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2023-05-10张鹏飞李娟

中国市场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企业风险内控体系

张鹏飞 李娟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实况受政策引导,市场需求扩大、市场规模也加剧行业竞争,企业的发展面临了严峻的挑战。适当的进行企业风险内控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此同时,市场化改革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既要实现当前经营发展目标,也要制定长远战略目标,因此,重视内部风险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方法强化风险内控体系建设。

关键词: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市场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2-0000-00

引言

企业内控通常所指代的是企业领导层对于企业内部的人员、产品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协调与管控,其目的是为了共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内控体系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经营的重要手段。开展企业风险管理以此为角度研究内部控制工作,以提高整体强度与效率,通过良好管理控制制度的体现,帮助企业实现长远规划,解决当下经济竞争中存在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管理手段。

1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必要性

城市规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逐渐扩大,而这也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迅速发展自我目标的同时提高行业规模。但因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规范项目管理,导致内部控制运营管理机制较为薄弱,对于企业长远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无法保证稳定运营。因此,以现代化理念及相关策略入手,以实际把控运营风险,提高内控的合法性与规范性,进一步对各项运营活动予以规范。不确定因素增加市场经济环境危险,而为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企业应当任职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对其长效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战略目标为导向构建风险内控体系,将资金安全、财产增值作为重点内容,利用风险控制为主要手段,采取管理手段与方法发挥其科学性与有效性,保证其系统性与规范性,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与完整性。企业只有通过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才能保证良性运营。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加强,需做好事前准备工作,通过资源整合分析识别风险源头,做好风险防控措施,进而避免财务损失。当前企业建设成本居高不下,为降本增效应当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做好成本费用管控,提前规划与控制各项工作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项目运营会耗费大量资金对于材料、资源、人工等成本支出需通过完善的内控机制与有效规范进一步提高整体造价控制,而财务人员审核资金对其进行全过程跟踪能够降低资源损失,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实现最大程度投资效果。除此之外,内部控制建设与其他项目相较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财务人员除须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外,还应当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并与企业经营项目基础知识入手,明确计算标准,遵循审批部门出具的意见要求把控运营资金总额,以在规定时期内完成运营项目要求。

2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2.1风险内控意识薄弱

企业对于内控体系建设通常没有太多的意识上的认知,因为在平时的企业运营过程中,管理层的工作相对复杂,随机性强,这让很多管理者很难停下来,思考在企业内部出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问题积压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了企业管理上的负担,让管理者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加重。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反而失去了管理节奏,让管理成了被管理,管理者成了随从,失去了管理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没有足够的意识,那对于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管理上的漏洞。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对于企业内部环境所涵盖的结构、权责、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审计制度等都需要进行有明确的规划和标准。对于企业风险的评估、識别、分析与应对机制要具备充分的认识。在控制策略上,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性和需求标准来制定,而不是盲目的进行复制,对于控制的范围要细化分类,从职责、授权开始,财务与信息技术等都需要进行细分,每一个部门落实具体执行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控制策略混乱,管理无法进行的尴尬场面。内控构建主观能动性不足,多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内控意识,整体思想较为薄弱,部分企业将显现经济效益作为管理重点,突出业务层面经济,而未能重视内控管理工作[1]。多数领导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专项事宜与其他部门并无联系,缺乏环境基础,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步履维艰。除此之外,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活动自身所具有全员性特征,虽然部分企业已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发展整体经济稳定运营的现实性意义,也基于当前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范与配套制度,但因在制定内控规范中缺乏全员参与,使得整体响应程度低于预期,难以实现有效配合目标,仅停留于管理理论层面,过于形式主义,无法确切落实。企业在其实际经营发展中,自身发展状况与项目发展及用户要求密切相关,而销售大于内部控制现象极为常见,多数部门更为重视销售工作,而欠缺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2.2缺乏完善组织体系

在企业中,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全局进行控制,而不是单独控制某一个方面或部门,而是对于企业内部的所有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的系统的考核。但现实往往是因为企业对于内控的意识不强,出现内控只做做表面功夫,下达的力量不足,控制力度弱,而无法扭转企业的僵局,最终失掉内控的意义,又再次回到原点。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其目标是让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是成就与被成就的关系。企业内控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是在企业常态化运营的基础上,通过内控来进行问题的挖掘与治理,像医生一样,找到不利于企业健康的因素,并把它清理掉,这样企业就可以健康、长期的发展下去。文字说明的再好,也只不过是表面功夫,这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完善的企业内控组织体系来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层级分明,这样对于企业的不利因素才能被真正找到并解决,否则一切都只是徒劳而已。实现权责统一与完善的内控组织体系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做到决策、执行、监督三项工作各司其职,但由于企业忽视内控组织体系的建设,对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造成一定影响。部分企业因缺乏明晰的权责界定,导致岗位职能模糊不清,而在实际操作中因未能遵循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使得关键岗位在其实践中未能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对于内部控制执行力度造成削弱。而在制度建设中基于岗位权责开展,因缺乏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企业在其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冲突,进而局限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2.3缺乏健全评估体系

企业内控不只有管理、核查等含意,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层含意,就是内部检讨、考核的意思。不论是什么企业,都会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发展,只要是有规律的事物,就会存在正确的规律和错误的规律,那么,正确的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是错误的,就需要通过企业内控来发现并指出,既然是错误就要进行改正,那么凭什么是错,又如何修正,就成了企业在开始内控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评估体系的建立。如果去找别人的错误,自身还没有一个标准,那会是很荒唐的事,一个管理体系健全的企业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所以制定健全的评估体系,根据不同的部门、岗位进行标准的量身定制是极为重要的。企业内部的评估时间可以统一,具体的评估标准可以根据各部门进行分化执行,这样才能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实现企业内控的目的。风险自身所具有客观性,企业在其经营发展中无法完全消除,为加以控制,需采取一定防范手段。企业作为运营商,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2]。因此,应当明晰诱因,结合发展实际进行分析,当前部分企业内部还未建立风险识别预警体系,应缺乏完善脉络,难以及时发现风险快速处理。另外,因风险控制手段较为被动,整体缺乏防范意识,仅以单一的价格竞争模式进行预防,难以保证有序经营,使得企业在其正常经营发展中无法快速应对,诱发性风险。

2.4缺乏明晰监督机制

企业想要发展,就要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只是一味的向前冲,显然是不理智的。企业内部控制不只在控制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还意在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机制来启动内控的源动力,推动企业向健康的方面发展。监督机制是保障企业实现内控效果的教官,本着既严格又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对企业内控进行监管,以保障内控效果。监督机制的建立首先要遵循国家政策及相关法规,针对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对于问题及时上报与纠正。对于企业经营风险提前发现,提前消灭,保障企业财产安全。企业内部一缺乏独立的审计机制,在现阶段即使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项内部审计人员,但仍受平行部门影响,无法保证有效执行审计权责。部分企业甚至还未设置独立审计部门及以财务人员兼任审计工作,使其在专业输出上存在明显短板,难以保证监督结果的客观性,在企业内部因缺乏审计监督,各项工作无法体现其独立性与权威性,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督与评价,进而无法科学指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完善[3]。

2.5缺乏有效考核制度

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是一个从设计到考核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设计标准,千篇一律率的内容,一定是不能打动人的,不能引起共鸣的。在考核制度的建立之初,应该先对考核针对的部门或岗位进行实地的考查与问题的总结记录,这样是企业内控的正确态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的稳定,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监督以考核法律作为企业内控有效性展现的核心要素,因其未能明晰权责界定,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分离权责,难以保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对于工作流程未能进行明确梳理,使得各级部门在工作中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无法发挥内控监督制度效力。当前内部风险监督未能调动全员参与其中缺乏具体规划,未能依据实际情况展开分析规划,无法认知各部门与内控目标设计之间的联系难以形成内控风险监督联动,降低内控时效性与有效性,因未联动绩效考核,内部控制所制定的风险指标缺乏具体性规划无法量化,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无法落实内控风险管控监督目标。

3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有效措施

3.1增强主观能动性拓展内控建设

企业应积极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认同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愿意融入企业的大环境,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员工的思维越活跃,与企业的相匹配度就越高,主观能动性就越强,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全员性活动作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特点,应当打破管理层局限,实现企业各层级统筹协调联动,通过密切配合全员参与,企业应当重视风险内控宣导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的方式树立正确意识,增强内控建设主观能动性[4]。对于管理层而言,在风险内控体系组织架构设计中应当侧重于培训风险内控制度规范知识,界定风险内控职责,进一步充分展现管理层自身所具有的指导性作用。对于其他工作人员而言,可以采取宣发基本规范手册形式,使其能够在认真学习与分析后,正确认知风险内控建设自身所具有的必要性,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上下联动全员协调实现目标统一,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风险内控氛围。

3.2完善组织架构加强管控效率

为保障内控机制运行有效性,需对组织架构予以完善,企业可以在风险内控体系建设中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作为决策层,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统筹协调优势。而在职能部门规划中重视财务部、安技部与企划部实现统一管控,进行业务区分化管理操作完善组织架构后,企业对当前职能权责予以细化,遵循不相容岗位相互原则,匹配岗位与人员职能,进一步充分展现职能效应,实施AB角制度规范核心岗位分工,细化明确权责,有效推动内控工作,进一步实现内控目标[5]。与此同时,在核心岗位中应当优先选择定期轮岗制实施人员岗位轮换的方式。除此之外,为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对相关配套制度予以完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过授权审批等方式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加强管控效率,保证企业员工在经济项目运营中能够按照规章办事。

3.3优化风险识别评估机制体系

完善的组织结构能够实现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而为扩大实现企业目标范围,则应对权责分配制度予以清晰明確,不同部门和职工职责功能及相互关系与企业组织架构方式的建立息息相关,从企业管理入手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当前。企业部门人员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时应当专注自身发展,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战略风险管理规划,并将其作为重要议事日程,解决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所面临的风险是企业建立特定风险管理组织的原因,而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风险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所得到的反馈渠道较为全面。因此,可以及时发现风险,并通过动态信息报告及时上传相关部门进行风险控制操作,管理人员应当对当前企业面临风险进行识别,针对主要风险类型展开风险管理考虑制定策略,最终实施研究结果。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中需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明确评估与批准整个风险能力,明确现有范围,通过推行风险管理文化,积极倡导企业各级部门遵循现有条例,发挥适当监督决策作用,使其打破流于形式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时,应当考虑自身经营发展特点,依据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及未来战略发展目标,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实质作用,从不同角度、多级层次进行分析评估机制。选择风险评估因素,首要解释合理分析财务风险,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发展与维持经营尤为关键[6]。因此,企业经财务状况需在充足的资金条件下进行有序扩张,以提高整体操作的稳定性,而在发展路径中面对其所遇到的运营风险需对其财务风险与运营风险进行联系分析,选择运营策略,针对企业当前财务状况,选择合理的运营方法,以体现财物有序价值。另外,社会行业生产对于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明晰国家政策,根据法规导向展开经营项目,企业在其经营发展与风写控制中需准确把握政策因素,从国家条例、法律法规、产业趋势等多重方向分析行业发展前景,优化风险识别评估机制体系,依据当前市场环境及相关规则,制定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计划与当下的营销策略,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防御能力。

3.4健全内控风险审计体系内容

建立独立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遵循现在制度框架的优先选择,目的在于充分展现内部风险管理审计制度手段的有效性。与其他部门相较而言,内部审计部门所具有的突出性特点即是独立性具有独特的风险管理理念与专业知识背景及现代技术管理方法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保持高度独立,在任何时期所面临的风险都能够依靠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予以防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关注企业动态已成为社交媒体和公众消费者的习惯,而这也大大提升公众监督力度,通过积极配合外部监督机构检查工作,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相应机制进行推动操作分析风险管理,在企业风险模式下所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有效管理方式[7]。完善组织架构工作,做好组织核心要点内容,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组织连接,进一步交互合作实现企业各级部门与内控部门的有效连接。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依据其专业知识与职业操守,结合企业当前实际经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从财务角度出发,对于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予以基本制定,企业在实际管理中还应当分制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目的在于权责分离,避免管理权利与监督权利,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同质化,削弱管理力度,而为统一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与审计结果,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内控工作,使其能够在企业审计工作中积极处理相关问题。具有一定财务经验的管理人员健全内控风险审计体系内容,在关注其风险与审计工作的同时能够从多重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意见,进而为整体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3.5有效应用内控风险监督考核

企业为实现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性,需进行全程跟踪制定不同部门所需负责的不同事宜明確工作流程,内部控制工作中企业监督者作为实质参与者十分重要。因此,在实施管理权利的同时应当以多方面工作为指导,对其管理合作行为予以规范[8]。设定内部控制目标是企业监督者的重要工作,明确本部门工作与内控目标之间的联系,进而促使不同级专业管理者能够依据当前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完善内部控制组织管理,离不开客观且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作为有效保障需在一段时间内评价经营业绩,企业需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性予以检查,经过落实制定相关计划,完善各项流程,通过考核结果反馈采取有效方式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设置基层员工积分评价制度划归内容,以考核、荣誉、投诉、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开展各类活动,保证信息资源共享,重视安全管理企业财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等进行打分评比,有效应用内控风险监督考核为员工薪资增长与绩效福利提供依据。

4 结论

当前我国企业中实现内部控制的企业都在积极加强内部整顿,减少内耗,提升管理能力,在新形势下,以新的姿态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改革以来,开放程度逐步增加,这也使得当前市场环境越发危险。风险管控理念作为现代化管理概念融合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强化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容,加强理论实践结合,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在有效条件下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伟.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22-24.

[2]孟斯慧.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J].商业文化,2022(1):78-79.

[3]马燕琳.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4):31-32.

[4]郭娟.燃气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4):33-34.

[5]郑浩.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J].现代商业,2021(12).

[6]吴淑波.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及创新[J].商讯,2021(11):113-114.

[7]于勉.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及创新[J].大众投资指南,2020(15):112-113.

[8]刘伟.探析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及风险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刊),2020(19):157-158.

猜你喜欢

企业风险内控体系
试论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的意义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探析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
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