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四度六步”教学法构建壮语文品质课堂的探究与策略
2023-05-10蓝武坚
【摘要】“四度六步”教学法架构了品质课堂的支架,在每门学科的教学中都得以有效应用。在壮语文课堂中运用“四度六步”教学法,有利于构建高效、品质课堂,发展民族语言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四度六步”教学法;壮语文;品质课堂;策略
作者简介:蓝武坚(1974—),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教育局教研室。
广西中小学壮语文课程是少数民族地方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階段语文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延伸,是促进壮族文化传承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度六步”教学法是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广西特级教师戴启猛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思考论证,总结提炼的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的王枬教授认为“四度六步”教学法的应用不应只局限于初中数学学科,它对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均具有重要意义[1]。
笔者选用《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教学教科书—壮语文》的部分课文为例子,准确把握壮语文学习特点,发挥语文学科优势,运用“四度六步”教学法,践行有温度、有梯度、有深度、有宽度的“四度”课堂教学主张,设计“温故、引新、探究、变式、尝试、提升”等六个教学环节,构建壮语文品质课堂和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期发展民族语言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一、设计“温故”环节,孕育课堂切入路径
“温故”即复习提问,温故孕新。正所谓“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教师应以“温故”环节为载体,立足单元的整体构架,聚焦语文要素,剖析阅读方法,准确把握课文之间的脉络关系,沟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生成新的知识点,进行层层递进的课堂切入,为学生形成新的认知做铺垫,为使课堂升温做好准备[2]。
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的《Lij Swgvangh Daem Haeux(李四光舂米)》教学的第二课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温习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四光想帮妈妈干什么?”“李四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李四光由于年纪小、力气小舂不了米,面对困难,他放弃了吗?”“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解决难题的呢?”之后,教师以开展闯关小游戏的方式复习cag(绳)等字词,并采用全班齐读、“开火车”读、随机抽测等方式,让学生获取新知,让旧知与新知学习无缝对接,自然过渡。
又如,在二年级下册的《Baujboiq(宝贝)》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小魔术来引出“宝贝”的好办法。具体来说,教师一手拿着小猪公仔,一手拿着一条大的围巾,然后用围巾盖住小猪公仔,说道:“魔力快来,魔力快来……”一瞬间,小猪公仔变成了小汽车玩具,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顺势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宝贝,你们的小宝贝是什么呀?”的问题,以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回答自己的宝贝是baengz lwgnyez(布娃娃)、feihgih iq(小飞机)、giuzbohliz(玻璃球)等等。教师呈现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情绪高涨,让课堂切入得十分自然。
二、设计“引新”环节,创设课堂引入情境
“引新”即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活动。教师应通过制作与导课相关的视频、回归实际生活等方式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搭建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桥梁,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的《Haenh Duzvaiz(赞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对duzvaiz(耕牛)有所知晓,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耕牛一年的辛苦劳作,体会人们高度赞扬的耕牛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劳苦功高的品质,在上课伊始,播放壮族文化视频,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牛王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牛神的节日,人们会在节日期间用自酿的甜酒和五色糯米饭来喂牛,清扫牛栏,洗刷牛身,而且会敲锣打鼓,摆酒助兴,唱赞牛歌,表达对牛的祝福、爱护、崇拜,从而加深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耕牛的敬仰之情。之后,教师顺势引入课堂主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学习课文时就会感觉轻松、快乐,人文情感的渗透也水到渠成。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Fouxgoep(蛙舞)》一课之前,教师提问:“同学们,壮族人民开展的活动可多啦,你们知道有哪些有趣的民俗活动吗?”学生回答:“有dwk gyangq(打陀螺)、dwk cik(打尺)、ringx gengxdiet(滚铁环)、baudomq(抛绣球)、eufwen(唱山歌)、guh haeuxnaengj haj saek(做五色糯米饭)、diuq sauxfoux(跳竹竿舞)……”然后,教师展示课文插图,再让学生观看蛙舞的视频。在播放完视频后,教师问道:“视频中的人在跳蛙舞,这是壮族的一个特别有趣的民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知道壮族人民为什么要跳蛙舞?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教师激趣导入,引入新知,能够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地探究蛙舞活动的内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探究”环节,搭建合作活动平台
“探究”即合作探究,活动领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应通过创造角色表演、学习方法探索的条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习得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积极发挥学生个体创造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的《Roeggacak Ciq Haeux(喜鹊借米)》教学的第二课时,教师开展了“Gou rox yienj(我会演)”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活动,让三名学生分别戴上roeggacak(喜鹊)、roeggumj(鹌鹑)、duznou(老鼠)的头饰,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呈现ciq haeux(借米)的场景。扮演喜鹊的学生在借米时需要语气生硬、态度蛮横,不懂礼数;扮演老鼠的学生要表现出心里的不高兴,不想理会喜鹊;而扮演鹌鹑的学生在借米时需要诚恳和气,礼貌有加,让老鼠感动。学生通过实际的课堂探究,可以深层次地领会“我们只有讲礼貌,懂得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的道理。
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Beixnuengx Ndaem Gva(兄弟种瓜)》一课的第三至第八自然段时,教师先以教师领读、学生初读、小组轮流读、男女赛读等方式进行读的训练,再以“种瓜需要怎么种?”“给瓜浇水时需要干什么?”“兄弟俩种瓜的表现各有什么不同?”“兄弟俩种瓜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的问题驱动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想的训练,继而让学生带着一个个问题,以合作的方式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画出相关的句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并补充完善。教师以布置读课文、想问题、画句子、悟道理等具体化的任务的方式来教学,旨在逐步训练学生“读—想—画—悟”的学习本领,让学生习得相应能力,快乐地学习壮语文。
四、设计“变式”环节,提升互动交流成效
“变式”即师生互动,变式深化。根据壮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要学习壮语文,大胆说壮语,主动用壮语交流,培养良好的壮语语感,初步掌握壮语的表达规律和壮语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灵活教学,强化壮语训练,呈现课程特色,扎实推进课程教学,让学生感受壮语文的独特价值,从丰富的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4]。
比如,在教学《Lij Swgvangh Daem Haeux(李四光舂米)》一课时,教师以“乐学壮语文,会读会说”为目标,巧妙创设了符合壮语文教学“变式”的两个环节—Gou rox doeg(我会读)和Gou rox gangj(我会说)。在“我会读”环节,教师采用“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办法,抓住cag(绳)、daem(舂)、lamh(绑)、beng(拉)等关键字词,逐步带领学生从初读到熟读,再到精读,在多次阅读中感受壮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浓厚情感。在“我会说”环节,教师以“请你说一说,你认为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围绕单元要素“科学家小时候都是爱动脑、爱动手的”,以自己喜欢的语言来说说心目中的李四光。如有的学生用国家通用语言,有的学生用标准壮语,有的学生用本地方言。多种语言交汇,多种思想交融。学生体会到了阅读壮语课文的乐趣,愿意开口说壮语,逐渐爱上壮语,同时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Bouxcoz Caeuq Bouxguhnaz(年轻人和农民)》一课时,教师根据课本内容,以“变式”的方式,从“无礼”的反面教育变成“有礼”的正面引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两名学生需要上台分别扮演年轻人和农民,结合神态、动作、语速、语调等,深刻感受年轻人的傲慢无礼和农民的风趣聪明。学生通过欣赏表演明白了年轻人这样的态度是不对的,会处处碰壁。此时,教师提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问路或者请教别人时,应该如何正确地询问或请教?”的问题,以变换表演的场景,让两名学生以年轻人和农民的角色再次进行表演。但扮演年轻人的学生需要变得态度温和,在打招呼时加上称呼及使用礼貌用语;扮演农民的学生需要态度诚恳,友善待人。两人要和谐相處,体现出文明礼仪。教师以此引导学生明白要讲文明、有礼貌,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领悟“小故事大道理”的内涵,突出壮语文的情感教育的本质特征。
五、设计“尝试”环节,拓展巩固提高空间
“尝试”即尝试练习,巩固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任务单、学习单,将其作为支架,创设由浅入深、难易适中的课堂练习活动,设法让学生动起来,激发能动性、积极性,并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相关的结论,进而学会学习,在尝试练习中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学生经历尝试实践和巩固提高的过程,能够夯实学习基础,为今后自主、有效、持续的学习提供经验积累。
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的《Cangh Liengz Baiq Sae(张良拜师)》一课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提高的环节,教师以任务单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小组讨论的课堂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为:用横线画出张良三次赴约时的关键词,用波浪线画出老人三种不同态度的关键词,并填写学习任务单中“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约定的时间分别是(),张良的做法分别是(),老人的态度分别是()”括号里的内容。学生在做练习时通过自主尝试寻找张良每一次赴约后的做法及结果的相关语句,能够学会抓住重点字词,深刻感受到要想拜师学艺,需要虚心求教,态度诚恳,尊敬师长。
又如,二年级上册的《Duzguk Caeuq Duzgoep(老虎和青蛙)》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师在课上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依托简明易操作的学习单,让学生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一起熟读第五至第九自然段)、画一画(画出老虎和青蛙比赛跳河的句子,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说一说(用本地方言或壮语说一说主要内容)、演一演(尝试表演老虎和青蛙比赛时的动作,再现对话的场景),以此为学生搭建交流共享、尝试探究、巩固提高的平台。教师引导学生从认识表象到体会内涵,从简单的读、动手画到说的训练,再到演角色,能够体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梯度、知识建构的深度和宽度,从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六、设计“提升”环节,进行课堂教学延伸
“提升”即适时小结,兴趣延伸。课堂教学的小结与延伸是知识的归纳和能力的提升环节。教师应在壮语文课堂中设置“提升”环节,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融入教学,再回归到生活中,深化民族教育主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5]。
比如,《Haenh Duzvaiz(赞牛)》是一首五言四句壮文律诗,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展现耕牛的辛劳,高度赞扬了耕牛默默奉献、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在课堂的小结环节,教师节选课文第二小节“Docih mwngz duzvaiz,Lai sinhoj gvaq doih;Ngoenz rag cae youq ndoi,Saioengj hoij gwnz mbaq.(多谢您牛儿,辛苦超同类;做工在野外,颈套颈项带)”的内容,创编了本地“五五韵”的曲调优美、旋律悠扬且欢畅动听的壮山歌,让学生学唱。之后,师生共同唱起山歌,展现壮族人民对山歌的热爱之情,这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同时,教师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回家后把这首山歌唱给爸爸妈妈听,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一年级上册的《Dwk Gyangq(打陀螺)》一课的小结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说壮语的机会,借助课文中的关键字词“cag(绳)、heux(绕)、gaenj(紧)、nep(夹)、fwd(甩)、baenq(转)、nanz(久)、hingz(赢)、saw(输)”,让学生选择本地壮语或标准壮语复述课文内容,或描述自己创编的打陀螺的故事。学生对说壮语很有兴趣,都能踊跃发言。然后,教师顺势追问,以此拓展延伸壮族其他民俗活动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