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医学领域科研项目资助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市三级甲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为例

2023-05-10金文青赵怡婷任艳萍高广颖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申报

金文青 赵怡婷 王 雯 任艳萍 高广颖

(1.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69;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科技处,北京 100088;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8)

科研是促进医院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1],科研项目获批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研成果产出的依托和人才培养的可靠支撑[2]。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与加大,各单位对科研项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获批科研项目的数量及级别已成为衡量单位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3]。研究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的因素,提高项目资助率成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面临的迫切问题之一。

肿瘤医学领域研究发现,通过提高科研人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积极性,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申请书非学术方面的管理可有效提高科研项目资助率[3]。呼吸疾病领域研究发现,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修订职称晋升标准可提升申报数量和质量[2]。其他医学领域关于科研项目资助率的研究提示,除申报人技术职称和学历外,充分的研究基础和所在学科建设情况对该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资助情况亦有影响[4]。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人们对精神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5],但精神医学领域与其他临床医学领域相比获批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精神医学领域发展较慢、研究基础薄弱、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探讨精神医学领域科研项目获批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精神医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简称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回龙观医院是北京市医疗卫生系统所属精神疾病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且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均排在前10位[6],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学科代表性。内外因素论是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和外部因素。内外因素论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外因素论主要用于行为动机的研究[7]。

本研究基于内外因素论,围绕近5 年科研项目获批情况,对上述3 家医院相关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进行调研,探究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率的因素,并据此给予管理措施建议,旨在为提升科研项目资助率提供依据,以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精神专科医院以科技创新加速临床医学水平和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精神医学学科进一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心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2016-2020 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申报和获批的科研项目及在此期间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回龙观医院的科研相关人员。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检索法

以“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资助率”“科研项目中标率”“精神疾病科研项目”“项目申报”“项目资助”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理论研究论文,剔除检索重复的文章和发表在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核心期刊目录》内的综述,纳入论著和发表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核心期刊目录》内的综述。基于内外因素论,利用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分析科研项目中标率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访谈提纲。

1.2.2访谈法

由两名独立的科研管理人员依托北京安定医院科研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0 年科研项目申报、获批数量和等级情况,以及相应申报人和获批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的情况,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学位、行政职务和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等情况,并形成数据库。

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数据库中1/3 的项目负责人,1/3 的科研骨干以及全部科研管理人员,依据访谈提纲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访谈在获得被访谈人知情同意后,采用录音方式进行。

访谈过程中可根据信息的总结情况确定是否增加样本量,以所收集的信息饱和作为结束[8]。

1.2.3问卷调查法

结合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9-10],分别编制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骨干和科研管理人员调查问卷。问卷均为选择题,由被调查人员独立完成。问卷正式发放前,课题组邀请3~5 名科研相关人员进行两轮小范围预填写,对问题及选项的表述和逻辑顺序进行调整完善后,通过问卷星平台正式发放,并在回收问卷后逐一检查。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3比例分别在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回龙观医院抽取2016-2020 年获批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骨干人员;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述三所医院全部科研管理人员,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不同角色的自编调查问卷。

1.2.4资料分析方法

使用鱼骨图分析法梳理文献检索结果并初步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访谈记录在逐字转录后去标识化,并将结果转入Nvivo11 软件,由两位独立调研人员对转录本进行专题分析,如遇分歧通过协商一致解决。问卷调查结果从问卷星平台导出,经Excel 进行数据整理后,使用SPSS 26.0 运用描述性统计对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方差分析检验申报人文化程度、职称、职务和专职从事科研工作情况与申报、获批科研项目的相关性,运用多重响应分析方法对多选题部分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

共检索到4 439 篇文章,其中论著503 篇,全部纳入;综述3 936篇,剔除3 504篇,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32 篇。基于内外因素论,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初步分析并编制了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率的相关因素模型,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申报人和团队、申报书质量两方面,外部因素包括所在领域和平台的资源以及政策环境两方面。利用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分析科研项目中标率的影响因素(图1)。

图1 科研项目资助率相关影响因素鱼骨图

2.2 访谈研究

2.2.1科研项目负责人及获批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2016-2020 年,北京安定医院共申报科研项目378 项,获批科研项目149 项,获批率为39.42%。其中,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3项,占获批科研项目的35.57%。

通过对北京安定医院2016-2020 年科研项目申报人的学历、职称、行政职务和专职从事科研工作情况与申报、获批科研项目数量和等级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硕士及以上、高级职称、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成功比例较高,是否专职从事科研工作与其获批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科研项目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表1)。

表1 申报及获批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n(%)

2016-2020 年,北京安定医院共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8项,获批53项。通过对获批项目进行关键词分析,结果发现,按研究病种分类排名前3 位的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按研究目的分类排名第1 的是治疗技术;按治疗方式排名第1 的是药物治疗。获批项目数与申报项目数比例在不同热点上存在较大区别(图2)。

图2 北京安定医院2016-2020年申报和获资助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关键词分析

2.2.2科研项目资助主要影响因素访谈结果分析

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科研项目负责人8人、科研骨干6 人、科研管理人员4 人,共18 人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

依据访谈记录中“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的主要影响因素”,将访谈结果中因素的出现次数按照正序排列,排名前3 的为:申报人的前期研究基础、申报人和团队的学术能力、申报书的质量,均为内部因素;其他的因素依次为:申报人在本领域的学术地位、申报人的时间和精力、申报人所在单位的科研实力、申报人及所在平台与评审专家关系的亲密程度,其中申报人所在单位的科研实力、申报人及所在平台与评审专家专业相关程度为外部因素,其余为内部因素。

18 名访谈对象中,13 人认为应该增加申报人内驱力因素和科研绩效考核因素。申报动机包括申报人内驱力因素(科研能力提升,开拓思维方式,职称或职位晋升,专业领域内学术地位提升,从科研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科研设想得到进一步验证和资助),是激发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内在动力,属于申报人及团队因素(内部因素);科研绩效考核机制(完成科室任务指标,获得科研绩效),属于平台因素(外部因素)。

2.2.3科研项目申报阶段访谈记录分析

关于项目申报阶段瓶颈及难点探析,通过对18 个访谈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得到12 个三级节点,这些节点是造成申报环节困难和瓶颈的直接影响因素。频次较高的瓶颈及难点为:申报人及团队科研能力欠缺、实力不足;申报书研究设计欠佳;所属平台重视程度不足;所属学科领域发展困难(表2)。

表2 关于项目申报阶段瓶颈与难点的开放式编码

通过轴心式编码,将12 个三级节点归纳为4个二级节点,从而得到导致申报阶段瓶颈和难点的中间影响因素。通过对二级节点进行进一步归纳得出两个一级节点,将申报阶段的瓶颈和难点分为内部因素(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环境因素)两个维度(表3)。从参考节点数来看,内部因素中申报人及团队、申报书质量和外部因素中所属平台3 个节点共占总参考节点数的83.3%,对申报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可视为申报阶段瓶颈与难点的核心类属,也是科研人员和所属平台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的重要因素。

表3 科研项目申报阶段瓶颈与难点编码表(三级节点按照出现频次从多到少排列)

从以上访谈记录可见,资助率影响因素包括两个内部因素和两个外部因素,两个内部因素为申报人及团队和申报书质量,两个外部因素即所属平台和所属学科领域。

2.3 问卷调查

2.3.1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6 份,回收有效问卷66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科研项目负责共35 人,包括北京安定医院10 人(共30 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19 人(共56 人)、北京回龙观医院6 人(共19 人)。抽取科研骨干20 人,包括北京安定医院9 人(共27 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6 人(共18 人)、北京回龙观医院5 人(共14 人)。抽取全部科研管理人员11 人,包括北京安定医院4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4 人、北京回龙观医院3人。

针对3 类人员的调查问卷进行信度评价,Cronbach’α 系数值均介于0.6~0.7 之间,信度可接受;结合问卷的编制过程,对3 类问卷进行效度验证,KMO 值均介于0.6~0.7 之间,可以进行信息提取。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的调查结果中,所有多选题选项的拟合优度检验均呈显著性(P<0.01),说明问卷调查的题目和选项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3.2科研项目资助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分析

科研项目负责人关于科研项目资助率影响因素调查中,问卷设置了14 个选项可进行多选,每个选项作为变量进行二分法编码,“0”表示未选中,“1”表示选中。结果显示,选择频次较高的选项均为内部因素,即“申报人的研究基础”“申报人内驱力”“申报人的相关学术产出”分别排在第1、第2、第3位(表4)。

表4 科研项目负责人对于影响科研项目获批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比较

在对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关于申报动机对科研项目资助率的影响,针对申报科研项目的主要目的和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频次较高的选项均为内部因素,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结果中,“科研设想得到进一步验证”居首位;科研骨干的调查结果中,“对科研工作感兴趣”居首位。在已经获批1 项或多项科研项目后,在不限项的情况下会继续申报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占85.71%,不会或不确定是否会继续申报科研项目的负责人14.29%,主要原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其次是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困难、人手不足。

2.3.3提高科研项目资助率措施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骨干、科研管理人员关于提高科研项目资助率措施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议申报人所在单位为提高科研项目资助率所采取的措施中,占前3 位的是“加强申报辅导”“提高科研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对申报人和团队遴选”;建议申报人个人为提高科研项目资助率所采取的措施的前3 位是“增加预实验、发表相关论文等”“自行联系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辅导”“加强研究团队实力”。

关于科研项目负责人在参加医院组织的辅导方面,共35人(100%)回应,其中25人(71.43%)表示接受过专家辅导;10 人(28.57%)表示未接受过专家辅导,原因与“没有辅导专家资源”排在第1位,其次是“认为辅导作用不大”。

3 讨 论

3.1 科研项目资助率影响因素分析

北京安定医院科研项目获批率为39.42%,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仅占到35.57%,与其他医学领域科研项目获批率相比较,精神医学研究领域科研项目获批率及高水平科研项目所占比例均偏低[11]。研究结果中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率的相关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具体如下。

3.1.1内部因素

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率的内部因素包括项目负责人及团队和申报书质量,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12-13]。科研项目申报人及其团队方面,前期研究基础为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的首要因素,特别是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更加看重申报人的前期工作基础和相关研究产出。在申报书质量方面,当前研究领域内不同关键性问题和科研热点上获批项目数与申报项目数比例存在较大区别,提示部分科研人员对热点问题把握不足;其次,研究方案设计、方法技术等创新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资助率。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首次发现在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率的内部因素中应增加申报人内驱力因素。内驱力指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是行为的动机[14]。申报人内驱力因素包括科研能力提升、思维方式开拓、职称或职位晋升、专业领域内学术地位提升、从科研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科研设想得到进一步验证和资助等,属于申报动机,为内部因素。这一发现说明了内驱力已成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原因,当前精神卫生领域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热情已明显提升[15],科研管理部门可通过增加科研人员的内驱力带动科研项目获批率的提升。

3.1.2外部因素

影响科研项目资助率的外部因素包括所属平台和所属学科领域,与既往研究相一致[4,16]。在申报人所属平台方面,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术能力和地位对科研项目资助率具有一定影响。申报人所属学科领域的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科研项目的资助率[17]。

在本研究中,所属平台因素中增加了科研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完成科室任务指标”“获得科研绩效”;所属学科领域因素中增加了“竞争压力”指标。而既往研究中,关于科研激励的政策较多,关于科研考核的政策却并未得到广泛推广,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充分利用科研考核政策,增加科研人员在学科领域中地位的竞争压力感。

3.2 提高科研项目资助率对策分析

3.2.1强化申报人内驱力,推行学术脱产机制,夯实研究基础

科研人员项目申报内驱力是影响科研项目获批的重要因素。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可通过加强院级科研基金投入、设立研究者发起项目等途径,支持科研人员对科研设想开展预实验,孵化有潜力的科研项目,强化申报人内驱力,提升项目资助率。

专职科研人员与非专职科研人员相比,获批科研项目特别是高级别科研项目的成功率较高,这与专职科研人员有充足的从事科研活动时间精力和条件有关,因此,建议对科研人员设置“科研假期”,即为项目负责人提供从事科研活动的专门时间和良好条件,使其专职从事科研工作,推动科研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产出和成果积累,夯实研究基础,为下一步申报更高级的科研项目打好坚实基础。

3.2.2紧跟研究热点,整合资源,提升研究质量

随着精神医学领域疾病谱系的发展变化,该研究领域的亚专业分科逐渐细化,学科交叉研究逐渐增加。科研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各大医学信息类网站和数据库等信息平台,拓展信息化资源的可及性,通过信息推送、学术沙龙等多种方式将当前学科发展需求和研究热点及时传递给科研人员,提升学术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及可及性,提高申报书内容的创新性和科学性,提升申报书质量。此外,科研管理部门可从科研工作经验、科研项目评审经验等不同角度建立包括专业领域、方法学领域、财务领域及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等多领域的专家库,定期邀请库内具有丰富科研工作和项目评审经验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申报辅导,提升科研人员研究深度,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

3.2.3合理设置科研绩效考核机制,平衡竞争压力,激发科研人员动力

在既往研究中,关于所属平台的影响因素多以激励政策为主。本研究发现,考核措施对科研项目资助率也具有一定影响。科研管理部门可根据各学科团队的科研能力、发展情况及研究内容,将其划分为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技术平台等,分级设置科研绩效考核方案和目标值并定期考核,对未完成考核指标的团队给予扣罚激励措施,对完成出色的团队给予奖励,从平台因素方面提升项目申报资助率。

4 结 语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样本量较少,限制了本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在未来的研究中拟纳入其他省市的精神疾病医疗机构,旨在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及对研究结果进行推广应用。

在精神疾病研究领域中,科研项目资助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申报人及团队素质、申报书质量)和外部因素(所属平台、所属领域)。内部因素要加强对申报人内驱力的关注,外部因素中要加强对科研绩效考核机制的设立。所在单位可通过强化申报人内驱力、推行学术脱产机制、夯实研究基础、提升研究质量、合理设置科研绩效考核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动力等多措并举,提高精神医学领域科研项目资助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金文青:提出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赵怡婷、王雯:收集、整理数据;任艳萍: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高广颖:总体把关,审定论文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