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胆管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3-05-10方婷婷李丽娟
秦 莉,方婷婷,李丽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影像科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见于50~70岁范围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比女性略高。胆管癌是胆管系统癌症,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发病原因及机制,胆管囊肿、肝胆管结石、病毒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已经确定的危险因素[1]。并且可能与HIV感染、糖尿病、职业毒素暴露有关。胆管上皮内瘤变、胆管微小错构瘤、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是胆管癌的癌前病变,需要格外注意、提高重视[2]。胆管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方案为主,是首选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以及耐受情况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获得根治性切除是根本目标。增强凝血功能、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可以获得一定的控制效果,且无法根治。放疗及化疗适用于晚期不能行手术的患者,其中放疗对局限性转移灶与控制病灶出血中具有重要意义。化疗可以使肿瘤降期,为患者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合理选择,做好诊断是关键。由于胆管癌早期无典型、特异性症状,不容易被患者发现,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经常性腹痛、腹部包块、皮肤发黄、大便颜色改变等表现,需引起重视,应及时就医进行胆管癌筛查[3]。胆管癌的诊断鉴别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技术手段实现[4]。其中影像学检查多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磁共振成像(MRI),各有优点和不足,需根据临床技术水平、检查需要、体格检查结果等合理选择[5]。本研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对比MSCT、MRI在胆管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疑似胆管肿瘤患者5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49~74岁,平均(60.87±4.15) 岁;体质量指数20~23 kg/m2,平均(21.68±0.41)kg/m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因腹痛、包块、大便颜色改变、体重减轻而入院检查;②符合CT、磁共振检查要求,可以耐受者;③精神良好、意识清楚,治疗配合度良好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②患有精神疾病者;③CT、磁共振检查禁忌者。
1.2 方法
1.2.1 MSCT检查
使用CT检查设备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LNGENUITY CORE型128排多层螺旋CT诊断仪。设置扫描层厚4 mm,矩阵512×512,层间距4 mm。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进行检查,全面扫描患者腹腔、胆囊、肝脏等部位。扫描完成后,将对比剂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患者血管中,扫描参数保持不变,进行增强CT扫描。
1.2.2 MRI检查
检查前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病情,说明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等。嘱咐患者检查前禁食8 h。使用飞利浦Ingenia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查前要求患者去除身上可能影响检查的物品,并了解患者有无活动义齿、心脏起搏器、金属支架等,评估患者是否能够接受MRI检查。检查时选择取半傅里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调节层间距为1 mm,矩阵256×256,层厚4 mm。使用呼吸门控制对检查予以辅助。
1.2.3 手术病理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切除肿瘤病灶后送往病理科进行病理化验。
1.3 观察指标
比较MSCT、MRI单一及联合检查胆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灵敏度=真阳/(真阳+假阴)×100%,特异度=真阴/(假阳+真阴)×100%,准确率=(真阳+真阴)/(真阳+假阳+真阴 +假阴)×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56例胆管肿瘤患者中恶性40 例(胆管癌),良性肿瘤16例。MSCT诊断结果显示恶性37例(真阳31例,假阳6例),良性19例(真阴10例,假阴9例);MRI诊断结果显示恶性38例(真阳32例,假阳6例),良性18例(真阴10例,假阴8例);联合诊断结果显示恶性39例(真阳38例,假阳1例),良性17例(真阴15例,假阴2例);见表1。
表1 胆管肿瘤MSCT、MRI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效能比较
MSCT及MRI联合检测胆管肿瘤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MSCT及MRI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MSCT及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效能比较[%(n/m)]
3 讨论
胆管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近些年发病率有所提升,具体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更多研究危险因素,包括胆管囊肿、肝胆管结石、病毒性肝炎等。我国每年因为胆管癌死亡的人数很多,主要原因是疾病诊断不及时,确诊后已经发展进入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为此,为了提高胆管癌的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对患者尽早确诊是关键,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疾病诊断,做好疾病的鉴别。胆管癌临床诊断的方法有很多,应用上各有优势和不足,适用情况也不同,需要根据患者意愿及技术条件合理选择,以此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胆管癌的诊断准确性,对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实践应用与取得的诊断效果进行研究十分必要,能够为今后胆管癌的准确诊断提供丰富的临床数据作为参考。研究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胆管癌的诊断“金标准”,可以获得准确的疾病诊断,以其为基础对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比,可以得出两组诊断手段单独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取得的效果,以此为胆管癌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给予重要的临床应用数据支持。胆管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获得理想预后的重要前提,需要出现疾病相关症状后及时就医检查,确定疾病类型、肿瘤分期后,在医生建议下接受规范的治疗[6]。用于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式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体格检查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病史、症状表现等进行初步诊断,但是由于缺少依据无法最终确诊,并且对医生的经验要求高[7]。实验室检验可以采取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可以提示胆管癌[8]。但是,上述各项检查的数值均会因为其他类型肝脏疾病或者其他肿瘤而出现干扰,影响医生诊断鉴别,对于胆管癌的确诊具有一定难度,需要结合其他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影像学检查在胆管癌诊断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CT与磁共振广泛应用。
本研究将MSCT与MRI检查联合使用,对胆管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MSCT、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MSCT、MRI对胆管肿瘤的诊断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MSCT与MRI可以获得相近的诊断结果,联合诊断的效果好于单独诊断。分析原因为:CT检查可以区域性显示出病灶的部位,可以观察到具体的病灶形态、结构、大小等,结合图像中呈现出的阴影情况以及胆道梗阻等信息,可以进行胆管癌的准确诊断[9]。多层螺旋CT的诊断原理是通过设备向人体发射X线,穿透身体后被肝脏、病灶组织以及周围邻近组织所接收,由于不同组织对X线的接收情况不一致,在完成信号转换后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病灶部位与健康组织的图像之间可见明显差异[10]。多层螺旋CT通过平扫可以获得病灶局部的清晰图像,对于胆管癌区域性病灶可以比较准确地完成捕捉,诊断准确率很高[11]。同时,多层螺旋CT完成平扫后可以使用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有助于胆管内微小阴影进行捕捉,不容易出现漏诊[12]。胆管癌的部位、生长方式是CT征象的主要决定因素。多数情况下胆管癌的生长呈现浸润性,管壁增厚>5 cm,引起管腔狭窄(局限性或环形)。胆管癌CT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肝门部胆管癌肝内胆管扩张,左右叶可不对称等间接征象。
MRI则可以对肝与胆管的解剖范围、病灶范围等进行很好的显示,对于肝脏是否有转移有很好的判断作用[13]。另外,MRI对于胆道分值的显示比较好,对胆管受累范围的反映比较好,诊断敏感性高[14]。MRI的技术原理是利用设备形成的磁场引起人体组织的原子核移动,根据运动规律受到的影响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形成图像资料。不同组织的原子核运动规律不同,可以辨别出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15-16]。与CT相比,MRI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多个扫描序列,能够获得多个成像参数,不仅可以对扩张胆管的形态清晰显示,而且可显示出胆管内的肿瘤、胆管壁及肝内有无转移情况。MSCT、MRI虽然都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均会出现误诊或漏诊。联合诊断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与特点,弥补不足,有助于对病灶的形态、位置等进行更全面的观察分析,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图像依据,获得更好的诊断结果。由于胆管癌患者的疾病症状表现不完全一致,病程不同,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差异,使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可能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正确判断,耽误疾病的治疗,影响预后[17]。因此,对胆管癌患者进行诊断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根据临床需求以及技术水平对诊断方式合理选择并规范使用,通过对多项疾病诊断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所选的样本数量少,疾病特征不突出,难以代表胆管癌的普遍情况。今后研究中需要增加样本数量,获得更加丰富的临床诊断数据,为MSCT与MRI诊断胆管癌的实践应用提供丰富数据参考,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综上所述,MSCT、MRI诊断胆管癌价值高,联合诊断效果好于单独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