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申请-审核制神经外科学医学博士录取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3-05-10姜春飒王灵枢李琰琳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医学博士博士生生源

姜春飒 李 蕊* 王灵枢 李琰琳

(1.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教学办公室,北京 100070;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学办公室,北京 100070)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医疗技术发展的基石。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在目前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医学技术突破瓶颈的重要抓手,对我国进一步完成人才强国发展目标有着重要现实意义[1]。医学博士教育体系中,招生是首要环节,招生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申请-审核制是我国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借鉴。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按照首都医科大学的要求,从2019 年开始全面正式实施博士申请-审核制,2022 年医学博士招生19人,较2021 年增幅36%,招生规模呈扩大趋势,但是也由此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对于申请人材料的审核无统一可借鉴的标准,材料的分值设置标准不够明确,材料的审查结果重视程度没有笔试、面试高等。为了更好地完善研究所医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体系,在审核材料过程中更加全面、高效、公平地遴选出更多优秀人才,在对国内外博士申请-审核制度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访谈法全面分析研究所申请-审核制的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使该制度避免产生“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2020-2022 年神经外科博士生14 人、导师3人作为本次访谈的对象。

博士生纳入标准:近两年内实行申请-审核制度录取的神经外科博士生。

导师纳入标准:参与或指导申请-审核制度审核指标制定;在该所工作10年以上,有丰富经验。

排除标准:拒绝参加本次访谈;中途放弃。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

利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国内外申请-审核制度医学博士录取现状,收集的文献包括期刊、专著、论文、招生简章、政策文件及网络资料等,网络平台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等网络学术资源库,关键词为“申请-审核”“申请-考核”,检索日期为2015-2022 年的文献。同时检索各大学官方网站中发布的招生文件。

1.2.2访谈法

在访谈大纲的指导下,调查者与访谈对象采取一对一的提问形式,访谈对象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理来达到研究目的。针对学生和导师不同的受访对象,制定侧重点不同的两类采访大纲,主要是向神经外科的博士生和导师了解关于申请-审核制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录取现状及建议,并对受访人员的意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估。

(1)访谈内容

通过关键词“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检索近5 年相关文献资料,从神经外科医学博士申请-审核制中材料审核部分目前的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两个方面设计访谈大纲,针对博士生的访谈问题为:①神经外科医学博士申请-审核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②你认为申请难以通过的问题是哪些?③审核指标主要概括来说包括哪些方面,尤为主要的又有哪些?④你对申请-审核制优化建议?

导师的访谈问题为:①申请-审核制目前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②近两年的申请通过率为多少?③申请不通过的原因大多是什么?④录取资料审核指标的哪些指标尤为重要?⑤申请-审核制优化建议?

(2)预访谈

选取两例访谈对象进行预访谈,结束后修改部分提问方式,将申请-审核制中目前的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两方面的问题做分类,着重筛选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如申请-审核制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录取资料审核指标需要调整吗?申请-审核制指标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审核指标的优化建议?依次提问。

(3)访谈时间、地点的选择

本次研究的访谈时间定于博士生工作日,访谈时间为0.5 h/人,地点为学院会议室。导师访谈时间为导师下班时间,访谈时长同博士生,地点为学院会议室。

1.2.3资料分析方法

获取所有访谈对象的知情同意,在访谈中通过录音笔记录访谈内容,记录访谈时间、地点、对象、访谈的问题以及访谈对象的神态等。在访谈后对录音、笔记进行整理,分类、提取关键点、整合总结。

2 研究结果

2.1 国内外实施博士招生录取申请-审核制现状总结

西方国家博士招生一般是通过材料申请结合面试审核形式进行,招生方式灵活,注重申请人的专业基础素质、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探索潜力。在美国,申请材料包括自我简介、推荐材料和笔试成绩(一般指GRE 成绩,外国留学生还要TOEFL 成绩),面试由高校招生委员会集体负责或导师负责开展;在英国,基本程序为接受申请和面试审查,各高校自定形式和标准进行招生录取;在德国,通常只要成绩优良,并得到相关教授的推荐即可。各大学各有侧重(在读期间表现、科研成果、学历学位等)地对申请者进行面试。以美国为例,美国地区的博士研究生录用可划分为两种主要模式[2]:一是应用较多的招生制度,由美国当地招生部门所指定的集体负责;二是由博士导师进行的单一负责招生制度。现阶段申请-审核制已在国外地区广泛推广[3]。国外博士申请考查能力素质及考查内容形式具体见表1。

表1 国外博士申请考查能力素质及考查内容形式

长期以来国内博士招生以普通招考为主,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拔的公平,但由于评价标准和考察内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人才选拔的需要,国内几所著名高校开始借鉴国外博士招生制度,探索试行申请-审核制。申请-审核制在我国经历了从探索到逐步完善的过程。2007-2012 年属于申请-审核制的初步推广期,发展缓慢,2013-2015年进入快速扩展期[4]。究其原因,是因为2013 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考核机制”,确立了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的合法性位置。2014 年,刘延东副总理又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指出“博士生招考要逐步建立申请-考核制,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的综合评价”[5]。因此,试点高校数量快速增长。至今,我国已有过半的医学院校在博士生招生过程中采用了申请-审核制度[6]。截至2019 年,近90%的双一流高校在博士招生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采纳了申请-审核制(数据来源:各“双一流”建设高校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博士生招生简章文件)。试点高校数量的快速增长是我国高校对申请-审核制肯定的表现,说明中国能够适应该制度,该制度能在我国大范围地实施起来,也表明这一制度具备综合优势。

2.2 研究所访谈研究结果

2.2.1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17 位访谈对象中,博士生14 人,其中男9人、女5 人,平均年龄31.4±2.9 岁;导师3 人,其中男2人、女1人,平均年龄49.5±3.6岁。

2.2.2访谈结果

将访谈资料从研究所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材料审核目前的存在问题和优化建议两个方面分析,共提炼出4 个待改善的问题:①申请-审核制度中对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录取资料审核不够全面综合,但对申请者院校背景的要求较高;②申请材料的打分判定标准不够精细;③申请-审核制实行“宽进”的招生方式,建议在录取后实行“严出”的培养方式;④材料审核过程是否公平公正。

3 申请-审核制优化建议

3.1 合理设置招生准入标准

申请-审核制在中国的变革存在不足,如以院校出身或学科背景作为申请条件,以获得高质量生源,这种条件限制使教育公平性受到质疑。博士生招生应转变生源质量评价理念,招生院系设置院校出身或学科背景门槛,目的是招收优质生源,生源院校背景俨然成为招生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显然,评价理念的不良导向是产生不合理准入条件的主要诱因[7]。因此,博士生生源质量评价应淡化生源院校背景这一指标,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转而重视能代表生源学术水平的过程性指标,如生源科研成果水平与实验操作能力;而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更加关注其专业水平的过程性指标,如执业医师考试和规培考试的分数或是否通过、临床实践能力等,两个学位类别分别设置准入标准[8]。通过生源质量评价理念向综合能力导向转变,引导申请-审核制的准入条件合理化,保障考生的入学机会公平,同时具有科研潜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不被流失。

3.2 细化审核评价标准并建立生源质量评价模型

目前申请材料的审核标准存在模糊化倾向,不利于资格审查过程的公平性与规范化[9]。申请者所提交的各项材料,应按照重要程度进行赋分,将其以合适的权重计入总成绩,避免申请材料的形式主义,这种赋分方式能够以量化指标评价申请者的材料,便于材料审核环节的公平性。另外,结合博士生的基础与专业知识、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能力等为基本框架,综合考虑导师、学生以及学科自身发展等因素,构建博士生人才选拔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分配各项指标权重。模型构建方式由国家或高校牵头,保证人才选拔的科学性[10],各学院再根据该基本标准进行细化,制定更适应本单位、本学科的生源质量评价模型,使其科学合理地计入录取总分数。

3.3 发挥培养环节的反馈作用

申请-审核制招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优秀博士毕业生[11]。与普通录取相比,申请-审核制属于“宽进”的招生方式,因此实行“严出”是必要的。各培养单位应建立常态化监督及预警机制,对通过审核的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开题、答辩等环节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有学习行为超过警戒线,立即予以警告、改正;若有多次警告仍不及格,则取消博士研究生资格,转入硕士培养,并严格实施博士生的中期考核,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对“宽进”的博士生施压,督促其努力钻研[12-13]。通过“宽进”“严出”的关联机制,充分利用培养环节在选拔过程中的反馈和筛选功能,为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的人才选拔有效性提供正向激励。

3.4 完善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合理规约导师招生权力

在博士生招生过程中,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是否由本人完成等方面相对难以保障,并且可能由于人情因素等影响,导致一些学生相对更容易获得高分。因此,能否确保审核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是录取制度本身面临的重大风险。信息公开机制与监督申诉机制是各利益相关者连接的媒介[14]。各高校招生信息的公开,为目标群体及社会公众提供信息获取渠道,高校自身亦经由监督申诉渠道收集各主体的意见及建议,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申请-审核制招生信息的公开以各高校招生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保证录取过程的公开透明。建立院、校两级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对招生全过程做好监控督查。一方面保障招生的公平公正进行,另一方面为申诉提供可回溯性证据。最后,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申诉仲裁机构,给予申请者仲裁意见[15]。

合理规约导师招生权力,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录取结果。合理规约导师的招生权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招生自主权应下放至导师群体,取消导师一票否决权,但导师的决策权重略高于其他成员;另外,应增加大众认可的、客观的评价指标,采取过多主观评价会缺乏说服力[16]。其次,为保证专家组决策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本学院相关学科导师、同行专家均可参与。最后,从导师本身出发,将博士生培养质量(如课业成绩、开题中期分数等)和导师来年的招生名额挂钩,提升导师责任意识。

4 结 语

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度从破冰实施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不断总结完善。但不管怎样,去除劣势,强化优势,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招生形势,为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姜春飒:提出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调研,收集数据,撰写论文,审定论文;李蕊:修改研究方案,督导实施;王灵枢、李琰琳:实施研究过程,调研,收集数据

猜你喜欢

医学博士博士生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大陆、香港和美国医学博士培养体系比较及启示
博士哥哥
基于“互联网+”的八年制医学博士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微米之内 万里之外——记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后、东莞天天向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吴天根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