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5-10王艳阳

中国市场 2023年12期
关键词:投资管理

王艳阳

摘 要:养老保险制度是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经济发展、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则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核心,是养老保险事业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平稳运行,更是养老金上调的有力支撑保障。文章以养老保险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投资管理和支付管理三方面入手,寻找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关键问题,并从实现基金全国统筹、健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制度规定、设立基金内控管理制度、健全基金监管体系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现阶段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水平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支付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2-0000-00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现阶段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0.4亿,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00多元,养老保险基金稳步发展。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加剧,信息化、大数据高速发展,抚养比不断下降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社会保障工作还面临很大的矛盾和挑战,这也对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运行带来深刻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核心,养老保险的最终目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规定的标准,把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给特定的人群,因此养老保险基金“从哪里来、如何营运、怎样发放”,成为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国情,立足当下,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投资管理和支付管理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效率,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

2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筹集管理问题

2.1.1统筹层次低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第一步从基金筹集管理開始,如何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充沛来源及保障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问题,也是保障今后基金正常运营,准时足额发放的根本保障。在人口流动加剧的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日益显现,保证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保障养老保险足额按时征缴到位十分必要,在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过程中,统筹层次低是基金管理的根本问题。目前,全国将近一般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的几个相对发达省份,一些发展落后的省份仍存在收不抵支的现象,为了弥补地方基金资金缺口,会加大当地财政负担,只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中央调剂金来解决当地的基金缺口问题。目前全国只有山东、陕西、山西、青海等 8 个省区自治区和 4 大直辖市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其他地区仍执行地市级统筹。从全国来看,负担较重的省份平均10个在职职工可以供给1个退休人员,而负担较轻的省份将近可以达到1个在职职工供养1个退休人员,抚养比相差近10倍[1]。因此,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有助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有助于提高财政补助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2.1.2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全国大数据、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快速加剧,对养老保险参保、转移、接续、发放等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挑战也越来越大,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系统的漏洞也日益显现。我国各地区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时间不同、成熟度也不一致,各个地区的养老保险系统互不连通,总体来看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并不利于养老保险的及时征缴,以及后续的投资运营。首先,虽然各地区的养老保险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各地方的基本养老保险征缴业务和养老保险发放业务,但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系统漏洞,尤其是养老保险业务对于基金的征缴数据、经办流程和待遇发放管理的政策性之强、经办流程之缜密,要求精度之高,致使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系统的精准度要求很高,必须做到零差错才能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征缴、发放,对于系统的精确度、准确度,就目前现状而言,还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要求,系统存在的任何一个漏洞都会直接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其次,各地区的养老保险系统互联互通性不强,大数据不够完善。目前,社保经办部门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搭建平台,尤其是和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导致经办部门想要核实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个人资料、异地就医等具体资料时,还要通过其他部门的系统,信息获取有限,办公效率不高,由此增加了基金征缴不及时,重复、冒领养老金待遇的风险。

2.2 投资管理问题

2.2.1基金运营效率低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一直保持在平稳上升水平,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特点是数额大、稳定性高。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如何投资、如何运营、收益如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基金结余,对于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压力,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截止2021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积结余6.4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6万亿元,基金支出6.0万亿元,其中基金投资运营规模1.46万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632亿元,可见对于基金结余的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充分利用结余资金对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但根据目前投资收益现状看,基金投资份额不大,收益率不高,投资收益在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而对于个人账户基金来说,因为参保职工退休后可以提取,所以不仅要想到基金的安全性,还要考虑保值增值的实现问题。我国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主要出于安全性考虑,基金的投资占比不高,主要以购买国债、银行存款等方式获取收益,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因此投资收益增加并不明显。这主要由我国国情决定,养老保险发放关系民生,其安全性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基金保值仍是基本,如何在保值基础上,实现基金运营效率的提高,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意义重大。

2.2.2基金运营制度缺失

近年来,不管是社会还是参保人员个人对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关注度都越来越高,尤其在我国社保体系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加深的挑战下,对于基金运营带来的风险、收益是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研究专家共同探索的重点课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较晚,只是构建了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范不够完善,大部分政策制度停留在比较宏观的基本面上,大部分制度和内容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标准,对于标准、流程、监管、惩治等具体机制也不够明确和具体。尤其是针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具体要求、监管手段的实际规定并不完善,对于基金的运营模式、投资比例、营运机构的资质、运营方案流程以及对基金的监管、披露等都有待进一步的具体和细化,而制度的缺失容易导致部分参保单位或者个人抓住流程的漏洞,增加了冒领养老金、挪用养老基金和侵占养老基金的风险。目前,社会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相关的制度关注度还不够,不管是个人层面还是部门政府对于相关规定都比较模糊,也没有强有力的具体实施对策,导致人们对于基金投资运营的认识不够,也增加了在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2]。此外,人社部门、银行、投资机构等主体之间在协调配合方面也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权责不清晰,配合不到位,运营不规范也增加了出现以权谋私、冒领养老金、挪用、侵占基金的风险。

2.3 支付管理问题

2.3.1稽核力度缺乏

社保经办部门的内部稽核工作,是养老经办业务常规化查缺补漏,防控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的重要措施,更是经办业务、基金管理日常监督的有效手段。目前对社保部门的内部稽核,以及对参保单位养老保险支付管理业务的稽核工作力度还不够。首先,参保单位对养老保险制度不够了解,尤其是在新规定、新办法实施的初期,使得参保单位在申报退休业务方面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不仅降低了养老保险基金发放管理效率,更提高了错发养老金的风险。此外,养老待遇发放的过程中,参保单位的配合是提高养老发放效率的根本前提,无论是退休审批、待遇计算还是后续的生存认证、银行卡信息资料都需要参保单位提供详细、准确的人事档案和信息资料,一旦参保单位在其中的某一环节出错,就可能会给养老保险基金带来风险,给退休人员造成利益损失。此外,养老保险内控工作不到位,体系不健全,稽核人员的专业度不高,业务素质差,稽核经费不充盈,稽核制度不完善等均造成了稽核监管难见成效。内部稽核工作由谁负责、由谁实施、由谁监管,各地区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制度,仅仅是内部稽核或跨地区交叉稽核,显然稽核力度远远不够,并不能堵塞发放养老保险的风险漏洞,也会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2.3.2监督管理不到位

养老保险基金要想在健康、公平的环境中运行,良好的监管体系是基本前提和有效保障,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不仅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效率,还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监督机制仍有待完善,监管制度存在的漏洞会增加骗保、套保,基金被挪用、占用的风险,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产生负面影响。首先,从基金管理监管的制度层面看,缺少针对性的监管制度,监管体系的建立也不够完善,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主体尚不明确,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权限授权、职责划分、内容界定、违规违纪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明,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效率不高。各级行政监管部门通常只是内部相互稽查,缺少第三方的介入,这种监管形势往往只是趋于形势,这样的监管效果显然是有限的,监管力度也远远不够[3]。其次,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过程中的监管仍存在很大漏洞,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环节是基金管理的最后环节,也是基金业务的最终目标,保证每月足额按时准确的发放到位是养老保险体系的终极目标,因此对于支付管理的监管至关重要,而上级部门的监管方式主要以政策文件、监督检查方案为主,可操作性不强,实际执行力度弱,监管力度有限。因此,基金监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较难作为,更多地还是依靠社保经办机构的内部自查,而社保部门自身又由谁来长期监督管理呢,尤其对于基金的支付又由谁进行常态化的监督和检查呢。

3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筹集管理对策建议

3.1.1实现基金全国统筹

早日实现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不仅有利于平衡各地区的养老基金差异,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兜底压力,更有利于全国基金的统一支配、运营,对于基金投资运营的效率和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均有积极影响。只有积极推进实现全国基金统筹,才能够确保养老保险统一征缴、统一支付,只有中央和地方政府明确自身职责,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才能早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首先,做好全国的统一调剂工作,搭建好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基础硬件、软件设施。在全国统筹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结余优势,同时缓解部分收不抵支地区的养老待遇支付压力,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政府可以给与一定的鼓励措施和支持,这样不仅对全国养老保险事业的整体推进有帮助,还对公平市场环境的建立起到助推作用[4]。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省份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各地区统收统支的积极性,虽然在实现全国统筹的过程中,会损害部分地区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利益,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实现基金全国统筹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的能力,有助于后续基金的投资运营和养老制度的稳步开展,更为财务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

3.1.2健全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业务经办效率,更能保障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为了更好的筹集养老保险基金,提高养老保险征缴效率,保障养老保险参保人群权益,方便参保人员缴纳、核对参保信息,方便社保部门计算、审核参保待遇资料,建立健全全国信息共享平台十分必要。首先,为了实现信息的交流、互通,达到信息共享、资源联动的目的,要高度重视全国各地范畴内个人社保信息联网基本建设工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不仅仅是社保部门的信息互通,还应涉及到公安部门、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因此要联合多部门共同建立数据库,共享参保人员的信息资源。其次,为了应对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不同地区之间也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参保人员查询、更改参保信息,方便社保工作人员审核、计算参保资料,同时有助于实现异地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方便离退休职工进行生存认证,方便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确保养老保险征缴按时足额到位,降低基金流失的风险。最后应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大数据的优势,提高信息平台的工作效率,完善软件的运行精确度,提高系统的运营速度,着力研发养老保险历史数据、信息数据的对比工作,进一步提高养老数据共享资源的實际效果。

3.2 投資管理对策建议

3.2.1提高基金投资效率

如何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效率,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保障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拓宽基金投资渠道,适度上调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比例,采取多元组合、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基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投资是提高基金投资效率的基本原则。首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应当采取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在遵循基金投资原则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投资项目,明确基金的投资规模,分散投资风险,建立长期投资、长效运营的投资理念。其次,还可以探寻延伸养老基金投资领域,例如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住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上去,尝试将基金投资作为长期投资工具运营。应当继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划拨国有资产充实养老保险基金,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提供坚实的国资后盾。最后,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为了基金的健康运营,适当加强基金监管十分必要,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激励地方政府扩大基金投资范围,结合各地区具体情况制定基金运营方案。

3.2.2完善基金运营制度规定

作为投资运营的关键环节,投资准入机制的规定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应当统一全国的准入审核标准,建立、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适当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准入的审查标准和投资标准,制定统一的投资标准、审查流程,建立专门的审核、监管机构,适度开放具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资质的公司进入投资市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4]。2015年,国务院出台《基本养老金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过程要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原则,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该制度在宏观上给与了一定的标准,制定的大体的投资运营框架,但是对于投资运营中的具体细节还不够具体,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基金运营管理的制度规定,使各个具体环节明确化、具体化,在借鉴其他国家基金运营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完善基金运行相关制度规定,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统一准入审核标准,加强监督管理。

3.3 支付管理对策建议

3.3.1建立内控管理制度

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内控管理制度,是人社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执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具体任务,是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安全性,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内部稽核效率的有效保障。首先,创建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管理章程,提高内控制度水平。现阶段经办机构的内控制度还不完善,因此要提高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配备专业的内控管理人员,提高经办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使社保人员真正意识到养老保险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进一步提升养老保险内部稽核工作质量。社保经办部门要开展常态化养老保险稽核工作,对于基金的收支结余、待遇的支付审查、各种数据报表等资料认真研判,对于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纠正,尤其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要移交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追责。进一步提高稽核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学习新形势下养老保险制度的变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建立健全高效的内控管理工作机制。

3.2健全基金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平台、体系,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运营,有利于基金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首先,养老基金支付管理环节的突出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由于无法及时掌握详细数据,缺乏有效的信息获取和传导机制,导致离退休人员不了解养老保险的具体明细,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体制,不仅可以维护离退休人员的权益,还能提高社保经办机构对基金的管理效率[5]。其次,适度引入第三方审计,建立有利于第三方监督的机制和措施,更好的确保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监督和公平审查。通过聘请外部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例如社保、行政管理和经济方面的专家。最后,发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关联的监管优势,建立合理的社会监督体系和强有力的审查制度,公布检举电话,开展网上举报等多种形式提升参保?员的动态掌握能力,提升社保部门与多部门的协作能力。借助社区服务平台,搭建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核查监管网络。

4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以养老保险基金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并从基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支付管理三方面入手,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现阶段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水平提供探究思路。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仍面临不断地挑战,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不仅仅和养老保险制度有关,还会受到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影响,养老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久治安,因此国家和社会要给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持续的关注,建立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系,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具体现状,立足当下,找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针对问题寻找相应的应对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瑱.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商业观察,2022(4):82-84.

[2] 张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市场,2019(30):36-37.

[3] 贾江.加快养老保险第二、三支柱丰厚养老保险基金积累[J].清华今日评论,2022(2):26-28.

[4] 邵琴.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5]秦亚琳.河北省本级统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给付管理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1.[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RS-2022-0209)。

猜你喜欢

投资管理
加强投资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新时期背景下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策略探讨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与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