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超声对于心力衰竭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情况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3-05-10农华平蓝雪丹贾晓云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6期
关键词:左心左心室左室

农 俊,许 键,农华平,蓝雪丹,贾晓云(通信作者)

(1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广西 南宁 530003)

(2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西 南宁 530003)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以心肌收缩力削弱、心排血量下降、循环缺血为主要特征[1]。该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等特点,患者预后差,积极治疗尤为重要[2]。据研究表明,约30%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因此明确其舒张功能异常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经心导管检测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一项“金标准”,但该检查是有创检查,重复实施难度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缺陷[4]。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心力衰竭研究的深入,超声具有无创、检测效率高等优势,通过心脏影像形态学、超声心动图等表现在心力衰竭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评价中并取得了较理想的诊断效果[5]。鉴于此,本次研究对2020年9月—2022 年9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心脏超声对于心力衰竭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情况的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样本,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47~76岁,均龄(62.02±3.52)岁。纳入标准[6]:①患者均存在气促、胸痛等症状;②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者;③左心腔大小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45%。排除标准:①拒绝配合研究者;②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③先天性心脏疾病患者。选取同期80名体检健康的志愿者纳入参照组,其中男42名,女38名,均龄(65.1±5.1)岁。纳入标准:全身无任何器官功能异常,心脏结构正常,无既往病史,且自愿参与本研究。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心脏超声

检查器械为PHILIPS EPIQ7c超声诊断仪,探头S5-1,将探头扫描频率设置为(1~5)MHz,50~90 帧 / s,检查前协助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通过M型超声由患者胸骨左缘,依据顺时针方向呈辐射状滑动扫描,扫描断面间需互相覆盖,不可出现遗漏,获取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后壁厚度(LVPWT)等参数,并计算左心射血分数(LVEF);随后以二尖瓣瓣尖水平处为起始点,放置取样框,调整适合方向,获取二尖瓣血流频谱,测定二尖瓣E峰速度、舒张晚期A峰速度、E峰减速时间(DT),计算E/A。最后启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程序,于二尖瓣环室间隔水平处起始点,放置取样容积,测定二尖瓣环间隔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sep)、二尖瓣环侧壁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lat),计算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a)及E/Ea。以上所有参数均对3个心动周期进行测量与计算后取平均值,并记录相关数据。

1.2.2 左心导管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左心导管检查,在X线透视引导下,采用5F或6F端孔导管经周围动脉插入导管,逆行到主动脉、左心室等处,进行血氧和压力测定,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并根据患者LVEDP水平,将≤15 mmHg定义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7],反之则纳入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左心形态相关指标比较

在左心形态指标中,研究组LAD、IVST、LVDd、LVDs、LVPW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左心形态相关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左心形态相关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LAD/% IVST/% LVDd/mm研究组 80 44.36±2.56 11.22±2.03 57.44±2.59参照组 80 33.26±2.38 8.56±1.15 45.15±3.04 t 24.876 45.678 19.616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LVDs/mm LVPWT/mm研究组 80 47.77±2.31 10.63±0.32参照组 80 28.28±2.47 8.69±0.51 t 18.160 10.068 P 0.001 0.001

2.2 两组左室舒张功能

在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中,研究组LVEF与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A、Esep、Elat、E/Ea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DT显著短于参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左室舒张功能(± s)

表2 两组左室舒张功能(± s)

组别 例数 LVEF/% DT/ms E/A研究组 80 65.37±7.01 132.15±3.37 1.57±0.35参照组 80 63.31±6.98 166.88±3.60 1.25±0.28 t 1.635 6.933 6.933 P 0.25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Esep/(cm·s-1) Elat/(cm·s-1) E/Ea研究组 80 0.09±0.02 0.13±0.03 15.27±1.91参照组 80 0.04±0.01 0.08±0.02 6.07±1.80 t 18.160 45.678 19.616 P 0.001 0.001 0.001

2.3 研究组左室舒张功能正常与不全患者的超声相关参数比较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者的LVDd、LVEF、E/A均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者,DT短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左室舒张功能正常与不全患者的超声相关参数比较(± s)

表3 研究组左室舒张功能正常与不全患者的超声相关参数比较(± s)

组别 例数 LVDd/mm LVEF/%左室舒张功能正常 57 68.45±12.38 61.22±1.13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23 82.36±15.37 79.41±1.06 t 24.876 45.678 P<0.05 <0.05组别 例数 E/A DT/ms左室舒张功能正常 57 0.75±0.35 122.36±15.37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23 1.26±2.14 68.45±12.38 t 19.616 24.876 P<0.05 <0.05

2.4 超声相关参数与LVED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比较

LVEDP水平与超声相关参数中LVDd、LVEF、E/A均呈正相关,与DT呈负相关(P<0.05),见表4。

表4 超声相关参数与LVED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比较

3 讨论

心力衰竭属心内科常见疾病,是老年人年龄逐渐增长期间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持续瘀滞在外周组织中,进而引发体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综合征,同样还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8]。随着近年来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均出现明显变化,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不断上升,流行病学显示我国35~74岁成年人患病率为0.9%[9]。心力衰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削弱、心排血量下降、循环缺血,随着病程延长,会累及肺与其他脏器器官,进而导致患者在休息时也可发生气促、端坐呼吸,临床数据显示该疾病确诊后5年内的死亡率高达50%,患者预后差,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10-11]。

目前临床依据心力衰竭发生时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分为收缩性与舒张性两种类型,前者多表现为左室增大,心肌无力收缩;后者则表现为心脏充盈不足,且心肌细胞肥大,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成为临床鉴别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12]。现阶段通过介入手段虽能直接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但其属于侵入性检查,多数患者主诉无法耐受[13]。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超声的出现为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提供可靠依据。经本研究调查显示:(1)在左心形态指标中,研究组LAD、IVST、LVDd、LVDs、LVPW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的M型超声利用室间隔-后壁延迟时间于左室长轴切面进行检查,明确患者左心具体形态来判断患者左室异常情况,当心力衰竭诊断为左室舒张性后,患者左心室容积下降,心肌顺应性、主动松弛功能减弱,导致向心性肥厚,干扰心脏舒张期的心搏量和充盈度,从而削弱左室舒张功能[14]。(2)在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中,研究组LVEF与参照组差异不显著,但E/A、Esep、Elat、E/Ea水平均高于参照组,DT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超声中通过血流频谱测定,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来获取左室血流及运动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心力衰竭病情进展,左室顺应性呈递减趋势,充盈压上升[15]。进一步比较研究组左室舒张功能正常与不全者的心功能指标发现,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者LVDd、LVEF、E/A均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者,DT短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相关参数中LVDd、LVEF、E/A均与LVEDP水平呈正相关,与DT呈负相关(P<0.05)。可见心脏超声中LVDd、LVEF、E/A、DT值得作为评价心力衰竭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参数,针对心脏左室内部及四周的血流信号进行探究,能对判断早期心力衰竭的性质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超声能通过不同切面进行检查,掌握心脏全貌,操作简便、经济,且不会对病患机体造成较大损伤,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操作性。

综上所述,通过心脏超声M型超声、血流频谱等指标实现精准评估,及时发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情况,尤其是LVDd、LVEF、E/A、DT等各项超声参数具有重要作用,对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左心左心室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