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枝蒂蛀虫为害观察及高效防治措施

2023-05-10姚江华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蛀食蛀虫落果

调查蒂蛀虫为害茘枝花穗情况

荔枝蒂蛀虫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为害荔枝的重要害虫,遍布我国各荔枝产区,近年来,四川、重庆荔枝蒂蛀虫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为了安全有效地控制荔枝蒂蛀虫为害,笔者通过对荔枝蒂蛀虫为害习性进行观察,了解其在川渝地区的发生规律,并进行防治试验和深入生产实际调查,初步总结出在川渝地区防治荔枝蒂蛀虫的关健技术措施。

一、蒂蛀虫为害习性观察

笔者从2018年开始,对荔枝蒂蛀虫的发生及为害习性进行观察后发现,荔枝蒂蛀虫在川渝地区一年发生7 ~8 代,主要以幼虫为害荔枝果实、花穗和嫩梢嫩叶,尤以果实受害最重;主要以幼虫在嫩梢茎髓部和少量蛹在树冠内部及树下杂草上进行越冬;在开春气温回升后,越冬的幼虫咬破枝梢茎部,出梢爬行至附近叶片背面或吐丝下垂到地面杂草落叶上化蛹,越冬代蛹羽化成虫,完成1个世代;成虫羽化后白天静伏于树冠内膛叶片下表面和枝条上,晚上进行交尾、产卵等活动;卵孵化后,幼虫蛀入春梢嫩叶的输导组织内取食,老熟时才咬孔洞爬出吐丝结茧化蛹;蛹羽化成虫,完成第二个世代繁殖;以后成虫产卵孵化幼虫为害荔枝幼果,产卵具有明显的趋果性;幼果期蒂蛀虫以幼虫蛀食果核,造成大量落果;果实着色期为害果蒂,遗留虫粪,产生大量虫粪果和落果;果实采收后蒂蛀虫主要为害秋梢嫩叶,以进行越冬。

二、蒂蛀虫为害程度调查

1.果期为害。荔枝蒂蛀虫为害果实,产生大量落果和虫粪果,严重影响荔枝产量和品质。2019年在土地坝村未进行药物防治的陀缇品种荔枝园,分别在6月中旬种胚败育期、7月上旬生理落果高峰期、7月下旬近成熟期、8月上旬成熟期,每个时期在园内树下连续5 天每天随机拾捡新鲜落地果100 个,剖切调查蒂蛀虫为害情况及落地果虫果率。种胚败育期拾捡落地果500 个,其中有162 个是被蒂蛀虫幼虫蛀食而脱落的,表明有32.4%的幼果是因蒂蛀虫幼虫蛀害而脱落。生理落果高峰期拾捡的500 个有253 个被蒂蛀虫蛀害过,部分幼果内还藏有蒂蛀虫幼虫,虫果率50.6%,说明蒂蛀虫种群迅速上升为害加剧。近成熟期的500 个中有348 个蒂部内有虫粪,虫粪果占落地果的69.6%,种群仍在继续上升。采果前的500 个剖切观察,其中有373个被蛀害, 虫果率达74.6%。

2.梢期、穗期为害观察。蒂蛀虫在荔枝春梢、夏梢、前期秋梢上为害较轻,主要为害晚秋梢和冬梢。经过多年观察调查,荔枝成年树抽的晚秋梢,适龄树抽的冬梢,是荔枝蒂蛀虫幼虫取食的重要对象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害的主要部位是新梢叶片主脉和嫩梢顶端的幼嫩部分,以幼虫形态在荔枝晚秋梢、冬梢顶部越冬。幼虫从嫩叶叶脉的尖端和嫩梢顶部蛀入,叶脉和嫩梢顶部被蛀食空,受害的小叶先是尖端干枯,接着整片小叶卷缩变形干枯变褐,嫩梢整个顶部枯死。蒂蛀虫幼虫蛀食花穗主轴、穗梗和花蕾。花穗抽生有4 级侧穗时,蒂蛀虫幼虫就开始为害花穗主轴顶端的幼嫩部分,接着蛀食为害侧穗穗梗,受害部分逐渐干枯。花穗的主轴和侧穗穗梗半木质化时,蒂蛀虫幼虫开始为害花蕾,将花蕾蛀食成空壳后脱落。

三、蒂蛀虫防治关键技术措施

1.农业措施。采取套袋、及时清除果期地面落果落叶、控杀晚秋梢、冬梢等农业技术措施,能有效防治蒂蛀虫。

①果实套袋。荔枝果实套袋后蒂蛀虫成虫无法进入袋内果实上产卵,能有效防范果实后期蒂蛀虫为害。2020年用荔枝套果袋在集中村荔枝果园场进行了果实套袋防治蒂蛀虫试验,供试品种为大红袍,设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后、第三次生理落果高峰后、果实开始着色期、不套袋常规施药对照4 个处理。试验结果: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后套袋虫果率为1.2%,第三次生理落果高峰后套袋虫果率为1.7%,果实开始着色期套袋虫果率为2.1%,对照为7.3%。结果表明,套袋与不套袋差别很大,套袋早的比套袋迟的虫果率低,套袋防治效果明显。试验套袋的荔枝果实蒂蛀虫为害率为1.2%~2.1%,判断是套袋前已经为害。套袋不仅能有效防范后期蒂蛀虫及其他害虫为害果实,同时避免了果实成熟期频繁用药。

②清除落果落叶。荔枝蒂蛀虫一般在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开始上果为害,蛀果后导致落果,虫蛀果落地后,幼虫仍会藏于落果中一段时间,老熟后才爬出果外在地面杂草和落叶上吐丝化蛹。利用这一特性,及时清除落地果和落叶,能减少下一代蒂蛀虫虫源。2021年在黄包山村荔枝示范果园进行清除果期地面落果落叶降低虫源防治蒂蛀虫试验,供试品种为带绿,设从第一次落果高峰期开始清除、从第二次落果高峰期开始清除、从种胚败育落果期开始清除、不清除对照4 个处理。试验结果:从第一次落果高峰期开始清除采收时虫果率为2.5%,第二次落果高峰期开始为2.8%,种胚败育落果期开始为3.9%,对照为8.7%。结果表明,清除地面落果落叶早的比清除迟的虫果率低,进行清除处理的明显比对照低。及时清除落地果和地面叶片,是减少下一代虫源的有效措施,将早期蒂蛀虫种群密度压低,比后期多次施药防治效果更佳。

③控杀晚秋梢和冬梢。荔枝晚秋梢和冬梢是蒂蛀虫越冬的主要场所,控杀晚秋梢和冬梢能有效减轻第二年蒂蛀虫对果实的危害。2021年在河嘴村荔枝示范基地进行了控杀晚秋梢和冬梢防治荔枝蒂蛀虫试验,供试品种为绛纱兰,设人工控梢、化学药剂控梢、不控梢对照3 个处理,2022年荔枝果实成熟采收时检查虫果率。试验结果:人工控梢的虫果率为2.6%,化学药剂的控梢为3.5%,对照为8.6%。结果表明,人工控梢的比化学药剂控梢的虫果率低,控梢的明显比对照虫果率低,防治效果明显。人工控梢的防治效果好,但操作比较困难,劳动力成本较高。化学药剂控梢的操作简便、成本低,能够达到防治效果,比较适合大面积实施。

2.适期施用农药防治蒂蛀虫。由于荔枝蒂蛀虫幼虫一旦蛀入果内为害,药剂防治就很困难。因此,目前用药剂防治主要是杀死成虫。而选准施药适期,是确保防效的关键。为此,必须通过预测,准确掌握成虫盛发高峰期及时喷药,保证防治效果。2022年在柿子田村荔枝示范基地进行了通过测报适期施药防治荔枝蒂蛀虫试验,供试品种为大红袍,设通过测报适期喷药、常规时间喷药、清水对照各1 个共4 个处理。试验结果:通过测报适期喷药虫果率为1.9%,常规时间喷药为6.9%,对照1 为32.7%,对照2 为34.9%。结果表明,通过测报适期喷药效果很好,常规时间喷药虫果率仍较高,防治效果不很理想,不喷药果实受害非常严重。因此,适期喷药防治荔枝蒂蛀虫非常重要。

喷药防治蒂蛀虫

3.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蒂蛀虫。荔枝蒂蛀虫的天敌种类较多,主要有蜘蛛、草蛉等,这些天敌对荔枝蒂蛀虫的种群大小起着控制作用。川渝地区荔枝种植较分散,以农户果园居多,虽有上万亩的果园出现,但中间有稻田、林地、水面等穿插间隔,生态条件好,果园自然天敌资源丰富。因此,川渝地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保护好果园生态,发挥蒂蛀虫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应批量引进和释放天敌,利用天敌防治蒂蛀虫。

猜你喜欢

蛀食蛀虫落果
昆虫蛀食对卷果涩荠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城市昆虫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以蛀食类害虫为例
无花果落果是怎么回事
书香里的“蛀虫”
为什么樱桃不能和梨苹果混种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桃子如何防范采摘前落果
“牙老大”历险记
延迟采收对库尔勒香梨落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