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5-10阮士栋李素文通信作者高文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6期
关键词:腕骨隐匿性腕关节

阮士栋,李素文(通信作者),高文奇

(聊城市人民医院CT室 山东 聊城 252000)

腕关节损伤患者应积极进行检查,早期明确关节具体损伤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以尽早修复损伤问题,恢复正常生活状态。腕关节结构十分复杂,形态各异,X线片常规检查存在着较多的重叠、失真等状况,不利于医生及时做出准确诊断[1]。近些年临床影像医学在发展中取得了很大进步,MSCT、MRI等技术逐渐用在疾病诊断领域,既往关于单一MSCT、MRI检查腕关节的报道很多,但联合检查的报道较为罕见。为提升腕关节损伤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探讨腕关节损伤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以及效果,本文选取2020年6 月—2022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腕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经手术确诊的腕关节损伤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28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62.65±2.62)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撞击伤23例,高处坠落伤21例,其他12例;左侧损伤者50例,右侧损伤者32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②患者意识清楚,理解及沟通能力正常,依从性尚可。排除标准:①合并幽闭症者;②碘对比剂过敏者;③严重精神病家族史者;④中途无故退出者。

1.2 方法

MSCT检查:运用Philips公司64层螺旋CT扫描机扫查患者的损伤部位,参数设定情况: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扫描时间、扫描层厚、重建层厚、重建相隔层厚分别是120 kV、250 mAs、5 mm、1 mm、0.4 mm,把所有扫描图像上传至工作站生成图像后予以处理,以上扫描过程中配合使用MPR、SSD、VR、CPR方法等最大限度地呈现图像,尽可能地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MRI检查:运用Philips公司Achiva 3.0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查,配合运用腕关节相控线圈,选择同层面的腕关节中心区作为感兴趣区(ROI),面积15 mm2,扫描层厚为3~5 mm,层距0.4 mm,视野(FOV)18 cm×18 cm,矩阵256×256。三维快速稳态进动成像序列、FSE TlWI与T2WI成像。

联合检测方法同上,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①以手术结果为依据,分析不同检查方法不同类型关节损伤诊断符合率情况,即不同检查方式对腕骨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移位碎片骨折的诊断符合率;②分析腕关节损伤影像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方法诊断不同类型关节损伤符合率比较

手术结果显示,腕骨骨折27例、关节脱位21例、隐匿性骨折12例、移位碎片骨折者22例。联合检查诊断腕骨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的符合率均高于单一MSCT及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MSCT检查对腕骨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诊断符合率与单一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对移位碎片骨折的检出率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诊断不同类型关节损伤符合率比较[%(n/m)]

2.2 典型病例分析

女性,37岁,左腕外伤后行CT、MRI检查,影像表现见图1。

图1 典型病例图像

3 讨论

影像学检查始终是医院诊断腕关节损伤疾病的首选,CT模式等逐渐被用在腕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领域,体现出一定临床价值[2]。CT诊断时能规避传统X线片因局部软组织损伤带来的误诊问题,还能相对较精准地区分出局部皮下血肿与腕关节损伤问题,虽然和X线相比能显著提升疾病的诊断率,但依然不能全面地呈现出整个关节状况,体现出一定局限性。近些年,文献报道MSCT、MRI检查诊断本病均体现出良好效能[4-5]。MSCT可以看成是普通CT的加强版,其以普通CT作为基础,持续进行改进、优化及创新而形成的诊断手段,有效应用了锥形X线与多排探测装置,采用增加扫描速度与图像质量的方式顺利地获得多层图像,且图像整体清晰度明显高于普通CT,不仅能规避漏扫的情况,也能规避运动伪影,显著增加分辨率,十分清晰地显现出腕关节的细微结构[5]。采用MSCT进行扫描检查,所得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能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更细致的观察,精准判断出腕关节骨折或者脱位等情况,进而为开展疾病诊断、治疗工作等提供可靠依据。并且采用MSCT扫查过程中不必使用过多的造影剂就能快速完成影像图像信息的三维重建工作,进而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地确定移位性骨折碎片,但是基于这种手段检查一些隐匿型骨折的患者时,仅能呈现出少量的骨折组织,容易引起漏诊情况。MRI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断层成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磁共振现象捕获到人体电信号并完成图像的重建过程,和CT扫描检查一样,都能够对外呈现出某种物理量(比如密度)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并且MRI自身还具备独特之处,能够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等任何方向上的断层图像信息,进而从不同维度清晰地呈现出病灶位置。并且MRI检查无辐射、分辨率较高等,能够协助医生精准地区分出骨折线及骨组织,进而辅助增加隐匿型骨折、软骨损伤、骨挫伤等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但是MRI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针对移位性的骨折碎片很难做到精准定位,这种影像学技术主要是基于人体内不同组织之间氢离子浓度差异实现成像,进而协助医生对关节损伤疾病做出正确诊断,但对移位性骨折的成像效果普遍较差[6]。腕关节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关节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关节使人们完成弯曲、环转、伸展等多种运动项目。而针对腕关节损伤疾病,单一采用MSCT、MRI检查均有一定缺点,联合以上两种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能实现取长补短,在很大长度上弥补了单一检查的不足,进而减少或规避漏诊或者误诊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增加腕关节损伤疾病临床诊断的精准性。

在本研究中联合检查对疾病的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查结果。虽然通过MSCT检查能够探查到部分隐匿性骨折,但是针对移位性碎骨折片依然不能做出确切诊断。MRI检查原理是根据不同组织中氢离子浓度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的成像,进而协助医生对疾病做出相关诊断结论,这也决定了MRI对局部组织水肿的改变能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进而使T1、T2加权像弛豫时间长度发生一定变化。腕关节损伤时,通过MRI检查不仅能清晰地呈现出线性骨折情况,还能辅助诊断骨挫伤、隐匿性骨折,骨挫伤患者进行MRI扫查时,影像图上能显现出无规则形态的片样非线性长的T1与T2加权像的异常信号,而隐匿性骨折影像图上呈现出的是线样骨折线,并且有骨皮质轻微错开的表现。针对腕关节损伤患者,联合MSCT与MRI技术进行扫描检查,能为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学资料,具备较强的后处理能力,特别是表面和多平面的重建(SSD与MPR)能更为整体、直观地呈现出腕骨关节的排列分布与局部损伤状况,进而为疾病后续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7-8]。

有文献经过收集80例发生腕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样本,针对病患开展不同的检测方式,结果表明[9]:针对病患开展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的精准率比单一CT检测方式要高(P<0.05);说明对患者开展联合诊断,优势明显。以上两类检查方案各具有自身特点,对病患实施联合诊断,能规避不足,方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学资料,更直观、全面展现出腕关节骨折、脱位真实情况,积极提升病患的疾病确诊率。本研究中,手术结果显示,腕骨骨折27例、关节脱位21例、隐匿性骨折12例、移位碎片骨折者22例。联合检查诊断腕骨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符合率均高于单一MSCT及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MSCT检查对腕骨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诊断符合率与单一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对移位碎片骨折的检出率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进一步证实了联合检查诊断腕关节损伤疾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孙玉龙[10]指出,通过联合检查能增加骨折、脱位的检出率,进而为疾病诊疗提供较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与本文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疑似腕关节损伤的患者,MSCT联合MRI检查有助于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疾病后续治疗提供较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腕骨隐匿性腕关节
糖友常按腕骨穴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螺旋CT及X线平片在腕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多排螺旋CT 对腕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