾苦在字里行间、或是在口头讲述的话里话外体现出来,这些艰辛表现得并不激烈,没有歇斯底里的愤恨,更没有垂头丧气的低迷。他们的故事里有每一位与众不同成长者的日常,也有少年成长中的心灵对话、父母的日常嗔怪、老师对调皮顽劣少年的幽默机智回应,一切生命成长都被揉进最具个性化的抚慰,在平淡的叙事里给予每一位叙事者最细腻的心灵关照。
(三) 对大学生最广泛的心灵关切
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都是人,这里的人不仅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所有人,也指那些别具一格充满个性活生生的个体,唯有如此,才能给每一位大学生最广泛、最具个性化、最真诚的关切。叙事心理学不是对每一位大学生给予最为大众化通俗的关注,而是给予建立在深切体会高校生活之上深情的关切。
在大学生的心理叙事里,我们能体会到他们成长过程中时代的变迁,以及时代变迁中国家改革为他们带来的变化,见证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出现的转折。国家改革为群众带来的变化并不是快速直接的,但他们的叙事故事恰好反映他们在新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波动程度和接受过程。同理,我们也能在叙事故事里看到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大学生真实心理成长历程,没有刻板的大话空话,而是对每一位大学生心里最深处最实在的大学生活的真实描述,这既有别于细碎的叙述,又不逃避普通生活的繁杂,也能直言不讳地展现他们的心灵挣扎,性格中的保守。由此以来,在最细枝末节之处真实捕捉大学生点点滴滴的心灵变化,展现鲜活的生活滋味,真切关怀到每一位学子的心灵,不漏掉一个人。
二、 大学生自传体叙事心理研究的存在意义建构
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不是把故事原原本本地还原出来,而是在生活意义探求欲望的驱使下,在审视自己目前的生存境遇、对生命体验的反省与感悟、对生命意义的建构中,对自己的人生感悟进行审视(2)何顺超,陈睿:《自觉·自省·自悟:叙事心理治疗的存在主义历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9期,第4-6页。。“人类从来都是故事者,他总是活在自己和别人的故事中”,生存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曾经这样评价人类的叙事过程:他也总是通过这些故事看所有的东西,并且活得像是在用一种生活的方式,不断地把这些故事重新说出来。可以说,故事造就了人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3)魏金生:《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4页。。
从存在意义的视角来看,个体出现障碍,其根源乃是个体不能解读、理解自己的现实存在,体会不到生活意义,无法获得足够的存在感,导致自我的整合性发生断裂,因此生活在无目的、无意义人生际遇里。如此以来,个体就缺失了心理动力,在行为上、认知上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鼓励个体通过自己讲述的故事来认识世界,就是在自我体察、自我醒悟、重新塑造自我、完成自我选择、恢复承担选择责任、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中,用故事构建的框架来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4)何顺超,陈睿,《自觉·自省·自悟:叙事心理治疗的存在主义历程》,第4-6页。。
(一) 自觉:建构生命经验、整合存在世界
究其本质,“自觉”(self-awareness)是个人建构自己最初的生活经验。个人的经历来自三个世界:第一,真实世界(actual world)。在现实世界里,个体生活在真实的物质世界里面,个体存在的物质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自身的身体表征和所处的客观环境;第二,社交世界(social world)。这是个体的人际社会环境,包括个体与周围人相处的关系,体现个体存在的群体性和文化性。第三,自我世界(ego world)。这是个体的内心世界,对个体起着直接作用(5)李鸣:《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上)》,《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年第2期,第115-116页。。个体的各种经验在叙事的过程中逐渐被唤醒,个体对此进行不断地提取和整合,并把它们建构成具有现实意义的完整事件。因此,叙事者为了建构自己的生命框架,把叙事过程变成经由“自我世界”,把“现实世界”与“关系世界”的原始经验素材进行情节化的过程。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个体的自觉性世界里,存在着反映个体现实存在的不同状态,包含不同成分:有积极的人生意义思考成分,也有消极的人生困境成分,既有夸大的成分,也有被隐藏缩小的成分,也包括那些不健康的叙事观念(6)刘亮,赵旭东,缪绍疆:《后现代主义下的叙事治疗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第4期,第233-235页。。
在“自觉”故事讲述历程里,个体肩负两个角色。一是故事讲述的“主角”,二是“问题解决专家”。故事叙事的组织者也肩负两个角色。一是“故事倾听者”,二是“叙事陪伴者”。个体在自己和组织者共同创设的场域,由于叙事置入尊重和自由选择,个体在诉说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的生命状态,审视自身问题,进一步探索、塑造生命意义。叙事的组织者不是生硬地插手叙事人讲述的生活故事,而是帮助叙事人唤醒记忆中的故事经历,积极提取和组织叙事素材,通过营造温暖的氛围,运用共情和倾听的手法,使故事变得丰富、流畅、有联系,从而使个体获得意义感,把断裂的生活片段链接起来,消除错误的价值知觉,弥合破裂的片段,使三个世界趋于完整,建构叙事者的原初生命经验。
(二) 自省:解构生命故事、审视存在状态
何谓“自省”(self-examination)的根本意义?乃是个体解构自身生命故事的过程。在叙事心理学里面,解构意味着个体破除最原始、混沌的生命经验,并进行连续的批判和超越,使个体生命经验具有流动性(7)叶浩生:《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特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第62-67页。。在自省过程中,个体需要对自己原初的生命经验进行解读。这种解读强化个体对生存状态的感知,也对自己讲述的故事进行审查,找寻出影响自己生命故事完整性和流畅性的因素,找出故事的合理情节,反思这些生命经验对自己产生的意义。
在叙事者进行故事反思之际,咨询师要采用尊重、开放的态度,鼓励叙事者敢于面对自己的负性情绪和想法,正视自己的困顿、犹豫、彷徨和挣扎,进一步思索引起负性情绪的故事根源,审核生命故事中未被察觉的价值观念和假设,寻找生命故事里被遗漏、异化和替换的部分,正视那些被倒错、拼接和压缩的部分,恢复叙事者生命框架建构的自主选择性,恢复故事的流畅性和贯通性,激发摆脱生命困境的积极力量。
(三) 自悟:重构生命经验、重建存在意义
何谓“自悟”(self-comprehend)?叙事心理学认为,自悟意味着“重构生命经验”。咨询师鼓励讲述者通过使用“问题外化”技术,将生活故事中哪些是人的部分、哪些是事物的部分检索出来,将问题从人身上剥离出来,将脱离问题的东西重新整合到故事的完整之中,从而让个体获得更多的生活的力量感(powerful)。通过使用“由薄到厚”的技术,鼓励故事讲述者找寻生命故事里被忽略、被遗忘的力量,通过讲述使其得到还原,形成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咨询师通过运用“见证”技术,让故事讲述者与故事倾听者与见证者在心灵上相遇、相互照应,让故事讲述者感受到被尊重、被珍视,彰显其故事的正义感和价值感,使个体生命的尊贵感和存在的正义感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 自愈:书写生命故事、实现心理愈合
心理叙事能够对自己呕心沥血、刻骨铭心的故事进行描述。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心理叙事这个实践活动,能够重新看见自己、愈疗自己的心灵,更好地帮助他人。心理叙事能够使个体“进入”自己的故事,与不同阶段中被遗忘的自己重新相逢,这种回观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疗愈(8)周志建:《故事的疗愈力量》,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早在上古神话时代,就开始了写作的心理疗愈功能的发生。(9)李汝佳:《写作疗法理论研究与应用》,温州大学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4页。神话人物被人类赋予表征性功能,代表了发自人类心底深处最美好的诉求。当人类面临灾难之际,获得精神上的生存力量。荣格认为,人们的写作属于创造性活动,创作的原型具有个体超越性,人类借助于原型表达内心感受与渴望。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保存着古典意旨中的人物原型,个体感受着一种与人类整体联系在一起的感觉,这种依附感使个体得到一种疗愈心灵的力量。所以,古代神话故事的写作,在宏观的参照系中,让个体在获得心灵归宿感的同时,融入了人的集体意图。譬如祭奠、祈祷等仪式中的唱诵、吟诗等形式的活动都具有叙事性质,满足了人类在遭受危难时获得心理诉求的需要,转移心理恐慌,进行心理治愈。
1849年,克尔凯郭尔出版了《死亡的疾病》,他的本意是想借助宗教来拯救信仰缺失的人,但他所理解的如何做基督徒的观点并不为当时的教会所接受,他受到了教会的排斥和攻击,写作成为他宣泄情绪的最好方式。克尔凯郭尔相信,写作是最好的自我疗伤之道。他如是写道:“我只有写时才觉得好,若停笔数日,便立即病倒,手足无措,顿生烦恼,头重脚轻,不堪重负……”(10)[丹]罗德著.姚蓓琴,晏可佳译:《克尔凯郭尔日记选》,商务印馆2015年版,第46-47页。。
20世纪初,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潜意识理论构成了他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弗洛伊德自己也说过,“潜意识”不是他自己创立的理论,而是从前人的文学作品中得到的启示(incidence)。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文学艺术的升华与转移”理论,认为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转移,身心得到了愉悦。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生理医学家塞里(Serry)提出,写记叙文有利于消除个体的紧张感,对反应要有应激性。Serry认为:应激反应并非完全是坏事,而是一种本质上的自我保护反应,这种反应是当有机体遇到有害刺激时产生的。由于要应付紧张的情绪,有时个体会发生过度反应,进而有机体内的荷尔蒙也会参与其中,这是个体自我保护反应的过程。此后,如果不能消耗身体调动的激素,就会造成身体各脏腑器官功能紊乱,出现“恐惧致病”或“忧郁成病”各种反映心理不适的情况。应激状态不能持久,就是这个道理。前苏联文化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igotsky)的观点是:艺术有利于情绪舒缓。他把艺术看作是“主要缓解在大脑皮层的中枢情感或情感”。由此看来,写作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将自然情感转化为审美情感的作用,而消耗过多的荷尔蒙,则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得以实现。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书写叙事与自我实现的幸福感联系起来,解释了个体在写作中体会到终极快乐的原因。“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人类需要。个人的潜能在这个层面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可以体会到一种心醉的快乐和幸福。个体的叙事本性决定了叙事写作的发生,通过写作,个体获得最高级的幸福体验,也就是“高峰体验”(11)梁沛好:《超个人心理学与创作机制》,《肇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5页。。高峰体验状态下的人,能充分体味到与世俗物质无关、与他人无关的纯粹、持久的快乐。这是个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的一种自我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和谐之感。
另外,叙事写作具有疗伤功能,对于那些具有创伤后心里应激反应的个体来说,不同性质的写作主题对于创伤的修复,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12)张信勇:《写作疗伤》,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9页。叙事写作可以让自我在世界中得以显现,帮助个体唤醒隐藏于个体内部的力量,获得重新认识自己的方法。1988年潘内贝克(Pennebaker)等人的实验室报告指出,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写出印象中造成自己身心创伤的事件,其免疫机能指标T淋巴细胞显著增加,通过连续6个月的写作训练,证明叙事性的写作更有益于健康的身心。通过书写,宣泄情感,抒发情感,对人生宗旨进行重新构建。
大学生通过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可以走进自我,寻找不同阶段被遗忘的自我,拥抱、安慰过去曾经哭泣的自我,抚平心灵的皱褶与伤痛,让伤心的自我与现在健全的自我握手言欢。也可以让叙事者重新看见、疗愈自己,有更强大的力量帮助别人。书写叙事也是自我从感性到理性思维“频道切换”的过程,叙事者逐渐把生命过程中的“成长痛”转换为“成长商”,人生智慧得以成长。在此,我们可以感悟到在大学生心理叙事故事的过程中,读者与叙事者共同处于同一个类似于“心灵修道场”的境域里,彼此抚慰心灵。又恰似冬日里抱团取暖的小鸟,相互慰藉,共寻成长的阳光。
三、 高校大学生自传体叙事心理研究的功能
大学生自传体叙事依赖于事件的言语表征,自传体叙事让我们不仅拥有自己记忆里的生命故事,也能与他人分享记忆里的生命故事,在分享故事之际想象着类似于真实的故事情节。自传体记忆与个体、自我和生活主题具有密切关联,对于研究个体的毕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传体叙事主要具有自我功能、社会功能和指导功能(13)施铁如:《叙事心理学与叙事心理辅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一) 建构自我体察和分析框架,提高自我反思性
自传体的叙述心理提供了自我建立的基础,并使自我保持着一种绵绵不绝的感觉。自传体叙事心理的个人生活性使它与人的自我难舍难分。自我与自传体心理记忆之间存在着极其重要的关联,这是当今所有关于记忆研究的结果。热沃(Rewer)认为,自我风格是一个与个人记忆和自传性事实相联系的经验性自我、图式性自我和集合。经验性自我是一种意识性的经验实体,它利用自传性的记忆信息,对认知结构进行概括。
个人叙事里有新故事、老故事之间的同化和顺应,包含了“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长处”“我能做什么”等多个方面的追问。如果个体的生命叙事里面,成功叙事占据优势,个体会变得更加自信。叙事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整合,在面对危机时自我压力得到释放,身心变得更加成熟(14)李然,郭永玉:《叙事:理学与历史学的桥梁》,《心理研究》2012年第5期,第3-9页。。
反思性(reflectivity)是个体的特性,也是个体的重要特征。笛卡儿曰“吾思故吾在”。卡斯帕尔说过,“我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个体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以客观的视角审视自我、反省自我、体察自我,将自己视为被研究的对象。通过个人对成长中重要事件的回顾,建立自我审视框架、思考个人与他人关系方式、倾听内心声音在自我反思中进行对话,完成自我批判,推动自我成长。自我体察过程的立足点在于当下,温故而知新,瞻前顾后,获得能够更好面对未来的成长力量。
(二) 促进同学间相互理解,建构良性人际关系
自传体叙事心理的最主要作用是社会作用。首先,自传体叙事心理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材料。交流中通过谈论自己的经历来说明某一观点、分享某一感受能使谈话更为可信和具有说服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可以呈现出对他人的开放性、信任感,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密切性,促进人际沟通。由于信任感和密切性的增加,使得人们在分享自己以往故事经验的过程中实现对他人人生探索的指导。其次,自传体叙事还能增加对他人的理解。比如,在倾听别人讲述生命故事时,人们根据自己的记忆来理解体悟这些事情,理解叙事者当时采取的行为的原因,体会叙事者当时的心理感受。如此以来,叙事者的故事讲述可以为倾听者提供以往面临相同事件时,提供认知与行为参照依据。
自传式的叙述心理活动,对大学生而言,对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构建良性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要想认识一个人,先得把他的故事弄明白。我们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聆听别人的故事,而能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正是听别人讲述他的人生,讲述他的经历。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只有那些能真正对对方说出‘你’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说出‘We’(我们)的真心话。”同学之间因倾听彼此的成长故事,感受彼此心灵相通,产生了直截了当的知音关系;因为彼此安慰,在茫茫人生路上,相互支持;知己关系因心灵对话,彼此尊重人格,保持自我张力。
(三) 了解个体成长原生动力,完善人格结构
自传体叙事心理活动对理解原动力的个体成长是有益的。传统的了解个体成长的方式往往是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由于保密或者自我保护的原因,在谈话中个体往往会过滤掉那些重要的、对心灵成长起到巨大转折作用的消极事件。因为在个体成长中,会因为意外的重大事件或者重大打击的发生,使个体的成长动力遭遇破坏,心理发育受到阻碍,这种传统的谈话方式不利于探索个体成长的原生动力,与此相比通过充满活力的成长叙事,认真梳理、回顾成长中发生的大事,反思、感悟成长中的问题,从中寻找激发个体直面问题的力量和智慧,从一度自我否定的消极逐步向自我认同的积极转变,以更有力的行动迎接新生活。
自传体叙事心理实践既是对大学生过去原生心理成长的探微,也是基于过去事件基础上的建构和提升,是对个体内在心理潜力的挖掘和提升。自传体叙事心理是对自我进行反思和展望的一个桥梁,个体立足现在,回顾过去,放眼将来,为的是将来更好地发展。个体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叙述,挖掘自我潜力,获得更多问题解决的力量,获得更优化的问题解决心理模式,对于迎接未来挑战,获得更多自信和力量。多样化的自传体叙事心理方式比如原创性自我叙事心理、自我心理诗歌叙事、自我心理绘画叙事,都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叙事个体和听众之间容易引起强大的心理共鸣,收到较好的心理互动效果。
自传体叙事心理活动有利于完善个体的人格结构。Joe Harry的Window格窗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已知和未知、他知和我知两个维度,所以个体也被分成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别人知道的、自己知道的“开放的自我”。第二部分,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秘密的自我”。这个地方隐藏着个人的全部秘密。第三部分“不为人知的自我”。不为他人所知,是个人需要发展和认识的自我。第四部分“盲目的自我”。他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个体的盲区。透过故事叙述,原本心存彷徨与忧虑的公开自我区域扩大了,个体发现秘密的自我部分减少了,但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任何东西,反而能更清楚地观察自我,盲目的自我与未知的自我区域都缩小了,在讲述故事之前内心闪过的担忧转化为满满的收获与欢乐。由此看来,故事讲述的最大赢家,非讲述者自己莫属。
由此,我们可以说,社会交往中个人的经历交流实现着自传体叙事心理的又一类功能,即它对人们当前或者将来的行动所起的指导作用。对于过去类似场景中的行为,他人的叙述经验和个人的反思,可以为现在的行动提供参考,并产生指导和激励的效果。人们往往通过自传性叙事心理中存储的自己的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来计划自己未来的行动。
四、结语:高校大学生自传体叙事心理研究展望
大学生自传体叙事心理研究较为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记忆研究,拓展了叙事心理学研究空间。叙事心理学认为叙事不仅是简单的言语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复杂的生命意义建构过程,是进入个体自我认知与人格探索的入口。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有关大学生自传体叙事心理研究的不足。
第一,加强大学生自传体叙事推理的相关研究
首先,现有大学生自传体叙事推理研究大多局限在叙事研究领域,更多是理论上的间接推导,缺少心理发生机制的直接研究;其次,现有研究较少阐明大学生自传体叙事推理与认知心理中一般推理之间的本质差异,尚未对二者之间的差异做出明确界定;再者,现有研究在使用大学生自传体叙事推理的操作性定义不尽相同,因此在研究不同结果对比分析时尚需进行斟酌考虑。
第二,加强大学生自传体叙事心理生命连贯性研究
根据Eri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青年早期所处的成长阶段主要心理危机是爱与孤独感的冲突。大学生自传体心理叙事研究,有利于自我功能的完善,既能体验到自我独特性,又能感受到自我的连续感,自我推理和整合感水平得到提升。大学生的自传体叙事不可避免地使个体维持在自我回忆中,经由自我推理将自我和人生经历整合到一个连贯一致性的故事中,与他人建立和谐、友好的知己般的关系,促进个体心理成熟和自我健康发展。研究者需要思考通过怎样适切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善于将自我与经历的事件进行因果推理,更善于使用有因果联系的词汇,记录自身经历的创伤事件,使个体情绪健康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尽管青春期前的高年级儿童也懂得如何讲述发生过的经历事件,初步具备根据抽象的性格特质来组织复杂的人格概念,但只有到了青春期,个体才能创建出整体连贯的人生故事,从个体发展的连贯背景中理解自我。而成熟的自传体推理能力是在青年早期出现的,意味着个体能够建构整体连贯的人生故事。
第三,加强大学生理解自我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自传体心理叙事方法研究
对于大学生来说,向他人讲述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首先取决于大学生认为在他人心目中自我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在一般情况下,自我应该是什么样的。大学生在浑然不觉中发展出一种向自己描述自身的需要:如何率直地面对自己、如何不冒犯别人。如何激发大学生彰显强烈的作者意识,把原来在物理时间、物理空间演述的故事、性格化的人物尽可能归理、整合于作者意识下,进行一种统一的人格化的叙述,发挥大学生在描述主体真实性方面的优势?需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我意味着对自己的真实,也包含对他人的义务。自我的描述与故事之间的交叠,让大学生坚信用叙事的方法来理解自我的真实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