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赋能下社会美育活动策略及迭代方法研究

2023-05-10通讯作者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工坊野草美育

王 玥 胡 瑶(通讯作者)

引言

美育,即探讨美与审美的教育。人类的美育思想源远流长,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源于18 世纪的美学家、诗人席勒明确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对其加以系统叙述,后人把其著作《美育书简》当作是现代“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①。之后,在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解放思想、推进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众多学者赋予了美育以中国化的解读,从宏观层面提出“健全人格”、“以美育代宗教”的价值思考,而从微观层面,在不断实践中将其细化为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及社会美育三个类型②,从“专业艺术”狭义层面扩展到“日常美学”广义层面,美育形式的拓展,相关理论研究趋向从社会美育、大美育的视角广泛探索。

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生活美育之间应当打通,并指向一种终身性、开放性的思维教育。然而,现有的实践中,要么多从学科制、分学龄层面探讨学校美育中显性的方法规律,要么将社会美育视作辅助性、补充性的继续教育或成人教育,美育研究呈现出分层化和技术化。如何将系统化的学校美育与非定式的社会美育相融合研究,少有理论系统梳理,且有价值的实践多数为较难持续的现象型活动。本文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回归到“美”这一纯粹议题开展活动策划,以原创美育项目为实证基础,针对不同模式的动态关系,形成可持续的美育活动体系,以期设计如棱镜一般,在校园、社区、文化机构等不同社会美育实践中,产生更具启示性的方法论。

一、社会美育相关发展趋势与困境

一般而言,社会美育力量主体是诸如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政府公益组织和市场盈利的社会艺术机构③,多数情况下,实践形态呈现出不规律、差异大、自由度高等特点。不同于学校美育侧重“育脑”—知识获得型的学习,社会美育的发展更侧重“育心”—兴趣驱动式的认知,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沉浸程度、文化氛围都会影响参与者感知美的经验习得。美育理念发展至今,人们更提倡将参与过程中“发现”与“诠释”的思维方式作为培育重点,由客观生活中的“美”激发人们对“美”的主观探索,由体验模式的强化推动思维模式的内化,从而影响人们更好地认知个人、集体、社会,乃至与世界的联系。伴随着实践的推进,社会美育与学校之间的协同关系引发热议,社会美育更趋向复合性的场域联结、自助式的参与方式以及递进式的社群管理,在拓展学校美育的同时,也吸收了学校美育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引导社会美育更具层次感。

由此,当下社会美育中主要体现以下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社会机构联盟的“工作站式美育”,相关公共教育机构聚力资源,设立系统且长效的项目库,推动流动式课程或者美育站点建设;二是专业社群共建的“自发性美育”,文艺群体在驻地或驻村中,开展在地文化活动,以美育活动或事件聚集社群、融入社区,贴合地方特色,建构新式生活;三是高校主导的“校地协同美育”,从艺术学院的专业视角,把校园课堂转至社会,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劳作中学习,另一方面将优势资源推向社会,高校与地方、乡村文化共建、拓展服务④。随着高校美育与社会美育互动深入,无论是提倡社会美育主动参与学校美育的机制研究,还是主张高校积极投入社会美育实践的策略研究⑤,美育模式由非连续性转向关联性,由关注输出转向重视过程,由固化式教学转向复合性情境,旨在通过美育活动的双向交流,探讨“多主体美育”的动态化教育生态。

即使社会美育与高校美育之间整合互鉴的需求迫切,但是在现实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包括主体间协同意识淡薄、短期合作偏向明显、课堂教学联结困难、文化场域存在差别等困境⑥。由此,本文顺应社会与专业发展新需求,以设计赋能社会美育新模式,以社会实践赋予专业教育新命题,不仅仅通过跨领域、跨学科整合革新美育方式,不断探索协同创新的设计驱动力,以促进可持续性的社会公共性文化服务。

二、“野草集”公益美育活动的初心与初探

近五年来,笔者及团队立足高校众创空间“養工坊”的工作室建设,在2019 年底发起的“野草集”第一期系列公益活动。“野草集”一词代表着循环往复、肆意生长的灵感与活力。活动的初探源于2017 年的一次协同创新工作坊活动,围绕地方非遗文化邵阳蓝印花布以主题,创作了“‘鄉蓝’蓝印课堂材料包”产品设计作品并获奖,在联合地方民间手工作坊的实地考察后,进一步推动了从产品原型到课程活动的设计深化,从2017 年到2018 年,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植染圣诞”系列蓝染体验课堂,活动组织和实施打破了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师生联动创新,相比个人的、物化的产品设计,群体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设计使美育传播及团队建设具有更多可能性。而后,在校园小范围的美育活动策划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博物馆平台,团队基于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策划了“印长沙—拓印之美”课程,结合原创体验包设计传递艺术表达的多重形式,激发大众对美学智造的兴趣,引发了广泛探讨。这不仅为之后系列活动整合了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与平台,更是为设计介入美育活动策划、拓展美育体验内容,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自2019 年至今,“野草集”公益美育活动正式举办过三期(图1)。以设计作业及工坊读书会为选题原点,尝试结合校园快闪创意集市义卖,将义卖所得投入乡村小学,开展公益美育课程开发及实践,从最初独立承办到多方协作组织,从以义卖产品设计为重点,到以创新美育形式为重点,“野草集”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在实践中活化其对地方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感知,在田野考察中习得问题和经验,用设计行动优化地方文脉的传承。激活团队多维度的创新思考和价值反思,实现了团队系列公益美育活动的初体验。

图1:“野草集”公益美育活动发展线,作者自拟

一般而言,每年10 月工坊成员开始讨论主题、组织筹备,根据已有的设计课题和兴趣点形成合作小组,有序推进设计分工、工艺实验、活动流程等工作,11 月前后举办校园快闪公益义卖市集,所得义卖受益用以后续美育课程及工具包开发设计。利用假期开展美育工作坊、文化考察,结合“工艺”“时节”“亲子”“乡情”等再造社会美育多元的体验内容。由此,逐渐提炼出“社群—活动—地域”的服务模式,学生社群以“活动”为活水,从校园工坊到乡村小学,再到城市社区,通过教学相长的研究方式,在实验实践中获得全方面的历练、积累了丰厚独到的策划及设计经验,也将更多关于美育内涵的认识传播、推广,以美为媒,积极推进设计赋能下的社会美育的多层次建构研究。

三、从共议到共创:注重美育活动与多元文化资源的转化

宏观层面的美育,应该还原为一些本源问题—诸如如何理解“美”、如何发现“美”、如何塑造“美”等⑦。在“野草集”一系列的美育实践中,活动的意义不在于教授“美”的方法,而是提供一个共同感受、共同讨论、共同分享的机会,使参与其中的人反复经历“感知—记忆—表达”的文化侵润,差异性的体验过程塑造了不同“美”的主观探讨,相关方之间的互学、互鉴、互通,也可形成双向美育的行为策略。朱光潜先生曾言:“美感教育应是一种情感教育”⑧,强调共情是当下美育实践的重要导向,美是价值判断的显性尺度,人则是衡量价值的隐性尺度⑨,“美”既是问题,也是工具,促使人们在双向学习中不断发展自我,将美育大而论之,淡化相关方主客体关系,催生创新策略的更多路径。

基于双向交流的文化内驱力,在“主题原型—活动孵化—联动组织”三阶段的模式迭代中,不再将“野草集”局限为社会美育活动的主导者,而是自我定位为参与其中的观察者、学习者,如同氛围助燃剂一般,着眼于社群协同、合作方式、本土文化的可持续性,在共议主题、共创设计、共话美育的各个实践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动探讨。

1、以工坊共议驱动各阶段活动策划及主题研讨

作为师生在课余时间开展设计研讨的活动据点,众创空间“养工坊”既是“野草集”公益美育活动的发源地,也是工坊成员协同创新的平台,成员们既是美育的发起者,也是美育的接受者,正是基于每门课程后的设计总结会、每周“读书分享会”、每月“非遗文化考察”等互动形式,活动构想与设计原型日渐成型。

发挥工坊周会的内容驱动力,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推进工作:第一阶段,集思广益。挖掘选题意义,规划活动进程。例如,工坊成员发起“周五设计谈”收集创意,其周会内容不限于活动主题或者美育形式,包括义卖内容、摊位体验、收纳管理、宣传物料等细节;第二阶段,群策群力。在分组准备主题创作之余,工坊成员提前申请校内活动场地,组织线上线下宣传预热,安排义卖值班表,拍摄活动现场图,及时更新市集相关推文和话题。在市集结束后,整理剩余物料,计算收益以分配后续美育活动的经费;第三阶段,承上启下。一方面,通过阶段性总结,商定公益美育活动内容,在主题文化考察中扩展美育思考、联系场地、召集志愿者;另一方面,组织设计美育形式及流程,提前准备包括课程步骤、工具包制作、宣传海报、活动礼品等相关物资。鼓励学生们积极主持美育课程,加强工坊与本土文化资源的对接。

2、以设计共创推动模块化、动态化内容更新

小到每一个主题义卖产品设计,大到整个公益美育活动的设计策划,“野草集”的发展贯穿了模块化设计思维,以设计创新为抓手,在实操中促进思辨,在思辨中融通策略。从1.0 到3.0,活动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课题化、系统化的建构:首先,文化创意设计趋于系列化。例如,野草集第一期中的义卖产品多以学生课程作业或日常手工为主,主题分散,在结合义卖情况、了解用户喜好后,聚焦草木染、地方文创等方面筹划专题考察,深入学习,优化创作,在第二期的义卖策划及创作中积极组织课题式创作,开发“草木染”美育体验公开课,将手工经验转化成授课方法,与参与者互动分享;其次,工作室联盟趋于特色化。通过第一期的系列活动,众创空间的其他工坊团队也加入其中,针对每一期的文化选题推出设计手作,例如“木工坊”尝试拼木工艺创新设计材料,在强化特色的基础上,开放文化和美育的讨论;而且,结合相关方反馈,美育专题趋于针对性。2020 年12 月,因受疫情影响,关注到各学校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交流需求,以中国年底年节剪纸未主题对美育课程重新定位。以“除旧迎新”为题向其科普剪纸文化发源、地域特色以及中国春节剪纸相关图式、剪法,为留学生示范基础剪纸技法,鼓励自主创作,让美育变成流动的话题,让活动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粘合剂,从不同相关方的特征和需求出发,调动其综合学习、自主社交,从而增加共情。

3、以平台共话带动地方文化传播及校地合作

除了公益义卖集市与美育课程,“野草集”活动也包括基于田野调研的技艺考察、基于地方特色的跨界开发,将文化传播、日常意趣、设计创造、人际交流等融合在一起,在多种多样的综合设计服务中贯穿“共话美育”的活动理念,通过具身行动挖掘身边方方面面的美,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所有参与者。其中,早在“野草集”发起之前,養工坊持续关注湘潭纸影这一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期联合升平轩纸影博物馆组织研学活动,实地考察将美育场所从教室转移到了山间工坊,让成员们触动的不仅有守护地方文化的匠心,更重要的是,文化手艺的背后承载着无数代人的乡土记忆和民间礼教。近几年来,工坊成员不仅持续开发诸如“耍去”传家手礼、主题美育体验套装设计等湘潭纸影主题的体验工具包设计,也积极策划“湘潭纸影进校园”“走近纸影展馆”等文化活动,深入与地方特色地方文化协作,新生力量创新校地合作。

四、从服务到协同:设计赋能下社会美育服务模式的转向

由独自创作转向团队协同创新、由实验性开发转向系统化迭代,由校园小工坊转向社会大课堂,“野草集”的活动链正是在经验的积累中,逐步形成了“工坊组织-校园义卖-课程及工具包研发-美育推广-实践反哺”五个层次的活动模式,探寻如何结合地方文化的个性和共性拓展美育内涵、发展社会美育创新策略。积极推进设计赋能下社会美育的多层次策略研究(图2)。

图2:“野草集”公益美育五个层次的活动模式,作者自拟

1、为活动而蓄能的原型设计

原型不仅代表设计物化的结果,也可以被视为培养或经营一种关系。贯穿于野草集各个环节的活动中,原型设计一方面为美育课程成型积蓄经费,另一方面不断更新出美育创意方法或工具包,搭建多方参与的路径。2019 年的第一期野草集,最初的想法是以公益创意集市为重点,然而随着产品设计实践的深入,以及推广时参与者的反馈,发现草木染相关的手工艺品因为每块染布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形态与肌理而最受欢迎,其中艾叶香包、手机包等产品售罄,这也激发起部分成员持续钻研尝试各种技法,研发出多种多样的草木染工具包、防蚊香包手工材料包等主题文创产品,相比于第一阶段相关工艺设计的实验性,第二阶段的设计更注重内容的特色化、体验的合理性,进一步精简技术,开发出可供人们自主创新的方式和步骤,这也促成了次年端午前后的公益手作美育课程。通过前期与湘潭县乌石镇槐塘小学的沟通,了解到班上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节日临近也很难与父母团圆。由此,结合艾草香包手工艺体验包设计策划了“与你香伴”乡村美育课堂,让孩子们体验亲自动手为家人送上端午“驱虫祛灾”的祝福。课程以香囊文化的发展史为线索引发小朋友们的好奇,通过设问互动的方式,科普时节民俗的文化传统,在工坊小老师们的讲解示范中孩子们开始了香囊制作的初体验,缝合、装香、收边,孩子们还刺绣星空、小花、小树等图案表达节日祝福,成品极具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工作室赠送给小学相关书籍,期待美誉活动能成为点亮孩子们一生最炙热的光。无论是设计义卖产品还是创造参与方式,设计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承上启下,一个个的原型设计也在其中不断为美育蓄力、蓄能。

2、为社群而链接的文化场域

“野草集”公益美育活动从校园走进乡村、社区、博物馆,在积极整合本土文化资源与平台的同时,也联合社群共谋社会美育发展的校地合作模式。第三期的野草集活动基于前期社区服务设计实践,与风车坪社区商定“爱不缺席”亲子美育活动的合作项目,旨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传统手工艺创意体验活动,也实现了美育活动为主轴引导设计服务的模式转变,随后的创意手工义卖市集不仅吸引了更多工坊联合创新,更多参与者也加入到了社区美育的服务队伍中来,利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家庭报名。过程中,考虑到报名的家庭多数孩子是学龄前,对应虎年祈福主题应用热缩片原理,设计了系列虎头图案,孩子们通过安全易学的教具和工具包,亲手为父母制作新年钥匙扣,让一个个满满祝福和爱的“小老虎”,陪伴着父母左右,在这难得的沉浸家庭互动时光中,每个参与者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自己设计的钥匙扣,更重要的是,美育体验的过程不仅家长与孩子留下了共同手作的亲子记忆,更通过美的共享和学习,促成了家庭间的联系,社区服务中心也因为设计与公益活动,翻转成了美育课堂,更实现了设计服务、美育实践与课题调研并行,在衍生出更多方法与策略中,也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和论证模式的可行性。

3、为共情而创新的双向美育

无须赘言,“教学相长”是团队践行社会美育的核心理念,强调既要基于调研开展美育交流,也要尊重和顺应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同声音,培养团队成员的同理心、尊重差异性等意识,是美育形式持续丰富的重要策略之一,用匠心工艺作为桥梁,让情感随着手间劳作丰富饱满。与此同时,团队也将美育策划、活动组织的过程视作孵化特色精品课程、助力文创设计迭代的重要环节。透过团队在校内外先后组织的九次公益美育体验课,可见美育的内容在延展的同时也逐渐聚焦,有的是注重传承创新的草木染主题,有的关怀成长教育的乡村美育课程,还在近期开展了线上线下“心与馨”公益剪纸课堂,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同时,工坊成员为了运营推广社会美育活动,团结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建设微信公众号,持续发布的原创推文,实时更新活动详情,传播地方文化,形成了线上线下双渠道的美育方式(图3)。

图3:“野草集”公益美育课程链,作者自拟

4、为延续而洞察的设计思辨

紧扣活动议题、产品开发、活动组织、调研报告等内容,定期的设计总结会是常设环节,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设计思辨,在策划探索中始终保持批判性和反思性思维,通过实践可总结为以下三种新的思辨框架:第一,链状思辨思维,即将时间线性作为活动发展的核心,侧重在同一个行为过程中不断反思优化,在承认循环的前提下加强设计可持续迭代的作用;第二,网状思辨思维,即在一般流程策划中,基于持续整合调研,举一反三,将设计实践的经验和数据反推或联系在其他相关创作策划中去,由此设计持续的活动系统;第三,锥状思辨思维,即基于数个相关设计或活动实践,层层提炼生成更优的策略模型,设计决策成为推动模式组合、精简的杠杆点。持续开展设计思辨不仅提供了关键的内容推动力,也构成了核心的组织力,使学生们在发挥创造能动性的同时,保持洞察力,在社会实践中反哺设计教学。

五、结语

2020 年10 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美誉的社会资源供给,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⑩。无论是学校美育社会化,还是社会美育走向协同,社会美育的复杂关系,会随着活动形式的变化而外延其内涵。“野草集”公益美育活动将一直在路上,并向更多相关方和社会平台开放合作,持续思考设计赋能下社会美育模式的迭代路径。同时面向社会美育,设计也可以在多变的实践中突破自己固有的角色、实现更广泛的价值。

注释:

① 李敏敏:《献给所有人的城市客厅:从颂歌图书馆的设计与服务看社会美育的实现》,《装饰》,2021 年第7 期,第37-41 页。

② 蔡元培:《美育实施的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 年,第5-6 页。

③ 孔新苗:《“社会美育”三题:含义、实践、功能》,《美术》,2021 年第2 期,第10-14 页。

④ 曾晓嵛:《乡村振兴视域下社会美育协同创新与实践模式研究》,《艺术教育》,2022 年第5期,第258-261 页。

⑤ 李梅:《艺术高校课堂教学与“新乡土”社会美育互动策略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第20 期,第85-87 页。

⑥ 周福盛、黄一帆:《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价值、困境与路径》,《中国电化教育》,2022 年第1 期,第105-114 页。

⑦ 周星:《新时代高校美育观的思辨认识》,《设计艺术研究》,2019 年第9 期,第1-5 页。

⑧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年,第145 页。

⑨ 尹少淳、孟勐:《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互仿与渐融》,《美术》,2021 年第2 期,第6-9 页、第14 页。

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第2020 年10 月。

猜你喜欢

工坊野草美育
小心野草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星月工坊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星月工坊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